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轮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489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持式轮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手持式金属剪切设备,涉及一种手持式轮剪,特别适用于剪切1.5毫米以下的金属板材。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金属剪刀系根据杠杆原理设计而成,剪切力是一个随剪切支点与切点距离增长而增大的变化力,在剪切金属板材例如铁皮时,由于铁皮入切时的剪切压力角是变化的,一般大于45°,产生很大的后退分压力,特别是剪切稍厚一点的铁皮时,难以入切;由于切口分开角在50°~60°(操作者的拳头夹角),使剪切边产生较大的延伸变形,剪切边易成荷叶式变形;由于剪切口在前,操作者在后,中间受剪刀阻挡,操作者要伸头前倾,才能看清剪切线路,使用不方便;由于操作手把位于铁皮的开口夹角的中间(操作者拳头的位距),受铁皮开口角的局限,加之夹角后压分力的作用,因而费力且难操作,常有被铁皮划破手的现象,使用较不安全。中国专利ZL92228903.4提供了一种手动多功能滚动剪板机,它包括带圆盘状刀片的上刀体和下刀体,棘轮扳手,曲梁和机座;上刀体和下刀体各装有上刀轴和下刀轴,上刀轴的两端分别装有上刀片和棘轮扳手;下刀体与机座相连接,上刀体通过曲梁与机座相连接,机座上装有带定位挡板的支架;这种剪板机虽然可对板材连续滚动剪切,但结构较复杂,体积较大,难以随意移动,只能将板材置于该剪板机刀体中才能完成剪切,操作不方便,特别是剪切面积较大的板材时,这一缺陷更为明显。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灵活的手持式轮剪。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一种手持式轮剪,包括刀口位置对应的上轮式切刀和下轮式切刀,其特征之处是还包括本体件(1),该本体件(1)由一端有下轴孔(22)的曲梁(24),与曲梁(24)另一端相连的有上轴孔(23)的U形体(25),与U形体(25)底部相连的下手把(21)构成,上轴孔(23)与下轴孔(22)上下错开且相互平行;轴(14),该轴(14)的一段位于下轴孔(23)内、并有2~3个沿下轴孔(22)径向从曲梁(24)外旋入的轴定位螺钉(5),轴(14)的另一段套有可以自由转动的所述下轮式切刀(6)、并在外端头设置有定位垫圈(3)和凸台或螺钉(4);主轴(10),该主轴(10)的一段位于U形体(25)的上轴孔(23)内、并在位于U形体(25)中间的主轴(10)上通过键(20)固定联接有棘轮(15)、棘轮(15)外套有棘轮套(16)、棘轮套(16)中设置有槽并置有与棘轮(15)齿位置对应的棘齿(17)及压缩弹簧(18);该主轴(10)的另一段上通过键(19)固定联接有所述上轮式切刀(2)、并在主轴(10)的外端头设置有定位垫圈(3)和凸台或螺钉(4);主轴(10)的另一端头装有轴用挡圈(9);上手把,该上手把(12)通过螺钉或铆钉(11)与棘轮套(16)固定联接;弹簧(8),该弹簧(8)一端联接在上手把(12)上、另一端联接在本体件(1)上。
本实用新型内容中,所述上轮式切刀(2)和下轮式切刀(6)的外圆周面上沿轴向均布有一组位置对位、可以相互啮咬的微齿(26)。
本实用新型内容中,所述的2~3个轴定位螺钉(5)均匀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内容中,所述上手把(12)的尾端活动联接有扣环(13)。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特点(1)以轮式切刀的中心轴为支点作滚动剪切,剪切力恒定,剪切点与被剪切物的压力角恒定不变,被剪切物不会在剪切压力下产生后退分力,易于入切和剪切;切口分开角度较小,被剪切物的切边不会产生延伸性变形;逆向滚切,即剪切的运行方向是向操作者的面前由远至近,易看清剪切线路;上位式操作,操作手把大大高于被剪切物平面,操作方便、安全,剪切迅速、效果好;(2)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省力,特别适用于1.5毫米厚以下金属板材或一定厚度非金属板材的剪切。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剪切时的平面原理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图3的俯视图;图6是图3中本体件1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件,2-上轮式切刀,3-定位垫圈,4-螺钉,5-轴定位螺钉,6-下轮式切刀,7-螺钉或凸钉,8-弹簧,9-轴用挡圈,10-主轴,11-铆钉,12-上手把,13-扣环,14-轴,15-棘轮,16-棘轮套,17-棘齿,18-压缩弹簧,19-键,20-键,21-下手把,22-下轴孔,23-上轴孔,24-曲梁,25-U形体,26-微齿。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手持式轮剪,包括本体件1,该本体件1由一端有下轴孔22的曲梁24、与曲梁24另一端相连的有上轴孔23的U形体25、与U形体25底部相连的下手把21构成,上轴孔23与下轴孔22上下错开且相互平行;轴14,该轴14的一段位于下轴孔23内、有2个对称分布并沿下轴孔22径向从曲梁24外旋入的轴定位螺钉5以调节轴14的轴向定位,轴14的另一段套有可以自由转动的下轮式切刀6、并在外端头设置有定位垫圈3和螺钉4以保证下轮式切刀6不轴向位移;主轴10,该主轴10的一段位于U形体25的上轴孔23内、并在位于U形体25中间的主轴10上通过键20固定联接有棘轮15、棘轮15外套有棘轮套16、棘轮16中设置有槽并置有与棘轮15齿位置对应的棘齿17及压缩弹簧18;该主轴10的另一段上通过键19固定联接有上轮式切刀2(有键槽)、并在主轴10的外端头设置有定位垫圈3和螺钉4以保证切刀2不轴向位移,主轴10的另一端头装有轴用挡圈9作主轴10的轴向定位;通过3个均布的铆钉11与棘轮套16尾端固定联接的上手把12;一端挂在上手把12的端头小孔内、另一端挂在设置于本体件1上的螺钉7上的弹簧8,以随时给本体件1和上手把12一个张开的力,(棘齿17与棘轮15相对转动力);上手把12的尾端活动联接有一个扣环13,作用是收藏时扣住下手把21不让其张开;上轮式切刀2和下轮式切刀6的外圆周面上沿轴向均布有一组位置对应、可以相互啮咬的微齿26,两刀口位置对应。
使用时,被剪切物(例如铁皮等)置于上轮式切刀2与下轮式切刀6的两刀口之间,手捏工作把,棘齿17驱动棘轮15转动,再通过主轴10使上轮式切刀2转动,铁皮被上、下切刀的微齿形刃切圆周啮咬下通过上、下切刀的切点时被剪切开,达到滚动剪切的目的,操作灵活、方便、安全、省力。
权利要求1.一种手持式轮剪,包括刀口位置对应的上轮式切刀和下轮式切刀,其特征是还包括本体件(1),该本体件(1)由一端有下轴孔(22)的曲梁(24),与曲梁(24)另一端相连的有上轴孔(23)的U形体(25),与U形体(25)底部相连的下手把(21)构成,上轴孔(23)与下轴孔(22)上下错开且相互平行;轴(14),该轴(14)的一段位于下轴孔(23)内,有2~3个沿下轴孔(22)径向从曲梁(24)外旋入的轴定位螺钉(5),轴(14)的另一段套有可以自由转动的所述下轮式切刀(6)、并在外端头设置有定位垫圈(3)和凸台或螺钉(4);主轴(10),该主轴(10)的一段位于U形体(25)的上轴孔(23)内、并在位于U形体(25)中间的主轴(10)上通过键(20)固定联接有棘轮(15)、棘轮(15)外套有棘轮套(16)、棘轮套(16)中设置有槽并置有与棘轮(15)齿位置对应的棘齿(17)及压缩弹簧(18);该主轴(10)的另一段上通过键(19)固定联接有所述上轮式切刀(2)、并在主轴(10)的外端头设置有定位垫圈(3)和凸台或螺钉(4);主轴(10)的另一端头装有轴用挡圈(9);上手把(12),该上手把(12)通过螺钉或铆钉(11)与棘轮套(16)固定联接;弹簧(8),该弹簧(8)一端联接在上手把(12)上、另一端联接在本体件(1)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轮剪,其特征是所述上轮式切刀(2)和下轮式切刀(6)的外圆周面上沿轴向均布有一组位置对应、可以相互啮咬的微齿(26)。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轮剪,其特征是所述的2~3个轴定位螺钉(5)均匀对称分布。
4.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手持式轮剪,其特征是所述上手把(12)的尾端活动联接有扣环(13)。
专利摘要一种手持式轮剪,由有上轴孔、下轴孔、下手把的本体件,位于下轴孔中的轴,套在轴上的下轮式切刀,位于上轴孔中的主轴,联接在主轴上的上轮式切刀、棘轮及棘轮套、棘齿和弹簧,与棘轮套联接的上手把,两端分别联接在本体件和上手把上的弹簧等组成,被剪切物置于上、下切刀之间,手捏上、下手把,两切刀相对转动,可顺利完成滚动剪切。
文档编号B26B13/00GK2190010SQ9422705
公开日1995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15日
发明者谭定文 申请人:谭定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