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关门装置的钩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6341发布日期:2020-05-15 16:24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软关门装置的钩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拉门用软关门装置,特别是一种软关门装置的钩体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推拉门开关时容易夹手的事故发生,目前市场上设计出软关门装置(阻尼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钩体、阻尼器和拉簧,壳体内设有导向槽,导向槽设有脱钩槽,钩体与导向槽滑动配合,阻尼器和拉簧设置在壳体内、并分别与钩体连接,钩体一侧设有牵引钩和撞击钩,牵引钩和撞击钩伸出壳体外,牵引钩与撞击钩之间形成有钩槽。推拉门包括导轨和门体,门体吊挂在导轨上、并沿导轨滑动,软关门装置设置在门体或导轨上,导轨或门体上设有与钩体触碰的拨片。该结构的软关门装置初次安装使用时,钩体需要拨动至脱钩槽内,使得钩体的牵引钩与拨片避开,否则,牵引钩与拨块直接碰撞,将会折断,以致软关门装置无法使用。

另外,由于有些推拉门属于隐藏式结构(即门体打开后将会隐藏在一夹心墙内,这时导轨安装后即处于定型状态,无法拆装),或者轨道在靠近关门那端,轨道出口被墙体或橱柜等其他物体堵住,如果推拉门软关门装置(阻尼装置)出现异常,在不拆卸轨道的状况下,就无法加装软关门功能,也无法出现异常的软关门装置进行维护/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钩体耐用的软关门装置的钩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软关门装置的钩体结构,包括钩体,钩体外周设有牵引钩和撞击钩,牵引钩与撞击钩之间形成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钩背向钩槽的一侧设有引导斜面,钩体侧面对应牵引钩旁设有弹性形变孔,弹性形变孔延伸至引导斜面旁侧以及钩槽旁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弹性形变孔靠近引导斜面旁侧处宽,弹性形变孔靠近钩槽旁侧处窄,弹性形变孔贯穿钩体前后两侧面。弹性形变孔靠近引导斜面旁侧处宽,因此牵引钩的外侧刚度较弱,受碰撞时容易变形,但是,因为弹性形变孔的周边时围闭的,所以,牵引钩变形后也能快速复位,以免影响其正常使用。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钩槽底部呈v型,所述弹性形变孔延伸至钩槽底部v型一侧斜面处的旁侧。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钩体侧面还设有导向销。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形变孔包围在导向销的一部分外周外。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钩和撞击钩朝向钩槽的一侧为竖直面,牵引钩和撞击钩前后两侧加厚设置,以提高牵引钩和撞击钩与拨片正常接触时的强度。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钩体外周还设有阻尼器连接位和第一拉簧连接位。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形变孔延伸至导向销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此款软关门装置的钩体结构中牵引钩旁侧设有弹性形变孔,使得牵引钩外侧与拨片撞击时,弹性形变孔将会压缩变形,使得牵引钩具有缓冲作用,并且,牵引钩往弹性形变孔方向压缩变形,以避开拨片,使得拨片可以进入到钩槽内;因此,软关门装置在安装时,即使没有将钩体拨动至脱钩槽内,也不会导致牵引钩与拨片碰撞时发生折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钩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钩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门体、导轨连接后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某一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车架,2为载重滑车,3为门体吊杆组件,4为支撑滑轮,5为推拉门导轨,53为装载车滑腔,6为第一端盖,7为第二载重滑车,8为第二端盖,9为软关门装置,91为钩体,911为牵引钩,912为钩槽,913为撞击钩,914为阻尼器连接位,915为第一拉簧连接位,916为导向销,917为弹性形变孔,918为引导斜面,92为拨片,93为阻尼器,94为拉簧,951为后壳,952为前壳,953为第一安装台,954为脱钩槽,955为导向槽,956为第二安装台,957为第二拉簧连接位,96为让位通道,10为阻尼装载车,20为门夹,30为玻璃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4所示,一种软关门装置9的钩体结构,包括钩体91,钩体91外周设有牵引钩911和撞击钩913,牵引钩911与撞击钩913之间形成钩槽912,所述牵引钩911背向钩槽912的一侧设有引导斜面918,钩体91侧面对应牵引钩911旁设有弹性形变孔917,弹性形变孔917延伸至引导斜面918旁侧以及钩槽912旁侧。

所述弹性形变孔917靠近引导斜面918旁侧处宽,弹性形变孔917靠近钩槽912旁侧处窄,弹性形变孔917贯穿钩体91前后两侧面。

所述钩槽912底部呈v型,所述弹性形变孔917延伸至钩槽912底部v型一侧斜面处的旁侧。

所述钩体91侧面还设有导向销916。

所述弹性形变孔917包围在导向销916的一部分外周外。

所述牵引钩911和撞击钩913朝向钩槽912的一侧为竖直面,牵引钩911和撞击钩913前后两侧加厚设置。

所述钩体91外周还设有阻尼器连接位914和第一拉簧连接位915。

所述弹性形变孔917延伸至导向销916下方。

所述软关门装置9包括壳体、阻尼器93和拉簧94,壳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台953和第二安装台956,壳体左半段内设有导向槽955,导向槽955呈直线型,导向槽955靠近第一安装台953的一端设有脱钩槽954,脱钩槽954相对导向槽955向下弯曲,壳体对应导向槽955和脱钩槽954上方设有让位通道96,钩体91通过导向销916与导向槽955导向滑动配合,钩体91的牵引钩911和撞击钩913经让位通道96伸出至壳体上方;阻尼器93和拉簧94设置在壳体右半段内,阻尼器93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与壳体固定配合,活塞杆一端伸出缸体外并通过连接头与钩体91的阻尼器连接位914连接,壳体对应拉簧94的右端设有第二拉簧连接位957,拉簧94左右两端分别与钩体91的第一拉簧连接位915和壳体的第二拉簧连接位957连接。所述壳体包括前壳952和后壳951。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所述软关门装置9安装在阻尼装载车10上,所述阻尼装载车10安装在推拉门导轨5上,所述推拉门导轨5为型材,其内部沿其轴线方向设有装载车滑腔53,装载车滑腔53顶部设有用于与钩体91触碰的拨片92。所述阻尼装载车10包括载重滑车2、车架1和支撑滑轮4,车架1连接在载重滑车2和支撑滑轮4之间,所述软关门装置9的第一安装台953和第二安装台956通过连接件分别与载重滑车2和支撑滑轮4连接。所述推拉门导轨5的装载车滑腔53底部设有开口槽,装载车滑腔53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盖6和第二端盖8,装载车滑腔53内对应第一端盖6和第二端盖8之间设有所述阻尼装载车10和第二载重滑车7。载重滑车2和第二载重滑车7的门体吊杆组件3分别连接有门夹20,门夹20与玻璃门30顶面的两端连接。

其工作原理是:结合图7所示,软关门装置9正常安装时,应该是将其钩体91拨动至脱钩槽954处(见图7中d处所示),此时,钩体91的牵引钩911缩进软关门装置9的壳体内。但是,如果软关门装置9安装时没有将钩体91拨动至图7中d状态时,当钩体91沿b箭头往拨片92方向移动时,牵引钩911的引导斜面918与拨片92发生撞击,弹性形变孔917吸收撞击的能量,牵引钩911沿c箭头方向变形,避开拨片92,直至拨片92进入钩槽912内,牵引钩911恢复形变,实现牵引钩911无损安装。另外,软关门装置9使用过程中,若拨片92与钩体91非正常脱离时,拨片92也能在不撞断牵引钩911的情况下再次与钩体91配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