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线包的夹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7767发布日期:2020-01-24 12:0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线包的夹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包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线包的夹持结构。



背景技术:

线包在日常使用中常常可以见到,在线包的生产上双线包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产品。

但是在生产中,我们发现使用现有技术在生产时线包的夹持机构常常会出现夹持不稳定,生产时缠绕的铜丝不均匀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线包的夹持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线包的夹持结构,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固定块,所述安装底座与气缸之间固定安装有夹座,所述夹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板刷手指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板刷手指夹刷毛方向相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板刷手指夹的刷丝为铜丝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块上开凿有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块最高可升到与板刷手指夹同一水平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夹持机构上添加了板刷手指夹,使线包由前一工序进入到夹持工具时,由板刷对缠绕铜丝进行先一步的梳理,使线包上的铜丝在经过梳理后更加的均匀,使线包的质量上升。

2、本实用新型使用气缸实现了固定块的上下运动,使线包通过板刷以后对线包进行夹持,使夹持时更加的稳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座和板刷手指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底座;2、气缸;3、托盘;4、固定块;5、夹座;6、板刷手指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线包的夹持结构,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2,气缸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托盘3,托盘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固定块4,使用托盘3增加了固定块4的稳定性,安装底座1与气缸2之间固定安装有夹座5,夹座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板刷手指夹6。

两个板刷手指夹6刷毛方向相对,在闭合时可以对双线包进行梳理;板刷手指夹6的刷丝为铜丝制成,使用铜丝可以避免刷丝过软无法对双线包进行梳理,刷丝过硬对双线包上缠绕的铜丝造成损伤;固定块4上开凿有凹槽,可以在夹持双线包的时候对双线包进行固定;固定块4最高可升到与板刷手指夹6同一水平位置,使板刷手指夹6和固定块4共同对双线包进行夹持,使夹持效果更稳定。

具体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双线包运送至加持装置时,首先通过板刷手指夹6,在双线包运送至板刷手指夹6处时,板刷手指夹6由原来的打开状态相互合拢,将双线包夹在两个板刷手指夹6之间,而后双线包继续向前传送时,板刷手指夹6对双线包上的铜线进行梳理和固定,当双线包即将全部经过板刷手指夹6时,气缸2的输出端向上运动,带动托盘3和固定块4向上运动,气缸2将固定块4运送至与板刷手指夹6同一水平高度,此时固定块4固定住双线包,板刷手指夹6固定住线包上的线,对双线包进行及其稳固的夹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