一种具有把手换向结构的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2796发布日期:2019-03-22 21:03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把手换向结构的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把手换向结构的门锁。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指纹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是电子指纹锁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市场上的电子指纹锁产品,较难实现把手的换向,或换向不方便,工厂在生产时只有锁做成左开门或右开门,让客户按需要购买。而客户一般对产品不熟悉,购买产品后,若与门的实际开向不同时又不能自行调节,只能再找商家调换相应产品,这就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也增加了门的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把手换向结构的门锁。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把手换向结构的门锁,所述门锁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安装有把手,把手位于面板的前端面;所述面板的后端面设置有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包括:把手接头、转动片、换向螺钉和换向块;所述把手机接头一端为方形插销转轴,所述方形插销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孔插入所述把手内部,并通过固定螺钉固定;所述把手接头的另一端设有圆环状的换向裙板;所述转动片为圆环状;所述换向块为半圆环状;所述转动片、所述换向裙板和所述换向块均同轴设置,所述转动片的相对两侧的中部设有换向螺孔,所述换向块和所述换向裙板的一侧的中部均设有换向螺孔,所述换向裙板和所述换向块设有的换向螺孔的位置与所述转动片一侧设有的换向螺孔对齐;且将所述换向裙板旋转180°后,其设有的换向螺孔的位置与所述转动片另一侧设有的换向螺孔对齐;所述转动片和所述换向块分别位于所述换向裙板的两侧,并用所述换向螺钉固定。

更优的,所述换向块设有凸起圆柱;所述转动片向块和所述换向裙板在与所述凸起圆柱对应的位置也设有对应数量的换向孔;所述转动片和所述换向块分别位于所述换向裙板的两侧,并用所述换向螺钉固定后,所述凸起圆柱插入所述转动片和所述换向裙板设有的换向孔内。

更优的,所述凸起圆柱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换向块相对的两侧的位置上。

更优的,所述转动片设置于所述转向裙板靠近所述把手的一侧,所述转动片与所述面板的后端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个复位端限位于所述转动片设有的限位部;另一个复位端限位于所述面板。

更优的,所述把手设有指纹识别装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排线从所述把手和所述把手接头设有的线槽引至所述面板内部。

更优的,所述把手接头的中部设有平行与轴线的线槽和过线孔,所述换向裙板设有压线板,所述压线板通过压线螺钉与所述换向裙板固定。

更优的,所述压线板与所述换向裙板固定的位置设有下沉槽和走线槽,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排线布设于所述走线槽内,所述压线板安装固定于所述下沉槽内,所述压线板的顶面不高出于所述换向裙板的表面。

更优的,所述把手与所述面板的前端面贴合的一端设有把手装饰圈。

更优的,所述装饰圈与所述面板的前端面之间设有塑料垫圈。

更优的,所述转动片与所述面板的后端面之间设有塑料垫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把手换向结构的门锁,所述门锁的面板的后端面处设置有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只需拆卸一颗螺钉,既可以快速通过旋转把手完成把手的左右180°的换向操作;此外所述换向装置结构更加紧凑,起主要换向和固定功能的三个部件均是板式结构,可紧密贴合转动或固定,使得所述门锁的整体可以实现更加轻薄小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面板100,安装孔110,把手200,指纹识别装置210,排线220,压线板230,压线螺钉240,把手装饰圈250,塑料垫圈260,把手接头310,方形插销转轴311,换向裙板312,转动片320,限位部321,换向螺钉330,换向螺孔331,换向块340,凸起圆柱341,换向孔342,固定螺钉350,复位弹簧3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4所示,一种具有把手200换向结构的门锁,其门锁包括面板100,所述面板100上设置有安装孔110;所述安装孔110上安装有把手200,把手200 位于面板100的前端面;所述面板100的后端面设置有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包括:把手接头310、转动片320、换向螺钉330和换向块340;所述把手接头310的一端为方形插销转轴311,所述方形插销转轴311穿过所述安装孔110 插入所述把手200内部,并通过固定螺钉350固定;所述把手接头310的另一端设有圆环状的换向裙板312;所述转动片320为圆环状;所述换向块340为半圆环状;所述转动片320、所述换向裙板312和所述换向块340均同轴设置,所述转动片320的相对两侧的中部设有换向螺孔331,所述换向块340和所述换向裙板312的一侧的中部均设有换向螺孔331,所述换向裙板312和所述换向块 340设有的换向螺孔331的位置与所述转动片320一侧设有的换向螺孔331对齐;且将所述换向裙板312旋转180°后,其设有的换向螺孔331的位置与所述转动片312另一侧设有的换向螺孔331对齐;所述转动片320和所述换向块340分别位于所述换向裙板312的两侧,并用所述换向螺钉350固定。

所述换向块340设有凸起圆柱341;所述转动片320和所述换向裙板312在与所述凸起圆柱341对应的位置也设有对应数量的换向孔342;所述转动片320 和所述换向块340分别位于所述换向裙板312的两侧,并用所述换向螺钉330 固定后,所述凸起圆柱341插入所述转动片320和所述换向裙板312设有的换向孔342内。所述凸起圆柱34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换向块340相对的两侧的位置上。所述换向块340上有2个凸起圆柱341,把手接头310和转动片 320各有2个换向孔342,且凸起圆柱341和换向孔342位置对应,当所述换向块340装到把手接头310上时,凸起圆柱341将把手接头310和转动片320连接在一起,换向块340和转动片320再通过换向螺钉330固定在把手200连接头上;使得所述换向装置的每个部件之间除了有螺钉的固定之外,还多了所述凸起圆柱341的限位固定,所述凸起圆柱341也为这些部件之间的组合提供了参照,使得换向后的个部件之间组合装配更加快速方便。

所述转动片320设置于所述转向裙板312靠近所述把手200的一侧,所述转动片320与所述面板100的后端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60,所述复位弹簧360 的一个复位端限位于所述转动片320设有的限位部321;另一个复位端限位于所述面板100。所述复位弹簧360是为了实现所述把手200的自动复位;所述复位弹簧360与所述转动片320限位固定,所述把手接头310及所述换向块340是可拆卸固定的;因此当所述门锁没有进行换向操作时,所述转动片320会与所述把手接头310和所述换向块340成为一体,始终一起转动和复位;当所述门锁进行换向操作时,所述换向块340是与所述把手接头310和所述转动片320 分离的,此时所述复位弹簧360不会对所述转动片320提供弹力,所述把手接头310可以很自由的相对于所述转动片320转动。

所述把手200设有指纹识别装置210;所述指纹识别装置210的排线220从所述把手200和所述把手接头310设有的线槽引至所述面板内部。所述门锁的指纹之别装置隐藏在所述把手200内,且排线220也是隐藏在所述把手200和所述把手接头310内部并与两者一起转动的,因此在对把手200进行换向操作或门锁正常使用转动把手200时,都不会影响所述职位识别装置的排线220损坏。

所述把手接头310的中部设有平行与轴线的线槽和过线孔,所述换向裙板 312设有压线板230,所述压线板230通过压线螺钉240与所述换向裙板312固定。所述压线板230进一步将所述指纹识别装置210的排线220引出端进行固定,进一步保证了所述把手200在换向过程中,所述指纹识别装置210的排线 220不会与所述把手200及所述把手接头310分开,使用保持整体性同步转动。

所述压线板230与所述换向裙板312固定的位置设有下沉槽和走线槽,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排线220布设于所述走线槽内,所述压线板230安装固定于所述下沉槽内,所述压线板230的顶面不高出于所述换向裙板312的表面。因为在所述换向裙板312上直接设置所述凹陷板后,所述压线板230会高出所述换向裙板312的一侧,导致所述换向裙板312的局部表面高度偏高,而所述换向块340在完成左右换向后是需要与所述换向裙板312紧贴固定的,即要求所述换向裙板312与所述换向块340贴合的表面始终是平整的;将所述压线板230 安装至于所述下沉槽内后,就可以保证所述换向片与所述换向裙板312始终有很好的贴合度;既保证了所述指纹识别装置210的排线220引出端的固定,又不会妨碍所述门锁的把手200左右换向操作。

所述把手200与所述面板100的前端面贴合的一端设有把手装饰圈250。所述把手200与所述面板100的前端面安装出会出现明显的缝隙,既影响美观,又有杂物进入转动结构的风险,设置所述把把手装饰圈250后,既可以使得所述门锁更美观,又可以使得所述把手200与所述面板100之间的组合安装间隙更小。

所述装饰圈与所述面板100的前端面之间设有塑料垫圈260。所述转动片 320与所述面板100的后端面之间设有塑料垫圈260。因为所述面板100与所述把手200和所述换向装置之间都会存在经常性的相对转动,转动过程中同为刚性材质的把手200和转动片320都会与所述面板100发生摩擦产生噪音,甚至导致彼此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在对应位置设置所述塑料垫圈260后可以很好的降低噪音,并避免个部件之间彼此直接摩擦;使得所述门锁的使用舒适度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把手200换向结构的门锁,所述门锁的面板100的后端面处设置有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只需拆卸一颗螺钉,既可以快速通过旋转把手200完成把手200的左右180°的换向操作;基于让把手200能实现快速换向,指纹识别装置210的排线220不会出现拉断而设计的结构。换向顺序:先拆开换向块340和换向螺钉330,把手200转动180°,再把换向块340用换向螺钉 330固定在把手接头310上,实现简单换向功能。所述换向装置结构更加紧凑,起主要换向和固定功能的三个部件均是板式结构,可紧密贴合转动或固定,使得所述门锁的整体可以实现更加轻薄小巧。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