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开锁机构及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2226发布日期:2023-09-09 18:2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外部开锁机构及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门锁,尤其涉及一种外部开锁机构及门锁。


背景技术:

1、门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安全工具,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门锁的结构功能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对安全性要求较低但对隐私性有要求的使用场景中,如卫生间,门锁的位于门内的把手往往具有拉动锁头、锁定和解锁的功能,而门外的把手则仅具有拉动锁头的功能。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从外面打开已从内部锁定的门锁,外门把手上预设有开锁件,利用工具拧动开锁件即可打开门锁。

2、现有技术中,外门把手为中空结构,开锁件套设于外门把手内,开锁件从外门把手朝向使用者的一面上漏出端部,端部上设置有用于方便工具拧动的槽体,此种设置方案下,开锁件的端部过于明显,非紧急情况下也容易遭人利用而导致门被从外部打开,导致隐私性缺乏保障,同时门把手的平整度被破坏,美观程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部开锁机构及门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开锁件的设置位置过于明显,导致锁门时所能形成的空间隐私安全性下降,且门把手的平整度被破坏而导致美观度下降的问题。

2、根据第一方面,该外部开锁机构包括:包括外门把手以及开锁件,所述外门把手用于与门锁的锁体连接,并位于门体的外侧,所述外门把手上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向所述外门把手的侧面开口形成第一对接孔,所述开锁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开锁件上形成有第二对接孔,当所述锁体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对接孔与所述第二对接孔对齐,通过在所述第一对接孔和所述第二对接孔中插入固定件,能够使所述开锁件与所述外门把手实现同步转动。

3、作为所述外部开锁机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外部开锁机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外门把手连接,所述连接组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外门把手运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连接组件全部位于所述第二对接孔之外,使所述开锁件能够相对所述外门把手自由转动,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连接组件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对接孔中,又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二对接孔中,使得所述开锁件与所述外门把手能够同步转动,所述连接组件构成所述固定件。

4、作为所述外部开锁机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按钮以及弹簧,所述按钮包括钮帽以及与所述钮帽连接的直杆,所述钮帽的外形与所述第一对接孔相适应,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直杆的外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钮帽或所述直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对接孔的围壁连接;当所述连接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钮帽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对接孔的外部,所述直杆位于所述第二对接孔之外,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当所述连接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钮帽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对接孔中,所述直杆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二对接孔中,所述弹簧被压缩。

5、作为所述外部开锁机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插设于所述第一对接孔中,所述连接杆的外周缘向外突出形成若干个凸缘,所述第一对接孔的围壁内凹形成多个与所述凸缘相配合的凹槽,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凸缘和所述凹槽而与所述第一对接孔卡接,将所述凸缘与不同的所述凹槽配合,能够使所述连接杆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6、作为所述外部开锁机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外门把手包括把手部以及形成于所述把手部上的套筒部,所述容置腔形成于所述套筒部上。

7、作为所述外部开锁机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对接孔位于所述把手部在所述套筒部的投影面上,使得当使用者正视于所述外门把手时,所述把手部能够对所述第一对接孔形成遮挡。

8、根据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门锁,该门锁包括如前述任一实施方案所涉及的外部开锁机构,以及锁体和内门把手;

9、所述锁体包括锁舌组件以及与所述锁舌组件连接的锁组件,所述锁组件具有使所述外门把手不能带动所述锁舌组件运动的锁定状态和使所述外门把手能够带动所述锁舌组件运动的解锁状态;

10、所述内门把手与所述锁体连接,并位于门的内侧,所述内门把手能够带动所述锁组件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间切换;

11、所述外门把手与所述锁体连接,并位于门的外侧,所述外门把手能够在所述锁组件的解锁状态下带动所述锁舌组件运动,

12、所述开锁件与所述锁组件连接,使得所述开锁件能够带动所述锁组件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间切换,所述开锁件上形成有第二对接孔,当所述锁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二对接孔与所述第一对接孔对齐,当所述固定件插设于所述第一对接孔和所述第二对接孔中时,所述外门把手具备带动所述锁组件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间切换的能力。

13、作为所述门锁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锁体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锁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在所述锁组件的驱动下,所述锁舌组件能够缩入所述外壳中,或从所述外壳中伸出;

14、所述锁组件包括锁定拨钮、锁定滑块和锁舌拨钮,两个所述锁舌拨钮贴靠于所述锁定拨钮的内外两侧并与所述锁定拨钮转动连接,所述锁舌拨钮与所述锁舌组件连接,所述开锁件与所述锁定拨钮连接,从而能够带动所述锁定拨钮转动,内侧的所述锁舌拨钮与所述内门把手连接,从而能够跟随所述内门把手运动,外侧的所述锁舌拨钮与所述外门把手连接,从而能够跟随所述外门把手运动;

15、内侧的所述锁舌拨钮逆时针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锁定拨钮逆时针转动,所述锁定拨钮与所述锁定滑块相连接,所述锁定拨钮逆时针转动能够带动所述锁定滑块滑动并使所述锁定滑块限制外侧的所述锁舌拨钮顺时针转动,以达到锁定状态;

16、所述锁舌拨钮顺时针转动能够带动所述锁舌组件向所述外壳内部滑动,所述锁舌组件向所述外壳的内部滑动能够推动所述锁定拨钮顺时针转动,所述锁定拨钮顺时针转动能够带动所述锁定滑块解除对外侧的所述锁舌拨钮的限制,以达到解锁状态。

17、作为所述门锁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锁定拨钮上设置有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位于所述锁定拨钮的内侧,使得所述第一联动件位于内侧的所述锁舌拨钮的运动路径上,当内侧的所述锁舌拨钮逆时针转动时能够与所述第一联动件接触,从而带动所述锁定拨钮逆时针转动;

18、所述锁定滑块上设置有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二联动件位于所述锁定滑块的外侧,所述锁定滑块与所述锁定拨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当所述锁定拨钮逆时针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锁定滑块上升,使所述第二联动件与所述外门把手抵接以形成限位,从而形成锁定状态,当所述锁定拨钮顺时针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锁定滑块下降,以解除所述第二联动件对所述外门把手的限位,从而达到解锁状态。

19、作为所述门锁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锁定拨钮包括解锁部,所述解锁部内设置有与所述开锁件相配合的解锁孔,所述开锁件插设于所述解锁孔中,所述解锁部外周沿设置有拨臂和推动部,所述拨臂用于与所述锁定滑块连接,使得所述锁定拨钮能够带动所述锁定滑块运动,所述推动部用于与所述锁舌组件联动,使得所述锁舌组件能够在向所述外壳内部运动时通过推动所述推动部而带动所述锁定拨钮运动;

20、所述锁舌拨钮包括联动部、与所述锁舌组件相配合的拨动部和与所述第二联动件相配合的锁定部,所述联动部的一侧与所述锁定拨钮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内门把手或所述外门把手连接,所述拨动部和所述锁定部设置于所述联动部的周侧,在所述拨动部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联动件相配合的上锁部。

21、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该外部开锁机构将第一对接孔设置于外门把手的侧面,使第一对接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常规使用状态下,门内空间的私密性具有更高的保障,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外门把手的美观程度,并且,通过将固定件插入第一对接孔与第二对接孔中即可使外门把手具备解锁功能,操作简单便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