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耗品智能管理柜及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12626发布日期:2020-04-24 18:42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耗品智能管理柜及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储藏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耗品智能管理柜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消耗品(如刀具、焊条、打磨头等)管理方式:1.现有的消耗品大多采用人工进行管理,容易出错,效率低下;2.很难进行及时的预警提醒补料,导致经常出现补料不及时及缺料的情况;3.消耗品都由仓库管理,由于仓库物品众多,导致取料时找料时间长,效率低;4.现行的若料不足,需要补料时,都需要人工重新再次下单采购,重复流程多;5.相似物料容易取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人工管理消耗品存在的诸多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耗品智能管理柜,包括:柜体、显示设备、信息识别设备和控制器,所述柜体上设有多个抽屉,所述柜体内设有用于锁住或弹出所述抽屉的锁具组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显示设备、所述信息识别设备和所述锁具组件分别相连接,每个所述抽屉上设有多个储物格,每个所述储物格上设有上盖,且每个所述储物格上设有用于锁住所述上盖的上盖锁,所述上盖锁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信息识别设备包括读卡器。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信息识别设备包括扫码枪。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盖锁为第一电磁锁。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锁具组件包括第二电磁锁和与所述抽屉连接用于弹出抽屉的弹性件。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抽屉后端设有用于确认所述抽屉状态的开关传感器。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开关传感器为接近传感器或光线传感器。

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消耗品智能管理柜的消耗品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器内预存有所有抽屉的所有储物格所存储的物料种类、每种物料的数量、操作人员的信息和权限;

信息识别设备识别信息标签,获取操作人员操作权限及所取物料种类;

操作人员通过显示设备确认所取物料种类并录入数量;

控制器控制抽屉弹出,并打开存储有所取物料的储物格上盖;

控制器实时检测柜体内所剩物料的种类及数量。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控制器实时检测柜体内所剩物料的种类及数量,包括:

控制器计算操作人员取物料后柜体内所剩物料的种类及数量;

若物料数量低于该种类物料数量的预设值时,发送预警信息给物料管理人员设备端,或控制器与erp系统连接,自动下单采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消耗品智能管理柜,物料可以直接通过该智能柜进行智能化管理,避免全人工管理的容易出错及效率低下问题;

可以直接放在要使用其消耗品的产线上,避免仓库由于物料多,找料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可以根据设定,及时进行物料短缺预警,并完成补料;

可以连接erp系统,对于短缺物料,直接自动下单采购;

对于相似的物料,可以避免取错;

该智能柜的储物格的空间可以根据实物的大小进行调整,使储物空间的利用更为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消耗品智能管理柜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锁具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柜体1、抽屉11、储物格111、上盖112、上盖锁113、显示设备2、信息识别设备3、读卡器31、扫码枪32、控制器4、锁具组件5、第二电磁锁51、弹性件52、开关传感器5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耗品智能管理柜,包括:柜体1、显示设备2、信息识别设备3和控制器4,所述柜体1上设有多个抽屉11,所述柜体1内设有用于锁住或弹出所述抽屉的锁具组件5,所述控制器4与所述显示设备2、所述信息识别设备3和所述锁具组件5分别相连接,每个所述抽屉11上设有多个储物格111,每个所述储物格111上设有上盖112,且每个所述储物格111上设有用于锁住所述上盖112的上盖锁113,所述上盖锁与所述控制器4相连接。本智能管理柜中的每个抽屉中可以放入同一种物料,也可以每一个抽屉中在不同储物格放入不同物料,每一个抽屉中的每一个储物格中放入了何种物料都在控制器4提前预设并录入。

取料:

当操作员取料时,操作人持有信息标签通过信息识别设备3进行识别,其中信息标签(包括但不限于rfid卡和条码)可用于标记不同操作员,也可以用于标记不同物料,无论是不同的操作员信息还是不同的物料信息都会在控制器内预存。当信息识别设备3识别到某一操作员信息时,会进行记录,而后显示设备2上显示本柜中存有的所有物料种类,操作员通过触控显示设备2或其它信息录入设备选择想要取出的物料种类及数量,控制器4根据操作员输入的物料种类及数量,控制相应的一个或多个抽屉11弹出,并打开相应储物格111的上盖112。操作员取出物料后,手动关闭上盖112,并将抽屉11推入柜体1中,控制器4控制锁具组件锁住抽屉11。

物料缺货预警:

通过显示设备2或其它信息录入设备(键盘、鼠标)在控制器4内设置物料消耗率及安全库存,当本柜内是物料数量低于安全库存的设定值时,会触发预警,控制器4向物料管理员的设备端发送预警信息,进而物料管理员进行补货。若物料需要采购或仍在采购中,物料管理员要在控制器4上设置该物料的补货时间及提醒时间(提醒时间最好早于补货时间,这样可以再次提醒注意该物料紧缺。提醒时间也可与补货时间相同,具体可由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如到该提醒时间,仍未完成补货,控制器4会再次发出预警;而且本控制器4可以连接erp系统。当触发预警时,可以自动进入erp系统下订单,也可不连接,收到预警邮件后,物料管理员人工干预管理。

补料:

物料员持有信息标签通过信息识别设备3进行识别,其中信息标签(包括但不限于rfid卡和条码)可用于标记不同操作员及不同权限,也可以用于标记不同物料通过触控的显示设备2或其它信息录入设备(键盘、鼠标)输入补料的种类及数量,控制器4控制相应抽屉11弹出,同时控制器4控制相应储物格111的上盖112打开。当物料员将物料放入到相应储物格111后,手动关闭上盖并将抽屉推入柜体。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信息识别设备3包括读卡器31。所述读卡器31用于识别操作人员所持的信息标签,用以识别才人员的操作权限。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信息识别设备3包括扫码枪32。通过该扫码枪可用于识别所要取料的物料种类。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盖锁为第一电磁锁。该第一电磁锁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锁具组件5包括第二电磁锁51和与所述抽屉11连接用于弹出抽屉11的弹性件52。所述第二电磁锁51与所述控制器4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抽屉11的锁紧或打开,当第二电磁锁51打开时,在弹性件52的作用下,抽屉11弹出柜体。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抽屉11后端设有用于确认所述抽屉11状态的开关传感器53。所述开关传感器53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当使用人员关闭了所有上盖

基于该开关传感器53检测出的状态,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开关传感器53为接近传感器或光线传感器。

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消耗品智能管理柜的消耗品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器内预存有所有抽屉的所有储物格所存储的物料种类、每种物料的数量、操作人员的信息和权限;

信息识别设备识别信息标签,获取操作人员操作权限及所取物料种类;

操作人员通过显示设备确认所取物料种类并录入数量;

控制器控制抽屉弹出,并打开存储有所取物料的储物格上盖;

控制器实时检测柜体内所剩物料的种类及数量。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控制器实时检测柜体内所剩物料的种类及数量,包括:

控制器计算操作人员取物料后柜体内所剩物料的种类及数量;

若物料数量低于该种类物料数量的预设值时,发送预警信息给物料管理人员设备端,或控制器与erp系统连接,自动下单采购。

本发明提供的消耗品智能管理柜,物料可以直接通过该智能柜进行智能化管理,避免全人工管理的容易出错及效率低下问题;

可以直接放在要使用其消耗品的产线上,避免仓库由于物料多,找料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可以根据设定,及时进行物料短缺预警,并完成补料;

可以连接erp系统,对于短缺物料,直接自动下单采购;

对于相似的物料,可以避免取错;

该智能柜的储物格的空间可以根据实物的大小进行调整,使储物空间的利用更为灵活。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