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工具的夹持装置和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8924发布日期:2020-06-05 19:5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动工具的夹持装置和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手持电动工具的多功能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示例性电动工具,包括:主体91,夹持装置95和钻头96。电动工具的主体91中包括马达单元92,传动装置93和输出单元94。传动单元93例如用于响应于用户设置的输出模式,将马达单元92的旋转扭矩转换成旋转式,冲击式和旋转加冲击式输出,例如以使得钻头96沿轴向轴线97输出冲击和/或绕轴向轴线97输出旋转。夹持装置95连接至电动工具的输出单元94,并可夹持各种钻头。

图2示出了可由夹持装置95夹持的三类典型的钻头,包括:sdsplus钻头81,圆柄钻头82和1/4"六边形柄钻头83,其中sdsplus钻头81如用于电锤以输出冲击,其包括:一对相对的周向限位槽811和一对相对的轴向限位槽812。

对于夹持装置95而言,既需要包括能够夹持各种钻头的功能又需要具有紧凑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夹持装置,包括:

芯构件,所述芯构件包括用于设置钻头的沿轴向轴线的第一通道,以及沿与所述轴向轴线相交的方向通至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布置在所述第二通道内并具有远离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和靠近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以及

第一外侧部件,所述第一外侧部件围绕在所述芯构件外侧;

其中,所述第一外侧部件能够旋转以使得所述第一外侧部件的内圈的不同位置能与所述移动件的第一端接触,所述第一外侧部件的内圈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外侧部件的内圈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移动件的第一端接触时,所述移动件处于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移动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之外,当所述第一外侧部件的内圈的第二位置与所述移动件的第一端接触时,所述移动件处于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移动件的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一通道中,以用于与所述钻头侧壁上的凹槽配合。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根据各个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电动工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手动工具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各种的钻头;

图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夹持装置附近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一个状态下根据图3的实施例的夹持装置附近的截面图;

图5示出了另一状态下根据图3的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截面图;

图6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夹持装置附近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一个状态下根据图6的实施例的夹持装置附近的截面图;

图8示出了另一个状态下根据图6的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截面图;

图9示出了又一个状态下根据图6的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截面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d-d截面的截面图;

图11示出了根据图6的实施例的嵌入件的立体图;

图12示出了根据图6的实施例的移动件的立体图;

图13示出了根据图6的实施例的第二外侧部件的立体图;

图14示出了根据图6的实施例的芯构件的立体图;以及

图15示出了根据图6的实施例的中间部件和第三外观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3至图5来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如所示,根据实施例的夹持装置95一方面连接至电动工具的输出端14,另一方面接纳如图2中所示的各种类型的钻头,例如sdsplus钻头81。夹持装置95包括:芯构件10,芯构件10包括用于设置钻头的沿轴向轴线70的第一通道18,以及沿与轴向轴线70相交的方向通至第一通道18的第二通道19(图5);移动件37,移动件37布置在第二通道19内并具有远离第一通道18的第一端371和靠近第一通道18的第二端372;以及第一外侧部件26,第一外侧部件26围绕在芯构件10外侧;其中,第一外侧部件26能够旋转以使得第一外侧部件26的内圈的不同位置与移动件37的第一端371接触,第一外侧部件26的内圈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如图5所示,当所述第一外侧部件26的内圈的第一位置263与移动件37的第一端371接触时,移动件37处于第一状态或释放状态,其中移动件37的第二端372位于第一通道18之外,如图4所示,当第一外侧部件26的内圈的第二位置262与移动件37的第一端371接触时,移动件37处于第二状态或接合状态,其中移动件37的第二端372以第一深度伸入第一通道中,以用于与钻头81侧壁上的槽812配合。

通过以上结构,可容易地安装或拆卸sdsplus钻头81。例如以拆卸钻头81为例,在图4的状态下仅需沿图3所示的第一方向转动第一外侧部件26,使得第一外侧部件26的内圈的第一位置263与移动件37接触,而移动件37的第二端372从第一通道18离开,由此不再阻挡在第一通道18中,以允许钻头81的安装或移除。应理解,可如图所示地,将第二通道19设置在芯构件10的底部位置处,使得在水平握持电动工具时,第一外侧部件26转动到其第一位置263与移动件的第一端371对准时,移动件37由于重力而自动下降,使得其第一端371与第一位置263接触,或者,如图所示,移动件37的第二端372具有弧形轮廓,钻头81的轴向限位槽812的两端也具有弧形轮廓,也可通过抽出钻头81时钻头的轴向限位槽812的弧形轮廓与移动件37的第二端372的弧形轮廓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得移动件37退出第一通道18。钻头81的周向限位槽811与第一通道18的另一对键17配合以用于周向限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侧部件26可包括外壳260和嵌入件261,嵌入件261可具有沿圆周位置分布的不同厚度的部分,其中,对应于第一位置263处的厚度小于第二位置262厚度,使得移动件37与第一位置263对准并接触时移动件37移动至第一通道18外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侧部件26或具体而言嵌入件261可延伸整个圆周或仅延伸一定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侧部件26或具体而言嵌入件261可具有多个第一位置263和第二位置262,其中例如嵌入件为具有多个槽的环形或扇形构件,而槽则对应第一位置263,其他位置则对应于第二位置262。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60可一体成型,其内侧结构如同嵌入件26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道19基本沿径向延伸,这有助于缩短整个夹持装置的轴向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道19与径向方向形成小于15度的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二通道19位于一对夹持爪41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外侧部件26远侧处(远离电动工具)的第二外侧部件24和位于第一外侧部件26近侧处(靠近电动工具)的第三外侧部件2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外侧部件24的远端设置有槽以用于安装防尘盖51。防尘盖51通过如卡环安装至第二外侧部件24的槽中或换而言之,部分地嵌入第二外侧部件24中,由此减少夹持装置的整体轴向长度并防止灰尘进入夹持装置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扭簧28,例如,提供在第一外侧部件26和第三外侧部件25之间或第一外侧部件26和芯构件10之间,作用于第一外侧部件26使得第一外侧部件26趋向于转动成使得第一外侧部件26的内圈的第二位置262与移动件37的第一端371接触,换而言之,扭簧28偏压第一外侧部件26,使得第一外侧部件26向图4所示的第二状态转动。通过该布置,夹持装置在装载或未装载钻头的常态情况下呈图4所示的第二状态,而仅在需要安装或拆卸sdsplus钻头81时如图3所示地抵抗所述扭簧28的作用力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一外侧部件26至图5所示的第一状态,由此使得第一通道完全贯通以允许钻头81的安装或拆卸。如在钻头81插入就位后,释放第一外侧部件26,则第一外侧部件26将自动恢复至图4所示的第二状态,以锁定钻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芯构件10具有连接端11,芯构件10的连接端11具有沿圆周分布的通孔和通孔中的多个滑块61(如球),夹持装置包括位于第一外侧部件近侧处芯构件10的连接端11外侧的第三外侧部件25,第三外侧部件25能够通过转动从如图4所示的占据多个滑块61径向外侧位置的锁定位置向图5所示的空出多个滑块61径向外侧位置的释放位置移动。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第三外侧部件25能够沿与第一外侧部件26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其具有内圈或嵌块251,嵌块251可例如具有类似于用于第一外侧部件26的嵌入件261的构造,即可呈环形并具有可在圆周上与多个滑块61位置对应的多个缺口252。在图3和图4所示的情况下,第三外侧部件25的内圈或嵌块251的非凹槽部分占据了多个滑块61的径向外侧的位置,使得多个滑块61不能径向向外移动,多个滑块61的一部分落位在连接端14的凹槽141中,从而保持夹持装置95和电动工具输出端14之间的连接。安装在第一外侧部件26和第三外侧部件25之间的扭簧28也可趋使第三外侧部件25保持在该位置上。图中未示出的,第一外侧部件26和第三外侧部件25可分别具有与芯构件10相互作用的止挡部,使得第一外侧部件26在图3的位置上时仅能沿第一方向转动,而第三外侧部件25在图3的位置上仅能沿第二方向转动。如图3和图5所示,在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三外侧部件25以使得其内圈或嵌块251的多个缺口252与多个滑块61在圆周上对准时,多个滑块61可径向向外移动以从电动工具的输出端14的凹槽141中离开,从而使得可将夹持装置95与电动工具的输出端14分离。通过该布置,可在紧凑的结构中实现夹持装置95与输出端14之间容易的安装和分离。

另外,夹持装置95还包括第一外侧部件26远侧处围绕芯构件10的第二外侧部件24。芯构件10中沿圆周方向分布有多个夹持爪41,如三个夹持爪41,它们分别位于芯构件10中并斜向通至第一通道,例如与轴向轴线呈小于30度的角度。第二外侧部件24的内圈具有螺纹,如带内圈螺纹的环形构件241,以与夹持爪41上(外侧部分区段)的螺纹配合,使得转动第二外侧部件24能够驱动夹持爪41沿其通道移动,以向内会聚或向外分开,从而夹持或释放第一通道中的钻头,如圆柄钻头82和1/4"六边形柄钻头83,这类钻头通常用于旋转式输出。如图3所示,第二外侧部件24能够沿第一方向旋转而使夹持爪会聚以夹紧钻头,或沿相反的第二方向(未示出)旋转以释放钻头。

接下来参考图6至图15来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相同的标号以用于标记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并且,以下省略与先前实施例的相同点并主要描述与先前实施例的区别。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外侧部件26的内圈,具体实施例中,嵌入件261还具有第三位置264,当第一外侧部件26的内圈或嵌入件261的第三位置264与移动件37的第一端371接触时,如图9和图10所示,移动件37处于第三状态或封堵状态,此时,移动件37比图7所示的第二状态或第二位置接触时更多地伸入第一通道,如伸入第一通道超过轴向轴线70,以部分地或完全地封堵第一通道18,从而提供电动工具的安全保护功能,见下文详述。参考图10和图11示出了第一外侧部件26的内圈或嵌入件261的具体结构。嵌入件261的外侧可为圆形或圆形区段,其内侧包括第一位置263,第二位置262和第三位置264,它们依次分布在第一外侧部件的内圈或嵌入件261的圆周位置上,并且第一位置263和第二位置262之间具有第一平缓过渡段266,而第二位置262和第三位置264之间具有第二平缓过渡段265。如图11所示,贯穿整个嵌入件的各个位置和过渡段均可设置槽道以用于移动件37的第一端371在其中滑动。在该实施例中,扭簧28可例如连接在芯构件和第一外侧部件26之间,并设置成使第一外侧部件26趋于转动至其内圈的第三位置264与移动件37接触的第三状态。该状态可用于旋转输出模式,例如,在该状态下可安装圆柄钻头82或1/4"六边形柄钻头83,并通过旋转第二外侧部件24来使夹持爪41夹持钻头就位。遮挡第一通道的移动件37防止圆柄钻头82或1/4"六边形柄钻头83过深入地安装至第一通道中以接近冲击件142,防止在电动工具设置在错误输出模式时,输出端的冲击件142将冲击力输出至钻头上而导致钻头被射出。

类似地,如图6所示,从图9和图10所示的第三状态绕第一方向旋转第一外侧部件26,直到第一外侧壳体26的内圈的第一位置263与移动件37的第一端对准,并随移动件沿第二通道下落而与所述第一位置263接触,此时夹持装置处于图8所示的第一状态或释放状态。与之前的实施例一样,移动件37离开第一通道18,以允许钻头的安装和拆卸,如用于接收冲击输出的sdsplus钻头81可安装至第一通道的更深的位置以用于接收来自电动工具输出端14的冲击件142的冲击。当sdsplus钻头81安装入第一通道时,其周向限位槽811与第一通道中的键17配合(图9和图10),此时释放第一外侧部件26,第一外侧部件将由于扭簧28的作用力而转动至如图7所示的第二状态或锁定状态,其中第一外侧部件26的内圈的第二位置262将与移动件37的第一端371接触,而移动件37的第二端372进入第一通道18中并与sdsplus钻头81的一对相对的轴向限位槽812中的一者配合,此时,由于移动件与钻头相抵,尽管仍然受到扭簧的作用力,第一外侧部件26将无法进一步转动。轴向限位槽812具有沿轴向的长度以限制sdsplus钻头81在受到冲击件142的冲击时的最大轴向位移,就如图7中所示的那样,当移动件37的第二端372与轴向限位槽812的最近侧接触时,sdsplus钻头81处于其向外伸出的最大位移位置处。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外侧部件26的内圈或嵌入件261设置成圆周的一个区段或扇形,在备选实施例中,第一外侧部件26的内圈或嵌入件261可设置成整个圆环并可具有多个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或第三位置。

参考图12,示出了移动件37的立体图。移动件37可具有第一端371和第二端372。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件3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可设置为半球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移动件37的第一端371附近的侧壁处延伸出突出部374。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移动件37在与突出部374相对的位置上或其他适合的位置上可具有凸起部373。图中的移动件37在第一端371处还具有直径稍大的柱体部分375。

参考图9和图14,芯构件10包括远端12和连接端11。第一通道18,第二通道19和用于夹持爪41的斜向通道的两个区段162,161形成在芯构件10中。芯构件10具有与第二通道19和其中的移动件37邻近的盘17,在盘17中具有与第二通道位置对应的沿径向的槽171。移动件37的突出部374配合至芯构件10的槽171中,该槽171设置成限制移动件的圆周位置和/或移动件37沿第二通道移动的范围或换而言之,移动件37可伸入第一通道的深度。即如图9所示,移动件在该位置时其突出部374与槽171的最深位置接触并不能进一步向上移动。

如图7和图13所示,第二外侧部件24具有与第一外侧部件26接近的端面247。该端面247也接近于移动件37。第二外侧部件24的端面247包括限位件249,限位件249之间具有间隔部或间隙248。在移动件37处于图7所示的第二状态时,第二外侧部件24的端面247的限位件249与移动件的凸起部373相互作用,以限制第二外侧部件24的转动。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限位件为对应于第二状态下移动件37的凸起部373的径向位置处沿端面247的圆周间隔分布的多个发散的筋,而移动件37的凸起部373在第二状态时处于相邻的两个筋之间的间隔部248中。此时,由于移动件37是不能相对于芯构件10转动的,因此,由于第二外侧部件的端面处的限位件与第一移动构件37的凸起部373的配合,第二外侧部件24也几乎不能或仅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转动。该设计的目的在于:在电动工具使用sdsplus钻头81时并处于图7所示的第二状态时,避免误操作第二外侧部件24而收紧夹持爪41。如在该状态下收紧夹持爪41以夹持钻头81,则在钻头81接收冲击件142的冲击时可能损坏夹持爪4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外侧部件24的端面247的各个筋之间间隔小于10度的角度。应注意,在移动件37位于图9和图10所示的第三状态时,由于移动件37的凸起部373在径向上处于第二外侧部件24的限位件249的内侧,两者将不会相互干涉而第二外侧部件24可根据需要旋转以夹紧或释放钻头。

继续参考图6,图7和图15,在本布置中,第一外侧部件26和第三外侧部件25之间设置有中间部件27。扭簧28设置在第一外侧部件26和中间部件27的外侧之间,而压簧29设置在中间部件27的内侧和第三外侧部件25之间。可抵抗压簧29的作用力向着第一外侧部件26(图7中向左)推第三外侧部件25,由此使占据多个滑块61径向外侧位置的第三外侧部件的内圈(如第三外侧部件25内圈的垫圈255)沿轴向地移开,空出多个滑块61径向外侧的位置以允许多个滑块61径向向外移动,由此从电动工具的连接端14拆卸夹持装置。扭簧28,压簧29和夹持爪41至少沿轴向上部分地重叠,例如具有沿轴向的至少3mm的重叠区域,使得整个夹持装置具有紧凑的结构以及轴向上的更小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外侧部件24的内圈螺纹部分或带螺纹的环形构件241与第一通道中的键17在轴向上部分地重叠,由此得整个夹持装置具有紧凑的结构以及轴向上的更小的长度。

图15示出了中间部件27和第三外侧部件25的立体图,中间部件27的远侧包括多个突出部271以与芯构件10的盘17的外侧的缺口172配合,从而使中间部件27相对于芯构件10在圆周方向上固定,中间部件27的近侧具有多个突出部273以与第三外侧部件25的槽254配合,由此使中间部件27相对于第三外侧部件25在圆周方向上固定。中间部件27的外圈具有挡块275和安装孔274以用于支撑扭簧28,其内圈具有挡块272以用于支撑压簧29。第三外侧部件25也具有用于安装压簧的内圈255。从图8可见,压簧29具有从远侧向近侧渐缩的直径。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电动工具。

以上所有实施例提供的细节均为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