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薄件的吸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80184发布日期:2019-04-20 06:23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形薄件的吸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的是精密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形薄件的吸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学镜头装配过程中涉及到不同大小、厚度的隔圈和光阑等环形薄件,用于调整光学系统焦距及通光口径,环形薄件的组装是光学镜头装配中较重要的工序。

目前,环形薄件的组装主要是通过手指或镊子夹持放置在镜筒中,这样的组装工艺容易造成环形薄件变形,零件滑落划伤光学镜面,而且在较深镜筒装配中很难实施,无法提高装配效率,不能满足精密装配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装配中环形薄件的吸附装置和方法,基于真空吸附原理实现环形薄件的无损吸附装配,以克服传统装配方法的不足,提高环形薄件在不同深度镜筒装配的可靠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薄件的吸附装置,包括真空发生装置、气管以及吸附件;

吸附件内沿其轴向开设有进气通道以及通气腔室,沿其径开向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排气孔;

吸附件的端面设置有多个吸附小孔;所述多个吸附小孔的分布形状与环形薄件的形状相适配;

进气通道一端通过气管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另一端通过通气腔室与多个吸附小孔连通。

进一步地,本发明基于上述基础设计,还给出一种优选地,便于装卸的吸附件,吸附件包括夹持杆、通气套筒以及吸附头;

所述进气通道沿轴向设置在夹持杆内,排气孔沿径向设置在夹持杆上;夹持杆的一端与气管密封连接,另一端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所述通气套筒内部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孔,锥形腔室以及第二内螺纹孔;

吸附头包括螺纹连接部以及法兰部;螺纹连接部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多个凹槽,凹槽沿轴向开设;所述多个吸附小孔开设在法兰部上,且多个凹槽和开设位置与多个吸附小孔的分布位置对应;

通气套筒通过第一内螺纹孔和所述外螺纹与夹持杆密封连接,通过第二内螺纹孔与螺纹连接部与吸附头密封连接,从而通过多个凹槽和锥形腔室形成了用于连通进气通道和多个吸附小孔的通气腔室。

进一步地,为了使待吸附环形薄件能够准确可靠的与多个吸附小孔对应,上述法兰部上设置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的外圆直径与待吸附环形薄件的内圆直径相适配。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吸附装置与其他部件干涉,方便其使用,上述环形凸起的高度小于待吸附环形薄件的厚度。

优选地,上述吸附小孔的孔径小于待吸附环形薄件的环带宽度。

基于上述的环形薄件吸附装置的结构描述,现对该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介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封堵夹持杆上的排气孔,真空发生装置开始工作,使真空气流流通进入进气通道、通气腔室内,当吸附头与环形薄片贴合后,进气通道、通气腔室内产生负压,从而对环形薄件进行吸附;

【2】将环形薄件放置在需要装配的部位;

【3】使夹持杆上的排气孔敞开,无负压产生,实现环形薄件的释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真空吸附的原理设计一套吸附装置,通过负压的原理,对环形薄件进行装配,避免了现有装配手段容易造成环形薄件变形,划伤光学镜面的问题,同时也满足了在较深区域中实施装配的目的,提高了装配效率,提高了装配的精密要求。

2、本发明采用了由夹持杆、通气套筒以及吸附头组成的分体式的吸附件结构,便于吸附件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也能根据使用要求快速更换各个零件,进一步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2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通气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吸附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通气套筒和吸附头装配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气管、2-吸附件、3-进气通道、4-通气腔室、5-排气孔、6-吸附小孔、7-待吸附环形薄件、8-夹持杆、9-通气套筒、10-吸附头、11-第一内螺纹孔、12-锥形腔室、13-第二内螺纹孔、14-螺纹连接部、15-法兰部、16-凹槽、17-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体式结构

如图1所示,一种环形薄件的吸附装置,包括真空发生装置(图中未示出)、气管1以及吸附件2;

吸附件2内沿其轴向开设有进气通道3以及通气腔室4,沿其径开向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排气孔5;

吸附件2的端面设置有多个吸附小孔6;多个吸附小孔6的分布形状与待吸附环形薄件7的形状相适配;

进气通道3一端通过气管1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另一端通过通气腔室4与多个吸附小孔6连通。

基于上述一体式结构,为了便于零件加工以及零件的拆卸更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优化的实施例2。

实施例2

分体式结构

具体结构参见图2~图5,一种环形薄件的吸附装置由真空发生装置(图中未示出)、气管1、夹持杆8、通气套筒9和吸附头10组成。

夹持杆8沿轴向设置有进气通道3,沿径向设置排气孔5;夹持杆8的一端与气管1密封连接,另一端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图中未示出);

通气套筒9内部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孔11,锥形腔室12以及第二内螺纹孔13;

吸附头10包括螺纹连接部14以及法兰部15;螺纹连接部14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多个凹槽16,凹槽16沿轴向开设;法兰部15上开设多个吸附小孔6,且多个凹槽16和开设位置与多个吸附小孔6的分布位置对应;

通气套筒9通过第一内螺纹孔11和所述外螺纹与夹持杆8密封连接,通过第二内螺纹孔13与螺纹连接部14与吸附头4密封连接,从而通过多个凹槽16和锥形腔室12形成了用于连通进气通道3和多个吸附小孔6的通气腔室4。

进一步地的优化设计:

为了使待吸附环形薄件7能够准确可靠的与多个吸附小孔6对应,上述法兰部上设置有环形凸起17;环形凸起17的外圆直径与待吸附环形薄件7的内圆直径相适配。

为了避免吸附装置与其他部件干涉,方便其使用,上述环形凸起17的高度小于待吸附环形薄件7的厚度。吸附小孔6的孔径小于待吸附环形薄件7的环带宽度。

本发明同时还提出一种使用所述吸附装置吸附释放环形薄件的方法,基于真空吸附原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吸附动作时,操作者使用手指封堵夹持杆上的排气孔,使真空气流流通进入进气通道、通气腔室内,当吸附头与环形薄片贴合后,进气通道、通气腔室内产生负压,从而对环形薄件进行吸附;

步骤二:将环形薄件放置在需要装配的部位;

步骤三:进行释放动作时,操作者松开手指使夹持杆上的排气孔敞开,无负压产生,实现环形薄件的释放。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