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85074发布日期:2020-05-08 18:4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具有:基体,该基体具有芯部接收器;具有锁芯部,该锁芯部围绕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容纳在基体的芯部接收器中,并且该锁芯部具有用于与锁定装置相关联的钥匙的钥匙槽;并且具有多个弹子,该弹子部分地突出至钥匙槽中,并且该弹子配置成在锁芯部的正常位置阻挡锁芯部旋转离开正常位置,只要这些弹子没有具体通过相关联的钥匙布置成释放锁芯部的配置即可。



背景技术:

这种锁定装置可具体配置成锁芯,例如用于门中的锁芯,然后基体能够成为用于锁芯部的锁芯壳体。然而,基体也可例如由锁的锁体形成,例如由诸如挂锁的便携式锁的锁体形成。锁定装置通常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配置,然而,在任何情况下,其中锁芯部均仅根据相同的原理通过正确的钥匙才可能旋转,否则由弹子阻挡。

锁芯部不一定必须具有精确的圆柱形状。然而,有利的是,锁芯部至基本上是圆柱形的,其中基体中设置为用于锁芯部的芯部接收器具有相应形状,使得锁芯部可靠地可旋转地支承在芯部接收器中。然后,具体地,可旋转性的旋转轴线可同时对应于圆柱轴线和/或锁芯部或芯部接收器的对称轴线。钥匙槽有利地平行于旋转轴线延伸,并且旋转轴线具体地延伸穿过钥匙槽,使得当相关联的钥匙插入钥匙槽时,相关联的钥匙可与锁芯部一起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

锁定装置的锁芯部的所述正常位置是旋转位置,在该旋转位置,锁芯部可由弹子阻止旋转,即,特别是当相关联的钥匙位于钥匙槽中时。通常可有多个这样的旋转位置。具体地,在围绕旋转轴线的完全旋转之后,从所述正常位置开始,锁芯部可再次采用这样的旋转位置,然而,该旋转位置不被认为是另一正常位置,而是将其认为是相同的正常位置。由于锁定装置的锁定状态可通过锁芯部的一个或多个全转改变,因而正常位置不会固定为特定的锁定状态。设置锁定装置的相应物品,例如门,可首先例如在锁芯部的正常位置由锁定装置锁定,并且可在锁芯部的一次或多次完整旋转之后再次采用正常位置而解锁。因此,在正常位置与锁定装置的锁定状态之间不必有明确的关系。

锁芯部可相对于基体大致旋转。然而,这种可旋转性可首先由处于正常位置的弹子阻挡。例如,弹子可配置成销型弹子或盘型弹子,并方便地预加载在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弹子在基体与锁芯部之间的边界表面上延伸,从而阻挡锁芯部相对于基体转动。

为了取消该自当,则必须将弹子布置成释放锁芯部的配置,即,多个弹子中的每个分别移动至其不再相对于基体阻挡锁芯部的位置,该位置对于不同的弹子可不同。因此,有必要知道释放配置,即知道必须如何定位哪一个弹子以进行解锁。该信息在与锁定装置相关联的钥匙中加密到以下程度,当钥匙正确地插入锁芯部的钥匙槽时,钥匙,具体为在钥匙的钥匙杆处设置的轮廓迫使弹子进入它们各自的释放位置,可选地抵抗预载荷。

因此,各个锁定装置的安全性具体取决于弹子还能够以与通过与锁定装置相关联的钥匙不同的方式移动至释放配置中的容易程度,例如通过借助于撬锁工具或借助于复制钥匙的弹子的所谓设置。因此,为了防止这种不正常的锁芯开锁,有利的是提供另外的安全机构,然而,如果可能的话,该另外的安全机构不应使锁定装置的致动更加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最初命名类型的锁定装置、一种用于这种锁定装置的钥匙、一种包括这种锁定装置和这种钥匙的锁定系统、或一种用于制造这种钥匙的钥匙坯件,它们都提供了针对不正常的解锁的改进保护,并且因而能够实现简单和舒适的致动。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锁定装置来实现;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4的特征的钥匙来实现;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9的特征的锁定系统来实现;以及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9的特征的钥匙坯料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由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产生。

在根据本发明的锁定装置中,锁芯部具有可移动地支承的阻挡元件,该阻挡元件相对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进行预加载,并且该阻挡元件配置成通过相关联的钥匙克服该预加载而保持在中性位置。具体地,该阻挡元件和其上支承该阻挡元件的锁芯部可相互连接,以便围绕旋转轴线共同旋转,使得在没有锁芯部的情况下阻挡元件不能旋转,以及在没有阻挡元件的情况下锁芯部不能旋转。因而,可阻挡锁芯部旋转,因为阻挡元件在锁芯部旋转时所经过的运动路径被阻挡。由于阻挡元件可移动地支承在锁芯部处,因而经过的相应移动路径取决于阻挡元件的相应位置,使得可根据阻挡元件的位置来阻挡锁芯部的旋转。

阻挡元件是径向向外预加载的,即在一个位置,在该位置,阻挡元件在其径向远离旋转轴线的移动性内分别尽可能远地延伸。在这里,阻挡元件优选地至少基本上线性地可位移地支承在锁芯部处,其中移动性的方向具体地至少基本上相对于旋转轴线径向对准,该旋转轴线与旋转轴线相交。然而,阻挡元件通常也可与此不同地对准、和/或可以可移动地,例如可枢转地或可旋转地,以不同的方式支承在锁芯部处,然后阻挡元件径向向外预加载到以下的程度,即阻挡元件在一个位置的方向上进行预加载,在该位置,阻挡元件的最径向远离旋转轴线的点尽可能远离旋转轴线。

阻挡元件可保持在抵抗该预载荷的中性位置。因此,在中性位置,阻挡元件不会相对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延伸得与阻挡元件相对于旋转轴线预加载的位置一样远,因此,当阻挡元件不保持在中性位置时,特别是在没有钥匙或采用错误钥匙来致动锁芯部时,阻挡元件采用该位置。

具体地,阻挡元件可设置在中性位置,使得它不会在径向方向上突出在锁芯部上,而是与锁芯部的夹套表面齐平地终止。如果阻挡元件没有保持在该中性位置,那么由于预载荷,阻挡元件就被移动至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它在锁芯上突出。在这里,中性位置不必指定阻挡元件的单个径向位置,而是还可包括阻挡元件的所有那些位置,在那些位置,阻挡元件不是径向向外布置地比直到特定的边缘位置还远,例如直到其终止与锁芯部的护套表面齐平的位置。

该阻挡元件特别配置成具体地通过相关联的钥匙保持在该中性位置。钥匙与实现保持的阻挡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例如机械地或优选地磁性地进行(下面仍将解释)。该相互作用优选地使得在可能的情况下,也不可实现或只能以与关联的钥匙不同的方式以尽可能大的努力来实现将阻挡元件保持在中性位置,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也不可实现或者只能相对于该功能以尽可能大的努力来实现钥匙的复制。除了通过弹子阻挡锁芯部之外,还可通过阻挡元件以这种方式实现防止锁芯的不正常旋转的附加安全性,从而提高锁定装置的安全性。由于相同的钥匙可用于在释放配置中的弹子的布置以及用于将阻挡元件保持在中性位置,因此尽管具有额外的安全性,也有利地使锁定装置的使用者在致动锁定装置时不会产生额外的努力。

通过所述阻挡元件对锁芯部的附加阻挡发生在阻挡元件与形成在芯部接收器的内套表面上的邻接部分的相互作用中,并且实际上取决于阻挡元件是保持在中性位置还是由于预载荷而径向向外移动超过中性位置。具体地,芯部接收器的内套表面可由芯部接收器的内壁形成,优选地由芯部接收器的锁芯套形式的内壁形成,锁芯部的外套表面接触芯部接收器,或者芯部接收器的外套表面在旋转时沿着芯部接收器的内壁滑动。邻接部分可例如通过所述护套表面中的台阶形成,在该台阶处护套表面的半径突然变化。例如,护套表面可具有凹部,该凹部在周向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由这种台阶界定。

在这里,锁芯部的限制位置由所述邻接部分限定,直到该限制位置,锁芯部可在弹子的释放配置中从正常位置开始自由旋转,并且在该限制位置,如果阻挡元件不在中性位置,而是在中性位置上径向向外突出,则阻挡元件邻接邻接部分,以阻挡锁芯部旋转超过限制位置。因而,限制位置是与正常位置不同的锁芯部的另一旋转位置。限制位置可从正常位置开始,通过锁芯部的旋转来采用,例如,围绕旋转轴线旋转至少大约5°,优选至少大约10°,具体是至少大约20°。

在弹子的释放配置中,锁芯部可自由地从正常位置旋转至限制位置。换言之,将锁芯部旋转至正常位置之外要求弹子设置在释放配置中;但是,如果是这种情况,则锁芯部可沿至少一个旋转方向旋转,直到并进入限制位置,并且实际上与阻挡元件是否保持在中性位置无关。然而,在限制位置中,阻挡元件是否能够被引导经过邻接部分并且锁芯部能够由此旋转超过限制位置、或阻挡元件是否邻接邻接部分并且锁芯部由此防止旋转超过限制位置取决于阻挡元件的位置。只有当阻挡元件处于中性位置时,尽管有预载荷,它才能被引导通过邻接部分。否则,即当阻挡元件径向向外延伸超过中性位置时,阻挡元件邻接邻接部分。

因而,如果某人应该设法将弹子布置在释放配置中,则还固定锁芯部,至少可防止旋转超过所述限制位置。然而,在这一方面,在开始位置,即在正常位置,阻挡元件不阻挡锁芯部,而是能够自由旋转,直至限制位置。例如,这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识别复制的钥匙,即允许具有适于将弹子移动至释放配置中的轮廓,但是与与锁定装置相关联的原始钥匙不同,复制的钥匙不具有将阻挡元件保持在中性位置所需的所需特征。而可使用正确的钥匙将锁芯部旋转至限制位置之外,并且根本不能在没有钥匙或完全错误的钥匙的情况下将锁芯部旋转至正常位置之外,通过这种复制的钥匙可允许旋转至正常位置之外,但是只能旋转至限制位置。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阻挡元件配置成由相关联的钥匙通过磁吸引而保持在中性位置。具体地,阻挡元件或其至少一部分可包括软磁材料,该软磁材料可由设置在钥匙中的适当位置处的永磁体吸引,具体由钥匙的钥匙杆部处的永磁体吸引。然后,只要钥匙插入钥匙槽,阻挡元件就可通过这种磁相互作用而保持在中性位置。然而,否则,阻挡元件不能保持在中性位置,从而不能在限制位置被引导通过邻接部分。

因而,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作用在阻挡元件上并相对于位置和方向限定的磁吸力是能够使锁芯部旋转超过限制位置的要求。这种阻挡元件的磁吸引不能通过撬锁工具简单地模拟。另外,通常用于复制钥匙的钥匙坯料没有用于产生限定的磁吸引的磁性元件。通常,复制的钥匙也可准许地设置有永磁体。然而,由此大大增加了复制的工作量。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锁定装置可通过该实施方式进一步提高防止不正常致动的安全性。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方式,在芯部接收器的内套表面上形成有保持部分,该保持部分抵抗在锁芯部的正常位置中作用在锁定元件上的预载荷而将锁定元件保持在中性位置。因此,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锁定装置不仅在与锁定装置相关联的钥匙插入钥匙槽并将锁定元件保持在中性位置时处于中性位置,具体是通过磁吸引,而且还在各种情况下独立于钥匙在锁芯部处于正常位置时处于中性位置,在正常位置,然后其由芯部接收器的所述保持部分保持在中性位置。

这具有这样的优点:在将相关联的钥匙插入钥匙槽时,阻挡元件已经处于中性位置,因此不必首先例如通过钥匙移动至中性位置,以随后通过插入的钥匙而保持在中性位置。具体地,当阻挡元件配置成通过相关联的钥匙的磁吸引而保持在中性位置时,为此目的而设置在钥匙处的永磁体不一定必须如此强,以致于其能够从在径向上远离旋转轴线一定距离的位置吸引更靠近其自身的阻挡元件。永磁体刚好足够强以将已经处于中性位置的阻挡元件保持在所述中性位置就足够了。阻挡元件优选地布置成使得阻挡元件至少基本上直接邻近插入钥匙槽中的钥匙,使得设置的永磁体仅必须具有相对短的范围以能够可靠地与阻挡元件磁相互作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有利实施方式,在邻接部分和保持部分之间的芯部接收器的内套表面上形成过渡部分,芯部接收器的半径的尺寸沿着该过渡部分相对于凹部部分从保持部分开始直到邻接部分附近的旋转轴线增大。如果阻挡元件未通过相关联的钥匙保持在中性位置,则通过其在正常位置的预加载而推靠在保持部分上的阻挡元件因而在锁芯部在限制位置的方向上旋转离开正常位置时沿着过渡部分进行引导。这里的阻挡元件由于预载荷而分别采用径向位置,在该径向位置,阻挡元件在相应的旋转位置中接触过渡部分的相应点。

过渡部分沿周向方式的径向延伸的范围在这里根据锁芯部在从正常位置到限制位置或相反地从限制位置到正常位置的路径上的相应旋转位置来限定阻挡元件的径向位置。在这里,阻挡元件通过在正常位置的保持部分保持在中性位置,而阻挡元件接触邻接部分附近的凹部部分,该邻接部分与处于限制位置的保持部分相比具有更大的半径,使得阻挡元件在锁芯部的限制位置径向向外突出超过中性位置。芯部接收器的半径,即过渡部分的径向延伸的范围,优选地连续地在保持部分与凹部部分之间变化,也就是说,芯部接收器没有突然的过渡部,使得可沿着过渡部分的整个延伸引导阻挡元件,而不会受到阻碍。这里的半径优选地单调地增加,尽管不必严格地单调地从保持部分增加直至凹部部分,这种增加不必是均匀的,而是例如弯曲的范围也是可能的。

这种过渡部分可用作一种斜坡,当锁芯部旋转出限制位置进入正常位置时,阻挡元件通过该斜坡抵抗其预载荷而自动地被推入其中性位置。这具有的优点是,在通过钥匙或不适于将阻挡元件保持在中性位置的工具来致动锁芯部时,锁芯部仍然能够旋转回到限制位置外而进入正常位置,即使这由于保持部分而需要阻挡元件处于其中性位置。相反,如果在邻接部分附近的凹部部分与保持部分之间没有设置这样的过渡部分,而是设置台阶,则不能引导阻挡元件通过该台阶,使得在限制位置或者在与其相邻的旋转角度的范围内捕获锁芯部。由于这种情况不仅可能发生在锁定装置的不正常致动时,而且还可能例如在与锁定装置相关联的钥匙的磁化强度恶化时发生,因而,有利的是,在不同于正常位置的旋转位置中排除锁芯部的阻挡,这实际上不能以所述构造方式再次释放。

根据另一有利的实施方式,在芯部接收器的内套表面上形成另一邻接部分,所述另一邻接部分从锁芯部的正常位置开始设置在与所述邻接部分相反的旋转方向上,并且锁芯部的不同于正常位置的另一限制位置由所述另一邻接部分限定,直到该另一限制位置,锁芯部在弹子的释放配置中从正常位置开始向相反的旋转方向自由旋转,并且其中,如果阻挡元件不在中性部分,而是径向向外突出超过中性位置,则阻挡元件邻接该另一邻接部分,以阻挡锁芯部沿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超过该另一限制位置。相对于另一邻接部分命名的所述功能和优点不仅通过这样的另一邻接部分从正常位置开始在一个旋转方向上实现,而且还在相反的旋转方向上以相应的方式实现。

在这方面,芯部接收器的内套表面可在旋转方向上对称地形成-至少在相对于旋转轴线的轴向部分中对称地形成,在该轴向部分中布置有阻挡元件-从阻挡元件在锁芯部的正常位置中面向的点开始,一方面至少直到邻接部分,并且另一方面直到另一邻接部分。在各种情况下,锁定装置的致动在这种方式下都是相同的,而与旋转方向无关。相对于其在旋转方向上对称地形成芯部接收器的内套表面的所述点可具体对应于在周边方向上的所述保持部分的中心。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方式,锁定装置包括引导元件,该引导元件插入设置在芯部接收器的内套表面处的基体的切口中,并具有邻接部分。如果设置有另一邻接部分、保持部分和/或过渡部分,则引导元件优选地还具有这些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的邻接部分不是直接形成在基体中,而是形成在与基体分开形成但紧固至基体的引导元件中。因如图,它可通过引导元件的相应布置至少部分地形成芯部接收器的内套表面的部分。这种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例如,与阻挡元件相互作用的引导元件可由与基体不同的材料形成,具体是由特别适于引导元件的功能的材料形成。因而,通过引入相应的切口并通过将引导元件插入切口中,能够以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方式改进传统锁定装置的基体。

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切口在与旋转轴线相切的方向上具有连续均匀的横截面,即,在所述切向方向上观察时,该横截面至少基本上是恒定的。具体地,切口可与旋转轴线相切地从基体的外部延伸到基体中,使得有利地具有相应横截面的引导元件可沿着该延伸部分插入切口中。然后,切口从基体的外侧至少延伸到芯部接收器的内套表面或沿着它延伸,使得插入的引导元件能够与插入至芯部接收器中的锁芯部的阻挡元件相互作用。切口优选地完全延伸穿过基体,使得引导元件能够在切口的两个相对端中的一个端部处从基体外部选择性地插入切口中。

设置具有连续均匀横截面的切向切口不仅在锁定装置的组装中具有优点,而且在基体的制造中也具有优点,因为切口可以以这种方式通过铰孔过程从基体外部引入基体中。然而,通常也可以替代地考虑切口的不同类型的形成。例如,切口也可从芯部接收器内引入到基体中,例如作为凹坑铣削。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方式,阻挡元件具有销形状,该销形状沿着相对于旋转轴线径向对准的销轴线延伸,该销形状具体能够与销轴线对称地配置。销轴线有利地相对于旋转轴线径向对准,并因此与旋转轴线相交。进一步优选的是,阻挡元件沿着其销轴线线性地可移动地支承在锁芯部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有利的进一步发展,阻挡元件具有相对于端面、具体是相对于与销轴线相对的两个端面凹入的扩大直径部分。具体地,各个端面垂直于所述销线轴对齐。扩大直径部分优选地具有相对于阻挡元件的相邻部分逐步扩大的直径,从而由此产生肩部,具体是外围肩部。在直径增大部分面向旋转轴线的侧部,这种肩部可用作预加载装置(例如螺旋弹簧)的接合点,该预加载装置将阻挡元件径向向外预加载到中性位置外。在扩大直径部分背离旋转轴线的侧部,这种肩部应与邻接部分相互作用,使得当锁芯部旋转至限制位置并且阻挡元件未保持在中性位置时,肩部的凹边撞击邻接部分的凸边。从而可实现阻挡元件与邻接部分的特别稳定的相互作用。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方式,阻挡元件和弹子布置成使得它们可相对于彼此成一定角度移动,具体是相对于彼此垂直地移动。在这方面,一方面,弹子和另一方面阻挡元件的运动方向优选地具有至少30°,优选地至少45°,特别优选地大约90°的角度。这种倾斜的、特别是垂直的布置使得通过撬锁工具来撬该锁定装置更加困难,因为阻挡元件和弹子必须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致动。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方式,钥匙槽基本上具有平坦的平行六面体的形状,该平行六面体具有彼此相对且平行于旋转轴线的两个宽侧和彼此相对且平行于旋转轴线的两个窄侧,并且阻挡元件可垂直于窄侧移动。应理解的是,这里的窄侧的宽度比宽侧更小。具体地,在这种阻挡元件的布置中,它可与相关钥匙的相应平行六面体钥匙杆的相应窄侧相互作用。

这里进一步优选的是,阻挡元件在中性位置邻近钥匙槽的窄侧之一。阻挡元件的端面,具体是上述端面中的一个端面,例如可在中性位置以基本上齐平的方式邻近窄侧。通常有利的是,阻挡元件在可能的情况下直接邻近中性位置中的钥匙槽,并且因而可邻近插入至钥匙槽中的钥匙,从而简化相关联的钥匙与将阻挡元件保持在中性位置中的阻挡元件的相互作用。具体地,可通过钥匙以可靠的方式在这样短的距离上通过磁吸力将阻挡元件保持在中性位置,而不必为此目的在钥匙处提供特别强的永磁体。磁化强度的劣化在短距离处也可能不太成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钥匙配置成与根据本发明的锁定装置一起使用,具体是与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之一的锁定装置一起使用,并且还配置成当将其插入至锁定装置的锁芯部的钥匙槽中时,将弹子布置成释放锁芯的配置,以便一方面旋转离开正常位置,另一方面,抵抗其预载荷将阻挡元件保持其中性位置。

根据有利的实施方式,钥匙具有钥匙杆,该钥匙杆沿着钥匙插入方向延伸并且具有永磁体,以通过磁吸引将锁定装置的锁芯部的阻挡元件保持在中性位置。具体地,钥匙可具有彼此径向相对布置的两个永磁体,使得钥匙可作为可反转钥匙在两个旋转方向上彼此不同180°地围绕旋转轴线插入钥匙槽中,并且可与锁芯部的阻挡元件协作。钥匙还可在沿着钥匙插入方向的不同点处具有永磁体,特别是当锁定装置具有多个阻挡元件时,相应的两个永磁体优选地布置成在相应的点处直接相对。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有利的进一步发展,钥匙杆基本上具有平坦的平行六面体的形状,该平行六面体具有彼此相对且与钥匙插入方向平行的两个宽侧和彼此相对且与钥匙插入方向平行的两个窄侧,其中永磁体布置在窄侧之一上。对于两个或更多个永磁体,它们优选地分别成对地布置在一个窄侧和另一窄侧上。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方式,钥匙具有钥匙杆,该钥匙杆沿着钥匙插入方向延伸,并且基本上具有平坦的平行六面体的形状,该平行六面体具有彼此相对且平行于钥匙插入方向的两个宽侧和彼此相对且平行于钥匙插入方向的两个窄侧,钥匙杆在其宽侧中的至少一个处具有轮廓,该轮廓与弹子相互作用,并且通过该轮廓将弹子布置在释放配置中。钥匙杆例如可具有凹口、凹痕或波纹,因为与弹子相互作用的轮廓和它们的不同深度对应于弹子的释放配置,使得它们将弹子设置成这种配置,并且随后当钥匙插入至锁芯的钥匙槽中时将它们保持在其中。

根据本发明的锁定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的锁定装置,具体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之一的锁定装置,以及根据本发明的钥匙,具体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之一的钥匙,其中钥匙与锁定装置相关联,使得锁定装置可通过钥匙正常致动。

根据本发明的钥匙坯料配置成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钥匙,具体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之一的钥匙,并且具有钥匙杆,该钥匙杆基本上具有平坦的平行六面体的形状,该平行六面体具有彼此相对且平行于钥匙插入方向的两个宽侧和彼此相对且平行于钥匙插入方向的两个窄侧,并且优选地配置成通过机械加工以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弹子相互作用的轮廓来提供,永磁铁插入至至少一个窄侧中。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仅以示例的方式进一步解释本发明。

图1a和图1b每个均与立体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锁定系统的实施方式,该锁定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的锁定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钥匙,图1a和图1b中锁芯部处于两个不同的旋转位置;

图2以立体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键的实施方式;

图3以立体剖视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锁定系统的实施方式的部分;

图4a和图4b每个均以立体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部分;

图5以俯视图示出了图4a和图4b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基体;以及

图6以立体图示出了图4a和图4b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引导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分别至少部分地在图1a、1b、2和3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锁定装置11的实施方式配置为锁芯,即,轮廓芯。该锁芯的锁芯壳体形成锁定装置11的基体13,其包括大致中空的圆柱形部分和从其相对于其气缸轴线径向延伸(在图1a和图1b中向下)的腹板部分。

中空圆柱形部分的内部空间形成芯部接收器15,在芯部接收器15中容纳有基本上为圆柱形的锁芯部17。在这方面,锁芯部17的外套表面以齐平的方式接触芯部接收器15的内套表面,并且在这里可在芯部接收器15中绕其自身的圆柱轴线旋转,该圆柱轴线与基体13的中空圆柱形部分的圆柱轴线和芯部接收器15的圆柱轴线重合。因此,所述圆柱轴线形成锁芯部17可旋转的旋转轴线r。

钥匙槽19在锁芯部17中形成,并且基本上具有平坦的平行六面体形状,该平行六面体具有两个宽侧(在图1a和图1b中分别面朝上和面朝下)和两个窄侧(在图1a和图1b中分别面向左和右),其中宽侧彼此相对且平行于旋转轴线r,两个窄侧彼此相对且平行于旋转轴线r。钥匙槽19相对于旋转轴线r偏心地布置,其偏心程度使得窄侧中的一个比另一个更远离旋转轴线r,而两个宽侧优选地等距远离旋转轴线r。具体地,如所述实施方式,窄侧中的一个可与锁芯部17的外套表面相邻。

锁定装置11包括多个弹子21,在图1a和图1b的剖视图中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弹子。部分地容纳在锁芯部17中并且部分地容纳在基体13的腹板部分中并且在该处可相对于旋转轴线r径向移动的弹子21包括芯销23和壳体销25。在所示的弹子21的位置,芯销23完全处于锁芯部17中,而壳体销25完全位于基体13中,使得芯销23和壳体销25之间的边界表面与锁芯部17的外套表面与芯部接收器15的内套表面之间的边界表面重合,因此,弹子21不会阻碍锁芯部17从图1a所示的锁芯部17的正常位置旋转出去,与图1b的比较也显示出,其中,锁芯部17相对于正常位置旋转至一个限制位置。

在这种程度上,图1a中所示的弹子21的位置表示释放锁芯部17而用于旋转的位置。在这方面,弹子21的释放位置分别取决于芯销23的长度,对于不同的弹子21,芯销23的长度可不同。如果锁定装置11的所有弹子21都处于它们各自的释放位置,则存在弹子21的释放配置。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则锁芯部17只能旋转出正常位置,在正常位置,阻止锁芯部17旋转。

弹子21可通过钥匙27移动至释放配置中,该钥匙27与锁定装置11相关联,钥匙在图2中单独示出,并且具有沿着钥匙插入方向延伸的大致平行六面体的钥匙杆29。钥匙杆在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宽侧处具有与钥匙插入方向平行的轮廓30,当钥匙27完全插入钥匙槽19时,该轮廓30迫使弹子21抵靠相应的弹子弹簧31进入其相应的释放位置(参见图1a)。以这种方式,利用插入的钥匙27,可使锁芯部从图1a所示的限制位置旋转至图1b所示的限制位置。

销状阻挡元件33可移动地支承在锁芯部17上,并且其销轴相对于旋转轴r径向对准,并且其可沿着销轴相对于旋转轴r径向移动。在这一方面,阻挡元件33通过形成为螺旋弹簧的预加载装置35径向向外预加载。具体地,可在图3的放大图中认识到的是,阻挡元件具有扩大直径部分37,该扩大直径部分37相对于阻挡元件33的径向相对端面凹入,从而形成两个肩部39、39’。预加载装置35在径向内肩部39处接合。

阻挡元件33由套筒41围绕,该套筒41至少基本上是中空的圆柱形,并且与阻挡元件33一样径向地与旋转轴线r对齐。套筒41在其径向内端具有减小的内径43,通过该内径43形成另一肩部45(参见图1),在肩部45处支承预加载装置35,以径向向外预加载阻挡元件33。阻挡元件33与套筒41一起插入至锁芯部17中的孔47中,该孔47从锁芯部17的外套表面径向延伸直到钥匙槽19的窄侧。由于形成有用于预加载装置35的肩部45的套筒41,孔47不必具有任何肩部来支承预加载装置35,从而其可具有恒定的横截面,具体为圆形横截面,并且因而在技术生产方面可特别简单地设置在锁芯部17中。

在钥匙杆29的两个窄侧平行于钥匙插入方向并且彼此相对地设置有插入至相应窄侧中的磁体接收器中的相应永磁体49,使得永磁体与窄侧齐平而终止。永磁体49和磁体接收器各自的形状彼此对应,并且优选地,如图2中的两个永磁体49中的一个所示,具有半圆形形状,如图所示,该半圆形形状可形成为平坦半圆柱体。

永磁体49沿着钥匙插入方向布置,使得当钥匙27的钥匙杆29插入钥匙槽19时,永磁体49相对于旋转轴线r轴向地布置在阻挡元件33的水平上(参见图1a、图1b和图3)。以这种方式,两个永磁体49中的一个永磁体49-取决于钥匙27插入钥匙槽19中的两个可能的旋转方向中的哪一个-能够与阻挡元件33相互作用,以使其磁性地吸引阻挡元件33,从而抵抗其预载将其保持在图1a和图3所示的阻挡元件的中性位置。

相反,如果没有钥匙或错误的钥匙插入至钥匙槽19中,具体地在所要求的点处没有任何永磁体49,则阻挡元件33由于其预载而可相对于其中性位置径向向外移动至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中,阻挡元件33突出在锁芯部17的外套表面上。在该位置中,当锁芯部17旋转出正常位置(参见图1b)时,阻挡元件33在圆周方向上邻接形成在芯部接收器15的内套表面上的邻接部分51。在这种程度上,图1b所示的锁芯部17的限制位置由邻接部分51限定,并且锁芯部17不能从正常位置开始沿第一旋转方向(在所示的例子中是顺时针方向)旋转超过所述限制位置,只要阻挡元件33不保持在其中性位置,并且由此能够被引导通过邻接部分51。

当阻挡元件33邻接邻接部分51时,由扩大直径部分37形成的肩部39、39’中的径向外部的一个刚好接触芯部接收器15的内套表面。因此,阻挡元件33特别可靠地支承在邻接部分51处,从而不能克服对锁芯部17超过限制位置的阻挡。

另一邻接部分51’形成在芯部接收器15的内套表面上,并且以与所述邻接部分51对应的方式限定锁芯部17的另一限制位置,在该限制位置之外,锁芯部不能从正常位置开始在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在所示的示例中是逆时针方向)上旋转超过所述限制位置,只要阻挡元件33未保持在其中性位置,并且由此能够被引导通过邻接部分51’。邻接部分51、51’至少基本上彼此对称地形成。

设置在相关钥匙27的钥匙杆29处的永磁体49可足够强,以将阻挡元件33从其相对于中性位置径向向外设置的位置拉出至中性位置。然而,这是有利的,但不是必要的,因为在图1a所示的锁芯部17的正常位置,其中钥匙27可插入至钥匙杆29中,无论如何,阻挡元件通过形成在芯部接收器15的内套表面上的保持部分53保持在中性位置。在这里,两个邻接部分51、51’中的每个均在圆周方向上等距离地远离保持部分53布置,使得两个限制位置相对于锁芯部17的正常位置具有相同的旋转角度,尽管在相反的旋转方向上。

同样,在另一邻接部分51’与保持部分53之间,在邻接部分51与保持部分53之间形成有相应的过渡部分55、55’,芯部接收器15的半径相对于旋转轴线r从保持部分53沿着过渡部分55、55’开始增大直到与相应的邻接部分55、55’相邻的相应的凹部部分57、57’。连续的,尽管不一定是均匀的,但是,如在所示的例子中,例如,因而在保持部分53的半径与相应的凹部部分57、57’的半径之间产生弯曲的过渡,凹部部分57、57’与保持部分53的半径相比扩大。在这种程度上,过渡部分55、55’用作斜面,阻挡元件33的径向外端面由于预载荷而沿着该斜面滑动,使得阻挡元件33在锁芯部17旋转时被推处到两个限制位置中的一个而进入正常位置,进入其中立位置。因而,具体地,不会阻挡锁芯部17从其限制位置旋转至正常位置,而例如如果在相应的凹部57、57’与保持部53之间形成台阶的情况下,则会阻挡锁芯部17从其限制位置旋转至正常位置。

保持部分53、过渡部分55、55’、凹部部分57、57’和邻接部分51、51’都不是在基体13中直接形成,而是形成在引导元件59中,该引导元件59与基体13分离,并且插入设置在芯部接收器15的内套表面处的基体13的切口61中。在图1a和图1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切口61作为凹座铣削部而引入基体13中。图4a、图4b、图5和图6示出了其替代实施方式,其中切口61’通过扩孔过程从基体13的外部引入基体13中。

具体地,在图5中可认识到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切口61’具有连续均匀的横截面,因为可认为切口61’是一种几何体,该几何体具有相对于纵向轴线恒定的横截面,并且在与旋转轴线r相切的纵向轴线的布置上从基体13中去除该几何体。以这种方式,可简单地从基体13的外部而不是从芯部接收器15将有利地具有相应的横切面的引导元件59’推入切口61’中。

切口61’例如可具有图5所示的横截面,其至少基本上具有等腰梯形的形状。在这里,矩形邻接梯形的较短的基部侧,使得切口61’朝向基体13的外侧连续地敞开。然而,切口61’通常也能够以通道的方式封闭,使得其仅在其两端或仅在其纵向延伸部分的一端朝向基体13的外侧开口。相反,切口61’至少朝向芯部接收器15开口,使得引导元件59’可定位在切口61’中,使得至少邻接部分51、以及可选地还有另一邻接部分51’、保持部分54、过渡部分55、55’和/或凹部部分57、57’布置在芯部接收器15的内套表面上,以便能够与锁芯部17的阻挡元件33相互作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锁定装置

13基体

15芯部接收器

17锁芯部

19钥匙槽

21弹子

23芯销

25壳体销

27钥匙

29钥匙杆

30轮廓

31弹子弹簧

33阻挡元件

35预加载装置

37扩大直径部分

39、39'肩部

41套筒套

43内径减小部分

45肩部

47孔

49永磁体

51、51'邻接部分

53保持部分

55、55'过渡部分

57、57'凹部部分

59、59'引导元件

61、61'切口

r旋转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