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1535发布日期:2019-01-02 21:4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打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孔机。



背景技术:

织带作为纺织物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和其他日常生活中,现有技术中,一般需要在织带上打孔,以使织带与织物等连接。在我国制衣行业内,织带的打孔往往需要半自动化半人工的生产模式来完成,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良品率不稳定,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工人的肉眼无法判断打孔位置是否合适,有时候会导致织带上的多个孔位不能处于同一直线上。然而,将织带放置在参照物上打孔,可以使多个孔位不能处于同一直线上,但却变相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生产效率。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对织带进行打孔和剪切,且孔位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打孔机,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孔机,该打孔机能够自动对织带进行打孔和剪切,且孔位处于同一直线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打孔机,其包括:

工作台,其上沿进料方向依次设有进料装置、冲孔装置、传动装置和剪切装置;

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控制装置;

所述进料装置,用于向所述冲孔装置提供织带;

所述冲孔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冲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冲头上的摄像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调整电机;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还与所述冲头驱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冲头对所述织带冲孔;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摄像头电性连接,用于根据织带的图像信息,生成调整信息;

所述调整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的调整信息;所述调整电机还与所述冲头驱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调整信息控制所述冲头水平运动;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织带的下表面接触的传动轮、与所述传动轮驱动连接的传动电机;

所述剪切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和与所述气缸连接的电磁阀;

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气缸工作;

所述气缸与所述冲头驱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冲头上靠近所述进料装置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剪切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的刀头、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的超声波发生器;

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且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还与所述刀头驱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刀头对所述织带剪切。

进一步,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设置在所述冲头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槽设置在所述刀头的正下方;

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上均设有高硬度保护板;所述高硬度保护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有计数器,用于计量所述传动轮的转动次数;

所述计数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传动轮的转动次数计算所述织带的传送长度。

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的上方还设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上的压紧轮、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上的提升把手;

所述压紧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轮的正上方,且与所述织带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提升把手与所述压紧轮的两端连接,以控制所述压紧轮远离所述织带的上表面。

进一步,所述提升把手的截面为L型;

所述提升把手包括长柄部和短柄部;所述短柄部与所述长柄部的交接处与所述第三固定架铰接;

所述短柄部的一端开设有开槽,所述压紧轮穿设于所述开槽中;

当所述长柄部的一端下降时,所述压紧轮垂直上升。

进一步,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与所述织带的上表面接触的夹料装置,所述夹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冲孔装置与所述进料装置之间。

进一步,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控制平台,所述控制平台上设有显示屏和操作按钮;

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控制平台内,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操作按钮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打孔机,其织带从所述进料装置出发,依次经过所述冲孔装置、传动装置和剪切装置,其中,所述传动装置中的传动轮在所述传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所述传动轮与织带的下表面接触,从而对织带提供传送的动力。因为织带在工作台上的传送过程中,织带会发生偏移,如果采用现有技术的打孔机打孔,会导致孔位不在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的打孔机,所述冲头上的摄像头对织带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的图像信息反馈至所述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对该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调整信息;所述调整电机接收调整信息并根据调整信息控制所述冲头的水平运动,从而因应织带的变化而改变冲孔位置,保证织带上的孔位处于同一直线上。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孔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孔机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孔机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工作台 2进料装置 3冲孔装置

4传动装置 5剪切装置 6第一固定架

7冲头 8第一驱动装置 9摄像头

10传动轮 11第二固定架 12刀头

13超声波发生器 14第一槽 15第二槽

16高硬度保护板 17压紧装置 18第三固定架

19压紧轮 20提升把手 21长柄部

22短柄部 23开槽 24夹料装置

25控制平台 26显示屏 27操作按钮

28织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打孔机,其包括:

工作台1,其上沿进料方向依次设有进料装置2、冲孔装置3、传动装置4和剪切装置5;

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有控制装置;

所述进料装置2,用于向所述冲孔装置3提供织带28;

所述冲孔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架6、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6上的冲头7、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6上的第一驱动装置8、设置在所述冲头7上的摄像头9、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6上的调整电机;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还与所述冲头7驱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冲头7对所述织带28冲孔;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摄像头9电性连接,用于根据织带28的图像信息,生成调整信息;

所述调整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的调整信息;所述调整电机还与所述冲头7驱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调整信息控制所述冲头7水平运动;

所述传动装置4包括:与所述织带28的下表面接触的传动轮10、与所述传动轮10驱动连接的传动电机;

所述剪切装置5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打孔机,织带28从所述进料装置2出发,依次经过所述冲孔装置3、传动装置4和剪切装置5,其中,所述传动装置4中的传动轮10在所述传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所述传动轮10与织带28的下表面接触,从而对织带28提供传送的动力。因为织带28在工作台1上的传送过程中,织带会发生偏移,如果采用现有技术的打孔机打孔,会导致孔位不在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的打孔机,所述冲头7上的摄像头9对织带28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的图像信息反馈至所述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对该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调整信息;所述调整电机接收调整信息并根据调整信息控制所述冲头的水平运动,从而因应织带的变化而改变冲孔位置,保证织带28上的孔位处于同一直线上。冲孔完成后,所述剪切装置5对织带28进行剪切。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控制装置的冲孔命令并根据冲孔命令对织带进行冲孔。所述剪切装置5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控制装置的剪切命令并对织带进行剪切。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包括:气缸和与所述气缸连接的电磁阀;

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气缸工作;

所述气缸与所述冲头7驱动连接。

为了能够使摄像头更快地拍摄织带的图像,进一步,所述摄像头9设置在所述冲头7上靠近所述进料装置2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剪切装置5包括:第二固定架11、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11上的刀头12、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11上的超声波发生器13;

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3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且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3还与所述刀头12驱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刀头12对所述织带28剪切。

具体地,所述剪切装置5利用超声波发生器工作时所产生的超声波能量,使刀头12产生剧烈振动摩擦,从而达到剪切的效果。利用超声波剪切的织带产品更美观、更牢固、织带断面不变色,自动封口,无毛边,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防止所述冲头7和所述刀头12长期工作下对工作台的上表面进行破坏,进一步,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有第一槽14和第二槽15;所述第一槽14设置在所述冲头7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槽15设置在所述刀头12的正下方;

所述第一槽14和所述第二槽15上均设有高硬度保护板16;所述高硬度保护板16的上表面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具体地,通过在第一槽和第二槽内设置高硬度保护板,代替硬度较低的工作台上表面,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打孔机的使用寿命,而且所述高硬度保护板16的上表面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能够减少织带的偏移程度。

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4还包括有计数器,用于计量所述传动轮10的转动次数;

所述计数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传动轮10的转动次数计算所述织带28的传送长度。

具体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轮10的转动次数计算所述织带28的传送长度,从而能够更好地根据传送长度来发送冲孔命令和剪切命令。

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4的上方还设有压紧装置17;所述压紧装置17包括:第三固定架18、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18上的压紧轮19、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18上的提升把手20;

所述压紧轮19设置在所述传动轮10的正上方,且与所述织带28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提升把手20与所述压紧轮19的两端连接,以控制所述压紧轮19远离所述织带28的上表面。

具体地,所述压紧轮19通过自身重力对所述织带进行压紧,在所述压紧轮19的作用下,所述织带28的下表面充分与传动装置的传动轮接触,从而更好地传动。而且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厚度的织带,在放置不同厚度的织带时,所述提升把手能够使压紧轮19暂时远离所述织带28的上表面,放置完成后,所述压紧轮在自身重力下靠近所述织带28的上表面并对其进行压紧。

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所述提升把手20的截面为L型;

所述提升把手20包括长柄部21和短柄部22;所述短柄部22与所述长柄部21的交接处与所述第三固定架18铰接;

所述短柄部22的一端开设有开槽23,所述压紧轮19穿设于所述开槽23中;

当所述长柄部21的一端下降时,所述压紧轮19垂直上升。

具体地,为了使所述压紧轮19能够垂直上升,所述长柄部21下降时,所述短柄部22随之上升,在所述短柄部22上升的过程中,所述压紧轮19在所述开槽23中运动,而保证压紧轮19垂直上升。

如图2和图4所示,进一步,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有与所述织带28的上表面接触的夹料装置24,所述夹料装置24设置在所述冲孔装置3与所述进料装置2之间。

具体地,通过所述夹料装置24对进入所述冲孔装置3之前的织带28进行抚平,防止所述织带28在传送过程中产生起伏而导致冲孔装置冲孔时发生误差。

进一步,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有控制平台25,所述控制平台25上设有显示屏26和操作按钮27;

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控制平台25内,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显示屏26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操作按钮27电性连接。具体地,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操作按钮对控制装置内的程序进行选择,从而选择不同长度或不同孔数的织带加工方案。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