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心轮夹紧机构的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5276发布日期:2018-12-25 21:22阅读:2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心轮夹紧机构的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偏心轮夹紧机构领域,尤其是一种偏心轮夹紧机构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偏心轮夹紧机构的一般结构为:包括支撑架和架设于支撑架上的偏心轴,偏心轴外紧固套设有用于压紧待压物件偏心轮,偏心轴上还安装有能够对偏心轮进行锁紧限位的锁紧螺母。工作过程中,通过人为拨动偏心轴转动,偏心轴再带动偏心轮转动,使偏心轮夹紧待夹紧物件,最后通过锁紧螺母实现对偏心轮进行锁紧限位。但是,这种偏心轮夹紧机构存在如下缺陷:(1)人为直接拨动偏心轴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在偏心轮夹紧机构较重时,人为直接拨动偏心轴转动存在较大的难度;(2)人为拨动偏心轴转动时,力度不易控制,使得偏心轴的转动角度和偏心轮的夹紧程度比较随意,无法定量的调整偏心轮与待夹紧物件之间的间隙大小;(3)由于现有的偏心轮夹紧机构完全依靠锁紧螺母与偏心轮端面之间的摩擦来实现对偏心轮以及偏心轴进行固定,其牢固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偏心轮夹紧机构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能够轻松实现偏心轴的转动,更为省力。

一种偏心轮夹紧机构的调节装置,包括滚轮轴和固定支撑件,滚轮轴上套设有用于夹紧待压物件的滚轮,滚轮轴向外侧的滚轮轴上固定套设轴套,所述轴套外再转动套设端盖,端盖与固定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滚轮轴通过端盖转动穿设于固定支撑件上,所述端盖的轴向外侧的滚轮轴上固定套设有调节盘,该滚轮轴为偏心轴,滚轮对应的滚轮轴段的中心轴线与调节盘对应的滚轮轴端的中心轴线平行但不重合;所述端盖的外周部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个导向杆插孔,导向杆插孔的中心线与滚轮轴的轴线平行;每个调节盘上开设有一缺口,导向杆插孔到调节盘中心线的最短距离大于缺口到调节盘中心线的最短距离,一导向杆插入缺口处的导向杆插孔内,且该导向杆上开设有导向孔,一推杆穿过该导向孔顶靠在缺口内的调节盘侧壁上,顶压推杆调节盘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推杆和调节盘构成了一“省力杠杆”,使得推动调节盘的转动更为省力。

所述调节盘与轴套为一体成型结构,稳定性最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轴套与滚轮轴之间通过键传动,实现轴套、调节盘与滚轮轴之间的固定。

在轴套外侧的调节盘上沿其周向开设数个通孔、在轴套外的端盖上开设的若干个限位孔,通孔与限位孔的中心线均与滚轮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且通孔的中心到滚轮轴中心轴线的距离与限位孔到滚轮轴中心轴线的距离相等,当调节盘转动至某一位置时,调节盘上的至少一个通孔能够与端盖上的至少一个限位孔水平对齐,一限位杆沿滚轮轴的轴向依次穿过该通孔和该限位杆,实现调节盘、滚轮轴的固定。此种固定方式牢固性更好,且可定量调整滚轮与待压物件之间的间隙大小。

所述调节盘的轴向外侧的滚轮轴端部设置锁紧螺母,通过锁紧螺母也可对调节盘进行加强固定。

所述滚轮与对应的滚轮轴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滚轮与对应的滚轮轴之间的摩擦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2为图1中调节盘的右侧视图;

图3为沿图2中C-C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3,一种偏心轮夹紧机构的调节装置,包括滚轮轴10和固定支撑件20,滚轮轴10上套设有用于夹紧待压物件30的滚轮11,滚轮11轴向外侧的滚轮轴10上固定套设轴套14,所述轴套14外再转动套设端盖12,端盖12与固定支撑件20固定连接,所述滚轮轴10通过端盖12转动穿设于固定支撑件20上,所述端盖12轴向外侧的滚轮轴10上固定套设有调节盘13,该滚轮轴10为偏心轴,滚轮11对应的滚轮轴10段的中心轴线L与调节盘13对应的滚轮轴10端的中心轴线L’平行但不重合;所述端盖12的外周部沿其周向开设有2个导向杆插孔120,导向杆插孔120的中心线与滚轮轴10的轴线平行;每个调节盘13上开设有一缺口130,导向杆插孔120(图2中标号120所指虚线为导向杆插孔120的轮廓线)到调节盘13中心线的最短距离D大于缺口130到调节盘13中心线的最短距离D’,一导向杆40插入缺口130处的导向杆插孔120内,且该导向杆40上开设有导向孔400,一推杆50穿过该导向孔400顶靠在缺口130内的调节盘13侧壁上,顶压推杆50调节盘13转动。

在工作过程中,顶压推杆50,推杆50的前端顶压调节盘13的侧壁,可使调节盘13转动,调节盘13再依次带动滚轮轴10和滚轮11以调节盘13对应的滚轮轴10端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轴线转动,在滚轮11转动的过程中,可对滚轮11(或固定支撑件20)与待压物件30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推杆50和调节盘13构成了一“省力杠杆”,使得推动调节盘13的转动更为省力。

当然,所述导向杆插孔120的数量和位置并不限于附图中的2个和具体位置,其可根据需要对导向杆插孔120的数量进行增减和位置进行调整。

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盘13与轴套14为一体成型结构,稳定性最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所述轴套14与滚轮轴10之间通过键传动,实现轴套14、调节盘13与滚轮轴10之间的固定。

结合图1和图2,在轴套14外侧的调节盘13上沿其周向开设数个通孔131、在轴套14外的端盖12上开设的若干个限位孔121,通孔131与限位孔121的中心线均与滚轮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且通孔131的中心到滚轮轴10中心轴线的距离与限位孔121到滚轮轴10中心轴线的距离相等,当调节盘13转动至某一位置时,调节盘13上的至少一个通孔131能够与端盖12上的至少一个限位孔121水平对齐,一限位杆60沿滚轮轴10的轴向依次穿过该通孔131和该限位杆121,实现调节盘13、滚轮轴10的固定。此种固定方式牢固性更好,且可定量调整滚轮11与待压物件30之间的间隙大小。

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盘13的轴向外侧的滚轮轴10端部设置锁紧螺母15,通过锁紧螺母15也可对调节盘13进行加强固定。

如图1所示,所述滚轮11与对应的滚轮轴10之间设置有轴承111。所述滚轮11与对应的滚轮轴10之间的摩擦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孔121的数量并不限于6个,通孔131的数量也不限于附图中的5个,其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