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窗上的开启与关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0127发布日期:2019-09-29 16:22阅读:1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拉窗上的开启与关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启与关闭结构,特别适用于塑钢、铝型材制作的推拉窗上使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推拉窗大都是塑钢、铝型材制作,通过人力或电动方式进行开启或关闭,电动开启智能化高,但工程造价高,成本高,不宜推广,特别是现有的厂房、民宅为了通风更加通畅,采光更加明亮,安全,往往设计的推拉窗高于普通的楼房,推拉或关闭时还需要借助升降车或其他工具才能完成,操作麻烦,而且窗台下还需要预留空间以方便操作,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一种操作方便,开启自如,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推拉窗上的开启与关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其特征在于:开启与关闭结构包括窗扇、窗框、左、右滑轮座、左、右滑轮、左、右拉绳、拉绳支座、中间滑轮,且窗框上安装有窗扇,选择内窗扇的一侧底端的竖直型材上固定有拉绳支座,所述拉绳支座上联带一个滑轮架,且滑轮架里安装有中间滑轮,且窗框的左、右端与中间滑轮平齐处通过螺栓固定有左、右滑轮座,左滑轮座的一侧折边上加工有左拉绳紧固孔,且左拉绳的初始端从左拉绳紧固孔里进去打结固定,打结后的左拉绳沿着窗扇从中间滑轮第一轮槽上绕过再返回从左滑轮上绕下,绕下的左拉绳通过手摇联动器绕绳轴顺时针绕几圈后穿进左拉绳轴孔打结固定,所述右滑轮座的一侧折边上加工有右拉绳紧固孔,且右拉绳的初始端从右拉绳紧固孔里进去打结固定,打结后的右拉绳沿着窗扇从中间滑轮的第二轮槽上绕过再返回右滑轮上绕下,且绕下的右拉绳从手摇联动器绕绳轴上的右拉绳轴孔里穿出直接打结。

拉绳支座包括滑轮架、中间滑轮、第一轮槽、第二轮槽、固定孔、固定通孔、四方形孔,所述拉绳支座形状呈U型,在U型的底面上加工一个能掀开的四方形孔,掀开的折片上加工有与竖直型材紧固的固定孔并通过螺栓紧固,且固定孔设置在U形底面的上部底面上,且U型底座的一端面上连接一个装有中间滑轮的滑轮架,且滑轮架呈盒装,中间滑轮装配在滑轮架体里并通过销钉紧固,且中间滑轮上设置有第一轮槽和第二轮槽。

左右滑轮座包括左滑轮、耳板、U型槽、螺栓孔、左拉绳紧固孔、右滑轮、右拉绳紧固孔,且左、右滑轮结构相同,左滑轮座形状呈U型,左滑轮座中心加工的轴孔里装配有轴,轴两端通过耳板下端加工的轴孔穿配用销钉紧固,耳板下部设计有张开口的夹紧片,左滑轮通过夹紧片夹紧并用销钉紧固,耳板上部连体两侧边加工有与左滑轮座两折边对应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栓紧固,且U型槽的底面上设置有于窗框紧固的固定孔,且左滑轮的一折边上加工有左拉绳固定孔,右滑轮座U型状的一侧折边上加工有右拉绳固定孔。

所述手摇联动器包括手把、绕绳轴、立板、固定座、左拉绳轴孔、右拉绳轴孔,且固定座形状呈矩形,矩形底板上下端加工有与墙体安装的固定孔,且长方体底板中心两侧边上设置有立板,且立板上加工有轴孔,轴孔里安装有轴套,且绕绳轴一端与一侧立板上加工的轴孔里的轴套装配后用销钉紧固,绕绳轴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侧的立板的轴孔和轴套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手柄,且绕绳轴上加工有左拉绳的轴孔和右拉绳的轴孔,且从左滑轮上绕下的左拉绳在绕绳轴上顺时针绕几圈后再进入左拉绳轴孔后打结固定,且从右滑轮上绕下的右拉绳直接进入右拉绳轴孔打结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方案借助拉绳支座固定在窗扇上,人工拉动或通过手摇联动器,便能将窗扇顺利开启或关闭,本结构设计简单,易操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拉绳支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左滑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手摇联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窗框,2、窗扇,3、左滑轮座,4、左滑轮,5、左拉绳紧固孔,6、左拉绳,7、拉绳支座,8、中间滑轮,9、右拉绳,10、右滑轮座,11、右拉绳紧固孔,12、右滑轮,13、手摇联动器,7-1、滑轮架,7-2、第一轮槽,7-3、第二轮槽,7-4、固定孔,7-5、固定通孔,7-6、四方形孔,13-1、手把,13-2绕绳轴、13-3,立板、13-4、固定座,13-5、左拉绳轴孔,13-6、右拉绳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开启与关闭结构包括窗扇1、窗框2、左、右滑轮座3、10、左、右滑轮4、12、左、右拉绳6、9、拉绳支座7、中间滑轮8,且窗框上安装有窗扇1,选择内窗扇的一侧底端的竖直型材上固定有拉绳支座7,所述拉绳支座上联带一个滑轮架,且滑轮架里安装有中间滑轮,且窗框的左、右端与中间滑轮平齐处通过螺栓固定有左、右滑轮座,左滑轮座的一侧折边上加工有左拉绳紧固孔5,且左拉绳的初始端从左拉绳紧固孔5里进去打结固定,打结后的左拉绳沿着窗扇从中间滑轮第一轮槽上绕过再返回从左滑轮上绕下,绕下的左拉绳通过手摇联动器绕绳轴顺时针绕几圈后穿进左拉绳轴孔打结固定,所述右滑轮座的一侧折边上加工有右拉绳紧固孔,且右拉绳的初始端从右拉绳紧固孔11里进去打结固定,打结后的右拉绳沿着窗扇从中间滑轮的第二轮槽上绕过再返回右滑轮上绕下,且绕下的右拉绳从手摇联动器绕绳轴上的右拉绳轴孔里穿出直接打结。

所述拉绳支座7如图2所示,拉绳支座包括滑轮架7-1、第一轮槽7-2、第二轮槽7-3、固定孔7-4、固定通孔7-5、四方形孔7-6,所述拉绳支座形状呈U型,在U型的底面上加工一个能掀开的四方形孔7-6,掀开的折片上加工有与竖直型材紧固的固定孔7-4并通过螺栓紧固,且固定孔7-4设置在U形底面的上部底面上,且U型底座的一端面上连接一个装有中间滑轮的滑轮架7-1,且滑轮架呈盒装,中间滑轮装配在滑轮架体里并通过销钉紧固,且中间滑轮上设置有第一轮槽7-2和第二轮槽7-3,目的是左、右拉绳有序的按轮槽就位互不干扰,开启窗扇时更加顺畅,不费力。

所述左、右滑轮如图4所示,左右滑轮座包括左滑轮4、耳板3-1、U型槽3-2、螺栓孔3-3、左拉绳紧固孔5、右滑轮12、右拉绳紧固孔11,且左、右滑轮结构相同,以左滑轮为例详细描述实施例,左滑轮座形状呈U型,左滑轮座中心加工的轴孔里装配有轴,轴两端通过耳板下端加工的轴孔穿配用销钉紧固,进一步说,耳板下部设计有张开口的夹紧片,左滑轮通过夹紧片夹紧并用销钉紧固,耳板上部连体两侧边加工有与左滑轮座两折边对应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栓紧固,且U型槽的底面上设置有于窗框紧固的固定孔,且左滑轮的一折边上加工有左拉绳固定孔5,右滑轮与左滑轮结构相同,右滑轮座U型状的一侧折边上加工有右拉绳固定孔11,右滑轮与左滑轮结构相同,不再详述右滑轮。

所述手摇联动器13,手摇联动器包括手把13-1、绕绳轴13-2、立板13-3、固定座13-4、左拉绳轴孔13-5、右拉绳轴孔13-6,且固定座形状呈矩形,矩形底板上下端加工有与墙体安装的固定孔,且长方体底板中心两侧边上设置有立板,且立板上加工有轴孔,轴孔里安装有轴套,且绕绳轴一端与一侧立板上加工的轴孔里的轴套装配后用销钉紧固,绕绳轴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侧的立板的轴孔和轴套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手柄,且绕绳轴上加工有左拉绳的轴孔13-5和右拉绳的轴孔13-6,且从左滑轮上绕下的左拉绳在绕绳轴上顺时针绕几圈后再进入左拉绳轴孔后打结固定,且从右滑轮上绕下的右拉绳直接进入右拉绳轴孔打结固定,本方案不局限左、右,也不可以左、右互换。

所述左、右拉绳是采用直径为4mm的尼龙绳(无伸缩)。

综上所知,本技术方案由中间滑轮8、左、右滑轮4、12、左、右拉绳6、9、手摇联动器13,克服了现有技术离地面较高,不方便用手动关和闭推拉窗之缺陷。

如需要关闭推拉窗时,逆时针旋转手柄,这是绕绳轴上顺时针缠绕的左拉绳放绳,绕绳轴上右拉绳紧固孔里打结的右拉绳绕轴逆时针绕绳,直到将绕绳轴上缠绕的左拉绳排空后,随着手柄继续逆时针转动,施力给左拉绳并通过左滑轮和中间滑轮将推拉窗向左侧移动实现关闭,如开启推拉窗时,顺时针旋转手柄,这时绕绳轴上缠绕的右拉绳放绳,绕绳轴上左拉绳紧固孔里打结的左拉绳缠绕顺时针缠绕,直到将绕绳轴上缠绕的左拉绳排空后,随着手柄继续顺时针转动,施力给右拉绳并通过右滑轮和中间滑轮将推拉窗向右侧移动实现开启,本技术方案开启轻松自如,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