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3236发布日期:2021-08-13 15:5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粉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



背景技术:

河粉是富含碳水化合物,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增强肠道功能,同时是一种美味的地方特色食品,随着河粉的美味以及很好的功效,食用河粉的人是越来越多,制作河粉的设备也是运用而生。但是河粉有一定的粘性,一般的,河粉在切丝的过程中,很容易粘在辊体上,造成河粉的粘连,影响生产出的河粉丝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辊刀在河粉切丝的过程容易粘河粉,造成河粉的粘连问题,提出了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该河粉切丝刀辊刀的刀股凸起上开设防粘槽,减少河粉和辊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河粉粘在辊体上的现象以及河粉粘连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包括两个底座,还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所述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的中间段设有相互啮合的刀股凸起且刀股凸起上开设防粘槽,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的中心轴可转动连接在两个底座上,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的中心轴穿过左边的底座且伸出底座外边的端部分别安装有同步齿轮,所述第二轧辊的左端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底座的四角分别穿设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防粘槽的横截面为矩形且宽度为刀股凸起宽度的百分之七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的中心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辊体的轴承外周套设轴承套。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套为圆形且上端和下端平行削去一部分,剩余轴承套宽度的八分之一;轴承套的左侧和右侧削掉轴承套厚度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和第一辊体的对应位置开设圆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和第二辊体的对应位置开设长方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左侧对应长方形孔中间的位置开设通孔,通孔的外侧固定螺母且穿设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设有圆柱段且穿设有固定螺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河粉切丝刀的轧辊上开设防粘槽,减少刀股凸起和河粉的接触面积,减少河粉粘连在辊体上的现象以及河粉粘连的情况,从而形成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

所述轴承套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削除一部分,剩余轴承套宽度的八分之一,轴承套的左端和右端削掉轴承套厚度的三分之一,方便轴承套的固定,同时轴承套可以在底座的长方形孔中自由活动,通过固定的第一螺母和螺杆来固定轴承套的位置,进而使轴承以及第二轧辊的位置固定,通过调节螺杆来控制第二轧辊与第一轧辊的间隙,进而可以切出不同的厚度的河粉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的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图3的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底座,2为第一轧辊,3为第二轧辊,4为刀股凸起,5为防粘槽,6为支撑杆,7为固定螺母,8为驱动齿轮,9为同步齿轮,10为轴承,11为轴承,12为定位槽,13为螺杆,14为第一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对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部分名词作以下解释说明:

轴承套宽度轴承套11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的距离;

轴承套厚度轴承套的外径和内径之间的距离。

如图1~图6所示,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两个底座1,还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辊体2和第二辊体3,所述第一辊体2和第二辊体3的中间段设有相互啮合的刀股凸起4且刀股凸起4上开设防粘槽5,所述防粘槽5的横截面为矩形且宽度为刀股凸起4宽度的百分之七十,减少辊体和河粉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河粉粘在辊体上的现象,第一辊体2和第二辊体3的中心轴可转动连接在两个底座1上,第一辊体2和第二辊体3的中心轴穿过左边的底座1且伸出底座1外边的端部分别安装有同步齿轮9保证第一轧辊2和第二辊体3保持同步转动,所述第二轧辊3的左端安装有驱动齿轮8用于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轧辊2和第二辊体3的转动,所述底座1的四角分别穿设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两端设有圆柱段且穿设有固定螺母7,用于固定底座,同时方便安装面梳。

所述第一辊体2和第二辊体3的中心轴通过轴承10转动连接在底座1;所述第二辊体3的轴承10外周套设轴承套11;所述轴承套11为圆形且上端和下端平行削去一部分,剩余轴承套11宽度的八分之一;轴承套11的左侧和右侧削掉轴承套厚度的三分之一,方便轴承套11的固定;所述底座1和第一辊体2的对应位置开设圆形孔;所述底座1和第二辊体3的对应位置开设长方形孔,可以使轴承套11在长方形孔中左右移动;所述底座1左侧对应长方形孔中间的位置开设通孔,通孔的外侧固定第一螺母14且穿设螺杆13,用于固定轴承套11的位置进而控制第二辊体3和第一辊体2的间隙,用于生产不同厚度的河粉丝;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定位槽12方便河粉切丝刀的安装。

使用时,直接将河粉切丝刀安装在设备的刀头位置,使驱动齿轮8和驱动电机的齿轮相互啮合,根据生产的需要,调节螺杆13,控制轴承套11的位置,进而控制轴承10以及第二辊体3的位置,使第二辊体3和第一辊体2的间隙适合生产的需要,就可以开始用于生产。河粉在进入切丝刀的时候,河粉在于刀股凸起4接触的时候,由于刀股凸起4上设有防粘槽5,减小河粉与刀股凸起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河粉粘连在辊体上的现象和河粉粘连的情况。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包括两个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辊体(2)和第二辊体(3),所述第一辊体(2)和第二辊体(3)的中间段设有相互啮合的刀股凸起(4)且刀股凸起(4)上开设防粘槽(5),第一辊体(2)和第二辊体(3)的中心轴可转动连接在两个底座(1)上,第一辊体(2)和第二辊体(3)的中心轴穿过左边的底座(1)且伸出底座(1)外边的端部分别安装有同步齿轮(9),所述第二辊体(3)的左端安装有驱动齿轮(8),所述底座(1)的四角分别穿设支撑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槽(5)的横截面为矩形且宽度为刀股凸起(4)宽度的百分之七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体(2)和第二辊体(3)的中心轴通过轴承(10)转动连接在底座(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辊体(3)的轴承(10)外周套设轴承套(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11)为圆形且上端和下端平行削去一部分,剩余轴承套(11)宽度的八分之一;轴承套(11)的左侧和右侧削掉轴承套(11)厚度的三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第一辊体(2)的对应位置开设圆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第二辊体(3)的对应位置开设长方形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侧对应长方形孔中间的位置开设通孔,通孔的外侧固定第一螺母(14)且穿设螺杆(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定位槽(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的两端设有圆柱段且穿设有固定螺母(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粉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粘型河粉切丝刀,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两个底座,还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所述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的中间段设有相互啮合的刀股凸起且刀股凸起上开设防粘槽,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的中心轴可转动连接在两个底座上,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的中心轴穿过左边的底座且伸出底座外边的端部分别安装有同步齿轮,所述第二轧辊的左端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底座的四角分别穿设支撑杆。本实用新型的河粉切丝刀的刀股凸起上设有防粘槽,减少刀股凸起与河粉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河粉粘连在辊体上的现象和河粉粘连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栓;张延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镓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3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