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5406发布日期:2021-06-02 00:0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系统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式开门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多达五分之一的自行车交通事故是骑行中的自行车撞击汽车车门。造成事故的根源是汽车的驾驶员或乘客缺乏安全意识,在没有观察汽车后面交通状况的前提下突然开启车门,此时后方经过的骑行自行车的人来不及躲闪,自行车会直接撞击到开启的车门,最终造成财产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

为了避免上述的自行车事故,一种称为“荷式开门法”的车门开启方法应运而生,该方法是用“离车门最远的手”去开启车门。以左舵车型的驾驶员为例,当驾驶员要开启左前车门时,必须用离左前车门最远的右手去拉动左前车的内门把手,右手伸向左前车门的内门把手会迫使驾驶员身体自动转向车门,头和肩膀的位置也跟随移动。此时,驾驶员可以轻易观察到左后视镜、汽车左侧方及汽车左后方的状况。如果驾驶员发现汽车左后方有驶来的汽车、自行车或行人等,则选择不开启车门,从而避免上述类似交通事故的发生。

然而在现实之中,许多驾驶员或乘客并不了解上述荷式开门法,或者由于个人惯性思维忘记采用荷式开门法来正确开启车门,从而造成自行车撞击汽车车门的交通事故隐患。

公开号为cn209924668u,公开日为2020年1月10日,名称为“一种基于荷式开门法的智能车门锁”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迫使用户使用荷式开门法开启车门的装置,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需求,但需要四个传感器(分别识别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才能识别用户是用左手还是右手来开启车门,其设计方案过于繁琐,成本较高,实用性差且不利于推广。

基于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期望获得一种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培养或迫使驾驶员和乘客养成荷式开门法的正确开启车门的良好习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该触摸式开门系统可以迫使用户使用荷式开门法开启车门,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且实用性非常强,可以有效应用于汽车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其包括设于车门内饰上的内门把手和把手安装基座:

所述内门把手和把手安装基座之间设有四指容置槽,所述四指容置槽具有用于供四指伸入其中的开口端,所述开口端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朝上开敞;

所述触摸式开门系统还包括:

拇指触摸感应装置,其包括感应面板,信号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模块,其中所述感应面板设于所述内门把手上,并且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相对设于所述四指容置槽的后方;所述信号传感器感测触摸感应面板的持续触摸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基于所述持续触摸信号向下述中央控制器发送车门解锁信号;

中央控制器,其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数据连接,并与所述内门把手数据连接;

车门锁执行单元,其与所述中央控制器数据连接;

其中,中央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车门解锁信号,并且接收到内门把手被拉动而产生的车门打开信号后,向车门锁执行单元发送解锁指令。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中,所述中央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车门解锁信号、所述车门打开信号,以及接受到驾驶员侧车门锁总开关信号后,向车门锁执行单元发送解锁指令。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中,所述内门把手的末端指向的方向与车辆长度方向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小于60°。

上技术方案中,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中,为了使用户用“离车门最远的手”能够有效握住车门内饰内的内门把手,可以通过控制内门把手的末端指向的方向与车辆长度方向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小于60°,从而保证静止状态下内门把手和把手安装基座之间的四指容置槽的开口端能够预留四个手指的操作空隙,以供四指伸入其中。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中,所述感应面板被设置为与拇指尺寸适配的凹槽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感应面板被设置为与拇指尺寸适配的凹槽型,可以有效方便拇指与感应面板匹配,从而降低用户手掌等其他人体部位误触摸感应面板的概率。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中,所述信号传感器为电容式触摸传感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中,所述感应面板与所述内门把手一体式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中,所述信号传感器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的时间小于20ms。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处理信号和发送信号的时间小于20ms。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迫使用户使用荷式开门法开启车门,从而使驾驶员在开车门的时候,可以轻易观察到后视镜、汽车侧方或汽车后方的交通状况,从而有效地避免类似自行车撞击汽车车门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其具有上述的触摸式开门系统。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中,所述车辆的左前门、右前门、左后门和右后门的内门把手上均分别对应设于所述拇指触摸感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及车辆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所述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通过门合理的内把手造型设计和人机工程,使得驾驶员无法用“离车门最近的手”去开启车门。驾驶员必须用“离车门最远的手”去开启车门,“离车门最远的手”需要同时触碰接触感应面板并拉动内门把手,之后根据中央处理器的判断逻辑,才能实现车门的开启。

根据荷式开门法的原则,此时驾驶员的头和肩膀的位置被迫转向车门,驾驶员可以轻易观察到后视镜、汽车侧方或汽车后方的交通状况,驾驶员可以有效地避免类似自行车撞击汽车车门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可以迫使用户使用荷式开门法开启车门,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且实用性非常强,可以有效应用于汽车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同样也具有上述优点以及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安装效果图。

图2为图1所示触摸式开门系统的拉动内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工作流程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中的中央控制器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逻辑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及车辆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然而该解释和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构成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安装效果图。

图2为图1所示触摸式开门系统的拉动内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可以包括:内门把手1和把手安装基座2。其中,内门把手1和把手安装基座2均设置于车门内饰3上,把手安装基座2用于安装内门把手1。

需要说明的是,在内门把手1和把手安装基座2之间,还设置有四指容置槽4,四指容置槽4具有用于供四指伸入其中的开口端41,所述开口端41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朝上开敞,该设置可以迫使用户只能将手指从内门把手1的上方伸入四指容置槽4的开口端41中,伸入内门把手1的内侧,往内侧拉动内门把手1。

为了使用户用“离车门最远的手”能够有效握住车门内饰3内的内门把手1,可以通过控制内门把手1的末端指向的方向与车辆长度方向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小于60°,从而保证静止状态下内门把手1和把手安装基座2之间的四指容置槽4的开口端41能够预留四个手指的操作空隙,以供四指伸入其中。

结合图1和图2,同时参考图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中,除上述内门把手1和把手安装基座2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摸式开门系统还可以包括:拇指触摸感应装置、中央控制器和车门锁执行单元。

其中,拇指触摸感应装置包括感应面板5、信号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模块;中央控制器能够与拇指触摸感应装置的信号处理模块数据连接,并与内门把手1数据连接;车门锁执行单元可以与上述中央控制器数据连接。

结合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拇指触摸感应装置中的感应面板5设置于内门把手1上,且可以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于四指容置槽4的后方。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感应面板5可以与内门把手1一体式注塑成型,感应面板5可以裸露在内门把手1的外壳上,并被设置为与拇指尺寸适配的凹槽型,以方便匹配拇指与感应面板5,从而降低用户手掌等其他人体部位误触摸感应面板的概率。

相应地,上述拇指触摸感应装置中的信号传感器可以用于感测触摸感应面板5的持续触摸信号,信号传感器感测的持续触摸信号可以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能够基于持续触摸信号向中央控制器发送车门解锁信号。中央控制器在接收到上述信号处理模块发送的车门解锁信号,并且接收到内门把手1被拉动而产生的车门打开信号后,能够向车门锁执行单元发送解锁指令。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信号传感器可以优选的采用电容式触摸传感器。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信号传感器检测到的触摸信号需要是持续的,这是为了避免误操作或误触碰的问题。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信号传感器可以优选的采用电容式触摸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为感测感应面板5的持续触摸信号,信号传感器的感应电极与感应面板5之间不存在间隙,可以采用无基材双面胶紧密贴合。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信号传感器能够适应潮湿的工作环境,可以有效避免因潮湿引起的意外触摸激活,信号传感器反应灵敏,能持续接收触摸感应面板的触摸信号并发送给信号处理模块,其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的时间优选小于20ms。

同样的,上述拇指触摸感应装置中的信号处理模块具有较好的抗干扰功能和极高的可靠性,其可以区分拇指按压感应面板5的正确信号和手掌、其他人体部位或其他物体与感应面板5触碰产生的错误信号,信号处理模块反应灵敏,能持续接收和处理触摸信号,并根据信号处理结果,决定是否发送解锁指令给中央处理器,其处理信号和发送信号的时间优选小于20ms。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工作流程图。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应用于车辆当中,车辆的左前门、右前门、左后门和右后门的内门把手1上均分别对应设置有拇指触摸感应装置6、拇指触摸感应装置7、拇指触摸感应装置8和拇指触摸感应装置9。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拇指触摸感应装置均包含有感应面板,信号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模块,且所有信号传感器均采用电容式触摸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以驾驶员的左前门位置为例,在驾驶员用户采用荷式开门法进行开门操作时,驾驶员需要使用右手打开车辆的左前门。当驾驶员的拇指触摸左前门的拇指触摸感应装置6的感应面板61时,左前门车内把手的信号传感器62能够根据感应面板61的电容变化,发送持续触摸信号给左前门的信号处理模块63,信号处理模块63能够对接收到的持续触摸信号进行识别和判断,若符合拇指按压引发的电容变化特征,则向中央控制器10发送车辆左前门的车门解锁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控制器10在接收到左前门的车门解锁信号、左前门的内门把手1被拉动而产生的车门打开信号12以及接受到驾驶员侧车门锁总开关信号11后,进行逻辑判断,并向车辆左前门的车门锁执行单元16发送解锁指令。

相应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上其余的右前门、左后门和右后门位置的用户采用荷式开门法的开门流程,原理同上,不再赘述。

图4为图3所示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中的中央控制器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逻辑控制图。

结合图3和图4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中的中央控制器10在接收到车门解锁信号、车门打开信号,以及接收到驾驶员侧车门锁总开关信号后,才会向车门锁执行单元发送解锁指令。

如图4所示,同时参考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仍然是以驾驶员的左前门位置为例,在驾驶员用户采用荷式开门法进行开门操作时,驾驶员需要使用右手打开车辆的左前门。当驾驶员的拇指触摸左前门的拇指触摸感应装置6的感应面板61时,信号传感器62能够感测触摸感应面板61的持续触摸信号,并发送给信号处理模块63,经信号处理模块63处理后,能够向中央控制器10发送车辆左前门的车门解锁信号。

中央控制器10的具体逻辑控制步骤如下所述:

步骤1:中央控制器10在接收到车辆左前门的车门解锁信号后,根据驾驶员侧车门锁总开关信号,得到驾驶员侧车门锁总开关的状态,进行判断。

步骤2:按照上述步骤1,若驾驶员侧车门锁总开关处于闭锁状态,则不向车辆左前门的车门锁执行单元16发送解锁指令,左前门不解锁,车辆左前门的拇指触摸感应装置6功能关闭。

步骤3:按照上述步骤1,若驾驶员侧车门锁总开关处于开锁状态,则中央控制器10将根据车辆左前门的车门解锁信号是否中断,进而进行进一步判断。

步骤4:按照上述步骤3,中央控制器10需要根据车辆左前门的车门解锁信号是否中断,进行进一步判断。若车辆左前门的车门解锁信号不中断,则中央控制器10将根据是否收到左前门的车门打开信号12,进行进一步的判断。

步骤5:按照上述步骤4,若中央控制器10未收到左前门的车门打开信号12,则中央控制器10认为驾驶员拇指正在按压接触左前门的感应面板61,有开启车门的意向,但尚未拉动左前门的内门把手1。此时,中央处理器10会向车辆左前门的车门锁执行单元16发送解锁指令,车辆左前门的门锁处于解锁状态,拇指触摸感应装置6继续保持工作状态,等待驾驶员的进一步操作。

步骤6:按照上述步骤4,若中央控制器10收到左前门的车门打开信号12,则中央控制器10认为,驾驶员拇指按压接触左前门的感应面板61,并已经拉动左前门的内门把手1。此时,中央处理器10会向车辆左前门的车门锁执行单元16发送解锁指令,则车辆左前门的门锁处于解锁状态,且拇指触摸感应装置6功能关闭。

步骤7:按照上述步骤3,若车辆左前门的车门解锁信号中断,则中央控制器10将根据是否接收到左前门的车门打开信号12,进行进一步的判断。

步骤8:按照上述步骤7,若中央控制器10未收到左前门的车门打开信号12,则中央控制器10认为驾驶员拇指已经离开左前门的感应面板61,但未拉动左前门的内门把手1。此时,中央控制器10判断认为驾驶员未正确开门,驾驶员拇指离开感应面板61的瞬间,中央处理器10向左前门的车门锁执行单元16发送上锁指令,左前门的车门锁执行单元16会自动上锁,且拇指触摸感应装置6功能关闭,从而防止驾驶员后续拉动内门把手1,导致车门打开。

步骤9:按照上述步骤7,若中央控制器10收到左前门的车门打开信号12,则中央控制器10认为驾驶员已拉动左前门的内门把手1,完成开门动作。此时,驾驶员拇指离开感应面板61,中央控制器可以向左前门的车门锁执行单元16发送解锁指令,左前门的车门锁解锁且拇指触摸感应装置6的功能关闭。

由此可见,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试例中,根据中央处理器10的判断逻辑,驾驶员必须同时触摸按压感应面板61并拉动左前门的内门把手1,才能开启左前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上其余的右前门、左后门和右后门位置的用户同样采用荷式开门法开门,用户必须同时触摸按压车门的感应面板5并拉动内门把手1,才能开启对应车门。其中,触摸式开门系统中的中央控制器10的相关控制逻辑原理同上,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通过门合理的内把手造型设计和人机工程,使得驾驶员无法用“离车门最近的手”去开启车门。驾驶员必须用“离车门最远的手”去开启车门,“离车门最远的手”需要同时触碰接触感应面板并拉动内门把手,之后根据中央处理器的判断逻辑,才能实现车门的开启。

根据荷式开门法的原则,此时驾驶员的头和肩膀的位置被迫转向车门,驾驶员可以轻易观察到后视镜、汽车侧方或汽车后方的交通状况,驾驶员可以有效地避免类似自行车撞击汽车车门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荷式开门法的触摸式开门系统可以迫使用户使用荷式开门法开启车门,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且实用性非常强,可以有效应用于汽车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同样也具有上述优点以及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现有技术部分并不局限于本申请文件所给出的实施例,所有不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相矛盾的现有技术,包括但不局限于在先专利文献、在先公开出版物,在先公开使用等等,都可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此外,本案中各技术特征的组合方式并不限本案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组合方式或是具体实施例所记载的组合方式,本案记载的所有技术特征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自由组合或结合,除非相互之间产生矛盾。

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做出的类似变化或变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得出或者很容易便联想到的,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