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打孔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69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打孔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打孔机制造领域,特别适用于烟纸的打孔。
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是目前,烟纸、无纺布、人造革等材料的透气度处理,采用的是化学工艺而实现的。其不足点是透气的均匀度及透气性难以保证,抗张力强度无法保证,因此产品的质量也无法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以电子打孔而避免化学工艺制孔的不足,具有电子打孔透气度均匀且能够保证透气性及抗张力强度的电子打孔处理机。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1、设计思想由频率采样电路(17)取得随车速(导纸辊或纸辊转速)不同的近似脉冲,然后经过脉冲整形放大电路(18)整形放大,经脉宽调制电路(19)进行调宽,然后经整形放大电路(20)整形放大推动作功电路(21)作功。电源电路(22)供给各部分能量。报警器(23)由高压过流报警电路(23-1)、低压过流报警电路(23-2)和交流报警电路(23-3)构成。目的是当交流电路或整形放大电路或作功电路过流短路时进行报警的同时给控制电路(24)信号,再由控制电路控制分切机和烟纸处理机,以保证工作的稳定可靠性。
2、结构方案电子打孔处理机,它包括电源控制柜(1),打孔电极总成(3)位于机架(8)的上面,两导辊(4)分别位于打孔电极总成(3)的前端和后端的机架(8)上,缠物辊(5)分别位于机架(8)的前端和后端的缠物辊架上,电子打孔控制柜(2)通过机架(8)上的支架而位于打孔电极总成(3)的上方,其打孔电极总成(3)中的打孔电极的接线端通过引线接电子打孔控制柜(2)中作功电路(21)中各脉冲变压器B的次级,光电接收总成(7)位于导辊(4)或缠物辊(5)上且其光电开关1GK1通过引线接打孔电极控制柜(2)中频率采样电路(17)的信号端。打孔电极总成(3)由调节件(9)、上电极(10)、上极板(11)、上隔板(12)、下隔板(13)、下极板(14)及下电极(15)构成,上、下电极(10,15)分别固定在上、下极板(11,14)上,上隔板(12)制有电极通孔且上隔离板与上电极板(11)相触,上电极(10)则分别位于上隔板中的电极通孔内,下隔板(13)上制有电极通孔且下隔板与下电极板(14)间隔固定,下电极(15)则分别位于下隔板中的电极通孔内,由上电极(10)、上极板(11)及上隔板(12)构成的上打孔电极总成与由下隔板(13)、下极板(14)及下电极(15)构成的下打孔电极总成之间的间隙通过调节件(9)调节,其调节的范围为0.02~20mm。上、下电极(10,15)的电放尖端低于上、下隔离板(12,13)的面,目的是便于纸张通过而不被划伤、划破。下隔离板(13)、下极板(14)和下电极(15)用下电极板(16)取代。电子打孔控制柜(2)由壳体、频率采样电路(17)、脉冲整形放大电路(18)、脉宽调制电路(19)、整形放大电路(20)、作功电路(21)、报警器(23)及控制电路(24)构成。频率采样电路(17)由光电开关1GK1、电阻1R1、1R2构成,1R1的一端接1GK1中光电接收管的集电极、脉冲整形放大电路(18)中三极管1V1的集电极、整形放大电路(20)中三极管1V2、1V3的集电极及电源控制柜(1)中输出电源A端,1R1的另一端接1GK1中光电发射管的正极,光电发射管的负极接1R2的一端、脉冲整形放大电路(18)中电阻1R4的一端、脉宽调制电路(19)中可调电阻1W1的一端、整形放大电路(20)中电阻1R7、1R8、2R3的一端、作功电路(21)中三极管2V2的发射极、二极管2V3的正极及接地,1R2的另一端接1GK1中光电接收管的发射极(信号输出端)及接脉冲整形放大电路(18)中电阻1R3、电容1C1的一端(信号输入端);脉冲整形放大电路(18)由电阻1R3、1R4、三极管1V1、非门1IC1及电容1C1、1C2构成,1R3、1C1的另一端接1V1的基极,1V1的发射极接1R4的另一端及1C2的一端,1C2的另一端接1IC1的信号输入端,1IC1的信号输出端接脉宽调制电路(19)中电容1C3的一端(信号输入端);脉宽调制电路(19)由电容1C3、可调电阻1W1及非门1IC2构成,1C3的另一端接1W1的另一端及1IC2的信号输入端,1IC2的信号输出端接整形放大电路(20)中非门1IC3~1IC6的信号输入端;整形放大电路(20)由非门1IC3~1IC6、2IC1、2IC2、电阻1R5~1R8、2R1~2R3、电容1C4、1C5、2C1、三极管1V2、1V3、2V1构成,1IC3、1IC4和1IC5、1IC6的信号输出端分别并接后又分别接1R5、1C4和1R6、1C5的一端,1R5、1C4和1R6、1C5的另一端分别并接后接1V2和1V3的基极,1V2和1V3的发射极(两信号输出端out1、out2)分别接1R8和1R7的另一端及两个2IC1(2IC1由5~10非门电路构成)的信号输入端,两个2IC1的信号输出端分别接10~20个2IC2(2IC2由5~10非门电路构成)的信号输入端,10~20个2IC2信号输出端分别接(以一组电路叙述,其余的电路相同)2R1、2C1的一端,2R1、2C1的另一端接2R2的一端及2V1的基极,2R2的另一端接作功电路(21)中电阻2R4的一端及电源控制柜(1)输出电源D端,2V1的集电极接2IC1、2IC2的电源端、报警器(23)中低压过流报警器(23-2)的信号输端二极管3V1的正极及保险丝2BX1的一端,2BX1的另一端接电源控制柜(1)中的电源输出A端,2V1的发射极(信号输出端)接2R3的另一端及作功电路(21)中电容2C2、电阻2R5的一端;作功电路(21)由电容2C2、电阻2R4~2R6、功率管2V2、二极管2V3、5~20个脉冲变压器B及打孔电极总成(3)构成,2C2、2R5的另一端接2R4的另一端、2V2的基极、2V2的集电极接2V3的负极、2R6的一端,2R6的另一端接脉冲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的一端(5~20个脉冲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串联连接),脉冲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报警器(23)中高压过流报警电路(23-1)的信号输入端二极管3V2的正极且通过保险丝2BX2接电源控制柜(1)中的电源输出C端,脉冲变压器B的次级一端分别接打孔电极总成(3)中的上电极(10)、另一端分别接打孔电极总成(3)中的下电极(14)或并接接打孔电极总成(3)中的下电极板(16);高压过流报警电路(23-1)与作功电路(21)相匹配,由光电耦合器3V3、二极管3V2、3V4、比较器3IC1、继电器3J1、电阻3R1~3R5构成,3V2的负极接3V3中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3R1的一端,3R1的另一端接3R2、3R5的一端、3IC1的4端、3J1线圈的一端及低压过流报警电路(23-2)中电阻3R7、3R10的一端、3IC2的4端、3J2线圈的一端,3V3中光电接收管的集电极接3R3、3R4的一端、3IC1的7端、低压过流报警电路(23-2)中光电耦合器3V5中光电接收管的集电极、电阻3R8、3R9的一端、比较器3IC2的7端及电源控制柜(1)中输出电源B端,光电接收管的发射极接3R2的另一端、3V4的负极,3V4的正极接3R3的另一端、3IC1的2端,3R4的另一端接3IC1的3端及3R5的另一端,3IC1的6端接3J1线圈的另一端;低压过流报警电路(23-2)与作功电路(21)相匹配,由光电耦合器3V5、二极管3V1、3V6、比较器3IC2、电阻3R6~3R10及继电器3J2构成,3V1的负极接3R6的一端,3R6的另一端接3V5中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3V5中光电接收管的发射极接3R7的另一端、3V6的负极,3V6的正极接3R8的另一端及3IC2的3端,3R9的另一端接3IC2的2端及3R10的另一端,3IC2的7端接3J2线圈的另一端;交流报警电路(23-3)由光电耦合器4V2、二极管4V1、4V6、三极管4V3~4V5、继电器4J1及电阻4R1、4R2构成,4V1的正极通过保险丝7BX接电源控制柜(1)输出电源A端的电源变压器7B1初级线圈的一端,4V1的负极接4V2中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4R1的一端,4R1的另一端接电源控制柜(1)中输出电源C端的电源调压器8B1初级线圈的一端,4V2中光电接收管的集电极接4V3~4V5的集电极及电源控制柜(1)中输出电源B端,光电接收管的发射极接4V3的基极,4V3的发射极接4V4的基极,4V4的发射极接4R2的一端,4R2的另一端接4V5的基极,4V5的发射极接4V6的正极,4V6的负极接4J1线圈的一端,4J1线圈的另一端接地;控制电路(24)由空气开关K1-2、时间继电器J1、J2、交流接触器CJ10、继电器J3、常开按钮AN1、常闭按钮AN2、指示灯1ZD、1ZD2、ZD1~ZD3、继电器触点3J1K、3J2K、4J1K、J1K(常开)、J3K1、J3K2(常闭)、交流器触点CJ10K1~CJ10K3(常开)及二极管8V1~8V3构成,K1-2的输入端接220V电源端、K1-2的输出端的一端接1ZD的一端、CJ10K1的一端、CJ10线圈的一端、3J1K、3J2K、4J1K的一端,K1-2输出端的另一端接1ZD1的另一端、CJ10K2的一端及AN2的一端,AN2的另一端接J3K2的一端,J3K2的另一端接CJ10K3、AN1的一端,CJ10K3、AN1的另一端接CJ10线圈的另一端,CJ10K1的另一端接J1、J2线圈的一端、1ZD2的一端及电源控制柜(1)中的电源调压器8B1的一输入端,J1、J2线圈的另一端分别接J1K的两端且J1线圈的另一端接CJ10K2的另一端、1ZD2的另一端、J3线圈的一端、ZD1~ZD3的一端及电源控制柜(1)中电源调压器8B1的另一输入端,J3线圈的另一端接8V1~8V3的负极,8V1的正极接ZD1、3J1K的另一端,8V2的正极接ZD2、3J2K的另一端,8V3的正极接ZD3、4J1K的另一端,J3K1两端接分切机。电子控制柜(1)由壳体及电源电路(22)构成,其中电源电路(22)中的高压直流电路由调压器8B1、变压器8B2、全桥BQI、时间继电器触点J2K1、电阻8R1、8R2及电容8C1、8C2构成,8B1的调整端接8B2初级线圈的一端,8B2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8B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8B2次级线圈接BQI的输入端,BQI的一输出端接J2K1、8R1的一端,J2K1、8R1的另一端接8C1、8C2、8R2的一端,8C1、8C2、8R2的另一端接BQI的另一输出端且接地。上、下电极(10,15)和下电极板(16)采用镍合金或白银或钨材。下电极板(16)的两端呈弧形。
3、工作原理1)电源控制柜由空气开关K1-2、指示灯1ZD1构成交流供电电路,由常开按钮AN1、常闭按钮AN2、交流接触器CJ10、指示灯1ZD2构成启动显示电路,供给各变压器220V交流电;由保险丝8BX1调压器8B1、变压器8B2、电容8C1、8C2、电阻8R2构成直流200V直流供电电路以供给作功电路;由保险丝7BX、变压器7B1经全桥7QI1、电容7C1、7C2整流滤波之后经7IC1(7815)稳压及电容7C3高频滤波提供+15V直流,以供给频率采样电路,脉冲整形放大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整形放大电路;由保险丝6BX、变压器6B1、电阻6R1、电容6C1、全桥6QI、电容6C2、6C3、6C4组成-6V供电电路,供给整形放大电路及作功电路各晶体管基极,以保证晶体管可靠截止;由保险丝5BX、变压器5B1、全桥5QI1、5IC1(7812)、电容5C1~5C3构成报警器供电电路,由5B1经5QI1、5C1、5C2整流滤波后经5IC1及5C3高频滤波形成报警器供电+12V直流电流;时间继电器J1、J2和电阻8R1构成电源延时软启动保护电路,以防止浪涌电流过大。
2)电子打孔控制柜(包括信号作功电路和报警控制电路)a、信号作功电路(包括频率采样电路、脉冲整形放大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整形放大电路及作功电路);由光电开关1GK1频率采样,经三极管1V1放大,经非门1IC1整形、由电容1C3、可调电阻1W1、非门1IC2脉宽调制,再由非门1IC3、1IC4、1IC5、1IC6、三极管1V2、1V3整形放大分二路推动后级,这两路推动后级10~20路2IC1,再由10~20路2IC1推50~100路2IC2,经三极管2V1放大后,推动作功电路中的功率管2V2在脉冲变压器次级产生高压之游离空气使之正负离子复合放电火花穿孔。
b、报警控制电路(包括报警器和控制电路)三极管3V1为整形放大电流显示,由光电耦合器3V5耦合信号,再由二极管3V6取样,电阻3R9、3R10、比较器3IC2构成比较放大器,正常时,光电耦合器3V5输出高电平,3IC2输出低电平,继电器3J2不动作;过流时,保险丝2BX1熔断,比较器3IC2输出高电平,3J2动作(3J2K闭合),指示灯ZD2发光显示,继电器J3动作输出给控制端口(J3K1、J3K2断开),交流接触CJ10失电,CJ10K1~CJ10K3断开,整机断电停止,二极管3V2、电阻3R1~3R5、比较器3IC1及继电器3J1是作功电路显示报警,其原理和上述一致,故不再叙述,二极管4V1、光电耦合器4V2、电阻4R1组成交流报警电路,当熔断器熔断时,4V4输出高电平经三极管4V3、4V4、电阻4R2、三极管4V6饱和导通,使继电器4J1得电(4J1K吸合),指示灯ZD3发光,继电器J3得电动作输出给控制端口J3K1、J3K2断开,并自动断电、整机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采用电子打孔取代了化学工艺制孔的不足,具有电子打孔透气度均匀、抗张力强度好、透气性保证的特点,二是本机结构设计新颖、独特、体小、便于安装,三是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图1是电子打孔处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子打孔处理机的打孔电极总成(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子打孔处理机的打孔电极总成(3)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电子打孔处理机的框图。
图5是电子打孔处理机的原理图中第17~22、24部分。
图6是电子打孔处理机的原理图中第21、22、23-1~23-3部分。
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以叙述。
电源控制柜(1)由壳体和电源电路(22)两部分构成,壳体按现有配电柜的加工工艺制作,电源电路(22)首先参照附图5和6设计并制作印制板,电器及电子元器件外购或外协,然后参照附图5、6及印制板图将其焊接在印制板上调试合格,最后装入壳体内连线、统调;电子打孔控制柜(2)由壳体、频率采样电路(17)、脉冲整形放大电路(18)、脉宽调制电路(19)、整形放大电路(20)、作功电路(21)、报警器(23)及控制电路(24)构成,壳体按现有配电柜的加工工艺制作,各部分电路首先参照附图5~6设计并制作印制板,电器及电子元器件外购或外协,然后参照附图5、6及印制板图将其焊接在印制板上,调试合格,装入壳体内,连好线,统调;打孔电极总成(3)参照附图2或3及说明书第五部分,按现有技术加工制作,并参照附图2或3及说明书第五部分安装调试合格;光电接收总成(7)按现有技术加工制作;总装参照说明书第五部分及附图1,打孔电极总成(3)镶嵌固定在机架(8)的上端面,两导辊(4)采用轴承座、轴承及轴而分别安装在打孔电极总成(3)的前端和后端的机架(8)上,纸辊(5)(缠绕辊)分别安装在机架(8)的前端和后端的纸辊(缠物辊)架上,电子打孔控制柜通过机架(8)上的支架而固定在打孔电极总成(3)的上方,其接线端通过引线接电子打孔控制柜(2)中作功电路(21)中各脉冲变压器的次级,光电接收总成(7)安装在导纸辊(4)或纸辊(5)的同轴上且其光电开关1GK1通过引线接打孔电极控制柜(2)中频率采样电路(17)的信号端。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打孔处理机,它包括电源控制柜(1),其特征是打孔电极总成(3)位于机架(8)的上面,两导辊(4)分别位于打孔电极总成(3)的前端和后端的机架(8)上,缠物辊(5)分别位于机架(8)的前端和后端的缠物辊架上,电子打孔控制柜(2)通过机架(8)上的支架而位于打孔电极总成(3)的上方,其打孔电极总成(3)中的打孔电极的接线端通过引线接电子打孔控制柜(2)中作功电路(21)中各脉冲变压器B的次级,光电接收总成(7)位于导辊(4)或缠物辊(5)上且其光电开关1GK1通过引线接打孔电极控制柜(2)中频率采样电路(17)的信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打孔处理机,其特征是打孔电极总成(3)由调节件(9)、上电极(10)、上极板(11)、上隔板(12)、下隔板(13)、下极板(14)及下电极(15)构成,上、下电极(10,15)分别固定在上、下极板(11,14)上,上隔板(12)制有电极通孔且上隔离板与上电极板(11)相触,上电极(10)则分别位于上隔板中的电极通孔内,下隔板(13)上制有电极通孔且下隔板与下电极板(14)间隔固定,下电极(15)则分别位于下隔板中的电极通孔内,由上电极(10)、上极板(11)及上隔板(12)构成的上打孔电极总成与由下隔板(13)、下极板(14)及下电极(15)构成的下打孔电极总成之间的间隙通过调节件(9)调节,其调节的范围为0.02~2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打孔处理机,其特征是上、下电极(10,15)的电放尖端低于上、下隔离板(12,13)的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打孔处理机,其特征是下隔离板(13)、下极板(14)和下电极(15)用下电极板(16)取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打孔处理机,其特征是电子打孔控制柜(2)由壳体、频率采样电路(17)、脉冲整形放大电路(18)、脉宽调制电路(19)、整形放大电路(20)、作功电路(21)、报警器(23)及控制电路(24)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打孔处理机,其特征是频率采样电路(17)由光电开关1GK1、电阻1R1、1R2构成,1R1的一端接1GK1中光电接收管的集电极、脉冲整形放大电路(18)中三极管1V1的集电极、整形放大电路(20)中三极管1V2、1V3的集电极及电源控制柜(1)中输出电源A端,1R1的另一端接1GK1中光电发射管的正极,光电发射管的负极接1R2的一端、脉冲整形放大电路(18)中电阻1R4的一端、脉宽调制电路(19)中可调电阻1W1的一端、整形放大电路(20)中电阻1R7、1R8、2R3的一端、作功电路(21)中三极管2V2的发射极、二极管2V3的正极及接地,1R2的另一端接1GK1中光电接收管的发射极(信号输出端)及接脉冲整形放大电路(18)中电阻1R3、电容1C1的一端(信号输入端);脉冲整形放大电路(18)由电阻1R3、1R4、三极管1V1、非门1IC1及电容1C1、1C2构成,1R3、1C1的另一端接1V1的基极,1V1的发射极接1R4的另一端及1C2的一端,1C2的另一端接1IC1的信号输入端,1IC1的信号输出端接脉宽调制电路(19)中电容1C3的一端(信号输入端);脉宽调制电路(19)由电容1C3、可调电阻1W1及非门1IC2构成,1C3的另一端接1W1的另一端及1IC2的信号输入端,1IC2的信号输出端接整形放大电路(20)中非门1IC3~1IC6的信号输入端;整形放大电路(20)由非门1IC3~1IC6、2IC1、2IC2、电阻1R5~1R8、2R1~2R3、电容1C4、1C5、2C1、三极管1V2、1V3、2V1构成,1IC3、1IC4和1IC5、1IC6的信号输出端分别并接后又分别接1R5、1C4和1R6、1C5的一端,1R5、1C4和1R6、1C5的另一端分别并接后接1V2和1V3的基极,1V2和1V3的发射极(两信号输出端out1、out2)分别接1R8和1R7的另一端及两个2IC1(2IC1由5~10非门电路构成)的信号输入端,两个2IC1的信号输出端分别接10~20个2IC2(2IC2由5~10非门电路构成)的信号输入端,10~20个2IC2信号输出端分别接(以一组电路叙述,其余的电路相同)2R1、2C1的一端,2R1、2C1的另一端接2R2的一端及2V1的基极,2R2的另一端接作功电路(21)中电阻2R4的一端及电源控制柜(1)输出电源D端,2V1的集电极接2IC1、2IC2的电源端、报警器(23)中低压过流报警器(23-2)的信号输端二极管3V1的正极及保险丝2BX1的一端,2BX1的另一端接电源控制柜(1)中的电源输出A端,2V1的发射极(信号输出端)接2R3的另一端及作功电路(21)中电容2C2、电阻2R5的一端;作功电路(21)由电容2C2、电阻2R4~2R6、功率管2V2、二极管2V3、5~20个脉冲变压器B及打孔电极总成(3)构成,2C2、2R5的另一端接2R4的另一端、2V2的基极、2V2的集电极接2V3的负极、2R6的一端,2R6的另一端接脉冲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的一端(5~20个脉冲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串联连接),脉冲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报警器(23)中高压过流报警电路(23-1)的信号输入端二极管3V2的正极且通过保险丝2BX2接电源控制柜(1)中的电源输出C端,脉冲变压器B的次级一端分别接打孔电极总成(3)中的上电极(10)、另一端分别接打孔电极总成(3)中的下电极(14)或并接接打孔电极总成(3)中的下电极板(16);高压过流报警电路(23-1)与作功电路(21)相匹配,由光电耦合器3V3、二极管3V2、3V4、比较器3IC1、继电器3J1、电阻3R1~3R5构成,3V2的负极接3V3中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3R1的一端,3R1的另一端接3R2、3R5的一端、3IC1的4端、3J1线圈的一端及低压过流报警电路(23-2)中电阻3R7、3R10的一端、3IC2的4端、3J2线圈的一端,3V3中光电接收管的集电极接3R3、3R4的一端、3IC1的7端、低压过流报警电路(23-2)中光电耦合器3V5中光电接收管的集电极、电阻3R8、3R9的一端、比较器3IC2的7端及电源控制柜(1)中输出电源B端,光电接收管的发射极接3R2的另一端、3V4的负极,3V4的正极接3R3的另一端、3IC1的2端,3R4的另一端接3IC1的3端及3R5的另一端,3IC1的6端接3J1线圈的另一端;低压过流报警电路(23-2)与作功电路(21)相匹配,由光电耦合器3V5、二极管3V1、3V6、比较器3IC2、电阻3R6~3R10及继电器3J2构成,3V1的负极接3R6的一端,3R6的另一端接3V5中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3V5中光电接收管的发射极接3R7的另一端、3V6的负极,3V6的正极接3R8的另一端及3IC2的3端,3R9的另一端接3IC2的2端及3R10的另一端,3IC2的7端接3J2线圈的另一端;交流报警电路(23-3)由光电耦合器4V2、二极管4V1、4V6、三极管4V3~4V5、继电器4J1及电阻4R1、4R2构成,4V1的正极通过保险丝7BX接电源控制柜(1)输出电源A端的电源变压器7B1初级线圈的一端,4V1的负极接4V2中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4R1的一端,4R1的另一端接电源控制柜(1)中输出电源C端的电源调压器8B1初级线圈的一端,4V2中光电接收管的集电极接4V3~4V5的集电极及电源控制柜(1)中输出电源B端,光电接收管的发射极接4V3的基极,4V3的发射极接4V4的基极,4V4的发射极接4R2的一端,4R2的另一端接4V5的基极,4V5的发射极接4V6的正极,4V6的负极接4J1线圈的一端,4J1线圈的另一端接地;控制电路(24)由空气开关K1-2、时间继电器J1、J2、交流接触器CJ10、继电器J3、常开按钮AN1、常闭按钮AN2、指示灯1ZD、1ZD2、ZD1~ZD3、继电器触点3J1K、3J2K、4J1K、J1K(常开)、J3K1、J3K2(常闭)、交流器触点CJ10K1~CJ10K3(常开)及二极管8V1~8V3构成,K1-2的输入端接220V电源端、K1-2的输出端的一端接1ZD的一端、CJ10K1的一端、CJ10线圈的一端、3J1K、3J2K、4J1K的一端,K1-2输出端的另一端接1ZD1的另一端、CJ10K2的一端及AN2的一端,AN2的另一端接J3K2的一端,J3K2的另一端接CJ10K3、AN1的一端,CJ10K3、AN1的另一端接CJ10线圈的另一端,CJ10K1的另一端接J1、J2线圈的一端、1ZD2的一端及电源控制柜(1)中的电源调压器8B1的一输入端,J1、J2线圈的另一端分别接J1K的两端且J1线圈的另一端接CJ10K2的另一端、1ZD2的另一端、J3线圈的一端、ZD1~ZD3的一端及电源控制柜(1)中电源调压器8B1的另一输入端,J3线圈的另一端接8V1~8V3的负极,8V1的正极接ZD1、3J1K的另一端,8V2的正极接ZD2、3J2K的另一端,8V3的正极接ZD3、4J1K的另一端,J3K1两端接分切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打孔处理机,其特征是电源控制柜(1)由壳体及电源电路(22)构成,其中电源电路(22)中的高压直流电路由调压器8B1、变压器8B2、全桥BQI、时间继电器触点J2K1、电阻8R1、8R2及电容8C1、8C2构成,8B1的调整端接8B2初级线圈的一端,8B2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8B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8B2次级线圈接BQI的输入端,BQI的一输出端接J2K1、8R1的一端,J2K1、8R1的另一端接8C1、8C2、8R2的一端,8C1、8C2、8R2的另一端接BQI的另一输出端且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打孔处理机,其特征是上、下电极(10,15)和下电极板(16)采用镍合金或白银或钨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打孔处理机,其特征是下电极板(16)的两端呈弧形。
专利摘要电子打孔处理机主要用于烟纸、无纺布、人造革的打孔,特别适用于烟纸的打孔,由电源控制柜、电子打孔控制柜、打孔电极总成、导辊、缠物辊、光电接收总成及机架构成。其优点一是采用电子打孔取代了化学工艺制孔的不足,具有电子打孔透气度均匀、抗张力强度好、透气性保证的特点,二是结构设计新颖、独特、体小、便于安装,三是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文档编号B26F1/28GK2184527SQ9322428
公开日1994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9日
发明者蔺康计 申请人:蔺康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