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文物修复,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纸质文物修复台。
背景技术:
1、文物修复是在文物上通过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进行修复,能够延长文物的保存时间,对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文物中的纸张修复时,需要使用修复台,将纸质文物摊开,市场上的纸质文物修复台多种多样,但仍存在一些缺点;
2、由于纸张文物一般面积较大,修复台的角度固定,操作人员需要趴在文物上,才能接触到较为远的位置,修复难度较大,且不方便对文物进行限位,文物在修复过程中容易折损,不方便放置修复工具,拿取和放置容易影响到文物,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纸质文物修复台,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纸质文物修复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的纸质文物修复台的角度固定,操作人员需要趴在文物上,才能接触到较为远的位置,修复难度较大,且不方便对文物进行限位,文物在修复过程中容易折损,不方便放置修复工具,拿取和放置容易影响到文物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纸质文物修复台,包括:
3、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安装在桌腿上;
4、还包括:
5、桌板,所述桌板通过支撑机构设置在支撑底板上,其中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和限位槽;
6、所述桌板的上方设置有纸张夹持机构,其中包括海绵垫、压板、磁条和手持板。
7、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等间距分布,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卡槽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在桌板的下方,其中桌板转动连接在支撑底板上。
8、优选的,所述桌板的内部镶嵌有铁条,且铁条等间距分布,所述铁条和磁条实现磁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桌板的上方紧密贴合有海绵垫,且海绵垫的上方一体化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内部安装有磁条,且压板的上方焊接有手持板,其中手持板的纵截面呈“l”字形结构。
10、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下方焊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方一体化设置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内部卡槽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方固定有置物架,且置物架转动连接在支撑底板上;
12、所述固定板、第二支撑杆和置物架组合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置物架内卡槽连接有隔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调节角度的纸质文物修复台,由于纸张文物一般面积较大,可调节修复台的角度,拉近操作人员和文物之间的距离,降低修复难度,且能够对文物进行限位,避免文物在修复过程中折损,方便放置修复工具,保证操作的便利;
14、1.设置有桌板、第一支撑杆和限位槽,通过桌板转动连接在支撑底板上,桌板通过第一支撑杆进行支撑,第一支撑杆和等间距分布的限位槽卡槽连接,可调节修复台的角度,拉近操作人员和文物之间的距离,降低修复难度;
15、2.设置有海绵垫、压板和磁条,通过压板内固定的磁条和桌板内固定的铁条磁性连接,将压板固定在桌板上,压板下方固定的海绵垫和文物贴合,能够对文物进行限位,避免文物在修复过程中折损;
16、3.设置有置物架、第二支撑杆和支撑块,通过第二支撑杆对置物架进行支撑,转动第二支撑杆和置物架,连接块和支撑块卡槽连接,可固定置物架,方便放置修复工具,保证操作的便利。
1.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纸质文物修复台,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纸质文物修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4),且限位槽(4)等间距分布,所述限位槽(4)的内部卡槽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且第一支撑杆(3)转动连接在桌板(2)的下方,其中桌板(2)转动连接在支撑底板(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纸质文物修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2)的内部镶嵌有铁条(5),且铁条(5)等间距分布,所述铁条(5)和磁条(8)实现磁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纸质文物修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2)的上方紧密贴合有海绵垫(6),且海绵垫(6)的上方一体化设置有压板(7),所述压板(7)的内部安装有磁条(8),且压板(7)的上方焊接有手持板(9),其中手持板(9)的纵截面呈“l”字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纸质文物修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下方焊接有固定板(10),且固定板(10)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固定板(1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纸质文物修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1)的上方一体化设置有支撑块(12),且支撑块(12)的内部卡槽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上方固定有置物架(14),且置物架(14)转动连接在支撑底板(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