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装卸工具的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8815发布日期:2020-09-11 22:4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装卸工具的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集纳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装卸工具的工具箱。



背景技术:

工具箱是一种集纳容器,主要用于存储工具,在生产和物流运输中需要用到工具箱。

现有公告号为cn201175908y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内置挂板式工具箱,其包括箱体和箱门,箱门设置在箱体上,且箱门设置为双开门结构形式。

采用上述方案,当使用工具时,拉开箱门将工具放入工具箱。然而工具箱的门口与地面有一定距离,因此将较重的工具放入工具箱具有一定困难,且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方便装卸工具的工具箱,借助箱门与地面形成斜坡面来提升装卸工具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方便装卸工具的工具箱,包括箱门和箱体,所述箱门安装在箱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沿水平方向的一侧呈敞开设置并形成有门口,所述箱门的一侧与箱体门口的下侧铰接;当所述箱门打开时,所述箱门远离其与箱体铰接轴线的一侧与地面抵接,所述箱门在靠近铰接轴线一侧的上侧面靠近箱体底壁的上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箱门拉开,箱门上背离箱体门口的一侧与地面接触,箱门与地面形成斜坡面,工作人员借助小推车将工具通过箱门搭设的斜坡运输到工具箱内,从而提升了装卸工具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门在沿其与箱体铰接轴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箱体上沿其与箱门铰接轴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孔,且所述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对应设置;当所述箱门闭合时,所述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对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中,工作人员用螺钉穿过箱门上的第一螺孔和箱体上的第二螺孔,将箱门稳定固定在箱体上,从而提升箱门闭合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顶部呈敞开设置,所述箱体的顶部封闭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与箱体的顶部背离箱门与箱体铰接轴线的一侧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的顶部铰接有盖板,根据具体情况,工作人员可以选择从箱门或者从箱顶装入工具,从而有助于提升选择装卸工具方式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上沿其与箱门铰接轴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耳板,所述盖板在其边缘处设置有一个第二耳板,所述箱体上的第一耳板与盖板上的第二耳板对应设置并且均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上的第一耳板与盖板上的第二耳板对应设置并且均通过螺钉连接,从而有助于提升盖板闭合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盖板与箱体之间勾连有限位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盖板与箱体之间勾连限位链,从而限制了盖板打开的最大角度,减少盖板过度转动使盖板与箱体碰撞且损坏盖板的现象发生,从而提升关闭箱门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门在沿其铰接轴线的任意一侧设置有一级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中,工作人员通过拉动一级把手打开、关闭箱门,从而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拉开和关闭箱门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的上侧设置有二级把手,所述二级把手上固定有拉盖链条,所述箱体上在远离箱门的一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脱环,所述拉盖链条穿过防脱环,且所述拉盖链条在远离二级把手的一端连接有拉盖环,所述箱体上在远离箱门的一侧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将拉盖环固定在箱体上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拉动拉盖环,将盖板拉起来,并且将拉盖环固定在箱体上,从而提升了工作人员将盖板拉起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为固定板和螺栓,所述箱体上的固定板在防脱环下方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固定设置有三个,所述拉盖环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根据所述盖板需要抬起的高度,将所述连接板与对应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需要拉起盖板的高度,工作人员用螺栓将拉环上的连接板与箱体上相对应的固定板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可以将盖板打开至不同角度,从而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将不同尺寸的工具放入工具箱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将箱体的底壁的上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箱体的底壁的上侧面上设置防滑纹,运输的过程中,有助于减少工具在工具箱中发生滑移、碰撞现象发生,从而减少工具因与工具箱内壁碰撞而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底壁的下侧面上的四个夹角处各设置有一个单刹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借助单刹万向轮将工具箱运输到指定位置,然后借助单刹万向轮的刹车将工具箱稳定停放在指定位置,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移动工具箱的便捷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借助箱门与地面形成斜坡面,工作人员借助小推车将工具运输到工具箱内,从而提升了装卸工具的便捷性;

(2)通过连接板与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调整盖板打开的角度,并且通过盖限位链限制盖板打开的最大角度,从而提升了工作人员将盖板拉起的便捷性,并且有助于工作人员调整盖板打开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主要体现方便装卸工具的工具箱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主要体现方便装卸工具的工具箱结构的后视图;

图3为图2局部a的放大图,主要体现防脱环和固定板的结构。

附图标记:1、箱体;11、第二螺孔;12、第二耳板;14、固定板;15、防滑纹;2、箱门;21、第一螺孔;22、一级把手;3、盖板;31、第一耳板;4、二级把手;41、拉盖链条;411、拉盖环;412、连接板;42、防脱环;5、单刹万向轮;6、限位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一种方便装卸工具的工具箱,包括箱体1、箱门2和盖板3,箱体1沿水平方向的一侧呈敞开设置并形成有门口,箱门2的一侧与箱体1门口的下侧铰接;箱体1的顶部呈敞开设置,箱体1的顶部封闭设置有盖板3,盖板3的一侧与箱体1的顶部背离箱门2与箱体1铰接轴线的一侧铰接;箱体1底壁的上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纹15。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将箱门2拉开,箱门2远离其与箱体1铰接轴线的一侧与地面抵接,箱门2在靠近铰接轴线一侧的上侧面靠近箱体1底壁的上侧面,箱门2与地面形成斜坡面,工作人员借助小推车将工具通过箱门2搭设的斜坡运输到工具箱内;工作人员可以选择打开盖板3,从箱体1的顶部将工具放入工具箱;在工具箱移动的过程中,工具通过工具箱底壁的防滑纹15减少工具在工具箱内移动、碰撞的现象发生。

箱门2在沿其与箱体1铰接轴线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孔21,箱体1上沿其与箱门2铰接轴线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孔11,且第一螺孔21与第二螺孔11一一对应设置;箱门2沿其铰接轴线的任意一侧焊接有一级把手22。实际工作中,当工作人员拉动一级把手22闭合箱门2,工作人员用螺钉将第一螺孔21与第二螺孔11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将箱门2固定在箱体1上来确保箱体1闭合时的稳定性。

箱体1上沿其与箱门2铰接轴线的两侧均焊接设置有第一耳板31,盖板3在沿其与箱体1铰接轴线的两侧均焊接设置有第二耳板12,箱体1上的第一耳板31与盖板3上的第二耳板12均一一对应设置。工作中,当关闭盖板3时,工作人员用螺钉将第一耳板31与第二耳板12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从而确保盖板3闭合时的稳定性。

盖板3的下侧与箱体1的内侧壁之间勾连有限位链6,且限位链6有两条,两条限位链6的结构相同,现以其中一条限位链6进行阐述。限位链6的一端勾连在盖板3上,限位链6的另一端勾连在箱体1上沿箱门2与箱体1铰接轴线的一侧内侧壁上且位于靠近限位链6勾连在盖板3上的勾连点的一侧。工作中,当工作人员将盖板3打开时,借助限位链6可以限制盖板3打开的最大角度。

为方便对工具进行移动,箱体1底部的下侧面上的四个夹角处各固定设置有一个单刹万向轮5。工作中,工作人员借助单刹万向轮5将工具箱运输到指定位置,然后借助单刹万向轮5的刹车将工具箱稳定停放在指定位置。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箱门2拉开,箱门2上背离箱体1门口的一侧与地面接触,箱门2与地面形成斜坡面,工作人员借助小推车将工具通过箱门2搭设的斜坡运输到工具箱内,然后将箱门2闭合,用螺钉将箱门2固定在箱体1上,以确保箱体1闭合时的稳定性;当需要打开盖板3并从箱体1顶部装入工具时,工作人员打开盖板3,借助限位链6可以限制盖板3打开的最大角度;最后,当装卸完工具后,工作人员借助单刹万向轮5将工具箱运输到指定位置,然后借助单刹万向轮5的刹车将工具箱稳定停放在指定位置。

实施例二:

参见图2和图3,一种方便装卸工具的工具箱,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盖板3的上侧设置有二级把手4,二级把手4上固定有拉盖链条41,箱体1上在远离箱门2的一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脱环42,拉盖链条41穿过防脱环42,且拉盖链在远离二级把手4的一端连接有拉盖环411,拉盖环411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412;箱体1上在远离箱门2的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在防脱环42下方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固定设置有三个。工作中,工作人员通过拉动拉盖环411打开盖板3,根据需要拉起盖板3的高度,工作人员将拉环上的连接板412与箱体1上相对应的固定板14通过螺栓连接。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箱门2拉开,箱门2上背离箱体1门口的一侧与地面接触,箱门2与地面形成斜坡面,工作人员借助小推车将工具通过箱门2搭设的斜坡运输到工具箱内,然后将箱门2闭合,用螺钉将箱门2固定在箱体1上,以确保箱体1闭合时的稳定性;当需要打开盖板3从箱体1顶部装入工具时,工作人员通过拉动拉盖环411打开盖板3,根据需要敞开盖板3的角度,工作人员将拉盖环411上的连接板412与箱体1上相对应的固定板14通过螺栓连接,将盖板3拉伸到需要的高度;最后,当装卸完工具后,工作人员借助单刹万向轮5将工具箱运输到指定位置,然后借助单刹万向轮5的刹车将工具箱稳定停放在指定位置。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