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抓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2915发布日期:2019-05-21 21:3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抓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隧道、工程机械用的搬移物体的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抓物器。



背景技术:

传统抓物器在抓取木头、甘蔗、管子等一类的物体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抓取一些方形物体时就会存在各种不便。如图1所示,传统抓物器抓取时,物体棱角容易夹坏,爪子张开放下物体时,物体从爪子的弧度处滚落下来容易摔坏,要将物体摆放到指定位置就很困难;如图2所示,用抓物器的尖部夹紧物体时,属于点受力,容易将物体夹坏,同时,由于点受力时的摩擦力太小,容易打滑而无法实现抓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可以方便抓取、放置多种物体的多功能抓物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抓物器,包括两动力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连接在所述动力臂的下端部;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板;所述两个夹板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胶垫;所述两个夹板的相背面上,均设置有固定立板,所述固定立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动力臂的下端部通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夹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个夹板上均布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弹性胶垫上均布有若干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形状为方形或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立板成对设置,且为一对以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立板与所述动力臂的下端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的抓物器,实现了一机多用:只要将其夹紧装置换成传统的齿尖爪子,即可恢复现有抓物器的原有功能;使用夹紧装置,可以用其夹取多种任意形状的物体,特别是修路的路边石,夹取时可以夹一个或多个,放下时路边石先接触地面,夹板张开后路边石不会翻滚,稳稳地放到指定位置;其夹取面的面积大,避免了点接触导致的将抓取物夹碎;其接触面粘接了高强度胶垫增加了摩擦力,牢牢地抓住物体,避免抓取时物体脱落摔坏;充分利用原有抓物器的齿根销子孔,用高强螺栓替代原有的销子,螺栓拧下后即可拆掉夹紧装置,螺栓损坏后维修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作业清洁,维修简单,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抓物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现有技术中抓物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抓取物体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紧装置中夹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前视图;

图7是图5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

1、动力臂;2、夹紧装置;21、夹板;211、通孔;22、胶垫;23、固定立板;231、固定孔;3、螺栓;4、待抓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3、4、5、6、7所示,一种多功能抓物器,包括两动力臂1、夹紧装置2,夹紧装置2连接在动力臂1的下端部;夹紧装置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板21;两个夹板21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弹性胶垫22;两个夹板21的相背面上,均设置有固定立板23,固定立板23上设置有固定孔231;动力臂1的下端部通过固定孔231与夹板21活动连接。

两个夹板21上均布有若干个通孔211,弹性胶垫22上均布有若干个通孔;夹板21的形状为方形或三角形;固定立板23成对设置,且为一对以上;固定立板23与动力臂1的下端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