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举升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59349发布日期:2022-05-11 08:4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举升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举升杆。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汽车电动尾门举升杆,大部分是电机直接通过变速箱传动,驱动多头丝杆伸长与收缩,实现尾门的电动开闭;撑杆上的压簧起到辅助作用,但弹簧由于长期处于最大压缩状态,弹簧衰减严重,导致尾门在打开后支撑力不足,即容易出现尾门往下掉或者举升杆在使用时不易悬停的情况。具体来说,有部分撑杆,是采用离合结构组装撑杆,但是市面上的单向离合为方形不锈钢,有两个弊端,一是方形线与内套为面接触,耐磨性没有圆形的线性接触强,所以使用寿命没有那么好,而且在撑杆伸长和收缩的过程,阻尼器都在做功,所以每开关一次汽车尾门,阻尼器相当于工作了两次,而且电机出力就大,对电机也是有很大损伤的。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举升杆存在着使用可靠性或耐用性不足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电动举升杆。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电动举升杆,包括电机组件、连接头、弹簧以及安装在电机内管中的阻尼机构、螺杆和螺母导管,所述电机组件固定在所述电机内管的一端,所述阻尼机构与所述电机内管固定连接,且所述阻尼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阻尼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杆传动连接,所述螺母导管套与所述螺杆相螺合,所述螺母导管与所述电机内管滑动连接,且所述螺母导管可相对于电机内管伸出或缩回,所述连接头固定在所述螺母导管上相对于所述电机组件的端部,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电机内管外,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电机内管相抵接,另一端与述连接头相抵接。
6.作为对所述举升杆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上导管和下导管,所述下导管套设在所述电机内管外,且所述下导管与所述电机内管固定连接,所述上导管套设在所述螺母导管外,且所述上导管的一端位于所述下导管内,并一端与端与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
7.作为对所述举升杆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尼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轴、离合外套、第一扭簧、离合内套、第二扭簧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离合外套套设于所述第一扭簧外,且所述第一扭簧的外壁与所述离合外套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离合内套套设于所述第二扭簧外,且所述述二扭簧的外壁与所述离合内套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第一扭簧套设于所述离合内套外并与其相连接,所述第二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外并与其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传动连接。
8.作为对所述举升杆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花键,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二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且在轴向方向上所述凸块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花键的端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9.作为对所述举升杆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花键,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二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且在轴向方向上所述凸块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花键的端部相抵接。
10.作为对所述举升杆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一端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轴套上相对于其径向方向开设有缺口,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二端上,且所述凸块置于所述缺口内,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花键。
11.作为对所述举升杆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缺口的长度大于所述凸块长度。
12.作为对所述举升杆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缺口的两端处还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卡持于所述凹槽内;在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的端部向所述轴套内延伸,且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后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的端部相抵,或者,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后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的端部从所述间隙内穿过。
13.作为对所述举升杆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合内套的外壁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凹陷部,所述大扭簧的两端皆卡持于凹陷部内。
14.作为对所述举升杆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位于同一轴心线上,且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通过销钉形成转动连接。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在举升杆中设置了阻尼机构,减小举升杆对弹簧的要求,具体来说当车尾门因为弹簧的弹力不作时而将重力作用在举升杆上时,相当于反向输入,从而触发阻尼机构进行动作,即增加了举升杆受压时的阻力,避免因弹簧弹力不足而导致尾门往下落的问题,进而提高了举升杆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6.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阻尼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阻尼机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用于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电动举升杆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2.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
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3.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举升杆,包括电机组件81、连接头82、弹簧83以及安装在电机内管84中的阻尼机构85、螺杆86和螺母导管 87,电机组件81通过螺栓或压铆的方式固定在电机内管84的一端,阻尼机构 85的离合外套与电机内管84过盈配合或通过螺栓固定,且阻尼机构85的输入端与电机组件81传动连接,阻尼机构85的输出端与螺杆86传动连接,螺母导管87套与螺杆86相螺合,螺母导管87与电机内管84滑动连接;具体来说螺杆86在电机组件81的驱动下相对于螺母导管87进行转动,从而转换成螺母导管87相对于螺杆86的直线运动,即,螺母导管87可相对于电机内管84伸出或缩回,进一步来说,螺母导管87一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凸块(未图示),而电机内管84沿其长度方向上则设置有与凸块相互配合的凹槽,凸块可相对于凹槽滑动,这样可以避免螺母导管87在螺杆86的驱动下发生跟转现象,而无法实现螺母导管87相对于电机内管84的伸出或缩回。连接头82通过螺栓固定在螺母导管87上相对于电机组件81的端部,弹簧83套设于电机内管84外,且弹簧83的一端与电机内管84相抵接,另一端与述连接头82相抵接,强簧提供辅助的支撑力。
24.如图4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轴承座88,轴承座88内安装有承轴 89,轴承套设在螺杆86外,且轴承座固定于电机内管84中,轴承座88及承轴 89用于承载螺杆86报载荷,减少作用在阻尼机构85上的杠杆力矩。
25.如图4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上导管90和下导管91,下导管91 套设在电机内管84外,且下导管91与电机内管84固定连接,上导管90套设在螺母导管87外,且上导管90的一端位于下导管91内,并一端与端与连接头 82固定连接,且下导管91可相对于上导管90滑动;本实施例中的上导管90和下导管91为塑料材质,上导管90和下导管91的相互配合可以对举升杆提供进一步的保护,如减少灰尘的进入而形成磨损或者,又如减少因水汽或湿汽的进入而引起锈蚀。
26.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举升杆85,包括第一连接轴1、离合外套2、第一扭簧3、离合内套4、第二扭簧5和第二连接轴6;其中,离合外套2套设于第一扭簧3外,且第一扭簧3的外壁与离合外套2的内壁紧密接触,离合内套4套设于第二扭簧5外,且述二扭簧的外壁与离合内套4的内壁紧密接触,第一扭簧3套设于离合内套4外并与其相连接,第二扭簧5套设于第二连接轴6外并与其相连接,第一连接轴1与第二连接轴6传动连接。
27.如图1-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花键 11,第一连接轴1的第二端设置有凸块12,凸块12相对于第一连接轴1的径向方向设置,且凸块12与第一连接轴1一体成型,且在相对于第一连接轴1的轴向方向上凸块12的端部与第一花键11的端部之间设置有间隙13。进一步的,第二连接轴6的第一端设置有轴套61,轴套61与第二连接轴6一体成型,轴套 61上相对于其径向方向开设有缺口62,轴套61套设于第一连接轴1的第二端上,且凸块12置于缺口62内,第二连接轴6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花键63。其中,第一花键11和第二花键63为内花键或外花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1的上的第一花键11为内花键;第二连接由6上的第二花键63为外花键。缺口62的长度大于凸块12长度,当第二连接轴6相对于离合内套4进行正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可以使得第二扭簧5具有一定的相对转动空间,从而使得第二扭簧5可以与离合内套4抱紧或可以相对滑动。
28.进一步的,缺口62的两端处还分别设置有凹槽64,第二扭簧5的两端分别卡持于凹
槽64内;在径向方向上第二扭簧5的一端的端部向轴套61内延伸,且第一连接轴转1带动凸块12转动后,由于第二扭簧5的一端的端部低于凸块 12的高度,此时,第二扭簧5的端部会从凸块12与第一花键11之间所形成的间隙13内通过;即,顺时针转动第一连接轴1因为这个间隙13而避开第二扭簧5与其不发生力传导,进而第一连接轴1的传动力直接作用在第二连接轴6 上,由第二连接轴6被动带动第二扭簧5做抱紧运动,使得第二扭簧5转动时不会将力传导到到离合内套4上,从而无阻尼效果。而逆时针转动时,第一连接轴1会直接先作用在第二扭簧5的挂钩位,致使第二扭簧5做扩张运动,进而抱紧离合内套4并带动第一扭簧3转动,增加阻力。其中,当单向阻尼机构 85用在举升杆上时,第一连接轴的内花键用于与举升杆的螺杆86连接,进而使得举升杆可以进行伸缩动作。
29.具体来说,单向阻尼机构85在使用在举升杆上时,面对单向第一连接轴1 的内花键方向,顺时针转动不会带动第一扭簧3和离合内套4转动,逆时针转动时,才会同时带动第一扭簧3和离合内套4转动,外花键端输入时,阻尼器不会发生作用。电机输出端连接第二连接轴6的外花键,随着电机端转动,撑杆在收缩与伸长状态时,第二连接轴6带动第二扭簧5受力,使第二扭簧55处于收紧的状态趋势,故而直接带动第一连接轴1转动,阻尼器处于不做功状态;当由外力输入时,第一连接轴1端开始发力输入,面对第一连接轴1的内花键方向,顺时针转动(撑杆为伸长方向运动),第二扭簧5处于收紧趋势,直接带动第二连接轴6转动,第一扭簧33和离合内套4不动,逆时针方向时(撑杆为收缩方向运动),第二扭簧5处于张开趋势,第二扭簧55会抱紧离合内套4,导致第一扭簧3也同时转动,故而达到阻尼效果。对扭簧施加一个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的力矩时,会使得扭簧的直径相对变大或变小,进而会使得扭簧可以抱紧离如离合内套4或可相对于离合内套4进行滑动。即,当举升杆力值衰减不够时,阻尼系统才会发挥作用。
30.如图1-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1和第二连接轴6位于同一轴心线上,且第一连接轴1与第二连接轴6通过销钉7与卡环8相互配合形成转动式铰接;从而避免第一连接轴1与第二连接轴6发生分离,即凸块12从缺口62内脱离不能开成传动关系。
31.如图1、图3所示,在阻尼机构的另一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中的区别点主要在于凸块12与第一花键11之间没有间隙13,具体来说,第一连接轴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花键11,第一连接轴1的第二端设置有凸块12,凸块12相对于第一连接轴1的径向方向设置,凸块12与第一连接轴1整体成型,且在轴向方向上凸块12的端部与第一花键11的端部相抵接。其中,在径向方向上第二扭簧5的一端的端部向轴套61内延伸,且第一连接轴转1带动凸块12转动后,由于第二扭簧5的一端的端部低于凸块12的高度,此时,第二扭簧5的端部会对凸块12形成阻挡,进而凸块12转动力会传导至第二扭簧5上;即,第一连接轴1上没有间隙13后,当从此端输入时,不管做顺时针,还是逆时针的运动,第一连接轴会直接作用在第二扭簧5上,促使第二扭簧5直接向外扩张,故而抱紧离合内套4,从而带动第一扭簧3旋转,第一扭簧3则与离合外套2形成摩擦,进而增加阻尼,进一步来说就是形成双向阻尼,从而使得举升杆可以灵活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具体来说,使用双向阻尼机构85可以使得举升杆实现伸出或缩回方向上的阻尼;即双向阻尼,可以实现尾门在任何位置悬停的功能。
3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在举升杆中设置了阻尼机构,减小举升杆对弹簧的要求,具体来说当车尾门因为弹簧的弹力不作时而将重力作用在举升杆上时,相当于反向输入,从而触发阻尼机构进行动作,即增加了举升杆受压时的阻
力,避免因弹簧弹力不足而导致尾门往下落的问题,进而提高了举升杆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33.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再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5.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