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摩托车上联板定位紧固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75411发布日期:2023-01-12 18:5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型摩托车上联板定位紧固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适用于多种摩托车型上的通用型上联板定位紧固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摩托车上联板需要与左右两个手把下夹架组装为一体,且整体的装配效果直接决定了车把管的直线度,并最终直接影响的骑行者的骑行感觉。
3.已有技术中,是通过人工手动组装方式进行装配,但是在装配过程中对车把管下夹架没有有效的装配限位,或者说没有对左右夹架同时限位,夹架螺栓紧固后会导致夹架跟随螺栓紧固方向进行一定程度的旋转,若发生旋转情况,就会出现多种问题,第一,会出现左右夹架不同轴的问题;第二,左右手把夹架u型槽同时倾斜相同的角度,这样在后续组装车把管和手把夹架后,检验人员难以发现车把管相对整车中度歪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适用多种不同车型上联板的定位,不仅能够保证上联板与下夹架之间的装配精度,而且方便后续与车把管组装工序操作的通用型摩托车上联板定位紧固辅助装置。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用型摩托车上联板定位紧固辅助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底板,以及设在底板上的上联板一级定位机构和手把下夹架二级定位机构。
6.所述上联板一级定位机构包括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定位组件和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定位组件,所述底板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两组相对布置的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定位组件,所述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定位组件和手把下夹架二级定位机构均设在底板上并位于两组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定位组件之间,且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定位组件位于手把下夹架二级定位机构的外侧,
7.所述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支架、转动手柄、用来与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定位配装的定位轴块,以及用来压制上联板的压块,所述第一支架与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手柄与第一支架的外侧面转动连接,且压块与转动手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内侧面设有定位轴块,
8.所述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支架和用来与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定位配装的定位销轴,所述第二支架与底板可拆卸连接,且定位销轴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9.所述手把下夹架二级定位机构包括第三支架、垫块安装座和垫块,所述第三支架与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多组可用于多种车型手把下夹架配套使用且成对布置的垫块安装座,任意一组的两个垫块安装座上可设有与左手把下夹架和右手把下夹架配合使用的垫块。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架的外侧面上设有手柄安装座和压块连接座,所
述转动手柄与手柄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压块连接座同时与转动手柄和手柄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压块设在压块连接座的底部并与其可拆卸连接。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架的内侧面上设有定位轴块安装座,所述定位轴块装在定位轴块安装座上。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架上还设有定位销轴连接座,所述定位销轴与定位销轴连接座固定连接,且定位销轴为台阶式结构。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支架为工字型支架,所述垫块具有与左手把下夹架和右手把下夹架底部凹面呈凹凸定位配合的凸起面。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上且分别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的周边设有限位止挡块。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部上且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分别移动的提把手。
16.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摩托车上联板定位紧固辅助装置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以及设在底板上的上联板一级定位机构和手把下夹架二级定位机构,
17.所述上联板一级定位机构包括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定位组件和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定位组件,所述底板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两组相对布置的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定位组件,所述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定位组件和手把下夹架二级定位机构均设在底板上并位于两组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定位组件之间,且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定位组件位于手把下夹架二级定位机构的外侧,
18.所述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支架、转动手柄、用来与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定位配装的定位轴块,以及用来压制上联板的压块,所述第一支架与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手柄与第一支架的外侧面转动连接,且压块与转动手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内侧面设有定位轴块,
19.所述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支架和用来与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定位配装的定位销轴,所述第二支架与底板可拆卸连接,且定位销轴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20.所述手把下夹架二级定位机构包括第三支架、垫块安装座和垫块,所述第三支架与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多组可用于多种车型手把下夹架配套使用且成对布置的垫块安装座,任意一组的两个垫块安装座上可设有与左手把下夹架和右手把下夹架配合使用的垫块,
2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1)确认减震器定位块、上联板孔定位块是否满足当前车型;2)再将底板上左右两个转动手柄向上抬起;3)接着放入左、右手把下夹架以及相关配件分别放在第三支架的垫块上,并且确保手把下夹架的底部与垫块紧密贴合,防止装配时,手把下夹架与上联板产生相对转动,影响装配精度,4)将上联板工装平台上,且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与定位轴块定位配合,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与定位销轴定位配合,完成上联板的定位,此时还要保证手把下夹架的螺栓穿过上联板装配孔,5)转动手柄使压块压在上联板上,上联板通过三个点进行定位,且三点定位呈三角形,可确保上联板与手把下夹架组装过程中的稳定性,6)确认上联板上平面装配的平面度,校验手把下夹架装配位置的直线度,校验转向柱、左右减震器孔位是否准确,7)此时,在螺栓上套装旋紧螺母,紧固螺母测力,完成上联板
与左右手把下夹架的装配。
2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辅助装置后,组装之前,先对上联板和下夹架分别进行多点定位,防止发生移动,可确保上联板与手把下夹架的装配精度,在上联板装配过程中,需要保证两侧减震器中心孔连线与两侧手把下夹架固定位置保持同一条直线,即下夹架在紧固后不会产生相对转动,且与两减震器装配孔保持同一角度,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整车装配后,车把管左端至左减震器中心定位螺母尺寸在173.3
±
3mm、车把管右端至右减震器中心定位螺母尺寸在174.4
±
3mm,有效避免了左右夹架不同轴的问题或者是左右手把夹架u型槽同时倾斜相同的角度的问题,减少因夹架不在同一个直线上的返修,而且有效避免了市场上投诉手把安装后前后偏斜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的后视示意图;
25.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27.图5是图4的另一方向视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30.如图1、2、3、4、5、6所示,一种通用型摩托车上联板定位紧固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以及设在底板1上的上联板一级定位机构2和手把下夹架二级定位机构3,
31.所述上联板一级定位机构2包括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定位组件21和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定位组件22,所述底板1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两组相对布置的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定位组件21,所述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定位组件22和手把下夹架二级定位机构3均设在底板1上并位于两组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定位组件21之间,且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定位组件22位于手把下夹架二级定位机构3的外侧,
32.所述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定位组件21包括第一支架211、转动手柄212、用来与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定位配装的定位轴块213,以及用来压制上联板的压块214,所述第一支架211与底板1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手柄212与第一支架211的外侧面转动连接,且压块214与转动手柄21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手柄214上还设有用来增大摩擦力的防滑套,所述第一支架211的内侧面设有定位轴块213。
33.所述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定位组件22包括第二支架221和用来与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定位配装的定位销轴222,所述第二支架221与底板1可拆卸连接,且定位销轴222与第二支架221固定连接。
34.所述手把下夹架二级定位机构3包括第三支架31、垫块安装座32和垫块33,所述第三支架31与底板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支架31上设有多组可用于多种车型手把下夹架配套使用且成对布置的垫块安装座32,任意一组的两个垫块安装座32上可设有与左手把下夹
架和右手把下夹架配合使用的垫块33。
35.如图2、4、5所示,为了便于在第一支架上安装转动手柄和压块,并且能保证转动手柄转动的通畅性,不会发生卡顿,所述第一支架211的外侧面上设有手柄安装座215和压块连接座216,所述转动手柄212与手柄安装座215转动连接,所述压块连接座216同时与转动手柄212和手柄安装座215转动连接,所述压块214设在压块连接座216的底部并与其可拆卸连接。
36.如图1、2、4、5所示,为了方便安装定位轴块,所述第一支架211的内侧面上设有定位轴块安装座217,所述定位轴块213装在定位轴块安装座217上。
37.如图1、4所示,为了方便安装定位销轴,以及便于转向柱装配孔的快速定位装配,所述第二支架221上还设有定位销轴连接座223,所述定位销轴222与定位销轴连接座223固定连接,且定位销轴222为台阶式结构。
38.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合理性,所述第三支架31为工字型支架,所述垫块33具有与左手把下夹架和右手把下夹架底部凹面呈凹凸定位配合的凸起面。
39.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在底板上发生移动,所述底板1上且分别位于第一支架211和第三支架31的周边设有限位止挡块11。
40.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搬移本实用新型整体,所述底部1上且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分别移动的提把手12。
41.根据实际车型选择适当垫块,并安装在相应的垫块安装座32上,本实用新型可适用多种车型上联板的定位辅助固定,以及提高车型切换效率。
42.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1)先将底板1上的左右两个转动手柄212向上抬起,2)接着将组装后的左、右手把下夹架4分别放在第三支架31的垫块33上,并且确保手把下夹架4的底部与垫块33紧密贴合,防止装配时手把下夹架与上联板5产生相对转动,影响装配精度,3)将上联板5放置在第二支架221和左右两个第一支架211上,且上联板减震器安装孔与定位轴块213定位配合,上联板转向柱装配孔与定位销轴222定位配合,完成上联板5的定位,此时还要保证手把下夹架的螺栓穿过上联板装配孔,4)转动左右两个转动手柄212,使压块214压制在上联板5上,上联板5通过三个点进行定位,且三点定位呈三角形,可确保上联板5与手把下夹架组装过程中的稳定性,5)校验上联板上平面装配的平面度,校验手把下夹架装配位置的直线度,校验转向柱、左右减震器孔位是否准确,6)此时,在螺栓上套装旋紧螺母,转动螺母,完成上联板与左右手把下夹架的装配。
4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辅助装置后,组装之前,先对上联板和下夹架分别进行多点定位,防止发生移动,可确保上联板与手把下夹架的装配精度,在上联板装配过程中,需要保证两侧减震器中心孔连线与两侧手把下夹架固定位置保持同一条直线,即下夹架在紧固后不会产生相对转动,且与两减震器装配孔保持同一角度,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整车装配后,车把管左端至左减震器中心定位螺母尺寸在173.3
±
3mm、车把管右端至右减震器中心定位螺母尺寸在174.4
±
3mm,有效避免了左右夹架不同轴的问题或者是左右手把夹架u型槽同时倾斜相同的角度的问题,减少因夹架不在同一个直线上的返修,而且有效避免了市场上投诉手把安装后前后偏斜的问题。
44.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
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