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机械手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2590发布日期:2019-02-22 22:07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动机械手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模内产品取出用机械手臂,尤其是涉及一种联动机械手臂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在注塑机模内产品取出的生产过程中,当模具是两板模的时候,横走式的机械手臂或侧入式的机械手臂只需一个取物臂就可以实现产品取出;而当模具是叠模的时候,横走式的机械手臂和侧入式的机械手臂则都需要两个取物臂才能实现产品取出,但是,在叠模的情况下,横走式的机械手臂和侧入式的机械手臂根本无法实现一个动力输出带动两个取物臂联动,都是两个动力输出分别控制一个取物臂来实现叠模的取产品需求的,然而两个动力输出机构不仅增加了客户使用的耗电量,而且增加了机械手臂的反应时间,影响了客户的生产效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占用过多的空间。因此,研究一种能够实现一个动力输出带动两个取物臂联动的同时取出叠模模具产品的机械手臂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联动机械手臂结构,其能够实现一个动力输出带动两个取物臂联动,耗电量小、生产效率高、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联动机械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组合机构、固定主基板、两个移动主基板、两个手臂主板及皮带带动机构,所述的电机组合机构固定于所述的固定主基板的背面的中间位置上,两个所述的移动主基板对称活动连接于所述的固定主基板的正面上,所述的手臂主板垂直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的移动主基板的正面上,所述的皮带带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的固定主基板的正面,所述的皮带带动机构与两个所述的移动主基板连接,所述的电机组合机构输出动力作用于所述的皮带带动机构,所述的皮带带动机构带动两个所述的移动主基板在所述的固定主基板上同时向外运动或同时向内运动。

所述的皮带带动机构由环形皮带、皮带轮、两个主惰轮、两组辅助惰轮及两个皮带卡扣组成,所述的皮带轮安装于所述的固定主基板的正面的中间位置上,所述的电机组合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皮带轮连接,两个所述的主惰轮靠近所述的皮带轮安装于所述的固定主基板的正面上且对称分布于所述的皮带轮的两侧,两组所述的辅助惰轮对称安装于所述的固定主基板的正面的两端头上,所述的环形皮带绕过其中一组所述的辅助惰轮和其中一个所述的主惰轮后从所述的皮带轮的上方绕出继而绕过另一个所述的主惰轮和另一组所述的辅助惰轮,使两个所述的主惰轮和两组所述的辅助惰轮位于所述的环形皮带的内侧而所述的皮带轮位于所述的环形皮带的外侧,所述的皮带卡扣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的移动主基板的背面上,所述的环形皮带通过所述的皮带卡扣固定,其中一个所述的皮带卡扣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的移动主基板的背面的上部,另一个所述的皮带卡扣安装于另一个所述的移动主基板的背面的下部。在此,电机组合机构输出动力作用于皮带轮,由于环形皮带绕过其中一组辅助惰轮和其中一个主惰轮后从皮带轮的上方绕出继而绕过另一个主惰轮和另一组辅助惰轮,因此皮带轮转动能够带动环形皮带环形运动,因环形皮带通过皮带卡扣固定,且其中一个皮带卡扣固定了环形皮带的上部的一部分,另一个皮带卡扣固定了环形皮带的下部的一部分,故环形皮带环形运动时能够带动两个移动主基板联动,实现同时伸展和同时缩回。

每组所述的辅助惰轮包括两个上下并行设置的辅助惰轮。

所述的固定主基板的正面与所述的移动主基板的背面之间设置有滑轨滑块组合机构。在此,滑轨滑块组合机构的设置起到了导向作用和连接作用,使得移动主基板移动时更为可靠。

所述的固定主基板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接近感应开关,两个所述的接近感应开关位于所述的皮带轮的同一侧,同一侧的所述的移动主基板位于两个所述的接近感应开关之间,同一侧的所述的移动主基板的顶部安装有感应钣金,位于外侧的所述的接近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的感应钣金时所述的电机组合机构停止动力输出以避免所述的移动主基板撞击到对应的所述的辅助惰轮,位于内侧的所述的接近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的感应钣金时所述的电机组合机构停止动力输出以避免所述的移动主基板撞击到对应的所述的主惰轮。在此,利用一个接近感应开关与感应钣金的配合来避免移动主基板撞击到对应的辅助惰轮,再利用另一个接近感应开关与感应钣金的配合来避免移动主基板撞击到对应的主惰轮,有效地保护了主惰轮和辅助惰轮。

所述的移动主基板的背面安装有撞击块,所述的固定主基板的正面位于所述的辅助惰轮的内侧安装有辅助防撞胶头,所述的固定主基板的正面位于所述的主惰轮的外侧安装有主防撞胶头,所述的撞击块的位置与所述的辅助防撞胶头和所述的主防撞胶头的位置对应。虽然接近感应开关与感应钣金的配合有效地避免了移动主基板撞击到对应的辅助惰轮或主惰轮,但是若遇到突然断电,则移动主基板在惯性作用下会撞击到主惰轮或辅助惰轮,因此为实现安全保障,在移动主基板的背面安装撞击块,在固定主基板的正面位于辅助惰轮的内侧安装辅助防撞胶头且在位于主惰轮的外侧安装主防撞胶头,这样突然断电时,撞击块会撞击到主防撞胶头或辅助防撞胶头,避免了移动主基板与主惰轮或辅助惰轮的撞击,很好地保护了主惰轮和辅助惰轮。

所述的皮带轮和所述的主惰轮外罩设有主钣金罩,所述的辅助惰轮外罩设有辅助钣金罩。

所述的固定主基板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收集所述的滑轨滑块组合机构长时间运行后滴落的油渍的接油槽。由于滑轨滑块组合机构在长时间运行后会积累油渍产生滴落,因此通过设置接油槽可有效解决油渍对取出的产品带来的安全隐患。

所述的电机组合机构由电机和减速器组成,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的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皮带轮连接,所述的减速器通过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的固定主基板的背面的中间位置上。

所述的手臂主板的固定端通过过渡板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的移动主基板的正面上,所述的手臂主板与所述的过渡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块。在此,加强筋块的设置可加强手臂主板与过渡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由于电机组合机构固定于固定主基板的背面的中间位置上,而两个移动主基板对称活动连接于固定主基板的两端上,即电机组合机构位于两个手臂主板之间,因此可利用皮带带动机构来实现两个手臂主板的联动,即能够实现一个动力输出带动两个手臂主板联动,不仅减少了客户使用的耗电量,而且两个手臂主板同时动作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由于无需两个动力输出,因此节省了资源,且节省了占用空间。

2)该联动机械手臂结构适用于叠模高速侧取机。

3)采用皮带带动机构使得该联动机械手臂结构可应用于食品级的产品取出场合,若换成齿轮齿条结构,则由于齿轮和齿条有油污,因此动力输出时高速旋转时油污会无规则的甩出,应用于食品级的产品取出时必然会影响产品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联动机械手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联动机械手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所示的结构去掉电机组合机构和固定主基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联动机械手臂结构,如图所示,其包括电机组合机构1、固定主基板2、两个移动主基板3、两个手臂主板4及皮带带动机构5,电机组合机构1固定于固定主基板2的背面的中间位置上,两个移动主基板3对称活动连接于固定主基板2的正面上,手臂主板4垂直安装于对应的移动主基板3的正面上,皮带带动机构5设置于固定主基板2的正面,皮带带动机构5与两个移动主基板3连接,电机组合机构1输出动力作用于皮带带动机构5,皮带带动机构5带动两个移动主基板3在固定主基板2上同时向外运动或同时向内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皮带带动机构5由环形皮带51、皮带轮52、两个主惰轮53、两组辅助惰轮54及两个皮带卡扣55组成,每组辅助惰轮54包括两个上下并行设置的辅助惰轮54,皮带轮52安装于固定主基板2的正面的中间位置上,电机组合机构1的输出端与皮带轮52连接,两个主惰轮53靠近皮带轮52安装于固定主基板2的正面上且对称分布于皮带轮52的两侧,两组辅助惰轮54对称安装于固定主基板2的正面的两端头上,环形皮带51绕过其中一组辅助惰轮54和其中一个主惰轮53后从皮带轮52的上方绕出继而绕过另一个主惰轮53和另一组辅助惰轮54,使两个主惰轮53和两组辅助惰轮54位于环形皮带51的内侧而皮带轮52位于环形皮带51的外侧,皮带卡扣55安装于对应的移动主基板3的背面上,环形皮带51通过皮带卡扣55固定,其中一个皮带卡扣55安装于其中一个移动主基板3的背面的上部,另一个皮带卡扣55安装于另一个移动主基板3的背面的下部,皮带轮52和主惰轮53外罩设有主钣金罩56,辅助惰轮54外罩设有辅助钣金罩57。在此,电机组合机构1输出动力作用于皮带轮52,由于环形皮带51绕过其中一组辅助惰轮54和其中一个主惰轮53后从皮带轮52的上方绕出继而绕过另一个主惰轮53和另一组辅助惰轮54,因此皮带轮52转动能够带动环形皮带51环形运动,因环形皮带51通过皮带卡扣55固定,且其中一个皮带卡扣55固定了环形皮带51的上部的一部分,另一个皮带卡扣55固定了环形皮带51的下部的一部分,故环形皮带51环形运动时能够带动两个移动主基板3联动,实现同时伸展和同时缩回。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主基板2的正面与移动主基板3的背面之间设置有滑轨滑块组合机构6。在此,滑轨滑块组合机构6的设置起到了导向作用和连接作用,使得移动主基板3移动时更为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主基板2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接近感应开关71,两个接近感应开关71位于皮带轮52的同一侧,同一侧的移动主基板3位于两个接近感应开关71之间,同一侧的移动主基板3的顶部安装有感应钣金72,位于外侧的接近感应开关71感应到感应钣金72时电机组合机构1停止动力输出以避免移动主基板3撞击到对应的辅助惰轮54,位于内侧的接近感应开关71感应到感应钣金72时电机组合机构1停止动力输出以避免移动主基板3撞击到对应的主惰轮53。在此,利用一个接近感应开关71与感应钣金72的配合来避免移动主基板3撞击到对应的辅助惰轮54,再利用另一个接近感应开关71与感应钣金72的配合来避免移动主基板3撞击到对应的主惰轮53,有效地保护了主惰轮53和辅助惰轮54。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主基板3的背面安装有撞击块73,固定主基板2的正面位于辅助惰轮54的内侧安装有辅助防撞胶头74,固定主基板2的正面位于主惰轮53的外侧安装有主防撞胶头75,撞击块73的位置与辅助防撞胶头74和主防撞胶头75的位置对应。虽然接近感应开关71与感应钣金72的配合有效地避免了移动主基板3撞击到对应的辅助惰轮54或主惰轮53,但是若遇到突然断电,则移动主基板3在惯性作用下会撞击到主惰轮53或辅助惰轮54,因此为实现安全保障,在移动主基板3的背面安装撞击块73,在固定主基板2的正面位于辅助惰轮54的内侧安装辅助防撞胶头74且在位于主惰轮53的外侧安装主防撞胶头75,这样突然断电时,撞击块73会撞击到主防撞胶头75或辅助防撞胶头74,避免了移动主基板3与主惰轮53或辅助惰轮54的撞击,很好地保护了主惰轮53和辅助惰轮54。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主基板2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收集滑轨滑块组合机构6长时间运行后滴落的油渍的接油槽7。由于滑轨滑块组合机构6在长时间运行后会积累油渍产生滴落,因此通过设置接油槽7可有效解决油渍对取出的产品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组合机构1由电机11和减速器12组成,电机11的输出轴与减速器12的输入端连接,减速器12的输出端与皮带轮52连接,减速器12通过连接板13固定于固定主基板2的背面的中间位置上。

在本实施例中,手臂主板4的固定端通过过渡板41安装于对应的移动主基板3的正面上,手臂主板4与过渡板41之间设置有四个加强筋块42。在此,加强筋块42的设置可加强手臂主板4与过渡板41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滑轨滑块组合机构6采用现有的滑轨与滑块的组合结构;接近感应开关71采用现有技术;感应钣金72即为一块钣金;撞击块73和辅助防撞胶头74及主防撞胶头75均采用橡胶制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