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旋转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415阅读:17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动旋转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旋转器。
目前,为旋动螺钉或螺母的手动工具仅具有单一功用,如“+”字头螺丝刀,“-”字头螺丝刀,套筒板手等,分别只能旋动“+”字头螺钉,“-”字头螺钉和六角头螺钉或螺母,而且旋转角度小,操作费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手动旋转器,它不仅可输出正、反向扭矩,而且便于操作。当它分别配上相应的附件,可分别进行旋动小型螺钉,旋动小型螺母或钻小孔等作业。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予以具体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构造示意图(图中拆去手枪式壳体的左半体)。
图2是螺杆的构造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螺旋机构构造示意图,图中拆去螺杆及外套。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中拆去螺杆转向开关。
图7是图6的G-G剖视图,图中拆去套筒组合体的零件。
图8是套筒的俯视图;图9是图8的D-D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仰视图;
图11是图8的K向视图。
图12是前挡圈视图;
图13是
图12的E-E剖视图。
图14是外套及螺杆转向开关的俯视图。
图15是
图14的F-F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整体机构构造示意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内腔的手枪式壳体,设于手枪式壳体上部内腔的螺旋机构,设于手枪式壳体下部的铰链五杆机构以及用以驱动铰链五杆机构和螺旋机构的槽形摆杆。
手枪式壳体由相互对称的左半体,右半体1以及联接螺钉18组成。手枪式壳体上部内腔的前、后部分别设有前、后轴承套2、3,手枪式壳体的上侧设有以便拨动螺杆转向开关的开口4。
螺旋机构由前、后部置于前、后轴承套上的螺杆14,套于螺杆上的具有前挡圈5,套筒6、外套7和螺套隔块8的套筒组合体,位于套筒内腔且套于螺杆上的前、后螺套9、10,分别置于前后螺套上的前、后止动片11,和位于套筒组合体上侧部用以控制前、后止动片的螺杆转向开关组成。
螺杆上设有分别自后部两侧起始的两条左螺旋槽12和两条右螺旋槽13,左、右螺旋槽的螺距相等。螺杆的前端设置着具有内六角孔15的附件定位套42并伸出手枪式壳体。定位套上还设有防止附件脱落的弹只40和弹性卡箍41。
前螺套9内壁上设有两条与螺杆的左螺旋槽相对应的左螺纹道16,前螺套后部外缘设有顺时针转向止动棘齿17。
后螺套10内壁上设有两条与螺杆的右螺旋槽相对应的右螺纹道18,后螺套前部外缘设有逆时针转向止动棘齿42。
套筒的上侧部开有方形通口19,方形通口前方的左、右侧分别设有一个向前下方倾斜的定位槽口20,方形通口后方的左、右侧分别设有一个向后下方倾斜的定位槽口21;套筒前部的上、下侧分别设有前挡圈凸耳定位道口22(呈L型)和与定位道口22相通的位于内壁上的导槽23,套筒中部下缘设有螺套隔块定位道口24。套筒后部上侧设有外套限位凸块25。
外套7自套筒前部套入。前挡圈5的两个凸耳26经导槽23塞入套筒后,转个角度,被定位道口22卡住。
止动片11的两个凸耳27置于定位槽口内,止动片的挡齿条28位于螺套的棘齿间。螺杆转向开关由推拉柄29和联接于推拉柄下侧的具有前后折曲端的弹簧片30组成,推拉柄中部上侧的凸块31自外套7上侧的推拉窗口32伸出。弹簧片的前折曲端压于前止动片的前端,使前止动片后部的挡齿条翘起,弹簧片的后折曲端压住后止动片的前部,使后止动片前部的挡齿条卡住后螺套10的棘齿。
铰链五杆机构由手枪式壳体下部,下摆杆33,上摆杆34,连杆37和驱动杆38组成。下摆杆与驱动杆的下端相铰接。连杆的一端铰接于驱动杆的下部;连杆的另一端设有扭簧支套35及扭簧36,与上摆杆相铰接。扭簧36的一端卡在连杆的下侧,另一端卡在上摆杆的下侧。驱动杆的上部向后弯曲,其上端与套筒的下部相铰接。
槽形摆杆39位于驱动杆38的前外侧,其上方的左、右侧部铰接于手枪式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如下所述(一)根据作业需要在附件定位套上安置相应的附件,如“+”字头螺丝刀杆,“-”字头螺丝刀杆,具有内六角孔的套杆(用以旋动螺母),钻头或已装好钻头的小钻夹头。这些附件的后部均设有可插置于定位套42内的六角形柱杆。假设,用户要上紧某个六角形螺母,则可选用相应的具有内六角孔的套杆,该套杆的后部插入附件定位套42后即由弹只40及弹性卡箍41定位。
(二)确定螺杆转向开关的工作位置用手指伸入手枪式壳体上部的开口4并向前推动螺杆转向开关(此为螺杆顺时针转动的开关预置状态。反之,向后推动螺杆转向开关,则为螺杆逆时针转动的开关预置状态)。
(三)工作过程握持手枪式壳体的下部及槽形摆杆,将置于手枪式壳体头部的套杆正对螺母并按紧,然后不断捏放槽形摆杆的下部,在捏动槽形摆杆的过程中,槽形摆杆压迫铰链五杆机构的驱动杆,带动套筒组合体及前、后螺套沿螺杆后行(后螺套10被止动片11卡住,相对套筒6静止不动;而前螺套9则相对套筒顺时针转动),于是,螺杆14在后螺套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并经套杆将六角形螺母旋紧;在放开槽形摆杆的过程中,铰链五杆机构的驱动杆在扭簧36弹力的作用下,带动套筒组合体及前、后螺套沿螺杆前行复位(前螺套相对套筒逆时针转动;后螺套则相对套筒顺时针转动),如此一捏一放,直至上紧螺母为止。
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便利,体积小,修配方便(各零部件之间均为可拆联接)等显著优点。此外,配上相应的附件还可进行旋动小型螺钉、小型螺母及钻小孔等作业。是机械、电器、船舶、车辆、建筑装修等行业及家庭适用的修配工具。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手动旋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1)具有内腔的手枪式壳体;(2)设于手枪式壳体上部内腔的螺旋机构;(3)设于手枪式壳体下部的铰链五杆机构;(4)用以驱动铰链五杆机构和螺旋机构的槽形摆杆;(1.1)手枪式壳体上部内腔的前、后部分别设有前、后轴承套,手枪式壳体的上侧设有以便拨动螺杆转向开关的开口;(2.1)螺旋机构由前、后部、置于前、后轴承套上的螺杆,套于螺杆上的具有套筒及外套的套筒组合体,位于套筒内腔且套于螺杆上的前、后螺套,分别置于前、后螺套上的前、后止动片和位于套筒组合体上侧部用以控制前、后止动片的螺杆转向开关组成,螺杆上设有分别自后部两侧起始的两条左螺旋槽和两条右螺旋槽,左、右螺旋槽的螺距相等,螺杆的前端设置着具有内六角孔的附件定位套并伸出手枪式壳体,前螺套内壁上设有两条与螺杆的左螺旋槽相对应的左螺纹道,前螺套后部外缘设有顺时针转向止动棘齿,后螺套内壁上设有两条与螺杆的右螺旋槽相对应的右螺纹道,后螺套前部外缘设有逆时针转向止动棘齿,套筒的上侧部开有方形通口,方形通口前方的左、右侧分别设有一个向前下方倾斜的定位槽口,方形通口后方的左右侧分别设有一个向后下方倾斜的定位槽口,止动片的两个凸耳置于定位槽口内,止动片的挡齿条位于螺套的棘齿间,螺杆转向开关由推拉柄和联接于推拉柄下侧的具有前后折曲端的弹簧片组成,推拉柄中部上侧的凸块自外套上侧的推拉窗口伸出,弹簧片的前折曲端压于前止动片的前端,使前止动片后部的挡齿条翘起,弹簧片的后折曲端压住后止动片的前部,使后止动片前部的挡齿条卡住后螺套的棘齿;(3.1)铰链五杆机构由手枪式壳体下部,下摆杆,上摆杆,连杆和驱动杆组成,下摆杆与驱动杆的下端相铰接,连杆的一端铰接于驱动杆的下部;连杆的另一端设有扭簧支套及扭簧,与上摆杆相铰接。扭簧的一端卡在连杆的下侧,另一端卡在上摆杆的下侧。驱动杆的上部向后弯曲,其上端与套筒的下部相铰接;(4.1)槽形摆杆位于驱动杆的前外侧,其上方的左、右侧部铰接于手枪式壳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旋转器,其特征在于由具有内腔的手枪式壳体,设于手枪式壳体上部的螺旋机构,设于手枪式壳体下部的铰链五杆机构和用以驱动铰链五杆机构和螺旋机构的槽形摆杆组成。螺旋机构的螺杆前端设有附件定位套。它不仅可输出正反向扭矩,而且便于操作。当它分别配上相应的附件,可进行旋动小螺钉、小螺母及钻小孔等作业,是一种适用的修配工具。
文档编号B25B33/00GK2102828SQ9120578
公开日1992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6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6日
发明者陈群, 高逸镕 申请人:福建省投资企业公司福州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