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物件夹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4694发布日期:2019-08-27 21:33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物件夹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尤其是一种小物件夹爪。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夹爪如图4所示,包括前侧的夹杆以及后侧的底座,底座上设置一左一右两个蜗轮,蜗轮上设置有主动杆并固接主动杆的一端,蜗轮通过自身转动驱动主动杆沿蜗轮转动,通过主动杆带动连杆机构从而驱动夹杆完成夹紧或者松开的动作;在蜗轮的后侧设置有蜗杆,蜗杆螺旋齿的端部分别地与两个蜗轮啮合,使两个蜗轮共同驱动蜗杆;蜗杆的后侧设置有细长的、卧置的电机,在蜗杆和电机驱动部之前设置有齿轮,齿轮分别啮合与蜗杆和电机驱动部。由于需要夹持小物件,夹杆的位置需要设计得很低,以便于能夹持到桌面上的小物件;也由于这个原因,因而用于驱动夹杆的蜗杆、蜗轮需要设计于底座上一个较低的位置,以便能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夹杆。但是由于电机需要离底座一定的高度,因而需要设置齿轮来将位置较高的电机的输出量传动到位置较低的蜗杆。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由于设置了齿轮,传动结构多了一级,传动损耗会有所增加,但是现有技术又没有给出另外一种可以使电机无需齿轮即可匹配位置较低的蜗杆和蜗轮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给出一种传动结构更少的小物件夹爪。

一种小物件夹爪,包括蜗杆、用于驱动两主动杆的至少两蜗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蜗杆的电机,所述蜗杆设置于在所述蜗轮之间并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位置的高度与所述电机的驱动端的高度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驱动端的高度位于所述电机的中心点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蜗轮的上部设置有延伸蜗轮,所述延伸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主动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延伸蜗轮和所述蜗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蜗轮与所述蜗轮为分体件,所述延伸蜗轮与所述蜗轮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件以及设置有用于与主动杆可转动连接的转动空间,所述延伸蜗轮与所述蜗轮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蜗轮与所述蜗轮一体成型,一体成型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主动杆可转动连接的转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动空间呈扇形。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杆大致呈Z状,所述主动杆的下部一端用于驱动夹杆,所述主动杆的上部一端固接于所述蜗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机为减速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小物件夹爪还包括底座以及具有夹持端的夹杆,所述底座其两侧分别设置并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底座通过第一铰柱与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柱与夹杆可转动连接;所述夹杆上还设有第三铰轴,所述主动杆其活动端通过第三铰轴与所述夹杆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呈L形。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小物件夹爪,通过降低电机驱动端的高度位置,又或者提升蜗轮与蜗杆啮合位置,使得蜗杆可以直接连接电机和蜗轮,减少了齿轮这一级传动结构,传动耗损更小。显然,通过消除电机驱动端与蜗轮蜗杆啮合位置的高度差,就无需通过其他传动结构来将电机的输出量传递给蜗杆再传递到蜗轮,而是直接通过蜗杆传递到蜗轮,传动损耗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小物件夹爪俯视角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小物件夹爪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小物件夹爪侧视角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小物件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杆;2、主动杆;3、转动杆;4、底座;5、蜗轮;6、蜗杆;7、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图4为现有的小物件夹爪结构示意图。

一种小物件夹爪,如图1-3所示,包括蜗杆6、用于驱动两主动杆2的至少两蜗轮5以及用于驱动蜗杆6的电机7,蜗杆6设置在所述蜗轮5之间并与蜗轮5啮合,蜗轮5与蜗杆6啮合位置的高度与电机7驱动端的高度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小物件夹爪,通过降低电机7驱动端的高度位置,又或者提升蜗轮5与蜗杆6啮合位置,使得蜗杆6可以直接连接电机7和蜗轮5,减少了齿轮这一级传动结构,传动耗损更小。显然,通过消除电机7驱动端与蜗轮5蜗杆6啮合位置的高度差,就无需通过其他传动结构来将电机7的输出量传递给蜗杆6再传递到蜗轮5,而是直接通过蜗杆6传递到蜗轮5,传动损耗小。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电机7驱动端的高度位于电机7的中心点以下。将电机7的驱动端设置在电机7的中心点以下的偏心位置,降低了电机7驱动端的高度位置,使蜗轮5与蜗杆6啮合位置的高度与电机7驱动端的高度相对应。由于降低了驱动端的位置,使得蜗轮5、蜗杆以及主动杆的位置可以对应地降低,夹杆也更为地贴近于摆放平面,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小物件夹爪夹持住在摆放平面上的矮小物件。

进一步地,蜗轮5的上部设置有延伸蜗轮,延伸蜗轮与蜗杆6啮合;主动杆2可转动地设置于延伸蜗轮和蜗轮5之间。设置延伸蜗轮并使延伸蜗轮与蜗杆6啮合,相当于提升了蜗轮5与蜗杆6啮合位置,使蜗轮5与蜗杆6啮合位置的高度与电机7驱动端的高度相对应。

进一步地,延伸蜗轮与蜗轮5为分体件,延伸蜗轮与蜗轮5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件以及用于与主动杆2可转动连接的转动空间,延伸蜗轮与蜗轮5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将延伸蜗轮和蜗轮5设置成分体件,并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实现固件,这样可以方便拆装主动杆2。

进一步地,延伸蜗轮与蜗轮5一体成型,一体成型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与主动杆2可转动连接的转动空间。应指出,主动杆2也可以与延伸蜗轮、蜗轮5一并一体成型制作,可以省去安装主动杆2的麻烦。将具有可转动主动杆2、延伸蜗轮、蜗轮5的一体成型件直接作为组件来组装本新型给出的小物件夹爪,组装时更加方便节省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动空间呈扇形。应说明,主动杆2的运动轨迹大致呈扇形,至于扇形的幅度要根据主动杆2实际的运动轨迹和范围来确定,主动杆2实际的运动轨迹要根据主动杆2安装在夹杆1上的位置等因素确定。

进一步地,主动杆2大致呈Z状,主动杆2的下部一端用于驱动夹杆1,主动杆2的上部一端固接于蜗轮5上。可以采用设置高度较高的蜗轮5来实现蜗轮5与蜗杆6啮合位置的高度与电机7驱动端的高度相对应。主动杆2下部一端的高度与夹杆1相匹配,所以仍然可以与夹杆1连接,而主动杆2的上部一端的高度与蜗轮5上部相匹配,因而可以与蜗轮5连接。蜗轮5所增加的高度,理论上应该等于主动杆2竖直部分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机7为减速电机7。使用减速电机7的优点是简化设计,进一步节省空间,大多数减速电机7结构紧凑,体积小,造型美观,承受过载能力强。

进一步地,所述小物件夹爪还包括底座4,底座4上的两侧分别设置连接有转动杆3,底座4通过第一铰柱与转动杆3的一端可转动连接,转动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柱与夹杆1可转动连接;夹杆1上还设有第三铰轴,主动杆2的活动端通过第三铰轴与夹杆1可转动连接。工作原理如下,当电机7驱动蜗杆6正转时,蜗杆6通过蜗轮5驱动两个主动杆2作相对远离的运动,带动夹杆1与转动杆3构成的连杆机构沿第一铰轴也作相对远离的运动,从而使得夹杆1的夹持端张开;反之,当电机7驱动蜗杆6反转时,蜗杆6通过蜗轮5驱动两个主动杆2作相对接近的运动,带动夹杆1与转动杆3构成的连杆机构沿第一铰轴也作相对接近的运动,从而使夹杆1的夹持端夹紧。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3呈L形。应指出,转动杆3的形状、长度也是影响主动杆2实际运动轨迹的因素之一。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