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马达插刷机的中板自动打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6122发布日期:2019-06-15 00:2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马达插刷机的中板自动打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马达插刷机的中板自动打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生产中所使用的自动插刷机,只是将刷子压铆在中板上组装成中板组件,中板组件在后续与其他零部件组装成马达前需要打点标识正负极,避免中板组件安装错误,而现有的生产线都采用人工对中板组件进行打点,人工打点作业效率低下,且容易将点打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马达插刷机的中板自动打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马达插刷机的中板自动打点装置,包括与插刷机连接的料轨、油笔、接驳组件以及驱动油笔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所述油笔正下方设置打点工位,所述料轨中部设置接驳工位,所述接驳组件包括转杆、旋转气缸,所述转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打点工位和接驳工位,所述旋转气缸驱动转杆的两端在打点工位和接驳工位之间来回旋转,所述转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料槽,所述料槽在接驳工位与料轨相通,所述料槽一侧设置有在打点工位供油笔对料槽内料件进行打点的开口。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杆中部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旋转气缸驱动端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中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有固定旋转气缸的固定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呈C字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升降气缸、导杆、固定板和支撑柱,所述油笔固定在升降板上,所述升降气缸和导杆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支撑柱设置在固定板下方,所述升降板与升降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所述升降气缸驱动升降板沿导杆上下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料槽内壁设置有垫片,所述转杆上设置有与垫片连接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调节垫片与料槽内壁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油笔与接驳组件、升降组件相互配合,使得在插刷机上可同时完成对中板的插刷和打点作业,避免后续马达组装时人工打点作业,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并提高了打点质量,避免人工将点打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IC管;11、料轨;21、推送台;22、卡座;23、卡槽;24、出口;3、推送气缸;4、压板;51、旋转气缸;52、固定杆;53、转轴;54、支撑座;55、连接件;56、转杆;57、料槽;61、升降气缸;62、油笔;63、升降板;64、固定板;65、导杆;66、支撑柱;71、垫片;72、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马达插刷机的中板自动打点装置,包括与插刷机连接的料轨11、油笔62、接驳组件以及驱动油笔62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油笔62正下方设置打点工位,料轨11中部设置接驳工位,接驳组件包括转杆56、旋转气缸51,转杆56的两端分别位于打点工位和接驳工位,旋转气缸51驱动转杆56的两端在打点工位和接驳工位之间来回旋转,转杆56的两端均设置有料槽57,料槽57在接驳工位与料轨11相通,料槽57一侧设置有在打点工位供油笔62对料槽57内料件进行打点的开口。

转杆56中部设置有一连接件55,连接件55与旋转气缸51驱动端之间设置有转轴53,转轴53中部设置有支撑座54,支撑座54设置有固定旋转气缸51的固定杆52。

连接件55呈C字型。

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63、升降气缸61、导杆65、固定板64和支撑柱66,油笔62固定在升降板63上,升降气缸61和导杆65固定在固定板64上,支撑柱66设置在固定板64下方,升降板63与升降气缸61的驱动端连接,升降气缸61驱动升降板63沿导杆65上下移动。

料槽57内壁设置有垫片71,转杆56上设置有与垫片71连接的调节螺栓72,调节螺栓72调节垫片71与料槽57内壁之间的距离。

通过本实用新型对传统的插刷机进行改造升级,在插刷机将电刷压铆在中板上组装成中板组件后,中板组件进入料轨11并继续前进到接驳工位,即到接驳工位的转杆56料槽57中,然后旋转气缸51驱动转杆56转动180度,使得装有中板组件的料槽57转动到打点工位,升降组件驱动油笔62对打点工位的中板组件打点,打点完成后,同时新的待打点中板组件进入接驳工位的转杆56料槽57中,旋转气缸51反向转动180度,打点完成的中板组件在新的代打点中板组件的推动下进入料轨11,另一端待打点中板组件被旋转至油笔62正下方进行打点作业,如此循环。

打点完成的中板组件沿着料轨11继续前行,为了更好的中转打点完成的中板组件,提高生产效率,在料轨11前方设置IC管1装料机构,IC管1装料机构包括推送台21、放置多个IC管1的支架以及推送气缸3,支架和推送气缸3均固定在推送台21上,推送气缸3和料轨11分别设置在支架的两侧,推送台21在料轨11的出料口处设置装料工位,多个IC管1依次堆放在支架上,推送气缸3将支架最下层的IC管1推送至装料工位;IC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料口和封闭端,位于装料工位的IC管1进料口与料轨11出料口相通。

支架由相对设置有两个卡座22组成,卡座22垂直设置在推送台21上,卡座22沿竖直方向开制有卡槽23,多个IC管1依次堆放在两个卡座22的卡槽23之间。

卡座22与推送台21连接处在最下层IC管1的推送方向上开制有推送口。

推送台21在装料工位IC管1的封闭端外侧设置有挡块。

推送台21上方设置有两个压板4,两个压板4分别位于装料工位IC管1进料口和封闭端的上方,位于封闭端上方的压板4开制有观察孔。IC管1为透明的IC管1。

在观察孔上方设置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与推送气缸3电连接,中板组件会依次装填到IC管1内,第一个中板组件会被后面的中板组件逐渐推动往封闭端移动,移动到封闭端(观察孔下方)时即是IC管1装填满了,当移动到观察孔下方时被红外传感器感知并发送电信号给推送气缸3,推送气缸3启动,推送气缸3将驱动端收回,使得支架最下层的IC管1掉落至推送台21上,同时推送气缸3迅速将IC管1推至装料工位处,中板按顺序依次被装入IC管1中,依次循环,操作员只需往支架上补充IC管1并将装满的IC管1装箱及可。

通过IC管1装料机构,打点完成的中板组件整齐单列排入IC管1中,IC管1可以防止灰尘和异物落入中板组件内,中板组件在IC管1中排列整齐无重叠,可以避免中板组件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电刷变形,有效保证了中板组件的品质,IC管1可整齐排列美观,方便计数。中板组件按顺序单列装入位于装料工位的IC管1中,当IC管1装满时,推送气缸3推动最下层的IC管1移动到装料工位,并将装满的IC管1顶到推送台21的出口24处,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