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5546发布日期:2023-08-04 03:0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切加工领域,尤其涉及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参考文献如cn218195684u,其揭示了一种模切机,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活动块7之间转动安装有压辊8,机架1远离压辊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料板19用于将模切后的纸张导出,在模切加工领域的销孔模切过料对材料进行复合的工序后,现有技术在进行此工序后,没有考虑如何改变材料的出料角度,一般情况下仅仅是在经过主压辊进行复合后,便进行出料操作,此种操作无法处理因材料自身较长会在出料后发生弯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2、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侧方支撑板、

3、第二侧方支撑板、

4、以及位于二者之间,将二者连接起来的压辊;

5、在压辊其位于第一侧方支撑板内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在压辊其位于第二侧方支撑板内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弹性件,使得当材料经过压辊下方,材料厚度分别挤压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使得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带动其连接着的压辊向远离地面的方向运动,在过料后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复位,其带动连接着的压辊复位。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原有的拉料过程中增加一调节装置,使得材料的复合过程不仅依靠拉料装置作用在材料上的张力来完成,使得材料平整的复合在料带上,降低材料发生弯曲或尺寸不良的概率,提升加工效率并节约了材料。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别在第一侧方支撑板、第二侧方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空腔部、第二空腔部,第一空腔部和第二空腔部具有远离地面方向的开口。其有益效果是:可根据实际需求在第一空腔部、第二空腔部设置不同的模组。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空腔部、第二空腔部其靠近地面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辊块、第二辊块,压辊连接第一辊块、第二辊块。其有益效果是:第一辊块、第二辊块为压辊提供来自于侧面的支撑。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空腔部、第二空腔部其远离地面方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使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侧方支撑板、第二侧方支撑板其远离地面方向的一端。其有益效果是: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能够分别向第一侧方支撑板、第二侧方支撑板提供远离于地面方向的支撑。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空腔部内设置有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辊块其远离地面的一端,第一固定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固定块。其有益效果是:第一固定件向压辊提供定向作用。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空腔部内设置有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辊块其远离地面的一端,第二固定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块。其有益效果是:第二固定件向压辊提供定向作用。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固定件其位于第一固定块、第一辊块之间的部分套设有第一弹性件。其有益效果是:可利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特性来对材料进行复合。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固定件其位于第二固定块、第二辊块之间的部分套设有第二弹性件。其有益效果是:可利用第二弹性件的弹性特性来对材料进行复合。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其分别露出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部分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件、第二加固件。其有益效果是:第一加固件、第二加固件分别对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提供轴向的加固。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侧方支撑板、第二侧方支撑板其远离压辊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横板,横板将第一侧方支撑板、第二侧方支撑板的远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其有益效果是:横板对第一侧方支撑板、第二侧方支撑板进行定向固定加固。

1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在所述第一侧方支撑板(21)、第二侧方支撑板(22)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空腔部(31)和第二空腔部(32),所述第一空腔部(31)和第二空腔部(32)具有远离地面方向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空腔部(31)、第二空腔部(32)其靠近地面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辊块(41)、第二辊块(42),所述压辊(1)连接所述第一辊块(41)、第二辊块(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空腔部(31)、第二空腔部(32)其远离地面方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块(51)、第二固定块(52),所述第一固定块(51)、第二固定块(52)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方支撑板(21)、第二侧方支撑板(22)其远离地面方向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空腔部(31)内设置有第一固定件(61),使得所述第一固定件(6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辊块(41)其远离地面的一端,第一固定件(6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块(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空腔部(32)内设置有第二固定件(62),使得所述第二固定件(6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辊块(42)其远离地面的一端,第二固定件(6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块(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固定件(61)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51)、第一辊块(41)之间的部分套设有所述第一弹性件(7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固定件(62)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52)、第二辊块(42)之间的部分套设有所述第二弹性件(7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固定件(61)、第二固定件(62)其分别露出所述第一固定块(51)、第二固定块(52)的部分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件(81)、第二加固件(8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方支撑板(21)、第二侧方支撑板(22)其远离所述压辊(1)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横板(9),所述横板(9)将所述第一侧方支撑板(21)、第二侧方支撑板(22)的远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侧方支撑板、第二侧方支撑板,以及位于二者之间,将二者连接起来的压辊,在所述压辊其位于第一侧方支撑板内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在所述压辊其位于第二侧方支撑板内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弹性件,使得当材料经过压辊下方,材料厚度分别挤压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使得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带动其连接着的压辊向远离地面的方向运动,在过料后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复位,其带动连接着的压辊复位。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主压辊的后端设置材料弯曲度调节装置,使得经过主压辊压制完成复合的材料与料带在经过本装置后能够根据需要来调节材料的出料角度从而控制材料的角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