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6991发布日期:2019-04-05 19:31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固定机构。

[

背景技术:
]

电动工具,尤其是由上机壳和下机壳合并连接的电动工具,通常其电源线的固定方式为:先将电源线安置于下机壳上,然后用螺钉将压板锁紧在电源线上,这样的安装方式成本过高,目前市面已经具有一种节约成本的电源线固方式,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告第CN1227098C号中揭露了一种电动手持式工具,其壳体在装配壳上带有一个用于容纳电源线的装置,装配壳具有一个用于穿过电源线的第一开口和一个安置在第一开口周围、用于电源线的迷宫式固定装置,其中所述迷宫式的固定装置的净宽小于电源线直径,电源线被固定于固定装置中。但是按照上述

技术实现要素:
实施时,装配工人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将电源线直接卡入所述的迷宫式固定装置中,导致装配工人很容易疲劳,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因而,需要对现有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固定方式进行改进,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另外需要容易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电动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工具100,具有分体式机壳101,所述分体式机壳101包括上下接合的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具有供电源线102穿过的接线入口3和固定机构4,所述接线入口3具有轴心线3a,所述固定机构4具有至少两个卡槽5,所述卡槽5具有导入部5a及位于导入部5a下端的压紧部5b,所述导入部5a位于卡槽5的上端。所述压紧部5b的宽度小于电源线102的直径,所述导入部5a的上部大于电源线102的直径,所述第二壳体2上具有与卡槽5相对设置的压紧板2a,所述压紧板2a抵压所述电源线102。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卡槽5由一对凸伸于第一壳体1上的肋板组成,所述一对肋板中的至少一个肋板的上端呈斜角或弧形。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至少两个卡槽5沿着有轴心线3a前后间隔设置,且所述至少两个个卡槽5中的至少一个卡槽5设置于所述轴心线3a的一侧。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壳体1具有与第二壳体2相互连接的螺钉柱6,所述螺钉柱6与组成所述卡槽5的一个肋板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接线入口3具有沿轴心线3a间隔设置的两个圆弧槽。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动工具100还具有套设于电源线102上的电缆护套7,所述电缆护套7具有圆柱台阶,所述圆柱台阶卡持于接线入口3间隔设置的两个圆弧槽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源线穿过壳体的接线入口以及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具有至少两个卡槽,所述卡槽依据卡槽宽度的变化从上至下依次具有导入部、压紧部,所述压紧部的宽度小于电源线的直径,所述导入部的上部大于电源线的直径,在无需用螺钉将压板固定于电源线上的同时,导入部使得装配工人不用费力即可将电源线压入卡槽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的半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第一壳体的正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的A-A剖视图;

100、电动工具,101、分体式机壳,102、电源线,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2a、压紧板,3、接线入口,4、固定机构,5、卡槽,6、连接柱,7、电缆护套,8、手柄握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照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手电钻举例说明,该手电钻具有分体式机壳101,所述分体式机壳101包括上下接合的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上具有凸伸于机壳表面的螺钉柱,装配时,螺钉穿过所述螺钉柱并将该两个壳体相对拧紧,第一壳体1的手柄握持部8设有供电源线102穿过的接线入口3和固定机构4,装配时,将所述电源线102卡持于所述宫式固定机构4内部后,再将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用螺钉合并拧紧,进一步将电源线被固定。

请参照图3至图6所示,所述接线入口3具有轴心线3a,所述固定机构4具有两个卡槽5,定义手柄握持部8的末端为后端,定义手电钻的输出方向为右端,定义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上方,所述两个卡槽5沿着有轴心线3a前后间隔设置,且位于后端的卡槽5的中心设置于轴心线的右边,参照图6,所述卡槽5依据卡槽宽度的变化从上至下依次具有导入部5a、压紧部5b,所述压紧部5b的宽度小于电源线102的直径,所述导入部5a的上部大于电源线102的直径,位于前端的卡槽5由一对凸伸于第一壳体1上的肋板组成,所述一对肋板的上端呈斜角状,位于后端的卡槽5的左侧的肋板设有斜角,另一半肋板即为螺钉柱。上述的形成于肋板上的斜角可理解为所述导入部5a,通过在卡槽5中的一对或单个肋板上设置斜角,使得装配工人不用费力即可将电源线压入卡槽内部,当然本实用新型中肋板上端的斜角状设计也可以改成其他具有导入作用的形状,例如弧形等等。

请参照图6所述,所述第二壳体2具有与卡槽5相对设置的压紧板2a,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用螺钉相互拧紧后,所述压紧板2a抵压所述电源线102,抵压后得电源线102被卡槽5的压紧部5b所紧固,所述电源线102在机壳101中完全被固定住,无法前后移动。

请参照图5所述,所述连接柱6与前端的组成卡槽5的一个肋板相连接,该连接有利于增加肋板的强度。所述接线入口3具有沿轴心线3a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圆弧槽,且后圆弧槽的直径大于前圆弧槽的直径,所述电动工具100还具有套设于电源线102上的电缆护套7,该电缆护套7具有圆柱台阶,所述圆柱台阶卡持于接线入口3间隔设置的两个圆弧槽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源线穿过壳体的接线入口以及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具有至少两个卡槽,所述卡槽依据卡槽宽度的变化从上至下依次具有导入部、压紧部,所述压紧部的宽度小于电源线的直径,所述导入部的上部大于电源线的直径,在无需用螺钉将压板固定于电源线上的同时,导入部使得装配工人不用费力即可将电源线压入卡槽内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