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设备磁钢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2589发布日期:2019-02-22 22:0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净水设备磁钢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净水设备的磁钢组件。



背景技术:

水体污染的传统治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电化学法、氧化还原法、生物法和气浮法等。这些治理方法的缺点是成本高、产生的污泥量大、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吸附法操作简单,治理效果好,消耗材料少.成本低,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轻。

磁性吸附剂处理污水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污水处理新技术。磁性吸附剂处理污水是将磁性吸附材料、凝聚剂等制成磁性颗粒,将磁性颗粒投加到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中,经搅拌、吸附,反应后,通过磁分离器营造的磁场进行磁性分选,从废水中分离出吸附有重金属离子的磁性吸附材料,回收重金属,使污水得到净化。

目前,磁分离器核心是一个磁钢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和密封盖2,在密闭的外壳1内设置一个永磁体组件3,永磁体组件3通常是沿外壳长度方向的一整个圆柱体或长方体形状的永磁体,永磁体在磁极两端处的磁力线密度最大,磁场最强,对磁性颗粒的吸附作用最大。在永磁体的中间部位磁场最弱,对磁性颗粒的吸附作用最小。由于沿永磁体长度方向上磁场分布不均匀,所以磁性颗粒在磁钢组件的外围吸附不均匀,导致最终污水处理的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磁场分布更为均匀,可以吸附更多重金属污染物的净水设备磁钢组件。

为了达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净水设备磁钢组件,包括外壳和密封盖,外壳内设有永磁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体组件由三个以上永磁体组成,永磁体沿外壳的长度方向由上而下排布,永磁体的磁极朝上或者朝下;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中,同极上下相对;相邻的永磁体之间设有导磁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永磁体组件由七个永磁体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永磁体为圆柱体。

优选地,导磁材料占永磁体高度的20-40%。这种高度比可以保证磁场分布密度为最佳。

优选地,所述的导磁材料为铁片。铁片作用在于将永磁体两端磁极处的磁力线集拢起来,起到增强磁感应强度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的外壳采用密封塑料。外壳与密封盖之间应进行严格密封,以防止水分进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单个永磁体替换为多个间隔设置的永磁体,将本来发散的大磁场改为密集的多个小磁场,通过控制各个永磁体之间适当的距离,使得磁钢组件外围的磁力线整体上分布更为均匀,磁场强度从而吸附水中更多、更大面积的重金属污染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净水设备磁钢组件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净水设备磁钢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净水设备磁钢组件的主视图;

图4是实施例1对应图3所示净水设备磁钢组件的a-a视图;

图5是实施例1净水设备磁钢组件的磁力线分布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净水设备磁钢组件的磁感应强度变化曲线图;

图7是实施例1净水设备磁钢组件的磁感应强度变化曲线图;

图8是实施例2对应图3所示净水设备磁钢组件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结合附图2-3所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净水设备磁钢组件,包括外壳1和密封盖2,外壳内设有永磁体组件3,所述的永磁体组件3由七个永磁体31组成。永磁体31沿外壳的长度方向由上而下排布,永磁体的磁极朝上或者朝下;相邻的两个永磁体31中,同极上下相对;相邻的永磁体31之间设有导磁材料32。

七个永磁体31的磁极由上而下分别为:n-s,s-n,n-s,s-n,n-s,s-n,n-s。如图4所示。其磁力线分布图如图5所示。

所述的永磁体为圆柱体。所述的导磁材料为铁片。

如图4所示,导磁材料占永磁体高度的20-40%。这种高度比可以保证磁场分布密度为最佳。

假设永磁体组件的总长度为l,现有技术中永磁体两端的磁感应强度最大,中间的磁感应强度最小,磁感应强度随永磁体组件长度的变化如图6所示,这种情况下磁钢组件中间部分的磁场强度很弱,吸附磁性颗粒的能力很低。本发明中,如图7所示,将多个小永磁体间隔分开,永磁体组件在长度方向的磁感应强度变化不大,可以一直维持较强的磁场,从而可以吸附水中更多、更大面积的重金属污染物颗粒。

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单个永磁体替换为多个间隔设置的永磁体,将本来发散的大磁场改为密集的多个小磁场,通过控制各个永磁体之间适当的距离,使得磁钢组件外围的磁力线整体上分布更为均匀,从而吸附水中更多、更大面积的重金属污染物。

实施例2

结合附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净水设备磁钢组件,包括外壳1和密封盖2,外壳内设有永磁体组件3,所述的永磁体组件3由11个永磁体31组成。永磁体31沿外壳的长度方向由上而下排布,永磁体的磁极朝上或者朝下;相邻的两个永磁体31中,同极上下相对;相邻的永磁体31之间设有导磁材料32。

11个永磁体31的磁极由上而下分别为:n-s,s-n,n-s,s-n,n-s,s-n,n-s,s-n,n-s,s-n,n-s。如图8所示。

所述的永磁体为圆柱体。所述的导磁材料为铁片。

本实施例的作用原理由实施例1,由于采用更多的小永磁体31,在永磁体组件总长度为l一定的情况下,永磁体组件外围的磁感应强度会更加均匀,从而吸附污染物磁性颗粒的能力更强。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化设备磁钢组件,包括外壳和密封盖,外壳内设有永磁体组件,所述的永磁体组件由三个以上永磁体组成,永磁体沿外壳的长度方向由上而下排布,永磁体的磁极朝上或者朝下;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中,同极上下相对;相邻的永磁体之间设有导磁材料。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单个永磁体替换为多个间隔设置的永磁体,将本来发散的大磁场改为密集的多个小磁场,通过控制各个永磁体之间适当的距离,使得磁钢组件外围的磁力线整体上分布更为均匀,磁场强度从而吸附水中更多、更大面积的重金属污染物。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发;余永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创胜磁业(杭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14
技术公布日:2019.0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