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呆锁用把手指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00885发布日期:2021-12-08 19:4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呆锁用把手指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呆锁用把手指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在普遍使用的锁具中,呆锁和弹簧锁比较常见。
3.弹簧锁的锁舌必须是斜舌,开启的时候是以锁芯的转动带动锁舌回缩,关闭的时候,是由斜舌碰撞固定位置缩进去然后由弹簧将锁舌顶出而关闭。也正因为弹簧锁的锁舌是斜舌,如果用硬片从门缝插进去,可以使斜舌缩进去而使门锁打开。因此,弹簧锁不够安全。
4.呆锁则没有弹簧,开启的时候是以锁芯正转带动锁舌回缩,关闭的时候则以锁芯反转来带动锁舌探出。因此,没有办法用硬片推动锁舌缩回。所以呆锁较弹簧锁安全。
5.市场上目前销售的呆锁通常分为左开式和右开式,即在门外用钥匙开门时,逆时针旋转钥匙的呆锁为左开式,顺时针旋转钥匙的呆锁为右开式。然而现有的呆锁都没有指示装置,从而导致用户无法第一时间区分呆锁的转动方向,从而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呆锁用把手指示装置,该把手指示装置能够适用于左开式呆锁和右开式呆锁,提醒用户开锁方向,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呆锁用把手指示装置,包括有呆锁本体和转动连接于呆锁本体上的呆锁把手,所述呆锁本体上转动连接有指示部件,所述指示部件上设置有第一状态指示件和第二状态指示件,当指示部件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指示部件显示第一状态指示件,当指示部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指示部件显示第二状态指示件。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指示部件包括有转动件和用于限制转动件转动的限位件,所述第一状态指示件和第二状态指示件均设置于转动件上。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件包括有转动连接于呆锁本体外的转动环,所述限位件包括有若干凹设于转动环的内环上的限位槽和若干设置于呆锁本体内的弹性扣。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和弹性扣均设置有两个,两所述弹性扣沿着呆锁本体的垂直中线对称设置,两所述限位槽沿着呆锁本体的垂直中线对称设置。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状态指示件和第二状态指示件对称设置于限位件的上下两侧。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呆锁本体包括由有轴芯,所述轴芯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移槽,所述呆锁把手滑移连接于滑移槽内,所述滑移槽内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轴芯朝向呆锁把手的一侧和呆锁把手朝向轴芯的一侧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联动结构,推动
呆锁把手过程中呆锁把手压缩弹性复位件并且与轴芯啮合联动;
13.松开呆锁把手过程中弹性复位件推动呆锁把手复位。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有设置于滑移槽内的压缩弹簧。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指示部件设置于呆锁把手与轴芯之间,所述指示部件与呆锁把手之间留有推动间隙。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呆锁本体和呆锁把手均呈圆柱形结构设置。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转动指示部件调节第一状态指示件和第二状态指示件的位置,当该呆锁用作左开式时,将指示部件转动至第一位置使得指示部件显示第一状态指示件,该第一状态指示件用于指示该呆锁为顺时针锁定,逆时针解锁。
18.当该呆锁用作右开式时,将指示部件转动至第二位置使得指示部件显示第二状态指示件,该第二状态指示件用于指示该呆锁为逆时针锁定,顺时针解锁。
19.通过该设计,使得本产品能够适用于左开式呆锁和右开式呆锁,具有提醒用户开锁方向的作用,起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指示装置外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指示装置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呆锁本体的剖视图。
23.附图标记:1、呆锁本体;11、轴芯;12、滑移槽;13、联动结构;14、推动间隙;2、呆锁把手;3、指示部件;31、转动件;311、转动环;32、限位件;321、限位槽;322、弹性扣;4、第一状态指示件;5、第二状态指示件;6、弹性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5.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呆锁用把手指示装置,包括有呆锁本体1和转动连接于呆锁本体1上的呆锁把手2,呆锁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指示部件3,指示部件3上设置有第一状态指示件4和第二状态指示件5,当指示部件3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指示部件3显示第一状态指示件4,当指示部件3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指示部件3显示第二状态指示件5。
26.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通过转动指示部件3调节第一状态指示件4和第二状态指示件5的位置,当该呆锁用作左开式时,将指示部件3转动至第一位置使得指示部件3显示第一状态指示件4,该第一状态指示件4用于指示该呆锁为顺时针锁定,逆时针解锁。
27.当该呆锁用作右开式时,将指示部件3转动至第二位置使得指示部件3显示第二状态指示件5,该第二状态指示件5用于指示该呆锁为逆时针锁定,顺时针解锁。
28.通过该设计,使得本产品能够适用于左开式呆锁和右开式呆锁,具有提醒用户开
锁方向的作用,起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效果。
29.指示部件3包括有转动件31和用于限制转动件31转动的限位件32,第一状态指示件4和第二状态指示件5均设置于转动件31上。该限位件32的设计,具有限制转动件31转动的作用,从而防止转动件31无端转动,造成转动件31错乱的情况发生。
30.另外指示部件3的具体结构具有多种,除了本技术提及的实施例外,还可以设计成内外环转动形式,另外限位件32的结构也具有多种,只要能够起到限制转动件31转动即可。另外状态指示件与限位件32也可以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形式。
31.转动件31包括有转动连接于呆锁本体1外的转动环311,限位件32包括有若干凹设于转动环311的内环上的限位槽321和若干设置于呆锁本体1内的弹性扣322。
32.限位槽321和弹性扣322均设置有两个,两弹性扣322沿着呆锁本体1的垂直中线对称设置,两限位槽321沿着呆锁本体1的垂直中线对称设置。
33.限位槽321和弹性扣322的设计具有多种例如:1、一个限位槽321和两个弹性扣322;2、两个限位槽321和一个弹性扣322;3、两个限位槽321和两个弹性扣322等等,而本实施例采用了两个限位槽321和两个弹性扣322结构设置,该设计好处在于限位稳定,需要转动时也不需要过大的力气,成本优良,节省工序。
34.第一状态指示件4和第二状态指示件5对称设置于限位件32的上下两侧。
35.两弹性扣322和两限位槽321以及第一状态指示件4和第二状态指示件5的对称设置,具有将第一状态指示件4和第二状态指示件5分隔明显的效果,转动180
°
即可锁定的效果。
36.呆锁本体1包括由有轴芯11,轴芯1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移槽12,如图3所示该长度方向为轴芯11的轴向方向。
37.呆锁把手2滑移连接于滑移槽12内,滑移槽12内设置有弹性复位件6,轴芯11朝向呆锁把手2的一侧和呆锁把手2朝向轴芯11的一侧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联动结构13,推动呆锁把手2过程中呆锁把手2压缩弹性复位件6并且与轴芯11啮合联动;该联动结构13可以为设置在呆锁把手2朝向轴芯11的一侧的波浪形凸齿结构和轴芯11朝向呆锁把手2的一侧的波浪形凹齿结构。呆锁把手2向内推动后,呆锁把手2朝向轴芯11的一侧的波浪形凸齿结构和轴芯11朝向呆锁把手2的一侧的波浪形凹齿结构相互啮合,此时轴芯11随呆锁把手2的转动而转动。
38.松开呆锁把手2过程中弹性复位件6推动呆锁把手2复位。
39.弹性复位件6包括有设置于滑移槽12内的压缩弹簧。
40.指示部件3设置于呆锁把手2与轴芯11之间,指示部件3与呆锁把手2之间留有推动间隙14。
41.如图3所示,转动环311朝向呆锁把手2的一侧和呆锁把手2朝向转动环311的一侧均呈l形结构设置并且部分重合,该设计好处在于具有一定导向,从而保证呆锁把手2的前后移动。
42.另外对于转动环311也起到上下限位的作用,除此之外,该推动间隙14的留存使得转动环311的一侧不被卡死,从而方便转动环311的转动。
43.该先推动再转动的离合结构,可以起到避免误锁误开的作用,具有保险作用,另外另一侧开锁时也能够避免该侧的呆锁把手2转动,减少复位机构设计,减少成本,减少空间
使用率。
44.呆锁本体1和呆锁把手2均呈圆柱形结构设置。
45.圆柱形结构设计,为优选设计,具有美观、实用、空间使用率高的效果,除了圆柱形设计外,还可以为方形、矩形结构设计。
46.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