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工具的壳体组件和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9879发布日期:2023-03-25 11:0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工具的壳体组件和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的壳体组件和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2.电动工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电动工具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尤其是小型手持式电动工具很受欢迎,其中例如包括角磨机、电钻、抛光机和电圆锯等。而电动工具常见的启动方式是借助于对开关按键施加按压力以使其与设于电动工具内部的触发器接触以实现电动工具的启动运行,但是松开对开关按键的按压时,则又会使得其与触发器断开连接,从而使得电动工具停止运行。
3.尽管上述提及的开启或者停机方式便于操作,但是相关技术中却存在以下至少一种技术问题:在非加工状态下,移动电动工具的过程中,易使得对开关按键误触发而导致电动工具进入开启运行状态,从而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解决的是在非加工状态下,移动电动工具的过程中,易使得对开关按键误触发而导致电动工具进入开启运行状态,从而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的壳体组件,所述电动工具的触发器内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安装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触发器的第一安装位;开关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安装槽,且所述开关组件用于与所述触发器电连接;锁定件,设于所述安装壳体的配合槽内,且所述锁定件在所述配合槽内运动以使所述开关组件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其中,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所述触发器时,若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则所述开关组件与所述触发器持续电连接;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开关组件则与所述触发器之间保持第一间距。
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结合实际加工情况,在将电动工具进行闲置时,调节锁定件在配合槽内的位置,以使得对开关组件进行按压时无法使其与触发器接触,也即避免了误触发启动的情况出现。相对的,需要加工时,再拨动锁定件在配合槽内的位置,以使得能够按压开关组件而与触发器电连接。因此,由于存在锁定件,使得能够将电动工具的状态明确区分开为工作状态和待工作状态,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此外,当电动工具作为家庭使用工具时,能够有效避免了被小孩误触发导致的安全事故,也即起到儿童锁的效果;利用调节锁定件在配合槽内的位置,能够使得电动工具持续处于开机运行状态,避免了电动工具的启动过于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持续按压动作,以使得在实际加工的过程中,即使操作人员的手部从开关组件上脱离时,也不会导致电动工具停止运行,从而确保了加工的稳定进行。
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板,与所述配合槽连接以横向贯穿所述安装壳体,且所述锁定板靠近所述开关组件的一侧设有限位槽;限位件,设于所述锁定
板对应所述限位槽的位置;其中,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开关组件从所述限位槽内脱出;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开关组件进入所述限位槽。
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结合锁定件的简单结构设置,使其在配合槽内的移动方向与开关组件的运动状态相结合以实现电动工具在开启运行和关机两种状态之间切换的联动效果。
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开关组件的运动方向与所述锁定件的运动方向相交或垂直;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段,内设于所述限位槽的第一内侧面;且所述第一限位段朝向所述限位槽的第二内侧面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内侧面沿所述横向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段与所述第二内侧面之间形成用于供所述开关组件进入所述限位槽的第一配合间距;其中,调节所述锁定件沿所述横向移动以使所述开关组件的锁扣部扣设至所述第一配合段时,所述开关组件保持所述第二状态;当所述锁扣部搭设于所述第一配合段远离所述限位槽的一侧时,所述开关组件进入所述第一状态,或,当所述锁扣部位设于所述第一配合间距时,所述开关组件可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使得开关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稳定切换。
1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第二限位段,设于所述第二内侧面,且与所述第一限位段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用于供所述锁扣部进入所述限位槽的第二配合间距。
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增设第二限位段,能够使得调节锁定件以实现与开关组件和触发器之间的联动更加便捷高效。
1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段与所述第二限位段在沿所述横向的投影至多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一限位段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限位段与所述槽底之间的距离;其中,当所述锁扣部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段远离所述限位槽的一端时,所述开关组件与所述触发器之间保持所述第一间距;当所述锁扣部扣设至所述第一限位段时,所述锁扣部与所述第二限位段沿所述横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1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阻挡件;所述锁定板设有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阻挡件配合的配合件;其中,通过所述阻挡件与所述配合件配合以限制所述锁定板从所述配合槽脱出。
1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配合件的数量有两个,所述两个配合件沿所述横向关于所述锁定板对称设置;所述锁定件还包括:复位件,夹设于由所述两个配合件形成的夹持空间内,且所述复位件具有沿所述横向的形变力;其中,当所述阻挡件与相应的配合件配合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安装壳体的相应内壁配合,所述复位件的形变量为第一形变量;当所述阻挡件与所述配合件分离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安装壳体的相应内壁分离,所述复位件的形变量小于所述第一形变量。
1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将所述开关组件夹设其中的第二安装位和第三安装位;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开关本体,与所述安装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开关本体所围绕转动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锁定件在所述配合槽内的移动方向共面设置;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位和所述开关本体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对所述开关本体施加使其
远离所述第一安装位的第一弹性力;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三安装位和所述开关本体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对所述开关本体施加使其靠近所述第一安装位的第二弹性力;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力大于所述第二弹性力。
1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安装壳体为长条状,且所述安装壳体由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右壳体和左壳体组成。
18.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包括:如上述任一实例提供的壳体组件;驱动组件,内设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安装空间,且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安装壳体的输出端部;电池包,倾斜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远离所述输出端部的一端;其中,所述安装壳体上形成用于供所述电池包滑动连接的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轴所在的轴线异面设置。
1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20.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21.(1)利用调节锁定件在配合槽内的位置,能够使得电动工具持续处于开机运行状态,避免了电动工具的启动过于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持续按压动作,以使得在实际加工的过程中,即使操作人员的手部从开关组件上脱离时,也不会导致电动工具停止运行,从而确保了加工的稳定进行;
22.(2)通过增设第二限位段,能够使得调节锁定件以实现与开关组件和触发器之间的联动更加便捷高效。具体的,为使得整体调节过程高效便捷,可以使得在安装壳体上设置有限位卡件,该限位卡件用于安装连接开关组件的弹性件,弹性件对开关组件施加使其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弹性力,也即使得开关组件朝向远离锁定件方向的弹性力。在该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得电动工具开机运行需要克服该弹性力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误触发的意外发生。而当锁扣部进入到限位槽内并且与第一限位段搭设配合时,结合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能够增强锁扣部与第一限位段分别相互挤压,进一步降低了锁扣部与第一限位段在加工过程所产生的震动状态下发生脱离的风险。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动工具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的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中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1中的第一视角下的内部结构的锁扣部与锁定件的一种配合关系示意图。
27.图5为图1中的第二视角下的内部结构的锁扣部与锁定件的另一种配合关系示意图。
28.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29.图7为图1中的第三视角下的内部结构的锁扣部与锁定件的再一种配合关系示意图。
30.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
31.图9为图1中的第四视角下的内部结构的锁扣部与锁定件的再一种配合关系示意图。
32.图10为图9中c处的放大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34.100-电动工具;101-逆时针;102-输出端部;10-安装壳体;110-触发器;111-第一安装位;112-第二安装位;113-第三安装位;121-第一弹性件;122-第二弹性件;130-电池包;20-开关组件;21-锁扣部;30-锁定件;31-锁定板;32-第一限位段;33-第二限位段;34-第二配合间距;35-限位槽;36-配合件;37-夹持空间;38-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36.实施例一:
37.参见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动工具100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图10,电动工具100的触发器110内设于壳体组件内,具体的,壳体组件例如包括安装壳体10、开关组件20和锁定件30。安装壳体10内设有用于安装触发器110的第一安装位111;开关组件20活动连接于安装壳体10的安装槽,且开关组件20用于与触发器110电连接;锁定件30设于安装壳体10的配合槽11内,且锁定件30在配合槽11内运动以使开关组件20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其中,安装壳体10内设有触发器110时,若开关组件20处于第一状态,则开关组件20与触发器110持续电连接;在第二状态时,开关组件20则与触发器110之间保持第一间距。
38.在一个具体实例中,结合实际加工情况,在将电动工具100进行闲置时,调节锁定件30在配合槽11内的位置,以使得对开关组件20进行按压时无法使其与触发器110接触,也即避免了误触发启动的情况出现。相对的,需要加工时,再拨动锁定件30在配合槽11内的位置,以使得能够按压开关组件20而与触发器110电连接。因此,由于存在锁定件30,使得能够将电动工具100的状态明确区分开为工作状态和待工作状态,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此外,当电动工具100作为家庭使用工具时,能够有效避免了被小孩误触发导致的安全事故,也即起到儿童锁的效果。
39.进一步的说,再结合本技术方案内容,利用调节锁定件30在配合槽11内的位置,能够使得电动工具100持续处于开机运行状态,避免了电动工具100的启动过于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持续按压动作,以使得在实际加工的过程中,即使操作人员的手部从开关组件20上脱离时,也不会导致电动工具100停止运行,从而确保了加工的稳定进行。
40.进一步的,锁定件30例如包括锁定板31和限位件。锁定板31与配合槽11连接以横向贯穿安装壳体10,且锁定板31靠近开关组件20的一侧设有限位槽35;限位件设于锁定板31对应限位槽35的位置;其中,当开关组件20处于第一状态时,限位件限制开关组件20从限位槽35内脱出;当开关组件20处于第二状态时,限位件限制开关组件20进入限位槽35。
41.具体的说,结合实际使用过程,当操作人员对开关组件20施加按压力以使得启动电动工具100时,移动锁定板31在配合槽11内的位置,使得进入限位槽35内的开关组件20在限位件的限制下,无法从限位槽35内脱出,从而使得电动工具100能够持续保持运行状态;当然,相对的,将锁定板31朝向与上述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使得开关组件20先与限位件脱离配合,再从限位槽35内脱出,之后再沿着相同的方向移动锁定板31,使得对开关组
件20再施加按压动作时,在限位件的限位作用下,使得开关组件20无法进入限位槽35内,于是,使得开关组件20与触发器110之间保持间距,也即电动工具100处于关机状态。因此,结合锁定件30的简单结构设置,使其在配合槽11内的移动方向与开关组件20的运动状态相结合以实现电动工具100在开启运行和关机两种状态之间切换的联动效果。
42.优选的,开关组件20的运动方向与锁定件30的运动方向相交或垂直;限位件例如包括第一限位段32,具体的,第一限位段32内设于限位槽35的第一内侧面;且第一限位段32朝向限位槽35的第二内侧面延伸;其中,第一内侧面与第二内侧面沿横向相对设置,且第一限位段32与第二内侧面之间形成用于供开关组件20进入限位槽35的第一配合间距;其中,调节锁定件30沿横向移动以使开关组件20的锁扣部21扣设至第一配合段时,开关组件20保持第二状态;当锁扣部21搭设于第一配合段远离限位槽35的一侧时,开关组件20进入第一状态,或,当锁扣部21位设于第一配合间距时,开关组件20可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43.结合图4,在一个具体实例中,开关组件20的运动方向与锁定件30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设置,且开关组件20在安装壳体10内可以是转动方式,而锁定件30在配合槽11内为线性移动方式。具体的说,开关组件20设置在安装壳体10内的下方位置;配合槽11设置在安装壳体10内,且沿安装壳体10的前后方向也即横向贯穿,且配合槽11位于开关组件20的上方位置,对应的,锁定件30也位于开关组件20的上方位置;而锁定件30为固定连接至安装壳体10的内部,且位于开关组件20的上方设置。
44.继续结合图4,更具体的说,开关组件20与安装壳体10转动连接的部位位于锁定件30的右方位置,而触发器110为设于锁定件30的左方位置。于是,当开关组件20逆时针101转动时,为同时朝向靠近锁定件30和触发器110的方向运动;反之,当开关组件20顺时针转动时,开关组件20为同时朝向远离锁定件30和触发器110的方向运动。结合锁定件30在配合槽11内的移动情况,能够使得锁扣部21与第一配合间距相对设置或者错位设置,当二者相对设置时,能够按压开关组件20以使其穿过第一配合间距进入到限位槽35内,相对的,当二者错位设置时,则由第一限位段32阻挡锁扣部21进入限位槽35内。
45.进一步的,当锁扣部21进入限位槽35内时,可推动设于配合槽11内的移动件,以使得锁扣部21搭设至第一限位段32上,从而使得开关组件20与触发器110持续保持接触,也即使得电动工具100保持运行状态。当然,需要控制电动工具100转入关机状态时,则只需要将锁定件30朝向与上述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便使得第一限位段32与锁扣部21相互分离,再使得锁扣部21沿着第一配合间距从限位槽35内脱出,再保持使得二者分离的方向继续移动锁定件30以将锁扣部21与第一配合间距错位设置,由第一限位段32起到限制开关组件20进入限位槽35的作用。
46.进一步的,限位件例如还包括第二限位段33,第二限位段33设于第二内侧面,且与第一限位段32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用于供锁扣部21进入限位槽35的第二配合间距34。
47.优选的,第一限位段32与第二限位段33在沿横向的投影至多部分重叠,且第一限位段32与限位槽35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限位段33与槽底之间的距离;其中,当锁扣部21抵接于第二限位段33远离限位槽35的一端时,开关组件20与触发器110之间保持第一间距;当锁扣部21扣设至第一限位段32时,锁扣部21与第二限位段33沿横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48.在上述具体实例的基础上,在另一个具体实例中,通过增设第二限位段33,能够使得调节锁定件30以实现与开关组件20和触发器110之间的联动更加便捷高效。具体的,为使得整体调节过程高效便捷,可以使得在安装壳体10上设置有限位卡件,该限位卡件用于安装连接开关组件20的弹性件,弹性件对开关组件20施加使其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弹性力,也即使得开关组件20朝向远离锁定件30方向的弹性力。在该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得电动工具100开机运行需要克服该弹性力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误触发的意外发生。而当锁扣部21进入到限位槽35内并且与第一限位段32搭设配合时,结合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能够增强锁扣部21与第一限位段32分别相互挤压,进一步降低了锁扣部21与第一限位段32在加工过程所产生的震动状态下发生脱离的风险。
49.优选的,安装壳体10内设有至少一个阻挡件;锁定板31设有用于与至少一个阻挡件配合的配合件36;其中,通过阻挡件与配合件36配合以限制锁定板31从配合槽11脱出。
50.优选的,配合件36的数量有两个,两个配合件36沿横向关于锁定板31对称设置;锁定件30例如还包括复位件38,复位件38夹设于由两个配合件36形成的夹持空间37内,且复位件38具有沿横向的形变力;其中,当阻挡件与相应的配合件36配合时,复位件38与安装壳体10的相应内壁配合,复位件38的形变量为第一形变量;当阻挡件与配合件36分离时,复位件38与安装壳体10的相应内壁分离,复位件38的形变量小于第一形变量。
51.优选的,安装壳体10内设有将开关组件20夹设其中的第二安装位112和第三安装位113;开关组件20例如包括开关本体、第一弹性件121和第二弹性件122。开关本体与安装壳体10转动连接,且开关本体所围绕转动的轴线方向与锁定件30在配合槽11内的移动方向共面设置;第一弹性件121设于第二安装位112和开关本体之间,第一弹性件121对开关本体施加使其远离第一安装位111的第一弹性力;第二弹性件122设于第三安装位113和开关本体之间,第二弹性件122对开关本体施加使其靠近第一安装位111的第二弹性力;其中,第一弹性力大于第二弹性力。
52.结合图4,进一步的说,由于第一弹性力是大于第二弹性力的,并且由于第一弹性件121与第二弹性件122是关于开关组件20在沿上下方向上的分布,也即使得开关组件20在第一弹性件121和第二弹性件122对其施加的综合弹性力作用下具有如图4视角下的逆时针101运动的趋势,也即使得开关组件20具有远离触发器110运动的趋势。结合电动工具100实际使用情况,使得对开关组件20施加按压力以克服上述提及的综合弹性力的作用,才能够使得开关组件20与触发器110发生电连接,再结合锁定件30在配合槽11内移动情况,使得在第一弹性件121和锁定件30的配合下,能够进一步提高了对于开关组件20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的稳定性和提高了对于电动工具操作的安全性。
53.优选的,安装壳体10为长条状,且安装壳体10由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右壳体和左壳体组成。
54.实施例二:
55.参见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动工具10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图10,电动工具100例如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壳体组件、驱动组件和电池包。具体的,驱动组件内设于安装壳体10的安装空间,且驱动组件位于安装壳体10的输出端部102;电池包倾斜安装于安装壳体10远离输出端部102的一端;其中,安装壳体10上形成用于供电池包滑动连接的平面,平面与驱动组件的驱动轴所在的轴线异面设置。
56.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