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拧钉器用的钉分送装置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232480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拧钉器用的钉分送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式拧钉器,特别是涉及将排列有序的螺钉从钉匣分送出来并输送到立式拧钉器的锥形头以便拧进工件的器件和方法。
立式拧钉器的出现标志着在把螺钉拧透数层重叠件进到托件(这里统称作面板,在盖屋顶和铺地板工业中通常就这样称呼)方面的一个重大进步。1994年4月2日授予詹纳斯等人的题为“带凹槽的非圆头螺钉和拧钉器”的美国第5,302,068号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螺钉枪,它装有一个起动旋转推进器的板机,是一种工业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它有一个带套管的螺钉拧进件,通过一个旋转轴穿过与旋转推进器相连的一个外部上管,装在外部上管里的一个压缩弹簧件将一个内部下管推离旋转推进器。
美国第5,302,068号专利公开的螺钉拧进件可从非工作位置运动到工作位置,即让锥形头与内部下管的末端相接,压下锥形头抵在面板上,使内部下管朝旋转推进器作伸缩运动,压迫压缩弹簧。在工作位置上,套管部分触动被夹持在锥形头的两个轴动颚形夹片之间处于螺钉拧进位置的螺钉,使其轴与螺钉拧进件的轴线相一致,当对锥形头继续下压抵在面板上时颚形夹片即轴动地打开,放开螺钉并使螺钉拧进件穿过锥形头将螺钉拧进面板。美国第5,302,068号专利有一个相关特点,螺钉拧进件有一个簧动轴心校准栓,该栓有一个凸圆端头,可插进螺钉头上的一个凹槽内,对螺钉进行轴心校准,使其轴与螺钉拧进件的轴以及套管的轴一致。在一种实施例中轴心校准栓的凸圆端头和螺钉头的凹槽有互补的截头锥形表面,使螺钉环绕螺钉拧进件的套管转动,从而便于套管触及螺钉。
美国第5,302,068号专利的立式螺钉枪还包括一个螺钉输送管,与可伸缩上管和下管并排安装。输送管的上端有一个漏斗,便于人工将螺钉放入输送管,管内的螺钉借助重力从输送管的上端进到输送管的下端,该输送管由一个安装座接到锥形头上。当螺钉拧进件从非工作位置上的锥形头缩回时,通过安装座的通道将螺钉从输送管导向锥形头的两个轴动颚形夹片之间的螺钉拧进位置。美国第5,302,068号专利公开的包括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点的立式螺钉枪,可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伊塔斯卡,伊利诺斯工具工程有限公司买到,商标为AutotraxxTM和FastraxxTM。
许多立式拧钉器,包括美国第5,302,068号专利的立式螺钉枪,使用者必须单个地把螺钉装入输送管,只有在前一个螺钉被拧进面板之后才能向输送管装入第二个螺钉。向输送管内放入一个以上螺钉,会使螺钉拧进件在非工作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的运动受阻。而且在螺钉拧进件处于工作位置时向输送管送进第二个螺钉会妨碍螺钉拧进件在将前一个螺钉拧进面板之后完全从锥形头退出。本发明的发明人认识到消除只有当前一个进入输送管的螺钉已经拧入面板之后需要人工向输送管填入下一个螺钉这种缺点的必要性,因为它费时而且分心。
另外一些发明人试图改进立式拧钉器的钉装填部件。1976年6月1日授予默里的题为“输送钉和拧钉附件”的美国第3,960,191号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螺钉枪,它有一个可留存多个螺钉的钉输送管。该输送管与装在一个伸缩管装置一端上的锥形头连接。当伸缩管缩伸时,一个轴动的臂交替地将其相对的端头上来的孔置于输送管内,这样,在前一个被释放出来的螺钉被拧在面板上之后伸缩管装置伸出时,轴动臂的孔向锥形头放出输送管中许多个螺钉中的一个。1993年4月6日授予戴维等的题为“钉装填部件改进了的拧钉器装置”的美国第5,199,625号专利公开了一种柔性管用来夹持几个栓并将它们导进立式拧钉器的锥形头内的一个导槽。一个梭子在该导槽内朝着锥形头的一个口往复运动,把装在导槽上的一个栓送进锥形头的口,由一块与栓驱动件在同一轴线上的磁铁将栓吸住直到它被推动。梭子一次只允许一个栓从输送管进入导槽,在梭子缩离锥形头的口时栓才落进导槽。
美国第5,302,068号和3,960,191号专利的螺钉装填部件的结构需要操作者一个一个地把螺钉装进输送管,这往往是一件分心费力的工作,特别是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和不安全的工作场地。尽管美国第5,199,625号和3,960,191号专利的螺钉装填部件的结构有一个供拧钉器工作时使用的存放许多螺钉或栓的螺钉输送管,但是装进输送管的螺钉或栓必须是头顶着尖地串联地装在输送管里,这就限制了装进输送管里的螺钉数量。
本发明旨在使立式拧钉器的拦钉和分送钉技术有新的发展。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新的立式拧钉器及其使用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难题,使现有的立式拧钉器经济可靠和完整,以及提供新的阻拦和分送方法和装置,将排序好的螺钉从钉匣分送出去,并送到立式拧钉器的锥形头部。
本发明的特定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立式拧钉器,它有一个旋转推进器,推进器有一个旋转轴,轴的远端装有一个螺钉拧进件。一个下管可往复运动地与一个上管相连,上管接在旋转推进器上,下管被一个弹簧件推离旋转推进器,一个锥形头与下管相接,该锥形头有一个口用来夹持螺钉使其轴与螺钉拧进件的轴一致。当下管和上管回缩抵压压缩弹簧时,螺钉拧进件向锥形头伸出,当下管和上管伸出时,螺钉拧进件从锥形头缩回。一组螺钉被可进出钉匣的上栓和下栓一个挨一个地拦阻在一个钉匣内。当下管和上管都伸出时,上栓伸进钉匣挡住其中的钉,而下栓则从钉匣退出,反过来,当下管和上管都缩回时,下栓伸进钉匣挡住其中的钉,而上栓则从钉匣退出。随着下管和上管的伸缩,螺钉一个一个地从钉匣进入到接在锥形头和钉匣之间的钉输送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立式拧钉器,它包括一个凸轮,活动地与上管相接,当下管和上管缩伸时,可在钉匣内活动。当下管和上管伸出时,上下栓被推进钉匣,匣内的凸轮带动一个第一轴动件将下栓从钉匣抽出,当下管和上管缩回时,凸轮带动一个第二轴动件将上栓从钉匣抽出。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立式拧钉器,其钉输送管有一段磁化壁,用来捕捉和滞留从钉匣输送来的螺钉。一个活塞杆活动地与上管相接,并在钉输送管内运动,当下管和上管缩回时,该活塞杆将滞留在输送管磁化壁上的钉推离该壁。本发明的一个与此有关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带斜角尖的拨片,下管和上管缩回时,该拨片伸进钉匣,其斜角尖拨动吸附在输送管磁化壁上的钉尖,使钉尖的轴线基本上与输送管的轴一致,以便将钉从输送管送进锥形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立式拧钉器,其锥形头装有颚形夹片,用来夹持一个从输送管磁化壁脱落下来的螺钉,使该钉在下管和上管伸出时处于与螺钉拧进件轴线保持一致的钉拧进位置,这样,在下管和上管随后缩回时,螺钉拧进件便触及被夹在锥形头的颚形夹片中间的钉,当下管和上管进一步收缩时,颚形夹片分开,松开螺钉。
本发有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立式拧钉器,它带有一个与钉匣相接的管托和一个钉排序管,用来将挨个排好的一组钉滞留在其卡钉槽内。该钉排序管装在管托里,使钉排序管的卡钉槽与钉匣相连,钉排序管内的钉一个挨一个有序地送进钉匣,立式拧钉器工作时,钉排序管被装在管托的槽内。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即提供一管托与钉排序管合用的新的立式拧钉器,至少在该钉排序管的一端上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拦钉件来拦阻管中的许多钉。当钉排序管装在管托内时,一个相应的尖件伸进管托使拦钉件离开钉排序管内的钉,这样钉便从钉排序管中放出被送进钉匣的上部,然后随着上管和下管的收缩和伸出,钉从钉匣被有序地分送到锥形头部。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征、特点和优点,通过对下文本发明的详细描述部分及附图的仔细研究,会更加明显。为便于理解,附图可能不成比例,在图中相同的构件和步骤使用相同的标号。


图1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装有一个钉匣和钉分送装置的立式拧钉器上部的部分侧视图。
图1b是一个立式拧钉器的下部(包括锥形头部)的部分侧视图,该下部是图1a中立式拧钉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钉匣的钉分送器部分侧视图。
图3a至3d是图1a中沿a-a线的本发明实施例的钉匣的钉分送器在各工作阶段的部分视图。
图4是图1中沿b-b线的本发明实施例的钉管托的部分端视图。
图5a-5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式拧钉器的活塞杆在各个工作阶段的部分剖视图。
图6a是与图1中的立式拧钉器组合使用的钉排序管的侧面正视图。
图6b是图6a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6a中沿d-d线的端视图,其中并示出了一个被滞留在钉排序管的槽内的钉。
图8是图1中沿b-b线的部分端视图,其中并示出了一个装在管托内的钉排序管。
图1a和1b是一种拧钉器10的图解,该拧钉器包括一个旋转推进器12,是一种手持的扣动板机14起动的电动拧钉器,它有一个旋转轴16,轴16远端上装有一个螺钉拧进件20。拧进件20包括一个可与截头锥体形的钉头相啮合的套管22和一个插入套管22使钉2与套管22的轴线一致的栓24。对此1994年4月12日公布的题为“带凹槽的非圆头螺钉和拧钉器”的美国第5,302,068号专利的实施例有较充分地公开。
该立式拧钉器10还包括一个与上管40套叠相接并可往复运动的下管30,上管40的上端42与旋转推进器12相接。下管30的下端32被装在上管40里的一个弹簧件44推离旋转推进器12。下管30的下端32与一个锥形头50相接,该头部有一个口52,使钉2的轴线与下管30中的螺钉拧进件20的轴线保持一致。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收缩时抵制了压缩弹簧44的偏移力,此时螺钉拧进件20便可伸向锥形头50,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伸出时,螺钉拧进件20便从锥形头50缩回。
图1中的典型实施例的锥形头50有两个颚形夹片54,两夹片有两个相对应的夹钉端头55,通过一个弹簧件56推动轴53,使两个颚形夹片54绕轴53相向移动,在夹钉端头55之间形成锥形头50的口52。锥形头50还包括两个相对的板件58,图1b中只示出了其中之一,板件58与下管30的下端32相接,轴动地支撑着两个颚形夹片54,并构成口52的侧边。板件58的顶部59可以下压顶在面板或工件上(未显示),使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压缩,这样螺钉拧进件20便可伸向锥形头50并与夹持在颚形夹片之间的钉2接触。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进一步收缩时,螺钉拧进进20使颚形夹片间的钉2伸进,弹簧件56压迫颚形夹片54轴动彼此分开,从而扩大了口52,使钉2从颚形夹片中脱出,这样钉便被钉进工件。1994年4月12日公布的题为“带凹槽的非圆头钉和拧钉器”的美国第5,302,068号专利对各种结构的拧钉器20和锥形头50及其操作有较充分的揭示,这里引作参考。
图1和图4所示的立式拧钉器10有一个钉匣60,它有一个由两根相对的导轨62之间形成的一个导槽70,有一个或两个上栓64和下栓66,它们水平地平行进入和退出钉匣的导槽70,许多钉排放在导槽70的上部71内。这里列出的实施例有两个上栓64和65,一个下栓66,但是其它结构的实施例则可能是有两个下栓和一个上栓。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伸出时,上栓64和65伸进钉匣导槽70而下栓66则退出钉匣导槽70,这样上栓64和65便将许多钉拦阻在导槽70的上部71。为了减少绘图的复杂性,图1中只示出了一个钉4。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收缩时,下栓66便伸进钉匣导槽70而上栓则退出钉匣导槽70,这样下栓66便将许多钉滞留在导槽70的上部71,如下文所述。在另一些拧钉器的结构中,在上下管30和40的收缩和伸出的某些阶段,上栓和下栓可同时伸进钉匣60。
图2、3和4所示是下栓66与第一轴动件80相接和上栓64和65与第二轴动件90相接,上下栓被推进导槽70的情况。具体地说,第一和第二轴动件80和90是用一个共用的销或其它连接件67轴动地与钉匣相接。图2为扭簧68,它的两个腿69与第一和第二轴动件80和90的外侧82和92相接,推动第一和第二轴动件80和90相向运动,从而使上栓64、65与下栓66相互接近并进入导槽70。
图1a中的凸轮100活动地与上管40相接,并在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收缩和伸出时可相对于钉匣活动。在图3a至3d中凸轮100的第一凸轮表面110在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伸出时,使第一轴动件80轴动将下栓66从导槽70缩回,而凸轮100的第二凸轮表面120,在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收缩时,使第二轴动件90轴动将上栓64和65从导槽70缩回,从而使凸轮100轴动第一和第二轴动件80和90抵制扭簧68的推力。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伸出时,下栓66从导槽70退出,上栓64和65仍保留在导槽70内,这样上栓64和65即可将许多钉保留在钉匣内,如图3a所示。同样,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收缩,上栓64和65从导槽70退出,下栓66则仍留在导槽70内,这样下栓66即可将许多钉保留在钉匣内,如图3c所示。
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在全进和全出的位置之间运动时,上栓64、65和下栓66全都伸进钉匣导槽70。在凸轮100从图3a的状态向下转动到图3c状态的过程中,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从进入的位置移动到退出位置时,图3b中的上栓64、65和下栓66便全进入钉匣导槽70。同样,在凸轮100从图3c的状态向上转动到图3a状态的过程中,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从退出位置移动到进入位置时,图3d中的上栓64、65和下栓66便全进入钉匣导槽70。
在图1、2和3的实施例中,第一轴支件80有一个第一凸轮啮合件84,与凸轮100的第一凸轮表面110啮合,而第二轴动件90有一个第二凸轮啮合件94,与凸轮100的第二凸轮表面120啮合。更具体地说,在图3a至3d中,第一凸轮表面110有一个第一突起表面部分112,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伸出转动第一轴动件80抵压扭簧68,如图1和2所示,第一突起表面部分112与第一凸轮啮合件84啮合,从而将下栓66从钉匣导槽70抽出,如图3a所示。当凸轮100从图3a的状态向下移动到图3b的状态时,第一凸轮啮合件84沿一个第一斜面部分114移动到第一凸轮表面110的一个第一凹表面部分116,通过扭簧68转动第一轴动件80,从而使下栓66进入钉匣导槽70,如3b所示。当凸轮100从图3a的状态向下运动到图3b的状态时,由于第二凸轮啮合件94沿着第二凸轮表面120的一个第二凹表面部分122运动,使上栓64和65保留在钉匣导槽70内。
此外,在图3a至3d中,当凸轮100从图3b的状态继续向下移动到图3c时,第二凸轮啮合件94从凹表面部分122沿第二斜面部分124移动到第二凸轮表面120的第二突起表面部分126,转动第二轴动件90压紧扭簧68,从而使上栓64和65从钉匣导槽70退出,如图3c所示。当凸轮100从图3b的状态向下移动到图3c的状态时,由于第一凸轮啮合件84沿着第一凸轮表面110的第一凹表面部分116运动,使得下栓66保留在钉匣导槽70内。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伸出时,凸轮100从图3c的状态向上移动到图3d的状态,然后作反向循环再回到图3a的状态。
当凸轮100从图3a的状态向下移动到图3c状态时,排列装在钉匣导槽70上部71里的由上栓64和65卡住的许多钉开始落进导槽70并由下栓66卡住。然后,当凸轮100从图3c的状态向上移动到图3a状态时,上下栓64、65和66都进入导槽70,在这里许多钉中的最下面的一个钉4由下栓66卡住,而钉4后面的钉3则被上栓64和65卡住,如图3d所示。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从收缩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时,凸轮100向上移动抽出下栓66,最后将最下面的钉4放出,与图3a中所示的释放钉5的情况相同。根据本发明的这一特点,钉子是单个有序地从钉匣导槽70上部71一个一个地放进一个钉输送管130,该管一端连接着钉匣60,另一端与锥形头50相接,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伸缩时,从钉匣60的上部71放出的钉借助重力沿导槽70进入输送管130。
图1a所示的钉匣导槽70的上部71有一个钉入口73,导槽70的弯曲下部74与输送管130相接。在导槽70的上部71内的螺钉钉尖一般不是都朝着输送管130的轴向,随后由导槽70的弯曲下部74将钉尖基本上排列成与输送管130的轴平行,这样当钉沿着导槽70的弯曲下部74向输送管130运动时,从导槽70的上部71放出并向输送管130运动,钉的钉尖轴线便会与输送管130的轴更为一致。
图4所示的导槽70有一个T字形的横截面,用以接受并滞留有头部和尖部的钉4。导槽70的T形横截面由靠近钉尖的两个面对的侧壁75和76、靠近钉头底面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肩77和78、以及靠近钉头顶面的一个端壁79形成。
图5a至5c所示的输送管130有一个与导槽70相连的开口132,从导槽70的弯曲下部74出来的钉2经该口132到输送管130。输送管130有一个装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磁铁135形成的磁化壁部分134,大体上面对着输送管的开口132,从导槽70进到输送管130的钉2被输送管130的磁化壁部分134吸附,如图5b所示。因此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伸出时,一个钉便从钉匣60的上部71放出,借助重力进到输送管130并被吸附在磁化壁部分134。
图1和图5还示出了与上管40活动地相接的一个活塞杆140,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收缩时,活塞杆140相对于输送管130运动,将该管的磁化壁部分134吸附的一个钉释放。在本实施例中,活塞杆140有一个接触面142,该活塞杆装在输送管130内可往复运动。图1a所示的活塞杆140,在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伸出时,被弹簧件144推离磁化壁部分134,从而在导槽70和输送管130之间形成一个畅通无阻的通道直通到输送管开口132。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缩回时,话塞杆140的接触面142沿输送管130的轴线运动压缩弹簧144,触及吸附在磁化壁部分134上的一个钉的钉头,如图5b和5c所示,这样,该钉便从磁化壁部分134脱离,借重力进到锥形头部50。
从输送管130的磁化壁部分134脱落下来的钉并不立即进入锥形头50的口52,因为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缩回时,螺钉拧进件20伸向锥形头50,同时带动活塞杆压迫弹簧件144,将钉从磁化壁部分134放出。这样,螺钉拧进件20便阻碍了从输送管130释放出的钉进入锥形头50的口52的通道,直到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伸出,将螺钉拧进件20从锥形头部50抽出,这样钉基本被定位于锥形头50的两个可活动的颚形夹片54之间与螺钉拧进件20同一轴线上的拧进位置。同样,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伸出时,另一枚钉便从钉匣60脱出,并进入输送管130被吸附在磁化壁部分134上。
根据本发明图1和图5所示的特点,活塞杆140有一个拨片146,其下端是一个斜角尖147,超出接触面142。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缩回时,拨片146的斜角尖147伸进导轨62之间的导槽70,拨动吸附在磁化壁部分134上的一个钉的钉尖,使钉的轴基本上与输送管130的轴在一直线上,然后活塞杆140的接触面142触动钉头,使钉脱离磁化壁部分134,如图5b和5c所示。
图1a所示的凸轮100和活塞杆140构成一个与输送管130相连的往复活动装置,凸轮100的下端装有一个带斜角尖147的拨片146,如图3a至3d所示。一个带有快速松开翼形螺帽的支架150和一个销152,将钉匣60连接在凸缘160上,该凸缘160与装在上管40内的下管30的上部34相接。凸缘160从下管30径向地伸出穿过沿上管40的一个纵向槽。绕上管40装有一个卡圈46,如图1a所示。当下管30缩回上管40时,环输送管130安装的一个可往复运动的套筒149使卡圈46触动一个与活塞杆140相连的凸缘148,从而使凸轮100和活塞杆140装置向下运动压迫弹簧144,当下管30相对于上管40伸出时,弹簧144使凸轮100和活塞杆140装置向上运动。
图1b所示的输送管130的下部137装在一个安装座170内,该座有一个通管172,从输送管130出来的钉经此通管172到锥形头部50。安装座170有一凹面174,罩在下管30的下部32与该管相接,安装座170里的通管172与锥形头50的开口52相通。安装座170有两个脚件176,从座170的相对的两侧横向伸出。脚件176可装挟地装在与下管30的下部32相连的一个卡圈件178上的互补型凹槽177中,被托在锥形头50的上表面179上。根据本发明的这一特点,钉匣60和输送管130构成的装置适用于立式拧钉器,包括现在市场上可买到的立式拧钉器,如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伊塔斯卡,购买伊利诺斯工具工程有限公司的商标为AutotraxxTM和FastraxxTM的立式拧钉器。
图1a所示的钉匣60与一个管托180相接,管托180有一个纵向槽182,用来容纳一个钉排序管200,亦见图6a。管托180的纵向槽182与钉匣导槽70的上部71成一直线相连。图8所示的侧边部分183和185装在钉匣60的一部分上通向管托180,侧边部分183和185在管托180内形成一个支撑面,当钉排序管200被装进管托180时便座在该支撑面上。
图6b和图7所示的钉排序管200有一个卡钉槽210,用来卡钉2,这些有钉头和钉尖的钉被并排地装在钉排序管200中。本实施例使用的钉是螺钉。钉排序管200活动地装在管托180的纵向槽182内,将卡钉槽210与钉匣导槽70接通,这样钉排序管内并排有序的钉便被输送到导槽70的上部71。
在向钉匣60里输送钉时,可将钉排序管200从管托180的纵向槽182中移出,这是因为在钉匣导槽70的上部71需储存许多钉,以备立式拧钉器10工作时使用。另外,在拧钉器10工作时,钉排序管200也可以保留在管托180的纵向槽182内,这样钉排序管200的卡钉槽210便伸展到钉匣导槽70的上部71。也可以不用钉排序管200,而用手直接把钉放进管托180的入口使其进入导槽70。
图6b和图7所示的钉排序管200的卡钉槽210有一个大体上呈T字形的横截面,它由靠近钉尖的两个相对的侧壁212和214、靠近钉头底面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肩215和216、以及靠近钉头顶表面的端壁218形成。钉排序管200有一个卡钉件,在图6和图7的实施例中该卡钉件有两个弹性突销,从对称的侧壁肩215和216与端壁218之间的两个对应的隆起部分219和220突出,进入钉排序管200的卡钉槽210。弹性突销222和224卡住钉排序管200的卡钉槽210中的钉2,本实施例中的这对弹性突销222和224装在钉排序管200的相反的两端上。担是在其它实施例中,钉排序管200的一端可能用其它方法盖住或挡住,而弹性突销222和224可能装在靠近或装在细长体208的唯一端头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只采用一个弹性突销从侧壁212和214中之一或从隆起部分219和220中之一或从端壁218伸进细长体208的卡钉槽21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是利用细长体208端部的皱纹、扭曲或弯曲来起卡钉件的作用。
图1和图8所示的触尖186和187,在管托180的纵向槽182内装有钉排序管200时,触尖186和187伸进管托180触动钉排序管200的弹性突销222和224,使其退出钉排序管200的卡钉槽210,从而使钉排序管200中的一字排好的钉2从管200中放出,送进钉匣导槽70。钉排序管200的结构只有一个弹性突销伸进卡钉槽210时,则只用一个触尖使突销退出。根据本发明的这一特点,通常一组钉可以被可靠地滞留在钉排序管200内,管200可容易地装进立式拧钉器10的管托180,将一组钉输入导槽70,更具体地说是输进导槽70的上部71。钉排序管200可以从管托180上拆下来重新装进钉再用。
图1和图8所示的一个校准头190可从导槽70的端壁79伸出并触及与钉排序管200端壁218相对的钉排序管200的顶边221。当钉排序管200装在管托180的纵向槽182内时,校准头190所安装的位置与管托180的轴线有一个角度,以便将钉排序管200推向钉匣导槽70的肩77和78。校准头190使钉排序管200的端壁218与导槽70的端壁79对准,此时钉排序管200完全进到管托180的纵向槽182里,防止导槽70的端壁79阻碍钉从钉排序管200输送到导槽70的上部71。
图8所示的钉排序管200的两个相同的侧壁212和214的端部装在钉匣60的两个侧边部分183和185上,侧表部分183和185分别与侧壁212和214水平叠接,为钉排序管200提供支持。侧边部分183和185形成一个支撑面,如图4所示,当钉排序管200装在管托180内时,便座落在该支撑面上。由于管托180和钉排序管20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钉排序管200在立式拧钉器10工作时仍能保持在管托180内,因此,在搬动和使用立式拧钉器10工作时,勿需将钉排序管200从管托180取下。
在使用中,一组钉被可靠的保留在钉排序管200内,该管可容易地装进立式拧钉器10的管托180里将一组钉送进钉匣导槽70。钉排序管200也可以从管托180上移去,直接从管托上将钉送进导槽70的上部71,这样立式拧钉器10便不带钉排序管200进行工作。但是如前文所述,立式拧钉器10是在钉排序管200装在管托180里的情况下工作的。当钉用尽时,可将钉排序管200从管托180上拆下,重新装进一组钉再用。立式拧钉器10的使用者也可以带上几个装有钉的钉排序管200,并方便地将钉排序管200装进立式拧钉器10的管托180,这样无论钉匣导槽70的上部71是否还保留有钉子,都不会影响立式拧钉器10不间断地工作。
由于本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文对本发明的描述作出并使用目前被认为是最佳的本发明的模式,而且知道和懂得如何在本文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精神范围内作些变异、组合、改进和等同结构。因此本发明不仅限定在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而是包括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立式拧钉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旋转推进器,它有一个旋转轴,轴的远端上装有一个螺钉拧进件;一个下管,可往复运动地与一个上管相接,上管的上端与旋转推进器相连,下管有一个下端,被装在上管内的一个弹簧件推离旋转推进器;一个锥形头部,与下管的下端相连,锥形头部有一个口,使螺钉处于拧进位置,即,使螺钉的轴线与装在下管内的螺钉拧进件的轴相一致,螺钉拧进件与下管在同一轴线上;下管相对于上管收缩时顶住压缩弹簧,螺钉拧进件伸向锥形头部,下管相对于上管伸出时,螺钉拧进件从锥形头部缩回;一个钉匣,它有一个导槽,一个挨一个的许多钉被上下栓拦在钉匣的导槽内,上下栓可活动地伸进导槽和从导槽退出;一个输送管,连接在钉匣和锥形头部之间;当下管相对于上管伸出时,上栓伸进钉匣导槽,下栓则从导槽退出,这时上栓拦住钉匣内的许多钉;当下管相对于上管缩回时,下栓伸进钉匣导槽,上栓则从导槽退出,这时下栓拦住钉匣内的许多钉;这样在下管相对于上管伸出时,最下面的一颗钉便从钉匣脱出并被送到输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拧钉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凸轮,活动地与上管连接,下管相对于上管伸缩时,凸轮相对于钉匣运动;下栓与一个第一轴动件相接,而上栓与一个第二轴动件相接,上下栓可被推进钉匣导槽;当下管相对于上管伸出时,凸轮的第一凸轮表面使第一轴动件轴动,将下栓从导槽抽出,当下管相对于上管缩回时,凸轮的第二凸轮表面使第二轴动件轴动,将上栓从导槽抽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拧钉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轴动件和第二轴动件绕一个共同的轴心与钉匣相接,一个弹簧件与第一轴动件和第二轴动件连接,将上栓和下栓推进钉匣导槽,第一轴动件有一个第一凸轮啮合件与凸轮的第一凸轮表面啮合,第二轴动件有一个第二凸轮啮合件与凸轮的第二凸轮表面啮合,从而使凸轮带动第一轴动件和第二轴动件顶住弹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拧钉器,其特征在于钉匣导槽有一个第一部分和一个弯曲部分,钉匣导槽的第一部分使钉尖的方向不平行于输送管的轴,而钉匣导槽的弯曲部分则使钉尖基本上平行于输送管的轴,这样,从钉匣出来的钉的钉尖在接近输送管时大体上与输送管的轴在同一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拧钉器,其特征在于钉匣导槽有一个大致呈T字形的截面,用来接受并留住一个有头有尖的钉,钉匣导槽由接近钉尖的两个相对的侧壁、邻近钉头底表面的两个相对的侧壁的肩,以及靠近钉头的顶表面的端壁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拧钉器,其特征在于输送管有一个口,与钉匣导槽相通,来自钉匣导槽的钉通过该口进到输送管,输送管有一段磁化壁,这样,从钉匣导槽送到输送管的一个钉便被滞留在输送管的磁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拧钉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活动地与上管相接的活塞杆,它相对于输送管运动,当下管相对于上管收缩时,活塞杆将吸附在输送管的磁化壁上的钉推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拧钉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管托,它与钉匣相连,有一个与钉匣导槽相连的纵向槽;一个钉排序管,它有一个滞留一组有尖有头的钉的槽,这些钉在钉排序管的槽中一个挨一个地顺序排列着;钉排序管装在管托的槽内,使钉排序管的槽与钉匣导槽相接,钉排序中排列有序的钉由此输送到钉匣导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拧钉器,其特征在于钉排序管至少一端上有一个钉拦阻件使钉滞留在钉排序管的槽内,当钉排序管装在管托的槽内时,一个尖头伸进管托触动钉拦阻件使其从钉排序管的槽缩回,钉排序管里的钉便被放出进入钉匣导槽。
全文摘要
一种立式拧钉器,装有旋转推进器,其旋转轴上装有螺钉拧进件,活动地装在上、下管内,下管内有锥形头部,头部有滞留钉的口。下、上管缩伸时,螺钉拧进件伸出/离开锥形头部。一组钉被排列在钉匣导槽里,上、下管缩伸时,钉从导槽逐个放出。连接钉匣与锥形头部的输送管有磁化壁段,吸附来自钉匣的钉。活塞杆活动地与上管相接,下、上管缩回时,活塞杆将吸附在输送管磁化壁的钉推出,下、上管伸出时,另一个钉从钉匣放出进到输送管。
文档编号B25B23/04GK1211491SQ9811764
公开日1999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2日
发明者吉尔伯特·奥尔韦拉, 西格斯蒙德·G·保罗, 乔治·G·杜威 申请人:伊利诺斯工具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