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9493发布日期:2019-08-09 20:3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车门的开门内把手通过安装在车门的的前侧方,这样驾驶员在开门时可以伸手可及,而往往驾乘人员在开车门时不注意,很快就把车门打开一秒钟就能将车门全部打开,给汽车外面骑车经过的人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电视、网络上报道的,因开门不回头观望引起的重伤、死亡等交通事故,数不胜数。国家交通部也注意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在驾考中规定“下车开门前观察后方和左侧交通情况”被要求为靠边停车的必备动作,一旦没有做到,科目三成绩就算为零分。这就是分段式开门。还有一种就是下车时用距离车门较远的那只手开门的“荷兰式开车门”,这两种开门方法能避免骑车人的伤亡事故,汽车也避免了事故损失,但是因为人的安全意识的原因,能做到反手开门、注意观察车后情况的只是少数人,所以事故还是经常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它不但可以在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最大程度消除了现有的交通安全隐患,而且可以提高打开车门时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它包括左侧车门和右侧车门,左侧车门内表面的后部设有左侧内把手,右侧车门内表面的后部设有右侧内把手,左侧内把手安装在左侧车门的内表面后部的边沿上部,右侧内把手安装在右侧车门的内表面后部的边沿上部,所述的左侧内把手设置为左竖式把手,左竖式把手包括左安装座,在左安装座内设有左安装槽,左安装槽内设有竖直的正向L型拉手,正向L型拉手包括竖直的左扳手和水平的左连接条,竖直的左扳手与水平的左连接条设置为整体,竖直的左扳手与左侧车门的后部边沿相邻,正向L型拉手的左连接条通过左连接件与左安装座的底部为转动连接,正向L型拉手与左侧车门的车锁之间为传动连接,在正向L型拉手的左扳手与左安装座之间连接有左复位装置,在竖直的左扳手与左安装槽之间为左伸手位置;所述的右侧内把手设置为右竖式把手,右竖式把手包括右安装座,在右安装座内设有右安装槽,右安装槽内设有竖直的反向L型拉手,反向L型拉手包括竖直的右扳手和水平的右连接条,竖直的右扳手与水平的右连接条设置为整体,竖直的右扳手与右侧车门的后部边沿相邻,反向L型拉手的右连接条通过右连接件与右安装座的底部为转动连接,反向L型拉手与右侧车门的车锁之间为传动连接,在反向L型拉手的右扳手与右安装座之间连接有右复位装置,在竖直的右扳手与右安装槽之间为右伸手位置;当驾乘人员打开左侧车门时,驾乘人员需要转身用远离左侧车门的右手伸入到左伸手位置扳动靠近左侧车门的后部边沿的左扳手并扳动左扳手打开左侧车门的车锁,在打开左侧车门时左侧车门无法完全打开,使得驾乘人员在打开左侧车门的同时能够向后观察,提高开车门时的安全性,当驾乘人员打开右侧车门时,驾乘人员需要转身用远离右侧车门的左手伸入到右伸手位置扳动靠近右侧车门的后部边沿的右扳手并扳动右扳手打开右侧车门的车锁,在打开右侧车门时右侧车门无法完全打开,使得驾乘人员在打开右侧车门的同时能够向后观察,提高开车门时的安全性。

所述的左侧内把手与右侧内把手都靠近车座椅靠背。所述的左侧内把手与和右侧内把手的位置都与乘坐人的上肩部相对应。所述的左复位装置和右复位装置都为复位弹簧。所述的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都设置为铰链。所述的正向L型拉手与反向L型拉手呈轴对称分布。

所述的正向L型拉手的内侧面设置为弧形,正向L型拉手的左扳手由上至下逐渐变粗。所述的反向L型拉手的内侧面设置为弧形,反向L型拉手的右扳手由上至下逐渐变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左侧车门内表面的后部设有左侧内把手,右侧车门内表面的后部设有右侧内把手,左侧内把手安装在左侧车门的内表面后部的边沿上部,右侧内把手安装在右侧车门的内表面后部的边沿上部,这样由于人的上肢关节原因,车内人靠近车门的手无法摸到内把手,只有转身用远离车门的手去开内把手打开车门,打开车门的同时也完成了向后观察的过程,因为是远离车门的手打开内,由于手的长度无法把门一下全部打开,只能打开一小部分,必须换靠门边的手才能把门全部打开,其中就有一段时间差,这就很好地实现两段式开门法,让骑车的人看到门打开一点时有避让的时间,从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在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最大程度消除了现有的交通安全隐患,而且内把手安装在车门主体内表面后部的边沿上部,驾乘人员转身的幅度比较大,可以最大范围的观测车外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左竖式把手设有正向L型拉手,正向L型拉手的左扳手与左侧车门的后部边沿相邻,正向L型拉手的左连接条通过左连接件与左安装座的底部为转动连接,右竖式把手设有反向L型拉手,反向L型拉手的右扳手与右侧车门的后部边沿相邻,反向L型拉手的右连接条通过右连接件与右安装座的底部为转动连接,当开左侧车门时,驾乘人员采用反手(右手)开门,由于采用正向L型拉手且正向L型拉手的左扳手与左侧车门的后部边沿相邻,驾乘人员可以很顺利地将反手(右手)插入左伸手位置并用力将左扳手扳开打开车门,当开右侧车门时,驾乘人员采用反手(左手)开门,由于采用反向L型拉手且反向L型拉手的右扳手与右侧车门的后部边沿相邻,驾乘人员可以很顺利地将反手(左手)插入右伸手位置并用力将右扳手扳开打开车门,从而避免出现反手开门时受手的运动限制而出现的开锁不方便的现象,更有利于打开车锁,在不影响车门安全性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了开门的方便性,使得开车门更加顺畅,省力。本实用新型L型拉手的内侧面为弧形,L型拉手的上部的竖直部分由上至下逐渐变粗,L型拉手的底部的水平部分指向车门主体的后部,这样更能方便驾乘人员握住拉手,便于扳开拉手,打开车门本实用新型内把手的位置与乘坐人的上肩部相对应,内把手靠近车座椅靠背,这样可以便于驾乘人员有效地打开车门,提高了开门的便利性,同时又不影响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车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侧车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侧内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侧内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它包括左侧车门1和右侧车门2,在图1和图3,左侧车门1内表面的后部设有左侧内把手,左侧内把手靠近车座椅靠背,所述的左侧内把手位置与乘坐人的上肩部相对应,左侧内把手安装在左侧车门1的内表面后部的边沿上部,所述的左侧内把手设置为左竖式把手,左竖式把手包括左安装座3,在左安装座3内设有左安装槽4,左安装槽4内设有竖直的正向L型拉手,所述的正向L型拉手的内侧面设置为弧形,正向L型拉手的左扳手5由上至下逐渐变粗,正向L型拉手包括竖直的左扳手5和水平的左连接条6,竖直的左扳手5与水平的左连接条6设置为整体,竖直的左扳手5与左侧车门1的后部边沿相邻,正向L型拉手的左连接条6通过左连接件7与左安装座3的底部为转动连接,所述的左连接件7设置为铰链,正向L型拉手与左侧车门1的车锁之间为传动连接,在正向L型拉手的左扳手5与左安装座3之间连接有左复位装置8,所述的左复位装置8设置为左复位弹簧,在竖直的左扳手5与左安装槽4之间为左伸手位置9;在图2和图4中,右侧车门2内表面的后部设有右侧内把手,右侧内把手靠近车座椅靠背,右侧内把手的位置与乘坐人的上肩部相对应,右侧内把手安装在右侧车门2的内表面后部的边沿上部,所述的右侧内把手设置为右竖式把手,右竖式把手包括右安装座10,在右安装座10内设有右安装槽11,右安装槽11内设有竖直的反向L型拉手,所述的反向L型拉手的内侧面设置为弧形,反向L型拉手的右扳手12由上至下逐渐变粗,反向L型拉手包括竖直的右扳手12和水平的右连接条13,竖直的右扳手12与水平的右连接条13设置为整体,竖直的右扳手12与右侧车门2的后部边沿相邻,反向L型拉手的右连接条13通过右连接件14与右安装座10的底部为转动连接,右连接件14设置为铰链,反向L型拉手与右侧车门2的车锁之间为传动连接,在反向L型拉手的右扳手12与右安装座10之间连接有右复位装置15,右复位装置15设置为右复位弹簧,在竖直的右扳手12与右安装槽11之间为右伸手位置16;当驾乘人员打开左侧车门1时,驾乘人员需要转身用远离左侧车门的右手伸入到左伸手位置9扳动靠近左侧车门1的后部边沿的左扳手5并扳动左扳手5打开左侧车门1的车锁,在打开左侧车门1时左侧车门1无法完全打开,使得驾乘人员在打开左侧车门1的同时能够向后观察,提高开车门时的安全性,当驾乘人员打开右侧车门2时,驾乘人员需要转身用远离右侧车门2的左手伸入到右伸手位置16扳动靠近右侧车门1的后部边沿的右扳手12并扳动右扳手12打开右侧车门的车锁,在打开右侧车门时右侧车门无法完全打开,使得驾乘人员在打开右侧车门的同时能够向后观察,提高开车门时的安全性,所述的正向L型拉手与反向L型拉手呈轴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为:由于人的上肢关节原因,车内人靠近车门的手无法摸到内把手,只有转身用远离车门的手去开内把手打开车门,打开车门的同时也完成了向后观察的过程,因为是远离车门的手打开内,由于手的长度无法把门一下全部打开,只能打开一小部分,必须换靠门边的手才能把门全部打开,其中就有一段时间差,这就很好地实现两段式开门法,当驾乘人员打开左侧车门1时,驾乘人员需要转身用远离左侧车门的右手伸入到左伸手位置9扳动靠近左侧车门1的后部边沿的左扳手5并扳动左扳手5打开左侧车门1的车锁,这样在打开左侧车门1时左侧车门1无法完全打开,使得驾乘人员在打开左侧车门1的同时能够向后观察,提高开车门时的安全性,当驾乘人员打开右侧车门2时,驾乘人员需要转身用远离右侧车门2的左手伸入到右伸手位置16扳动靠近右侧车门1的后部边沿的右扳手12并扳动右扳手12打开右侧车门的车锁,这样在打开右侧车门时右侧车门无法完全打开,使得驾乘人员在打开右侧车门的同时能够向后观察,提高开车门时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