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的气缸套生产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6622发布日期:2020-01-15 00:5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的气缸套生产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套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更换的气缸套生产用夹具。



背景技术:

在气缸套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气缸套夹具来对气缸套进行固定。

传统的气缸套夹具对气缸套的夹持稳定性较差,且一般的气缸套夹具仅有固定气缸套的结构,而没有辅助气缸套卸下的结构,导致气缸套固定夹持便捷,但是卸下不够便捷,最终致使整个气缸套更换的过程并不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的气缸套生产用夹具,达到了气缸套更换方便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的气缸套生产用夹具,包括壳体、内杆和气缸套,所述壳体的内部与内杆的外部连接,所述壳体的外部与气缸套的外部接触但不连接。

所述壳体由第一内腔、第二内腔、第一外扩顶杆、第二外扩顶杆、第三外扩顶杆、滑动槽、滑动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组成,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且所述第一内腔位于左端,所述第二内腔位于右端,所述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互相连通,所述壳体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外扩顶杆、第二外扩顶杆和第三外扩顶杆,所述第一外扩顶杆、第二外扩顶杆和第三外扩顶杆的两侧下方固定连接有滑动件,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件与滑动槽的上端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壳体中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的过渡处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所述内杆由主杆、连接法兰、第一顶盘、第二顶盘和第三顶盘组成,所述内杆的主体为主杆,所述主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所述主杆从左向右依次固定套接有第一顶盘、第二顶盘和第三顶盘。

优选的,所述壳体、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内杆和气缸套均为圆柱型,且具有相同的轴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腔的直径比第二内腔的直径大。

优选的,所述第一顶盘的直径比第二顶盘和第三顶盘的直径大,所述第二顶盘和第三顶盘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顶盘的直径略小于第一内腔的直径,所述第二顶盘和第三顶盘的直径略小于第二内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扩顶杆的右端上下均为斜面,所述第一顶盘为锥面体,所述斜面位于左端,且所述第一外扩顶杆和第一顶盘斜面的倾斜角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二外扩顶杆和第三外扩顶杆的内侧左端开设有斜面,所述第二顶盘和第三顶盘为锥面体,所述斜面位于右端,且所述第二外扩顶杆、第三外扩顶杆、第二顶盘和第三顶盘斜面的倾斜角度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便于更换的气缸套生产用夹具通过设置外扩顶杆和顶盘达到了便于更换气缸套的目的。传统的气缸套夹具对气缸套的夹持稳定性较差,且一般的气缸套夹具仅有固定气缸套的结构,而没有辅助气缸套卸下的结构,导致气缸套固定夹持便捷,但是卸下不够便捷,最终致使整个气缸套更换的过程并不方便快捷。而该便于更换的气缸套生产用夹具的第二外扩顶杆、第三外扩顶杆与第二顶盘、第三顶盘配合使用,用于从气缸套内壁固定气缸套,第一外扩顶杆和第一顶盘配合使用,用于辅助卸下气缸套,提高了气缸套更换过程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卸下气缸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气缸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外扩顶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外扩顶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01第一内腔、102第二内腔、103第一外扩顶杆、104第二外扩顶杆、105第三外扩顶杆、106滑动槽、107滑动件、108第一弹簧、109第二弹簧、2内杆、201主杆、202连接法兰、203第一顶盘、204第二顶盘、205第三顶盘、3气缸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的气缸套生产用夹具,包括壳体1、内杆2和气缸套3,壳体1的内部与内杆2的外部连接,壳体1的外部与气缸套3的外部接触但不连接。

壳体1由第一内腔101、第二内腔102、第一外扩顶杆103、第二外扩顶杆104、第三外扩顶杆105、滑动槽106、滑动件107、第一弹簧108和第二弹簧109组成,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第一内腔101的直径比第二内腔102的直径大,且第一内腔101位于左端,第二内腔102位于右端,第一内腔101与第二内腔102互相连通,壳体1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外扩顶杆103、第二外扩顶杆104和第三外扩顶杆105,第一外扩顶杆103、第二外扩顶杆104和第三外扩顶杆105的两侧下方固定连接有滑动件107,壳体1上开设有滑动槽106,滑动件107与滑动槽106的上端通过第一弹簧108连接,当第一外扩顶杆103、第二外扩顶杆104和第三外扩顶杆105下方无顶盘时,第一弹簧108利用自身的回复作用,使外扩顶杆向内侧移动,使得气缸套3不被固定。壳体1中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的过渡处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9,第二弹簧109的另一端在第一顶盘203向右移动时抵住第一顶盘203,起到缓冲的作用,保护了内部结构。

内杆2由主杆201、连接法兰202、第一顶盘203、第二顶盘204和第三顶盘205组成,内杆2的主体为主杆201,主杆20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202,主杆201通过连接法兰202连接液压器,通过液压器使得主杆201来回伸缩,主杆201从左向右依次固定套接有第一顶盘203、第二顶盘204和第三顶盘205,第一顶盘203的直径比第二顶盘204和第三顶盘205的直径大,第二顶盘204和第三顶盘205直径相同,第一顶盘203的直径略小于第一内腔101的直径,第二顶盘204和第三顶盘205的直径略小于第二内腔102的直径,第一外扩顶杆103的右端上下均为斜面,第一顶盘203为锥面体,斜面位于左端,且第一外扩顶杆103和第一顶盘203斜面的倾斜角度一致,第二外扩顶杆104和第三外扩顶杆105的内侧左端开设有斜面,第二顶盘204和第三顶盘205为锥面体,斜面位于右端,且第二外扩顶杆104、第三外扩顶杆105、第二顶盘204和第三顶盘205斜面的倾斜角度一致。壳体1、第一内腔101、第二内腔102、内杆2和气缸套3均为圆柱型,且具有相同的轴线。

传统的气缸套夹具对气缸套3的夹持稳定性较差,且一般的气缸套夹具仅有固定气缸套3的结构,而没有辅助气缸套3卸下的结构,导致气缸套3固定夹持便捷,但是卸下不够便捷,最终致使整个气缸套3的更换的过程并不方便快捷。而该便于更换的气缸套生产用夹具的第二外扩顶杆104、第三外扩顶杆105与第二顶盘204、第三顶盘205配合使用,用于从气缸套3内壁固定气缸套3,第一外扩顶杆103和第一顶盘203配合使用,用于辅助卸下气缸套3,提高了气缸套3更换过程的便捷性。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使用过程中,需要固定气缸套3时,当液压器带动主杆201向右移动时,第一顶盘203、第二顶盘204和第三顶盘205也向右移动,其中,第二顶盘204和第三顶盘205顶住第二外扩顶杆104和第三外扩顶杆105,使其向外扩张,进而抵住气缸套3的内壁,对气缸套3进行固定。

需要卸下气缸套3时,液压器带动主杆201向左移动,第一顶盘203、第二顶盘204和第三顶盘205也向左移动,第二顶盘204和第三顶盘205不再被第二外扩顶杆104和第三外扩顶杆105顶住,并且在第一弹簧108的作用下,第二顶盘204和第三顶盘205向内侧移动,气缸套3内壁不再被固定,与此同时,第一顶盘203向左移动,第一外扩顶杆103被第一顶盘203顶住且向外扩张,在扩张的同时,第一外扩顶杆103将气缸套3向右推动,辅助气缸套3卸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