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堵头密封圈自动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6227发布日期:2019-08-23 22:1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堵头密封圈自动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暖接头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堵头密封圈自动装配机。



背景技术:

在水暖领域,在装配水管埋入墙后,在用水装置如水龙头,热水器,喷淋头等接上之前,会先用堵头将接水口先堵上,现有的堵头有外六角的,内六角的,耳朵的,但前面与出水口实现密封的都是一样的管螺纹结构,密封是在管螺纹上部和下部套上两个密封圈来实现双层密封,现有套密封圈的方式都采用手动套圈的方式,需要的工人多,劳动量大,使得堵头的人工成本比重加大,所以行业内急需要一种可以自动装配堵头密封圈的装配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堵头密封圈自动装配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一种堵头密封圈自动装配机,采用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分别从左右两侧同时进料,上密封圈的中心线和下密封圈的中心线之间距离分成4等分上密封圈的中心线和下密封圈的中心线之间的中心线为堵头本体的进料线,在上密封圈的中心线和堵头本体的进料线中间安装有上密封圈撑大装置,在下密封圈的中心线和堵头本体的进料线中间安装有下密封圈撑大装置,通过装置实现将上密封圈从左侧取料后放到上密封圈撑大装置撑大后装配到堵头本体上装入,将下密封圈从右侧取料后放入到下密封圈撑大装置撑大后装配到堵头本体装入。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堵头密封圈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平台,平台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上密封圈进料装置,上密封圈撑大装置,堵头送料装置,下密封圈撑大装置和下密封圈进料装置,所述上密封圈进料装置,所述上密封圈撑大装置,所述堵头送料装置,所述下密封圈撑大装置和所述下密封圈进料装置之间中心线距离相等,在所述机架上在平台上方安装有移送装置,所述移送装置的移动块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上圈取料装置,上圈装配装置,下圈装配装置和下圈取料装置,所述移送装置的移送气缸行程等于上密封圈进料装置的中心线和上密封圈撑大装置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移送气缸未推出时,所述上密封圈进料装置的进料槽一的中心与上圈取料装置的上圈取料头的中心线重合,所述上圈装配装置的上圈装配头的中心线与上密封圈撑大装置的上密封圈撑大气缸的轴心重合,下圈装配装置的下圈装配头的中心线与堵头送料装置上的堵头装料块内的堵头轴心重合,下圈取料装置的下圈取料头和下密封圈撑大装置的上密封圈撑大气缸的轴心重合。

进一步,所述上密封圈进料装置包括上密封圈振动盘,上密封圈直线送料装置和上密封圈进料块,所述上密封圈振动盘的出口对应所述上密封圈直线送料装置的进口,所述上密封圈直线送料装置的出口对应到上密封圈进料块的进料槽一,所述进料槽一为一U型缺口,与所述进料槽一的底部同心设置有圆孔一,所述上密封圈进料块底部固联有两个轴座一,轴座一上固联有两根固定轴一,固定轴一另一端固联有轴座二,轴座二固定在平台上,在所述进料槽一底部贯穿真个上密封圈进料块设置有传感器孔一,在所述传感器孔一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激光对射传感器一的发射极和接收极。

进一步,所述上密封圈撑大装置包括上密封圈撑大气缸,所述上密封圈撑大气缸为四爪气缸或者六爪气缸,所述上密封圈撑大气缸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上密封圈撑开爪,所述上密封圈撑大气缸安装在平板一上,平板一下部固联有轴座三,轴座三上固联有固定轴二,固定轴二另一端固联有轴座四,轴座四固定在平台上。

进一步,所述堵头送料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堵头的堵头装料块,用于带动堵头装料块转动的链条,链条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配合下转动,所述主动齿轮固联在主动轴上,所述主动轴通过法兰轴承安装在主动齿轮支架上,所述主动齿轮支架固定在平台上,所述从动齿轮固联在从动轴上,所述从动轴通过法兰轴承安装在从动齿轮支架上,所述从动齿轮支架固定在平台上,所述主动轴的右侧还固联有驱动从动轮,所述驱动从动轮通过驱动链条与驱动主动轮相连,所述驱动主动轮固联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支架安装在平台的底部,对应的,所述平台上设置有矩形槽来穿过驱动链条。

进一步,下密封圈撑大装置包括下密封圈撑大气缸,所述下密封圈撑大气缸为四爪气缸或者六爪气缸,所述下密封圈撑大气缸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下密封圈撑开爪,所述下密封圈撑大气缸安装在平板二上,平板二下部固联有轴座五,轴座五上固联有固定轴三,固定轴三另一端固联有轴座六,轴座六固定在平台上。

进一步,下密封圈进料装置包括下密封圈振动盘,下密封圈直线送料装置和下密封圈进料块,所述下密封圈振动盘的出口对应所述下密封圈直线送料装置的进口,所述下密封圈直线送料装置的出口对应到下密封圈进料块的进料槽二,所述进料槽二为一U型缺口,与所述进料槽二的底部同心设置有十字槽,所述下密封圈进料块底部固联有两个轴座七,轴座七上固联有两根固定轴四,固定轴四另一端固联有轴座八,轴座八固定在平台上,在所述进料槽二底部贯穿真个下密封圈进料块设置有传感器孔二,在所述传感器孔二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激光对射传感器二的发射极和接收极。

进一步,所述移送装置包括移送板,所述移送板的背部固联有滑块,滑块嵌套在直线导轨上,所述直线导轨安装在移送基板上,所述移送基板安装在机架上,在所述移送基板的左侧安装有移送气缸,所述移送气缸的活动部连接到所述移送板的左侧。

进一步,所述上圈取料装置包括上圈取料气缸和安装在上圈取料气缸上的上圈取料头,所述上圈取料头的矩形块一安装在上圈取料气缸的活动部上,所述上圈取料头的前部为圆柱状结构,所述上圈取料头前部为锥形结构且横截面为十字型结构,所述上圈取料头的前部圆柱直径略大于上密封圈的内径。

进一步,所述上圈装配装置包括按在在移送板上的上圈装配气缸和上圈压入气缸,所述上圈装配气缸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上圈装配头,所述上圈压入气缸前部安装有上圈压入板,所述上圈压入板上设置有圆孔二,所述圆孔二直径略大于上圈装配头前端圆柱处的直径,所述上圈装配头前部为十字型结构,当所述上密封圈撑大气缸不撑开时上密封圈撑开爪与上密封圈接触的圆弧直径小于上圈装配头前部的圆周直径。

进一步,所述下圈装配装置包括安装在移送板上的下圈装配气缸和安装在下圈装配气缸前部的装配块,所述装配块底部安装安装有下圈装配头,所述下圈装配头轴心穿过所述堵头装料块内堵头的轴心,所述装配块外侧安装有下圈压入气缸,所述下圈压入气缸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下圈压入板,所述下圈压入板上设置有圆孔三,所述圆孔三与所述下圈装配头的轴心重合,所述下圈装配头前部设置有沉孔用来套住堵头的管螺纹,在沉孔的侧壁前端还设置有槽口一,所述槽口一用来避免与下密封圈撑开爪开闭时干涉。

进一步,所述下圈取料装置包括安装在移送板上的下圈取料气缸和安装在下圈取料气缸的活动部上的下圈取料头,所述下圈取料头的矩形块二安装在下圈取料气缸的活动部上,所述下圈取料头的前部为圆柱状结构,所述下圈取料头前部为锥形结构且横截面为十字型结构,所述下圈取料头的前部圆柱直径略大于下密封圈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的装配方法一样,都是采用先取料后再撑大再装入到装配头上,最后由压板压入到堵头上实现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的装入,在进行上密封圈装配时下密封圈在取料,在进行下密封圈装配时上密封圈在取料,装配速度快,工人只需要将堵头放入到堵头装料块内,本实用新型就可以自动完成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的安装,可以提高堵头厂家的生产效率,降低堵头的生产成本,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密封圈进料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密封圈进料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圈装配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堵头密封圈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平台2,平台2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上密封圈进料装置3,上密封圈撑大装置4,堵头送料装置5,下密封圈撑大装置6和下密封圈进料装置7,所述上密封圈进料装置3,所述上密封圈撑大装置4,所述堵头送料装置5,所述下密封圈撑大装置6和所述下密封圈进料装置7之间中心线距离相等,在所述机架1上在平台2上方安装有移送装置8,所述移送装置8的移动块8.1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上圈取料装置9,上圈装配装置10,下圈装配装置11和下圈取料装置12,所述移送装置8的移送气缸8.2行程等于上密封圈进料装置3的中心线和上密封圈撑大装置4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移送气缸8.2未推出时,所述上密封圈进料装置3的进料槽一3.3.1的中心与上圈取料装置9的上圈取料头9.2的中心线重合,所述上圈装配装置10的上圈装配头10.2的中心线与上密封圈撑大装置4的上密封圈撑大气缸4.1的轴心重合,下圈装配装置11的下圈装配头11.3的中心线与堵头送料装置5上的堵头装料块5.1内的堵头轴心重合,下圈取料装置12的下圈取料头12.2和下密封圈撑大装置6的上密封圈撑大气缸6.1的轴心重合。

所述上密封圈进料装置3包括上密封圈振动盘3.1,上密封圈直线送料装置3.2和上密封圈进料块3.3,所述上密封圈振动盘3.1的出口对应所述上密封圈直线送料装置3.2的进口,所述上密封圈直线送料装置3.2的出口对应到上密封圈进料块3.3的进料槽一3.3.1,所述进料槽一3.3.1为一U型缺口,与所述进料槽一3.3.1的底部同心设置有圆孔一3.3.2,所述上密封圈进料块3.3底部固联有两个轴座一3.4,轴座一3.4上固联有两根固定轴一3.5,固定轴一3.5另一端固联有轴座二3.6,轴座二3.6固定在平台2上,在所述进料槽一3.3.1底部贯穿真个上密封圈进料块3.3设置有传感器孔一3.3.3,在所述传感器孔一3.3.3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激光对射传感器一3.7的发射极和接收极。

所述上密封圈撑大装置4包括上密封圈撑大气缸4.1,所述上密封圈撑大气缸4.1为四爪气缸或者六爪气缸,所述上密封圈撑大气缸4.1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上密封圈撑开爪4.2,所述上密封圈撑大气缸4.2安装在平板一4.3上,平板一4.3下部固联有轴座三4.4,轴座三4.4上固联有固定轴二4.5,固定轴二4.5另一端固联有轴座四4.6,轴座四4.6固定在平台2上。

所述堵头送料装置5包括用于放置堵头的堵头装料块5.1,用于带动堵头装料块5.1转动的链条5.2,链条5.2在主动齿轮5.3和从动齿轮5.4的配合下转动,所述主动齿轮5.3固联在主动轴5.5上,所述主动轴5.5通过法兰轴承5.6安装在主动齿轮支架5.7上,所述主动齿轮支架5.7固定在平台2上,所述从动齿轮5.4固联在从动轴5.8上,所述从动轴5.8通过法兰轴承5.6安装在从动齿轮支架5.9上,所述从动齿轮支架5.9固定在平台2上,所述主动轴5.5的右侧还固联有驱动从动轮5.10,所述驱动从动轮5.10通过驱动链条5.11与驱动主动轮5.12相连,所述驱动主动轮5.12固联在驱动电机5.13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电机5.13通过驱动电机支架5.14安装在平台2的底部,对应的,所述平台2上设置有矩形槽1.1来穿过驱动链条5.11,在堵头装料块5.1上部,在下圈装配头11.3轴心前侧设置有U型光电传感器5.15,所述U型光电传感器5.15的U型槽5.15.1的宽度可以允许整个堵头经过,所述U型光电传感器5.15通过光电传感器支架5.16安装在平台2上。

下密封圈撑大装置6包括下密封圈撑大气缸6.1,所述下密封圈撑大气缸6.1为四爪气缸或者六爪气缸,所述下密封圈撑大气缸6.1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下密封圈撑开爪6.2,所述下密封圈撑大气缸6.1安装在平板二6.3上,平板二6.3下部固联有轴座五6.4,轴座五6.4上固联有固定轴三6.5,固定轴三6.5另一端固联有轴座六6.6,轴座六6.6固定在平台2上。

下密封圈进料装置7包括下密封圈振动盘7.1,下密封圈直线送料装置7.2和下密封圈进料块7.3,所述下密封圈振动盘7.1的出口对应所述下密封圈直线送料装置7.2的进口,所述下密封圈直线送料装置7.2的出口对应到下密封圈进料块7.3的进料槽二7.3.1,所述进料槽二7.3.1为一U型缺口,与所述进料槽二7.3.1的底部同心设置有十字槽7.3.2,所述下密封圈进料块7.3底部固联有两个轴座七7.4,轴座七7.4上固联有两根固定轴四7.5,固定轴四7.5另一端固联有轴座八7.6,轴座八7.6固定在平台2上,在所述进料槽二7.3.1底部贯穿真个下密封圈进料块7.3设置有传感器孔二7.3.3,在所述传感器孔二7.3.3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激光对射传感器二7.7的发射极和接收极。

所述移送装置8包括移送板8.1,所述移送板8.1的背部固联有滑块8.3,滑块8.3嵌套在直线导轨8.4上,所述直线导轨8.4安装在移送基板8.5上,所述移送基板8.5安装在机架1上,在所述移送基板8.5的左侧安装有移送气缸8.2,所述移送气缸8.2的活动部连接到所述移送板8.1的左侧。

所述上圈取料装置9包括上圈取料气缸9.1和安装在上圈取料气缸9.1的上圈取料头9.2,所述上圈取料头9.2的矩形块一9.2.1安装在上圈取料气缸9.1的活动部上,所述上圈取料头9.2的前部为圆柱状结构,所述上圈取料头9.2前部为锥形结构且横截面为十字型结构,所述上圈取料头9.2的前部圆柱直径略大于上密封圈的内径。

所述上圈装配装置10包括按在在移送板8.1上的上圈装配气缸10.1和上圈压入气缸10.3,所述上圈装配气缸10.1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上圈装配头10.2,所述上圈压入气缸10.3前部安装有上圈压入板10.4,所述上圈压入板10.4上设置有圆孔二10.4.1,所述圆孔二10.4.1直径略大于上圈装配头10.2前端圆柱处的直径,所述上圈装配头10.2前部为十字型结构,当所述上密封圈撑大气缸4.1不撑开时上密封圈撑开爪4.2与上密封圈接触的圆弧直径小于上圈装配头10.2前部的圆周直径。

所述下圈装配装置11包括安装在移送板8.1上的下圈装配气缸11.1和安装在下圈装配气缸11.1前部的装配块11.2,所述装配块11.2底部安装有下圈装配头11.3,所述下圈装配头11.3轴心穿过所述堵头装料块5.1内堵头的轴心,所述装配块11.2外侧安装有下圈压入气缸11.4,所述下圈压入气缸11.4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下圈压入板11.5,所述下圈压入板11.5上设置有圆孔三11.5.1,所述圆孔三11.5.1与所述下圈装配头11.3的轴心重合,所述下圈装配头11.3前部设置有沉孔11.3.1用来套住堵头的管螺纹,在沉孔11.3.1的侧壁前端还设置有槽口一11.3.2,所述槽口一11.3.2用来避免与下密封圈撑开爪6.2开闭时干涉。

所述下圈取料装置12包括安装在移送板8.1上的下圈取料气缸12.1和安装在下圈取料气缸12.1的活动部上的下圈取料头12.2,所述下圈取料头12.2的矩形块二12.2.1安装在下圈取料气缸12.1的活动部上,所述下圈取料头12.2的前部为圆柱状结构,所述下圈取料头12.2前部为锥形结构且横截面为十字型结构,所述下圈取料头12.2的前部圆柱直径略大于下密封圈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应该是这样工作的:

第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未工作时,所述移送气缸8.2为未推出状态,所述上密封圈进料装置3的进料槽一3.3.1的中心与上圈取料装置9的上圈取料头9.2的中心线重合,所述上圈装配装置10的上圈装配头10.2的中心线与上密封圈撑大装置4的上密封圈撑大气缸4.1的轴心重合,下圈装配装置11的下圈装配头11.3的中心线与堵头送料装置5上的堵头装料块5.1内的堵头轴心重合,下圈取料装置12的下圈取料头12.2和下密封圈撑大装置6的上密封圈撑大气缸6.1的轴心重合。

第二步:当上密封圈经过上密封圈振动盘3.1和上密封圈直线送料装置3.2被送到进料槽一3.3.1并被激光对射传感3.7检测到,下密封圈经过下密封圈振动盘7.1和下密封圈直线送料装置7.2送到进料槽7.3.1内并被激光对射传感器器7.7检测到,堵头装料块5.1在驱动电机5.13的作用下带动里面的堵头被U型光电传感器5.15检测到后运动到与上圈装配头10.2同心,上圈取料气缸9.1带动上圈取料头9.1将位于进料槽一3.3.1内的上密封圈套在上圈取料头9.1内,然后上圈取料气缸9.1带动上圈取料头9.2退回。

第三步:上圈取料气缸9.1退回后,移送气缸8.2推出,上圈取料气缸9.1再带动上圈取料头9.2推出,上圈取料头9.2插入到所述上密封圈撑大气缸4.1的活动部上安装的上密封圈撑开爪4.2内,上密封圈撑开爪4.2在未撑开时,与上密封圈接触的圆周小于上取料头9.2的上的上密封圈内径,因此当上密封圈撑开爪4.2被上密封圈撑大气缸4.1撑开时可以同时将上密封圈撑大,然后上圈取料气缸9.1带动上圈取料头退回,在上圈取料气缸9.2推出时,下圈取料气缸12.1同时也带动下圈取料头12.2推出并在完成取料下密封圈后退回,当上圈取料气缸9.1和下圈取料气缸12.1全部退回后,移送气缸8.2退回。

第四步:在移送气缸8.2退回后,上圈取料气缸9.1带动上圈取料头9.1将位于进料槽一3.3.1内的上密封圈套在上圈取料头9.1内,然后上圈取料气缸9.1带动上圈取料头9.2退回,下圈取料气缸12.1带动下圈取料头12.2将下圈取料头12.2插入到所述下密封圈撑大气缸6.1的活动部上安装的上密封圈撑开爪6.2内,下密封圈撑开爪6.2在未撑开时,与下密封圈接触的圆周小于下圈取料头6.2的下密封圈内径,因此当下密封圈撑开爪6.2被下密封圈撑大气缸6.1撑开时可以将下密封圈撑大,在下密封圈被撑大后下圈取料气缸12.1带动下圈取料头12.2退回,上圈装配气缸10.1在这一步也推出将上圈装配头10.2推入到已经撑开的上密封圈撑开爪4.2内,然后上密封圈撑大气缸4.1带动上密封圈撑开爪4.2,上圈装配头10.2的外圆直径设置成小于上密封圈撑开爪4.2回位后的外圆直径,因此密封圈在上密封圈撑开爪4.2回位后是被套在上装配头上的,然后上圈装配气缸10.1退回,最后移送气缸8.2推出。

第五步:在第四步结束后,在这一步起始时,上圈取料头9.2上有一个需要撑大的上密封圈,上圈装配头10.2上有一个需要压入到堵头上的密封圈,下密封圈撑开爪6.2被撑开同时下密封圈撑开爪6.2上有一个已经撑大的下密封圈,下圈取料头12.2上是没有下密封圈的,开始后,下圈取料气缸12.1带动下圈取料头12.2推出并完成下圈取料后退回,下圈装配气缸11.1推出的同时将下圈装配头11.3插入到下密封圈撑开爪6.2内后,下密封圈撑开爪6.2在下密封圈撑大气缸6.1推回后下密封圈被套在下圈装配头11.3上,上圈装配气缸10.1推出后使得上圈装配头10.2紧贴在堵头上,然后上圈压入气缸10.3带动上圈压入板10.4将上圈装配头10.2上的上密封圈压入到堵头上,然后上圈压入气缸10.3和上圈装配气缸10.1同时退回,上圈取料头9.2在上圈取料气缸9.1的作用下上圈取料头9.2插入到所述上密封圈撑大气缸4.1的活动部上安装的上密封圈撑开爪4.2内,在上密封圈撑开爪4.2撑开后上圈取料头9.2退回,最后移送气缸8.2退回。

第六步:在第五步结束后,在这一步起始时,上圈取料头9.2没有上密封圈需要取料,上圈装配头10.2上没有上密封圈,下圈取料头上12.2有一个需要撑大的下密封圈,下圈装配头11.2上有一个需要压入的下密封圈,开始后,上圈取料气缸9.1带动上圈取料头9.1将位于进料槽一3.3.1内的上密封圈套在上圈取料头9.1内,然后上圈取料气缸9.1带动上圈取料头9.2退回,上圈装配气缸10.1在推出将上圈装配头10.2推入到已经撑开的上密封圈撑开爪4.2内,然后上密封圈撑大气缸4.1带动上密封圈撑开爪4.2,密封圈在上密封圈撑开爪4.2回位后被套在上装配头上的,然后上圈装配气缸10.1退回,下圈装配气缸11.1推出后下圈装配头11.2套在堵头上,下圈压入气缸11.4带动下圈压入板11.5将下圈装配头11.2上的下密封圈压入到堵头上,然后下圈装配气缸10.1和下圈压入气缸11.4全部退回,下圈取料气缸12.1带动下圈取料头12.2将下圈取料头12.2插入到所述下密封圈撑大气缸6.1的活动部上安装的上密封圈撑开爪6.2内,在下密封圈被撑大后下圈取料气缸12.1带动下圈取料头12.2退回,最后移送气缸8.2推出。

第七步:在这一步起始时,驱动电机5.13带动堵头装料块5.1将新的一个需要装配的堵头送到上圈取料头9.2正下方,其余步骤,跟第五步一样。

第八步:这一步与第六步步骤一样。

第九步:不断重复第七步和第九步。

在不断进行第一步到第九步的过程中,上密封圈不断被上密封圈振动盘3.1和上密封圈直线送料装置3.2被送到进料槽一3.3.1并被激光对射传感3.7检测到,并且只有在被激光对射传感器3.7检测到后才能被上圈取料头9.2取料,下密封圈不断被下密封圈振动盘7.1和下密封圈直线送料装置7.2送到进料槽7.3.1内并被激光对射传感器器7.7检测到,并且只有被激光对射传感器7.7检测到后才能被下圈取料头12.2取料,堵头装料块5.1内的堵头需要工人不断手动加入。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