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698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特别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及装潢用的电锤。
现有的各种电锤一般均较苯重,体积大,携带不便,电机一般均垂直设置,这样,就使结构复杂化,另外,汽缸体采用钢材制造,重量也就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重量轻,携带方便的电锤。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锤,包括壳体、手柄、开关、夹头,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从尾部到前端,依次设置有电机、齿轮传动机构、冲击轴组件,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一与电机齿轴相啮合的齿轮、高合器以及与冲击轴组件上的齿轮啮合的齿轴;冲击轴组件主要由气缸、弹簧组件、功能转换旋钮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电机横向设置,省去了传动中的方向转换部件,就使结构大为简化,另一方面,气缸体改钢材为铝合金,重量大为减轻,同时,壳体尾部设有挂钩,方便高空作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锤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击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结合
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锤主要由壳体(1)、手柄(2)、电源开关(3)、夹头(4)、串激电机(5)、齿轮传动机构(6)、冲击轴组件(7)构成,电机(5)横向设置,使传动轴轴线与冲击轴轴线同向,电机轴端设有齿轮,与齿轮(6a)啮合,齿轮传动机构(6)中设有离合器(6b),以实现电锤的冲击功能,与高合器相连接的齿轴(6c)与冲击轴组件(7)中的大齿轮(8)啮合,这样,就可带动冲击轴旋转,以实现钻孔功能。冲击轴组件主要由汽缸(9)、弹簧组件(10)、功能转换旋钮(11)构成,汽缸和弹簧组件的联合运动就可实现冲击轴的往复运动,而转换旋钮在于控制电锤的钻孔及冲击两种工作状态。壳体尾端设置的挂钩(12),可以给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将电锤悬挂在腰间提供方便,提高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电锤,包括壳体〔1〕、手柄〔2〕、开关〔3〕、夹头〔4〕,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从尾部到前端,依次设置有电机〔5〕,齿轮传动机构〔6〕、冲击轴组件〔7〕,电机横向设置齿轮,传动机构〔6〕包括一个与电机齿轴相啮合的齿轮〔6a〕、高合器〔6b〕及与冲击轴组件〔7〕上的齿轮〔8〕相啮合的齿轴〔6c〕,冲击轴组件〔7〕主要由气缸〔9〕、弹簧组件〔10〕、功能转换旋钮〔11〕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锤,其特征在于气缸体由铝合金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锤,其特征在于壳体尾端设有挂钩〔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及装璜用的电锤。它由壳体、开关、手柄、夹头、电机、齿轮传动机构、冲击轴组件等组成,其特征是电机横向设置,气缸体采用铝合金制造,壳体尾部设有安全挂钩。本实用新型省去了现有电锤中电机垂直设置所带来的传动方向转换部件,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携带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25D11/06GK2273243SQ9622375
公开日1998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8日
发明者奚金德, 陈松年 申请人:常州市电动工具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