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45037发布日期:2021-10-30 01:2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滑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滑动机构。


背景技术:

2.在现代的机电产品中(比如锁具),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保护外壳。现有的保护外壳通常具有底座和盖设在底座上的盖体(盖体与底座之间围合形成容置腔),盖体与底座之间的空间可以放置电池或电子器件。一般盖体通过拨动滑动件来卡设(卡设的方式可以是插接或钩挂在底座上)在底座上,可是滑动件被用户拨动后难以恢复到初始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滑动件被用户拨动后难以恢复到初始位置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滑动机构包括:壳体、滑动件,以及柱状弹簧;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件滑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柱状弹簧夹持在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柱状弹簧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柱上,所述柱状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柱上。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分别与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
6.进一步地,所述柱状弹簧与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
7.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开设有沿所述滑槽延伸的第一条形孔,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插设在所述第一条形孔内的第一定位件。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件上。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件上具有第一钩体。
10.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开设有沿所述滑槽延伸的第二条形孔,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插设在所述第二条形孔内的第二定位件;和/或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开设有沿所述滑槽延伸的第三条形孔,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插设在所述第三条形孔内的第三定位件。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件上设置有钩设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二钩体,所述第三定位件上设置有钩设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三钩体。
1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沿所滑槽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二钩体钩设在所述第一滑轨上。
13.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沿所滑槽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三钩体钩设在所述第二滑轨上。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机构,滑动件滑设在壳体上的滑槽内;柱状弹簧的一端套设在壳体上的第一定位柱上,使得柱状弹簧在伸缩过程中不容易与壳体之间松动或分离;柱状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滑动件上的第二定位柱上,使得柱状弹簧在伸缩过程中不容易与滑动件之间松动或分离;
用户推动滑动件沿着滑槽滑动并压缩弹簧后,滑动件在用户松开后在柱状弹簧的推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设定该视角为正面视图;设定与正面视图相反的视角为反面视图)的装配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正面视图)的立体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反面视图)的装配示意图;
20.图5为图4中b处放大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柱状弹簧(反面视图)的装配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动件的立体示意图。
23.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4]1‑
壳体;11

滑槽;111

第一条形孔;112

第二条形孔;113

第三条形孔;12

第一定位柱;13

第一滑轨;14

第二滑轨;2

滑动件;21

第二定位柱;3

柱状弹簧;41

第一钩体;42

第二钩体;43

第三钩体;51

第一定位件;52

第二定位件;53

第三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6]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27]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8]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机构进行说明。滑动机构包括:壳体1、滑动件2,以及柱状弹簧3;壳体1上开设有滑槽11,滑动件2滑设在滑槽11内;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12,滑动件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柱21;柱状弹簧3夹持在滑动件2与壳体1
之间;柱状弹簧3的一端套设在第一定位柱12上,柱状弹簧3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定位柱21上。
[0030]
如此,滑动件2滑设在壳体1上的滑槽11内;柱状弹簧3的一端套设在壳体1上的第一定位柱12上,使得柱状弹簧3在伸缩过程中不容易与壳体1之间松动或分离;柱状弹簧3的另一端套设在滑动件2上的第二定位柱21上,使得柱状弹簧3在伸缩过程中不容易与滑动件2之间松动或分离;用户推动滑动件2沿着滑槽11滑动并压缩弹簧后,滑动件2在用户松开后在柱状弹簧3的推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
[003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定位柱12和第二定位柱21分别与滑槽11的延伸方向平行。如此,滑动件2沿滑槽11滑动的过程中,第一定位柱12和第二定位柱21之间始终保持相互平行,避免因第一定位柱12和第二定位柱21之间相对角度变化导致柱状弹簧3发生弯曲。
[0032]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柱状弹簧3与滑槽11的延伸方向平行。如此,滑动件2沿滑槽11移动并挤压柱状弹簧3时,柱状弹簧3不容易发生弯曲。
[0033]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滑槽11的内壁上开设有沿滑槽11延伸的第一条形孔111,滑动件2上设置有插设在第一条形孔111内的第一定位件51。如此,第一定位件51卡设在第一条形孔111内,有利于保持滑动件2沿滑槽11滑动的稳定性。
[0034]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定位柱21设置在第一定位件51上。如此,第一定位件51能够对柱状弹簧3起到限位止挡作用;且柱状弹簧3通过第一定位件51将应力传递到滑动件2上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0035]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定位件51上具有第一钩体41。如此,第一定位件51上的第一钩体41能够钩在外部其他结构上以固定滑动件2。
[0036]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滑槽11的内壁上开设有沿滑槽11延伸的第二条形孔112,滑动件2上设置有插设在第二条形孔112内的第二定位件52;和/或滑槽11的内壁上开设有沿滑槽11延伸的第三条形孔113,滑动件2上设置有插设在第三条形孔113内的第三定位件53。如此,第二定位件52卡设在第二条形孔112内,有利于保持滑动件2沿滑槽11滑动的稳定性;第三定位件53卡设在第三条形孔113内,有利于保持滑动件2沿滑槽11滑动的稳定性。
[0037]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定位件52上设置有钩设在壳体1上的第二钩体42,第三定位件53上设置有钩设在壳体1上的第三钩体43。如此,第二定位件52上的第二钩体42能够钩在壳体1上以提升滑动件2与壳体1之间的牢固性;第三定位件53上的第三钩体43能够钩在壳体1上以提升滑动件2与壳体1之间的牢固性。
[0038]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上设置有沿所滑槽11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13,第二钩体42钩设在第一滑轨13上。如此,第二钩体42钩在第一滑轨13上并沿第一滑轨13滑动,由于滑槽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轨13的延伸方向相同,使得滑动件2沿滑槽11滑动时在第二钩体42的沿第一滑轨13滑
动的引导下更为平稳。
[0039]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上设置有沿所滑槽11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14,第三钩体43钩设在第二滑轨14上。如此,第三钩体43钩在第二滑轨14上并沿第二滑轨14滑动,由于滑槽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轨14的延伸方向相同,使得滑动件2沿滑槽11滑动时在第三钩体43沿第二滑轨14滑动的的引导下更为平稳。
[00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