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多功能机械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47080发布日期:2021-11-03 20:0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多功能机械夹头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多功能机械夹头。


背景技术:

2.智能化是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在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可以用于工程设计,工艺过程设计,生产调度,故障诊断等,也可以将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技术等先进的计算机智能方法应用于产品配方,生产调度等,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在进行智能制造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夹头对产品进行夹取移动,但是传动夹头只能对外壁突起的物体进行夹取,在物体外壁较为光滑或者较为薄的情况下夹头便不再适用,而更换夹头或者转移到另一生产线则非常麻烦,所以需要一种多功能夹头,可对外壁较为光滑的较薄产品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多功能机械夹头,达到对外壁较为光滑的较薄产品进行移动的目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多功能机械夹头,包括第一固定外壳,所述第一固定外壳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外壳,所述第二固定外壳的右侧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外壳,所述第二固定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桩,所述第三固定外壳的内壁左侧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杆贯穿第三固定外壳的前侧与第一固定外壳的后侧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外壳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前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第一固定外壳的内壁左侧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绕线柱,所述拉绳的上端饶经绕线柱并贯穿第一固定外壳的后侧延伸至第二固定外壳的内部上侧,所述拉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侧设置有吸附机构,所述连接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的外壁后侧卡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槽的内部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滑槽的内壁底部通过第一弹簧与滑块的后侧外壁底部连接,所述滑槽的左侧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外壳的内壁左侧。
5.优选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固定盒、密封片、气管、吸盘、第二弹簧、铰接杆、连接副杆、卡轮、下卡块、限位滑槽、上卡块、顶杆、排气机构,所述固定盒的内壁与密封片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片的中部与气管的上端连通设置,所述气管的下端与吸盘的上侧连通设置,所述密封片的上表面通过第二弹簧与固定盒的内壁顶部连接,所述铰接杆的下端通过扭簧与密封片的上表面左侧铰接,所述铰接杆的上端通过扭簧与连接副杆的下端铰接,所述连接副杆的上端与卡轮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下卡块的左端固定连接在铰接杆的上端右侧,所述限位滑槽的左侧与固定盒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滑槽的右侧与上卡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片的上表面中部后侧,所述固定盒的上侧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排气机构。
6.优选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第一密封块、弹片、第二密封片、连接弯杆、储气盒、第三弹簧、限流机构,所述第一密封块的外壁与固定盒的上侧内壁接触,所述第一密封块的上侧通过弹片与第二密封片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片的外壁与第一密封块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一密封块的上侧左侧与吸盘的右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弯杆的左端下表面延伸至储气盒的内部通过第三弹簧与储气盒的下表面右侧连接,所述储气盒嵌固在固定盒的上侧,所述储气盒的左侧与固定盒的上表面连通设置,所述限流机构设置在储气盒的左侧内壁中部。
7.优选的,所述限流机构包括限流块、螺纹固定桩、螺纹杆、橡胶限流堵块、扇叶,所述限流块的外壁固定连接在储气盒的内壁左侧中部,所述螺纹固定桩的外壁左侧固定连接在储气盒的内壁左侧位于限流块下侧的位置,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与螺纹固定桩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下端与扇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上端与橡胶限流堵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槽的右侧为开口设置,所述限位滑槽的右侧中部上侧开设有卡槽。
9.优选的,所述顶杆设置在第二弹簧的内部,所述顶杆的上端位于排气机构的下侧。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桩的数量为四个。
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多功能机械夹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发明通过对常规凸起物体或对外壁较为粗糙的物品进行夹取时通过电机带动夹板进行夹取,在对外形较薄的光滑物品进行移动时使电机转动使夹板从左侧向上旋转离开工作区,同时电机的输出杆缠绕拉绳使拉绳拉动连接块将吸附机构拉出,拉出的同时滑块会挤压第一弹簧使之收缩,使吸盘接触到物品表面,同时将固定盒的内部气体通过向上挤压第二密封片,使第二密封片与第一密封块分离从而排出,同时固定盒下降带动限位滑槽下降使卡轮遇到上卡块偏转,使下卡块卡进上卡块的下侧卡接处,此时反转电机的输出杆放松拉绳使第一弹簧恢复形状将固定盒提升,由于固定盒内部气体已被挤出,并在第二弹簧的伸展下使固定盒内部形成负压,使吸盘可以吸附住产品,达到便于移动的效果,达到了对外壁较为光滑的较薄产品进行移动的目的。
13.2.在产品进行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启动电机使拉绳拉扯吸附机构下降,使连接杆带动固定盒下降使卡轮卡进限位滑槽内部,下卡块脱离上卡块的限位,使顶杆接触到第一密封块的底部,将第一密封块顶起,使连接弯杆上移将气流从限流机构处抽进储气盒处,随后反转电机使吸附机构上升,由于第三弹簧对连接弯杆的拉力会使储气盒内部气流排出,但排出时会使扇叶旋转上升使橡胶限流堵块堵住限流块的下侧,则会使气流只能从橡胶限流堵块上侧排气口排出,达到了减缓气流排出的目的,使第一密封块复位速度减缓,使固定盒内部气压恢复正常,使吸盘可将产品放下,达到了便于移动后放置物品的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轴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主视图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右视图;
17.图4为本发明吸附机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图4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图4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第一固定外壳、2第二固定外壳、3连接桩、4第三固定外壳、5电机、6夹板、7拉绳、8绕线柱、9连接块、10连接杆、11吸附机构、12滑块、13滑槽、14第一弹簧、201固定盒、202密封片、203气管、204吸盘、205第二弹簧、206铰接杆、207连接副杆、208卡轮、209下卡块、210限位滑槽、211上卡块、212顶杆、213排气机构、301第一密封块、302弹片、303第二密封片、304连接弯杆、305储气盒、306第三弹簧、307限流机构、701限流块、702螺纹固定桩、703螺纹杆、704橡胶限流堵块、705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

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多功能机械夹头,包括第一固定外壳1,第一固定外壳1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外壳2,第二固定外壳2的右侧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外壳4,第二固定外壳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桩3,连接桩3的数量为四个,第三固定外壳4的内壁左侧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杆贯穿第三固定外壳4的前侧与第一固定外壳1的后侧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外壳1的内部,电机5的输出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夹板6,电机5的输出端前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拉绳7,第一固定外壳1的内壁左侧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绕线柱8,拉绳7的上端饶经绕线柱8并贯穿第一固定外壳1的后侧延伸至第二固定外壳2的内部上侧,拉绳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连接块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右侧设置有吸附机构11,连接杆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2,滑块12的外侧设置有滑槽13,滑块12的外壁后侧卡接在滑槽13的内部,滑槽13的内部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14,滑槽13的内壁底部通过第一弹簧14与滑块12的后侧外壁底部连接,滑槽13的左侧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外壳2的内壁左侧;
22.吸附机构11包括固定盒201、密封片202、气管203、吸盘204、第二弹簧205、铰接杆206、连接副杆207、卡轮208、下卡块209、限位滑槽210、上卡块211、顶杆212、排气机构213,固定盒201的内壁与密封片202的外壁滑动连接,密封片202的中部与气管203的上端连通设置,气管203的下端与吸盘204的上侧连通设置,密封片202的上表面通过第二弹簧205与固定盒201的内壁顶部连接,铰接杆206的下端通过扭簧与密封片202的上表面左侧铰接,铰接杆206的上端通过扭簧与连接副杆207的下端铰接,连接副杆207的上端与卡轮208的下侧固定连接,下卡块209的左端固定连接在铰接杆206的上端右侧,限位滑槽210的左侧与固定盒201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限位滑槽210的右侧与上卡块211的左端固定连接,限位滑槽210的右侧为开口设置,限位滑槽210的右侧中部上侧开设有卡槽,顶杆21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片202的上表面中部后侧,顶杆212设置在第二弹簧205的内部,顶杆212的上端位于排气机构213的下侧,固定盒201的上侧开设有出气孔,出气口处设置有排气机构213,使用时通过对常规凸起物体或对外壁较为粗糙的物品进行夹取时通过电机5带动夹板6进行夹取,在对外形较薄的光滑物品进行移动时使电机5转动使夹板6从左侧向上旋转离开工作区,同时电机5的输出杆缠绕拉绳7使拉绳7拉动连接块9将吸附机构11拉出,拉出的同时滑块12会挤压第一弹簧14使之收缩,使吸盘204接触到物品表面,同时将固定盒201的内部气体通过向上挤压第二密封片303,使第二密封片303与第一密封块301分离从而排出,同时固定盒201下降带动限位滑槽210下降使卡轮208遇到上卡块211偏转,使下卡块209卡进上卡块211
的下侧卡接处,此时反转电机5的输出杆放松拉绳7使第一弹簧14恢复形状将固定盒201提升,由于固定盒201内部气体已被挤出,并在第二弹簧205的伸展下使固定盒201内部形成负压,使吸盘204可以吸附住产品,达到便于移动的效果,达到了对外壁较为光滑的较薄产品进行移动的目的;
23.排气机构213包括第一密封块301、弹片302、第二密封片303、连接弯杆304、储气盒305、第三弹簧306、限流机构307,第一密封块301的外壁与固定盒201的上侧内壁接触,第一密封块301的上侧通过弹片302与第二密封片303的上表面连接,第二密封片303的外壁与第一密封块301的内壁接触,第一密封块301的上侧左侧与吸盘204的右端下表面固定连接,连接弯杆304的左端下表面延伸至储气盒305的内部通过第三弹簧306与储气盒305的下表面右侧连接,储气盒305嵌固在固定盒201的上侧,储气盒305的左侧与固定盒201的上表面连通设置,限流机构307设置在储气盒305的左侧内壁中部;
24.限流机构307包括限流块701、螺纹固定桩702、螺纹杆703、橡胶限流堵块704、扇叶705,限流块701的外壁固定连接在储气盒305的内壁左侧中部,螺纹固定桩702的外壁左侧固定连接在储气盒305的内壁左侧位于限流块701下侧的位置,螺纹杆703的外壁与螺纹固定桩702的内壁螺纹连接,螺纹杆703的下端与扇叶7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螺纹杆703的上端与橡胶限流堵块70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产品进行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启动电机5使拉绳7拉扯吸附机构11下降,使连接杆10带动固定盒201下降使卡轮208卡进限位滑槽210内部,下卡块209脱离上卡块211的限位,使顶杆212接触到第一密封块301的底部,将第一密封块301顶起,使连接弯杆304上移将气流从限流机构307处抽进储气盒305处,随后反转电机5使吸附机构11上升,由于第三弹簧306对连接弯杆304的拉力会使储气盒305内部气流排出,但排出时会使扇叶705旋转上升使橡胶限流堵块704堵住限流块701的下侧,则会使气流只能从橡胶限流堵块704上侧排气口排出,达到了减缓气流排出的目的,使第一密封块301复位速度减缓,使固定盒201内部气压恢复正常,使吸盘204可将产品放下,达到了便于移动后放置物品的的效果。
25.工作原理:使用时上侧连接外界连接装置可通过连接桩3进行连接,对常规凸起物体或对外壁较为粗糙的物品进行夹取时通过启动电机5带动夹板6进行夹取,在对外形较薄的光滑物品进行移动时使电机5转动使夹板6从左侧向上旋转离开工作区,同时电机5的输出杆缠绕拉绳7使拉绳7经过绕线柱8的变向拉动连接块9使连接块9下降使连接杆10带动滑块12压迫第一弹簧14产生形变下降,同时将吸附机构11拉出,使吸盘204接触到物品表面,吸盘204接触到物体表面后无法继续下降,会将固定盒201停留在原地,但固定盒201受拉力继续下降,因此固定盒201的内部气体会通过向上挤压第二密封片303使弹片302形变,使第二密封片303与第一密封块301分离从而排出,同时固定盒201下降会压缩第二弹簧205,同时固定盒201下降带动限位滑槽210下降使卡轮208遇到上卡块211偏转,使下卡块209卡进上卡块211的下侧卡接处,此时反转电机5的输出杆放松拉绳7,使第一弹簧14恢复形状的力将滑块12提升,从而使固定盒201上升,由于固定盒201内部气体已被挤出,并在第二弹簧205的伸展下使固定盒201内部形成负压,使吸盘204可以吸附住产品,达到便于移动的效果,达到了对外壁较为光滑的较薄产品进行移动的目的,在产品进行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启动电机5使拉绳7拉扯吸附机构11下降,使连接杆10带动固定盒201下降使卡轮208从限位滑槽210的右侧卡进限位滑槽210内部,此时下卡块209脱离上卡块211的限位,继续启动电机5
使顶杆212接触到第一密封块301的底部,将第一密封块301顶起,使连接弯杆304上移将气流从限流机构307处抽进储气盒305处,随后反转电机5使吸附机构11上升,由于第三弹簧306对连接弯杆304的拉力会使储气盒305内部气流排出,但排出时会使扇叶705旋转上升使橡胶限流堵块704堵住限流块701的下侧,则会使气流只能从橡胶限流堵块704上侧排气口排出,达到了减缓气流排出的目的,使第一密封块301复位速度减缓,使固定盒201内部气压恢复正常,使吸盘204可将产品放下,达到了便于移动后放置物品的的效果,同时由于扇叶705的重力随后将下落复位,由于第三弹簧306的弹力使连接弯杆304复位使第一密封块301对固定盒201上侧进行封堵复位,第二弹簧205的弹力会使密封片202复位,卡轮208在脱离限位滑槽210之后也会由于扭簧的原因随即复位,吸附机构11由于第一弹簧14的弹力进行复位,达到了重复使用为下一次工作做准备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