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8658发布日期:2019-04-03 04:4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手工具,尤其涉及到一种放置稳固、使用方便的套筒。



背景技术:

套筒形如筒状,作为扳手的一部分,是常用的生产、维修、生活专用工具,套筒具有四角孔、六角孔或十二角孔,可对应相应规格的螺栓或螺母,配以手柄、接杆等附件,特别适用于拧转地方十分狭小或凹陷很深处的螺栓或螺母,由于现有套筒的外形均为圆柱形,加工简单、成本低廉,但由于工作环境复杂恶劣,工件表面高低不平,在放置或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滚动或滑移,造成套筒的跌落或遗失,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光滑的套筒圆柱形外表面也不容易拿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放置稳固、使用方便的套筒。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主要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套筒,其前端部套接孔尺寸以标准套筒组的其中一件作为适配规格,所述套接孔具有相应的若干个对称壁面,套筒前端部的外表面呈圆柱体结构,套筒后端部设有传动方孔,用于适配该标准套筒组的传动方榫,所述套筒后端部外表面设有多个平面,上述多个平面构成套筒后端部外表面的正多边形柱状结构,上述平面的内端延伸至套筒前端部的圆柱体表面,套筒后端部设置正多边形柱状结构,可以有效防止使用时圆形套筒的滚动和滑移,提高套筒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套筒的平面外形也便于操作者的拿捏,而且平面上也便于冲压相应的产品规格标记和企业logo,降低了标记加工难度,提升了标记的清晰度和美观性。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后端部的正多边形柱状结构外形尺寸与标准套筒组中小于上述适配规格的其中一件套筒套接孔尺寸相吻合并嵌入该套筒套接孔,不同规格的套筒可以相互嵌套,既减小了放置空间,使用时也可相互叠加,增加了套筒的长度,扩大了使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平面为四个,构成套筒后端部外表面的四方柱结构,上述四个平面与所述传动方孔的内壁一一对应且平行,上述四方柱的边角处呈圆弧状,圆弧直径与套筒前端部外表面直径相同,所述圆弧内端延伸并与套筒前端部外表面重合,套筒外表面的平面与传动方孔的内壁一一对应和平行,既增加了套筒外形的美观性,又提高了产品的可加工性。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方孔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凹孔,四个凹孔的深度相同且与上述传动方榫的滚珠位置相吻合,凹孔与上述传动方榫上的滚珠相吻合且容置滚珠,凹孔用于传动方榫滚珠的嵌入定位,操作时传动方榫不易滑出,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方孔的四个内壁中央均设有纵向的沟槽,所述沟槽一端始于传动方孔顶面,另一端终于上述凹孔,沟槽的槽底呈弧状且与上述传动方榫滚珠的弧度相吻合,便于传动方榫的滚珠沿沟槽直线滑移并嵌入凹孔内,滚珠受力均匀,不易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方孔的四个内角上设有柱状的r形圆弧槽,所述r形圆弧槽与上述传动方榫的边角弧度相吻合且容置传动方榫的边角,传动方榫的四个边角落在圆弧槽内且不接触传动方孔的内壁,操作时,传动方榫的力矩通过传动方榫的侧壁整体传递给传动方孔内壁,避免了受力薄弱的传动方榫边角的挤压磨损,提高了传动方榫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后端的端面中央设有弧形凹陷,既增加美观性,又能引导传动方榫的插入。

作为优选,所述下方孔的孔口设有倒角,下方孔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下凹孔,四个下凹孔的深度相同且与上述第二传动方榫上的滚珠位置相吻合,下凹孔与上述第二传动方榫上的滚珠相吻合且容置滚珠,下方孔的四个内角上均设有下圆弧槽,所述下圆弧槽与上述第二传动方榫的边角弧度相吻合且容置第二传动方榫的边角,两种规格的方孔可以容置不同的传动方榫,扩大了套筒的使用范围,而下方孔孔口的倒角也便于引导第二传动方榫的插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套筒后端部设置正多边形柱状结构,可以有效防止使用时套筒的滚动和滑移,提高套筒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同规格的套筒也可以相互嵌套,减小了套筒的放置空间,而套筒的平面外形既便于操作者的拿捏,也方便冲压相应的产品规格标记和企业logo。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结构的底部示意图。

图3是图1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又一种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套接孔,2.传动方孔,3.平面,4.凹孔,5.沟槽,6.r形圆弧槽,7.弧形凹陷,8.下方孔,9.倒角,10.下凹孔,11.下圆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1的一种套筒,其前端部套接孔1的尺寸以标准1/2规格的六角套筒组的其中一件作为适配规格,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套接孔具有相应的六个对称壁面,套筒前端部的外表面呈圆柱体结构,套筒后端部设计有传动方孔2,用于适配该标准套筒组的1/2规格传动方榫,套筒后端部外表面加工有四个平面3,上述四个平面构成套筒后端部外表面的四方柱结构,其四方柱结构的外形尺寸与标准套筒组中小于上述适配规格的其中一件套筒套接孔尺寸相吻合并可嵌入该套筒套接孔,上述四个平面与传动方孔的内壁一一对应且平行,上述四方柱的边角处呈圆弧状,圆弧直径与套筒前端部外表面的圆柱体直径相同,圆弧内端延伸并与套筒前端部外表面重合,传动方孔的四个内壁上均设计有凹孔4,四个凹孔的深度相同且与上述传动方榫上的滚珠位置相吻合,凹孔与滚珠相吻合且容置滚珠,传动方孔的四个内角上设计有柱状的r形圆弧槽6,r形圆弧槽与上述传动方榫的边角弧度相吻合且容置传动方榫的边角,套筒后端部的端面中央设计有弧形凹陷7。

使用时,根据需要拧转的螺栓或螺母的规格选择合适的套筒,将接杆或扳手的传动方榫插入套筒的传动方孔内,插入过程中传动方孔内壁作用而使传动方榫上的滚珠受压回缩,当插入到位时,滚珠滑入凹槽内并弹出,使传动方榫卡接于套筒上,传动方榫的四个边角落在圆弧槽内且不接触传动方孔的内壁,然后将套筒套入螺栓或螺母上,转动扳手,拧紧或松开螺栓或螺母,扳动操作时,传动方榫的力矩完全通过方榫的侧壁整体传递给方孔内壁,避免了受力薄弱的传动方榫的边角受力过大而挤压磨损,提高了传动方榫的使用寿命,而当套筒不使用而临时放置在工件表面或机器顶面等区域时,多平面的四方柱结构保证了套筒不易滚动或滑移,也容易拿捏,提高了套筒放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提升了拧转操作的工作效率,而且,通过不同规格的套筒相互嵌套,既减小了套筒的放置空间,使用时也可相互叠加,相应增加了套筒的长度,扩大了套筒的使用范围。

实施例2:本实施例2的一种套筒,其前端部套接孔尺寸以标准六角套筒组的其中一件作为适配规格,套接孔具有相应的六个对称壁面,套筒前端部的外表面呈圆柱体结构,套筒后端部的外表面呈四方柱结构,其对称的两个平面上压印有套筒规格,相邻两个平面上压印有企业logo,套筒后端部的传动方孔,用于适配该标准套筒组的1/2规格传动方榫,如图4所示,传动方孔的四个内壁中央均设计有纵向的沟槽5,沟槽一端始于传动方孔顶面,另一端终于上述凹孔,沟槽的槽底呈弧状且与上述传动方榫上的滚珠弧度相吻合,传动方榫的滚珠沿沟槽滑移而嵌入凹孔内,传动方榫插入时滚珠受力均匀,不易卡接和损坏,套筒标记和企业logo冲压在套筒外表面的平面上,既提升了标记的清晰度和美观性,也降低了压印的工艺难度,本实施例2的其它部分与实施例1的相应部分类同,本文不再赘述。

实施例3:本实施例3的一种套筒,其前端部套接孔尺寸以标准六角套筒组的其中一件作为适配规格,套接孔具有相应的六个对称壁面,套筒前端部的外表面呈圆柱体结构,套筒后端部的外表面呈四方柱结构,套筒后端部的传动方孔,用于适配该标准套筒组的1/2规格传动方榫,如图5所示,该传动方孔下部还设计有与传动方孔同轴且相通的下方孔8,下方孔的内壁与传动方孔的内壁一一对应且平行,下方孔对应第二传动方榫,第二传动方榫为3/8规格,下方孔的孔口设有倒角9,下方孔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下凹孔10,四个下凹孔的深度相同且与上述第二传动方榫上的滚珠位置相吻合,下凹孔与上述第二传动方榫上的滚珠相吻合且容置滚珠,下方孔的四个内角上均设有下圆弧槽11,下圆弧槽与上述第二传动方榫的边角弧度相吻合且容置第二传动方榫的边角,不同规格的方孔对应不同规格的传动方榫,扩大了套筒的使用范围,本实施例3的其它部分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相应部分类同,本文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纵”、“横”、“内”、“外”等表示方向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上说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了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说明的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增添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