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板的组装置物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5440发布日期:2023-12-21 16:4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面板的组装置物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饰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面板的组装置物架结构。


背景技术:

1、金属墙面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室内装潢领域,具有容易安装、免于采用水泥,且外观简洁等优点。

2、当普通的瓷砖或岩板墙面,如果加装置物架,一般采用钻孔用膨胀螺栓固定的形式,但这样会对墙体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一旦置物架需要改变位置,就会露出钻孔,影响美观。同理,即使是金属墙面板,一旦钻孔,一样难以修复。且金属墙面板并非与建筑墙面的水泥或砖粘合在一起固定,厚度也有限,靠钻孔受力难以确保置物架的承重量。

3、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墙面板的组装置物架结构,无需打孔即可自由组装,拆除不留痕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墙面板的组装置物架结构,包括立柱、底梁、横梁、墙面板,底梁水平设于地面,立柱立于底梁上,多档横梁水平固定在立柱上,墙面板固定安装于横梁表面,包括竖直支架和置物架;竖直支架竖直设置在横梁背面,与至少一条横梁固定连接,竖直支架的底端支撑于底梁,且竖直支架的正面沿竖向排列设有多档插槽,插槽正对于相邻两块墙面板之间的缝隙;置物架的背侧设有安装钩,安装钩穿过墙面板之间的缝隙钩设于插槽中。

4、进一步的,所述插槽顶端宽度大于安装钩的宽度,插槽底端宽度等于安装钩的宽度,插槽中部设有逐渐收敛的第一过渡斜面。

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钩的顶端宽度等于竖直支架的材料厚度,插槽底端的材料嵌设于安装钩之中。

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钩的底端宽度大于竖直支架的材料厚度,安装钩的中部设有逐渐收敛的第二过渡斜面。

7、进一步的,所述置物架背侧位于安装钩的下方设有支撑边,支撑边支撑于竖直支架的表面。

8、进一步的,所述置物架背侧位于安装钩的下方设有支撑座,支撑座支撑于墙面板的表面。

9、进一步的,墙面板之间的缝隙内设有填充条,将竖直支架遮蔽。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墙面板的组装置物架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1、可以自由组装,通过墙面板之间的缝隙伸入竖直支架,以安装钩钩设于插槽固定;

12、竖直支架底端支撑于底梁,承重力由地面提供,安全可靠;

13、拆除不留痕迹,墙面板免遭破坏,自由度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墙面板的组装置物架结构,包括立柱、底梁、横梁、墙面板,底梁水平设于地面,立柱立于底梁上,多档横梁水平固定在立柱上,墙面板固定安装于横梁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支架和置物架;竖直支架竖直设置在横梁背面,与至少一条横梁固定连接,竖直支架的底端支撑于底梁,且竖直支架的正面沿竖向排列设有多档插槽,插槽正对于相邻两块墙面板之间的缝隙;置物架的背侧设有安装钩,安装钩穿过墙面板之间的缝隙钩设于插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板的组装置物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顶端宽度大于安装钩的宽度,插槽底端宽度等于安装钩的宽度,插槽中部设有逐渐收敛的第一过渡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墙面板的组装置物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钩的顶端宽度等于竖直支架的材料厚度,插槽底端的材料嵌设于安装钩之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面板的组装置物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钩的底端宽度大于竖直支架的材料厚度,安装钩的中部设有逐渐收敛的第二过渡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墙面板的组装置物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背侧位于安装钩的下方设有支撑边,支撑边支撑于竖直支架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墙面板的组装置物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背侧位于安装钩的下方设有支撑座,支撑座支撑于墙面板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墙面板的组装置物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墙面板之间的缝隙内设有填充条,将竖直支架遮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面板的组装置物架结构,包括立柱、底梁、横梁、墙面板,底梁水平设于地面,立柱立于底梁上,多档横梁水平固定在立柱上,墙面板固定安装于横梁表面,还包括竖直支架和置物架;竖直支架竖直设置在横梁背面,与至少一条横梁固定连接,竖直支架的底端支撑于底梁,且竖直支架的正面沿竖向排列设有多档插槽,插槽正对于相邻两块墙面板之间的缝隙;置物架的背侧设有安装钩,安装钩穿过墙面板之间的缝隙钩设于插槽中。本技术无需打孔即可自由组装,拆除不留痕迹。

技术研发人员:叶楠,姚春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康普顿至高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