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机构及箱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8575发布日期:2024-05-11 00:1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铰链机构及箱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铰链机构,具体涉及一种铰链机构及箱体组件。


背景技术:

1、现阶段家用电器更多的以独立的产品呈现,但是,随着人类对于其家庭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电要求与家居家装融为一体,因此越来越多的嵌入式家电随之出现。嵌入式家电的关键技术往往在于其铰链,然而现有的铰链在对行程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额外设置一些其他结构件以实现对铰链行程的调节,从而导致铰链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铰链机构及制冷设备,以解决铰链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铰链机构,包括:支撑座;活动座;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枢转连接所述支撑座和所述活动座,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座,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的铰接处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第四连杆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块匹配的限位槽,在所述活动座相对于所述支撑座打开至预定角度时,所述限位凸块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3、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固定梢,所述第一固定梢与所述第一连杆相对固定,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固定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梢外套设固定有所述限位凸块。

4、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凸块呈凸轮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梢的端部设置有锯齿部,所述第一连杆具有与所述锯齿部对应设置的锯齿槽,所述第一固定梢通过所述锯齿部与所述锯齿槽配合,以可调节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杆。

5、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自锁部,所述自锁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支撑座铰接的一端,所述活动座靠近所述自锁部的一侧形成有卡块,在所述活动座相对于所述支撑座关闭时,所述卡块和所述自锁部卡接,以锁定所述活动座。

6、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自锁部包括:主体部,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支撑座铰接的一端;卡扣,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且位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活动座的一侧,在所述活动座相对于所述支撑座关闭时,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块卡接;弹性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以驱动卡扣向第一方向转动至与所述卡块卡接;抵接块,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且位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支撑座的一侧,所述弹性件可驱动所述主体部转动至所述抵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杆抵接。

7、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卡扣朝向所述卡块一侧形成有弧形面,所述卡块朝向所述卡扣一侧形成有驱退面,在所述活动座相对于所述支撑座转动至关闭的过程中,所述驱退面与所述弧形面接触,并驱动所述卡扣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

8、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壁,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连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和所述支撑壁铰接,所述第四连杆一端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座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一端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座铰接。

9、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活动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距离所述支撑座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通孔距离所述支撑座的距离,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通孔。

10、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杆包括连接两个第一侧壁的第一连接臂,第一连接臂开设有让位槽,所述第三连杆上对应所述让位槽形成有凸起部,当所述活动座相对于所述支撑座完全打开时,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让位槽内。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箱体组件,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铰链机构;箱体,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箱体;门体,所述活动座设置于所述门体。

1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的铰链机构包括支撑座、活动座和联动组件。其中,联动组件枢转连接支撑座和活动座。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支撑座,第三连杆的一端和第四连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活动座,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四连杆;其中,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的铰接处设置有限位凸块,第四连杆开设有与限位凸块匹配的限位槽,在活动座相对于支撑座打开至预定角度时,限位凸块卡设于限位槽内。该铰链机构不仅能够实现超大行程,以使得箱体组件在处于零嵌入式的状态下实现超箱开关门,还能够在不增加零件,使用自身零件的基础上实现对铰链机构行程的调节,以有效降低该铰链机构的生产成本。并且,由于无需额外增加零件,因此该铰链机构也具有集成度更高,体积更小的优势。



技术特征:

1.一种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固定梢,所述第一固定梢与所述第一连杆相对固定,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固定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梢外套设固定有所述限位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块呈凸轮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梢的端部设置有锯齿部,所述第一连杆具有与所述锯齿部对应设置的锯齿槽,所述第一固定梢通过所述锯齿部与所述锯齿槽配合,以可调节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自锁部,所述自锁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支撑座铰接的一端,所述活动座靠近所述自锁部的一侧形成有卡块,在所述活动座相对于所述支撑座关闭时,所述卡块和所述自锁部卡接,以锁定所述活动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部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朝向所述卡块一侧形成有弧形面,所述卡块朝向所述卡扣一侧形成有驱退面,在所述活动座相对于所述支撑座转动至关闭的过程中,所述驱退面与所述弧形面接触,并驱动所述卡扣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壁,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连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和所述支撑壁铰接,所述第四连杆一端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座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一端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座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距离所述支撑座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通孔距离所述支撑座的距离,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包括连接两个第一侧壁的第一连接臂,第一连接臂开设有让位槽,所述第三连杆上对应所述让位槽形成有凸起部,当所述活动座相对于所述支撑座完全打开时,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让位槽内。

10.一种箱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机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铰链机构及箱体组件。铰链机构包括支撑座、活动座和联动组件。其中,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支撑座,第三连杆的一端和第四连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活动座,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四连杆;其中,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的铰接处设置有限位凸块,第四连杆开设有与限位凸块匹配的限位槽,在活动座相对于支撑座打开至预定角度时,限位凸块卡设于限位槽内。该铰链机构不仅能够实现超大行程,还能够使用自身零件实现对铰链机构行程的调节,以降低其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符秀亮,陈正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