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B柱模具修边用定位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7775发布日期:2020-01-24 12:0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B柱模具修边用定位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定位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b柱模具修边用定位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

现有技术缺少汽车b柱模具修边用定位模具,不能将维修模具定位及固定,维修模具固定不动,不利于维修人员的维修作业,不能对定位模具水平度进行调节,影响维修精度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汽车b柱模具修边用定位模具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b柱模具修边用定位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缺少汽车b柱模具修边用定位模具,不能将维修模具定位及固定,维修模具固定不动,不利于维修人员的维修作业,不能对定位模具水平度进行调节,影响维修精度的问题。一种汽车b柱模具修边用定位模具,包括电控柜,固定机构,移动机构,旋转机构,地脚,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旋转机构的上方;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移动机构的上方;所述电控柜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机构前方的左侧;所述地脚采用四个,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旋转机构下方的四角。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壳体,定位夹片,电机,正反牙丝杆,固定座,连接板和滑槽,所述壳体开设有长腰槽;所述定位夹片采用四个,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上方;所述电机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相邻边的侧面,通过导线与电控柜连接,选用80aea07530-sc3型;所述正反牙丝杆采用两个,通过轴承固定在壳体的内部,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固定座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相对的壳体的内部,与正反牙丝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采用四个,下端设置在正反牙丝杆上,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定位夹片的下方;所述滑槽采用两个,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的下方。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底座,移动电机,丝杆固定座,丝杆,连接座和滑道,所述移动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转机构的上方;所述移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底座上方的右侧,通过导线与电控柜连接,选用80aea07530-sc3型;所述丝杆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底座上方的左侧;所述丝杆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移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丝杆固定座连接;所述连接座下方套接在丝杆上,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机构的下方;所述滑道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底座的上方。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底座,旋转电机,齿轮,旋转轴和齿盘,所述旋转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转底座上方的右侧,通过导线与电控柜连接,选用80aea07530-sc3型;所述齿轮通过联轴器固定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旋转底座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齿盘焊接在旋转轴的上方。

所述定位夹片设置为角铁状,采用45号钢材质;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控柜连接,选用80aea07530-sc3型;所述正反牙丝杆选用t10-2-1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下的固定机构的设置,将模具放置在定位夹片上,电机通电运行,带动正反牙丝杆转动,定位夹片相对移动,四边的定位夹片推动模具向中心靠拢,通过四个定位夹片将模具固定于固定装置的中心,保证模具的定位,且将模具固定。

2.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机构和旋转机构的设置,通过控制移动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固定机构的左右移动,通过控制旋转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移动机构与固定机构的转动,便于维修人员在舒适的位置对模具进行维修。

3.本实用新型的地脚的设置,通过转动地脚螺栓,调节每个地脚的高度,保证定位模具的水平度,提高模具在定位模具上的水平度,提高模具维修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

1-电控柜,2-固定机构,21-壳体,22-定位夹片,23-电机,24-正反牙丝杆,25-固定座,26-连接板,27-滑槽,3-移动机构,31-移动底座,32-移动电机,33-丝杆固定座,34-丝杆,35-连接座,36-滑道,4-旋转机构,41-旋转底座,42-旋转电机,43-齿轮,44-旋转轴,45-齿盘,5-地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b柱模具修边用定位模具,包括电控柜1,固定机构2,移动机构3,旋转机构4,地脚5,所述移动机构3设置在旋转机构4的上方;所述固定机构2设置在移动机构3的上方;所述电控柜1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机构2前方的左侧;所述地脚5采用四个,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旋转机构4下方的四角。

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壳体21,定位夹片22,电机23,正反牙丝杆24,固定座25,连接板26和滑槽27,所述壳体21开设有长腰槽;所述定位夹片22采用四个,分别设置在壳体21的上方;所述电机23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21相邻边的侧面,通过导线与电控柜1连接,选用80aea07530-sc3型;所述正反牙丝杆24采用两个,通过轴承固定在壳体21的内部,通过联轴器与电机23输出轴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固定座25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23相对的壳体21的内部,与正反牙丝杆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26采用四个,下端设置在正反牙丝杆24上,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定位夹片22的下方;所述滑槽27采用两个,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21的下方。

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移动底座31,移动电机32,丝杆固定座33,丝杆34,连接座35和滑道36,所述移动底座31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转机构4的上方;所述移动电机32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底座31上方的右侧,通过导线与电控柜1连接,选用80aea07530-sc3型;所述丝杆固定座33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底座31上方的左侧;所述丝杆34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移动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丝杆固定座33连接;所述连接座35下方套接在丝杆34上,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机构2的下方;所述滑道36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底座31的上方。

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旋转底座41,旋转电机42,齿轮43,旋转轴44和齿盘45,所述旋转电机42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转底座41上方的右侧,通过导线与电控柜1连接,选用80aea07530-sc3型;所述齿轮43通过联轴器固定在旋转电机42的输出轴上;所述旋转轴44通过轴承固定在旋转底座41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齿盘45焊接在旋转轴44的上方。

所述定位夹片22设置为角铁状,采用45号钢材质;所述电机23通过导线与电控柜1连接,选用80aea07530-sc3型;所述正反牙丝杆24选用t10-2-1型。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将模具放置在定位夹片22上,电机23通电运行,带动正反牙丝杆24转动,定位夹片22相对移动,四边的定位夹片22推动模具向中心靠拢,通过四个定位夹片22将模具固定于固定机构2的中心,保证模具的定位,且将模具固定,通过控制移动电机32的正反转,控制固定机构2的左右移动,通过控制旋转电机42的正反转,控制移动机构3与固定机构2的转动,便于维修人员在舒适的位置对模具进行维修,通过转动地脚5螺栓,调节每个地脚5的高度,保证定位模具的水平度,提高模具在定位模具上的水平度,提高模具维修的精度。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