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整式钳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43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调整式钳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调整式钳子,特别涉及一种不但结构稳固性更强,而且更具实用性之钳子,其在不破坏原本结构之条件下,而可以使得其结构性更加稳固,再者其为一种无段调整方式,因而更能提供消费者一种操作容易的管钳。
钳子为一般工作者所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其不仅在锁固水管方面具有特别的功效,亦可以用来锁固螺丝或夹持工件等其他功能,尤其在变化工件尺寸方面可说是相当地便利,而比一般老虎钳,扳手更加方便,所以使用钳子可说是相当普遍。
而第一代之钳子1如


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一驱动钳体10和一从动钳体15,该驱动钳体10前端之中间部位设有数个连通之制动孔11,而从动钳体15上亦设有一轴孔,以供可以以一螺丝12配合螺帽将两者枢结在一起,因而可以使得当螺丝12扣合在不同的制动槽孔11上时,驱动钳体10和从动钳体15之钳口13,14可以钳住物件或水管,但是其延伸出的问题亦可说相当的多,因为1、由于其两钳体10、15系以螺丝12螺帽固结在一起,所以很明显地当钳子1在作动一阵子后,其螺丝12和螺帽的结合必然会松动,所以其锁结效果便会相当不好,而必须每隔几天便要再用另外工具加以锁紧其螺丝12和螺帽的锁固,相当地不方便且不实用。
2、其必须以螺丝12螺帽扣在制动槽孔11上,才可以行使钳合作动,而为具有不同尺寸的钳合作用,当同时夹取不同大小的工具时,必须时常更换制动槽孔的位置,而变换支点以作不同的夹持,否则无法使用,但也因为如此,其在做钳合作动时,因不停变换支点费事又费时,可说是相当不方便。
3、由于在驱动钳体10的前端中间设有连通的制动槽孔11,因而可以知道,其由于制动槽孔11的设计而会造成结构性的破坏,因而驱动钳体10之前半部结构性较差,所以在使用时,常常会发现驱动钳体10会由前端开始断裂,不符合实用性。之后有人便设计了第二代钳子2,如图2所示,其同样地包括驱动钳体20及从动钳体21,而在驱动钳体20的前端中间亦设有一制动槽孔22,同样地可以以一螺丝23及螺帽的组合而将两钳体20、21加以枢结在一起,且在驱动钳体20上设有数个贯穿的弧形滑沟24以供从动钳体21上所凸设的等弧形凸块可以滑动于某一个滑沟24上,而使得驱动两钳体20、21时可以使得两钳口25、26可以钳住物件,其虽然使得在操作上可以更加方便,但其仍是以螺丝23配合螺帽锁固两钳体20、21,所以其锁结效果仍是不好,一样地需要每隔两天就要再以另外工具锁固螺丝23,螺帽、另外,其亦在钳体20上剖设有制动槽孔22,所以同样地也是因为其整体形状的破坏,而会造成其结构性的脆弱,而且当用于夹持不同尺寸的工件时仍须不停的更换支点,因而也是相当费时费力,所以综合来讲,第二代管钳2仅比第一代钳子1操作性佳而已,但其重要的缺失仍未得到显著改善。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积极开发研究,期能创作出一种可以用来改进上述习用装置构造的各种缺点,而设计人以从事此类产品制造多年的经验,经过长久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自动可调式钳子,而可以嘉惠所有的消费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整式钳子,其不但可以达到一般夹固物品的作用,而且在其结构上并没有破坏原先的结构,故其结构相当稳固,不容易断裂,而且当夹持各种尺寸的工件时,根本无须作任何调整即可自由夹持,相当省时省力,其所具有的实用性也较习用钳子大,相当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调整式钳子,其主要包括一第一钳体,该第一钳体包括一完全相对的第一母钳体及第一子钳体,第一母、子钳体皆在前端形成钳齿部,并于其颈部凹设有啮齿部,且在第一母、子钳体的前后端皆设有数个铆钉,而第一母、子钳体的末端利用铆钉将一隔块枢设固定在第一母、子钳体末端之间,而第一母、子钳体前端的钳齿部之间则枢设相对钳齿部形状的钳块;另外设有一第二钳体,该第二钳体包括一完全相对的第二母钳体及第二子钳体,第二母、子钳体皆在前端形成钳齿部,且在第二母、子钳体的前后端皆设有数个销孔,而在第二母、子钳体的末端利用铆钉将一隔块枢设固定在第二母、子钳体末端之间,而第二母、子钳体前端的钳齿部之间则枢设相对钳齿部形状的钳块;所以可以利用一插销分别将盖体、第一母钳体、第一连结块、第二连结块、第二母钳体、第二子钳体、第一子钳体及其相对的盖体的同一端铆合在一起,而其中所述的第一及第二连结块是三角形体,其一端分别向内侧凸设凸圆块,且在其另一端分别凸设一凸部,所以该第一及第二连结块的凸圆块可以先套置一扭力弹簧再分别套入一传动块的圆孔内,并可以再利用一轴销加以固定枢设,并再使得其两凸部可以扣入传动块所设的滑槽内并沿着滑动;另外设有一具有两侧凸杆的轴块,其轴块分别枢设第二母、子钳体及两棘齿块,而其凸杆则用以固定至上下两盖体,且在棘齿块的内端形成棘齿部,另外再设有一张力弹簧,而此张力弹簧分别勾设在第二钳体及第一钳体所插置的铆钉上,如此而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的整体结构。
而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在使用时,其枢设第一钳体的插销及传动块上的插销的三点系大体上呈一直线,且第二钳体的钳块的缘部顶在第一钳体的前缘,且此时扭力弹簧顶制棘齿块的底部扣在啮齿部上,当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在咬合管子时,其所枢设的第一钳体的铆钉及传动块上的铆钉的三点大体上会变成一钝角三角形,且第二钳体的钳块的缘部也是一样地脱离第一钳体的前缘,且此时扭力弹簧会顶制棘齿块并使其棘齿部啮合至第一钳块的啮齿部上,而可达到相当稳定固咬合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将配合所附的附图作一详细的说明如下以使对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
图1为一种习用钳子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另一种习用钳子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整式钳子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的连结块结合的剖面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整式钳子的自然状态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的自然状态的平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咬合管子的状态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咬合管子的平面示意图;图9a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已咬合且已施力的状态图;图9b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已咬合且已施力的平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已咬合且已施力的平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的另一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另一实施例的自然状态图;以及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另一实施例的作动图。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调整式钳子,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这种自动可调式钳子主要包括一第一钳体3,该第一钳体3包括一完全相对的第一母钳体30及第一子钳体31,第一母、子钳体30、31皆在前端形成钳齿部301、311,并于其颈部凹设有啮齿部302、312,且在第一母、子钳体30、31的前后端皆设有多个销孔303、313,而第一母、子钳体30、31的末端利用铆钉321、322将一隔块32枢设固定在第一母、子钳体30、31末端之间,而第一母、子钳体30、31前端的钳齿部301、311之间则枢设相对钳齿部301、311形状的钳块331、332;另外设有一第二钳体4,该第二钳体4包括一完全相对的第二母钳体40及第二子钳体41,第二母、子钳体40、41皆在前端形成钳齿部401、411,且在第二母、子钳体40、41的前后端皆设有数个销孔403、413,而第二母、子钳体40、41的末端利用铆钉421、422将一隔块42枢设固定在第二母、子钳体40、41末端之间,而第二母、子钳体40、41前端的钳齿部401、411两侧则枢设相对钳齿部401、411形状的钳块431、432。
请参看图4、5所示,可以利用一铆钉分别将盖体34、第二母钳体40、第二子钳体41及其相对的盖体37的同一端枢设在一起,而连结块35、36的一端则分别向内侧凸设凸圆块351、361,且在其另一端分别凸设一凸部352、362,所以该第一及第二连结块35、36的凸圆块351、361可以先套置一扭力弹簧353、再分别套入一传动块38的圆孔381内,并可以再利用一轴销354加以固定枢设,此一部份请参阅图4所示,并再使得两凸部352、362可以扣入传动块38所设的滑槽382内并沿着滑动;另外设有一具有两侧凸杆441的轴块44,该轴块44分别枢设第二母、子钳体40、41及两棘齿块45、46,而凸杆441则被上下两盖体34、37夹住固定,且在棘齿块45、46的内端形成有棘齿部451、461,再者两扭力弹簧452、462的设置是用来顶制棘齿块45、46之用,另外还设有一拉力弹簧47,而此拉力弹簧47分别勾设在第一、二钳体3、4的勾孔305、315、405及415上,如此可利用拉力弹簧47的拉力作用使得钳块431的缘部4311顶制在第一钳体3的前缘部33上。
而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请参看图5、6所示,该图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可调式钳子在自然状态下的示意图,其枢设第一钳体3的插销孔304与第二钳体4的插销孔404及传动块38上的铆钉354的三点大体上呈一直线,且因为拉力弹簧47的弹性作用而使得其第二钳体4的钳块431、432的缘部4311、4322顶在第一钳体3的前缘331,且此时扭力弹簧452、462顶制齿块45、46的底部453、463扣在啮齿部302、312上,此一部份请参阅图6所示,请再参看图7和8所示, 当本实用新型自动可调整式钳子在咬合工件时,其枢设第一钳体3的插销孔304与第二钳体4的插销孔404及传动块38上的铆钉354的三点大体上会变成一直线,此时使用者开始对第二钳体4施一如箭头方向的力而此时因施于钳体3、4的力小于扭力弹簧353的扭力,故第二钳体4的钳块431、432的缘部4311、4322仍会顶制着第一钳体3的前缘331,且此时扭力弹簧452、462仍会顶制棘齿块45、46使其向扣在第一钳块3的啮齿部302、312移动。
请参阅图9b所示,当使用者持续依箭头方向施力时第二钳体4会往前移动(如箭头方向),棘齿块45、46的底部453、463抵到第一钳体3的背部334而产生如其上箭头方向的旋转,此时棘齿块45、46的棘齿部451、461尚未完全与啮齿部302、312贴合,如图9b所示状态。
请再参看图9a及
图10所示,当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正在咬合管子并持续再施力时,其枢设第一钳体3的插销孔304与第二钳体4的插销孔404及传动块38上的铆钉354的三点大体上呈一条直线,而且由于钳体3、4的持续施力且此一力量大于扭力弹簧353,则扭力弹簧353开始扭曲,使得凸部352、362沿着滑槽382移动,此一部份请参阅
图10所示,而施于钳体4的力量使得拉力弹簧47被拉伸,因此其第二钳体4的钳块431、432的缘部4311、4322会被迫脱离第一钳体3的前缘331,而棘齿块45、46的棘齿部451、461会随着第二钳体4的移动完全啮合至第一钳块3的啮齿部302、312上,而可达到相当稳固咬合的结构。
请再参看
图11、12及13的另一实施例所示,可以知道本实用新型的连结块35、36及传动块38所构成的传动作用可以以一弹簧60代替,其同样会使得在咬合管子并再施力时,因为钳体3、4的施力而使得拉力弹簧47被拉伸,因此第二钳体4的钳块431、432的缘部4311、4322被迫使脱离第一钳体3的前缘331,且此时扭力弹簧353顶制棘齿块45、46并使其棘部451、461啮合至第一钳块3的啮齿部302、312上,而可相当稳固地咬合,如此可说是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的实施例。
由以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在使用时完全没有习用的钳子所产生的结构不良缺失,而且可以很稳固而且安全地全使得钳子夹固物,可说是相当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兹就以上的论点加以论述1、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不但可以达到一般夹固物的作用,而且在其钳体的结构上并没有破坏或没有穿设部位或槽孔等结构,故钳体本身结构相当稳固且具较高的应力承受能力,所以不会有易断裂的情形发生,相当具有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式钳子,其在使用上相当方便,不仅不需要变换啮合宽度,亦即其可达到无段调整目的,而且不用两手去调整其之间的吻合,故其具有省力及省时提高效率,而可以相当稳固且实用性地夹固工件。
3、本实用新型各个钳体可以冲压成形,无须以锻造,可完全自动化生产,各钳体间可迅速加以铆合固定,即可完成整个装配程序,相当具有产业上利用价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整式钳子确实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其既未见于任何刊物,而且市面上亦未见有任何类似的产品,所以其具有新颖性,应无疑虑。另外,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独特特征以及功能远非习用的所可比拟,所以其确实比之习用的更具有其进步性。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调整式钳子,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第一钳体及第二钳体,其中第一钳体于其颈部有啮齿部,第二钳体上枢设有带棘齿部的棘齿块,其上之棘齿部用来与第一钳体的啮齿部吻合用,一扭力弹簧亦枢设在第二钳体上靠近棘齿块处,其用来顶制棘齿块,一弹簧,其一端固定在第二钳体的前端,另一端则固定在第一钳体腰部,另一弹簧则是固定在第一、二钳体的腰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式钳子,其特征在于第二钳体的棘齿块上可枢固一用以保护棘齿块的盖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式钳子,其特征在于第一、二连结块,其上皆设有凸圆块,其用来套置扭力弹簧,一传动块,其上设有一弧形滑槽及圆孔,第一连结块枢设在第一钳体上,而第二连结块则枢设在第二钳体上,传动块与第一、二连结块枢设在一起,其中第一、二连结块上的凸部伸入传动块的滑槽内,扭力弹簧直接设在第一、二连结块的凸圆块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调整式钳子,主要包括一第一钳体及第二钳体,该钳体为交叉枢设而成并利用相对之插销加以枢设,其上皆设有钳齿部以供夹合管子,而钳体之间设有钳齿部以供夹合管子,钳体之间还设有连结块及传动块,并且于第二钳体两侧设有棘齿部及盖体,所以可以经由钳体间的连结块及传动块的传动作用,而使得钳体在夹合时,钳体的钳齿会经由棘齿部的棘齿作用而可依待夹物件大小自动调整支点而稳固地夹固欲夹固的管体。
文档编号B25B13/00GK2276398SQ9620113
公开日1998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30日
发明者周钜洸 申请人:手工具设计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