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修车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894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移动式修车躺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修理配具,尤其适用于底盘距地面较高的汽车底部修理的移动式修车躺板。
在已有技术中,汽车修理工或司机修理汽车底部故障时,要把汽车开到或拉到修车地沟上部,人在沟内操作,如果没有修车地沟或在驶途中遇有汽车底部有故障,修理工或司机就要仰躺在车下地面上进行操作,其不利因素一是地面脏污,尤其是雨天;二是地面寒凉;三是串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躺地修车使用的移动式修车躺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移动式修车躺板由底板和装在底板下面的脚轮组成。修车时,人躺在其上,借助手脚可移入车下,进行操作。
为了存放方便,底板由前、中、后三块可折叠的平板构成。底板可采用塑料、金属板,木板制成。
脚轮由转动轮、安装转动轮的支架和轮轴构成,转动轮可采用利于纵横移动的橡胶或塑料材质的球形轮,也可采用作直线移动的轴承或盘形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人躺在底板上修车,隔凉,卫生;2.底板采用折叠式,结构简单,便于存放,可随车配备;3.底板下面有脚轮,便于车下移动操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简图;图2是
图1的仰视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简图;图4是图3的仰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祥细描述参见
图1,2,移动式修车躺板由塑料底板1和安装在底板1下面的六个脚轮2组成。底板1表面制成纵横交错的条纹,以增加人体与该面的摩擦。整个躺板外形尺寸为1200×400×50mm,撑重90公斤。
参见图3,底板1由前、中、后三块可折叠的塑料平板3、4、5构成,平板3头部制成凸形9,以减少不必要的板面,降低重量,利于折叠后首尾搭接,减少厚度;平板4两边制成内凹弧形10,既利于增加胳臂活动空间,又可减少不必要的板面,平板5尾部制成凹形11,利于腿部蹬移,减少重量。
参见图4,脚轮2由转动轮6、安装转动轮6的支架7和轮轴8构成。平板3一端与平板4旋接,另一端由转动轮6支撑;平板5一端与平板4旋接,另一端由两个转动轮6支撑。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式修车躺板,其特征在于它由底板(1)和安装在底板(1)下部的脚轮(2)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修车躺板,其特征在于底板(1)由前中、后三块可折叠的平板(3)、(4)、(5)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修车躺板,其特征在于脚轮(2)由转动轮(6)和安装转动轮(6)的支架(7)以及轮轴(8)构成。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修车躺板,其特征在于脚轮(2)由转动轮(6)和安装转动轮(6)的支架(7)以及轮轴(8)构成。
5.按照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移动式修车躺板,其特征在于平板(3)制成凸形头部(9),其下有一个脚轮(2)。
6.按照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移动式修车躺板,其特征在于平板(4)两边制成内凹弧形状(10)。
7.按照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移动式修车躺板,其特征在于平板(5)制成凹形尾部(11),其下有两个脚轮(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卡车底部修理的移动式修车躺板。它由底板和装于底板下部的脚轮组成,底板采用分段折叠结构,具有使用隔凉、卫生、存放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B25H5/00GK2178164SQ93241898
公开日1994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7日
发明者夏健冬 申请人:夏健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