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医用保险改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950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医用保险改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医用保险改锥,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在骨科手术器械中,保险改锥用于安装螺钉,它的套筒使螺钉与锥杆连接为一体,操作时螺钉不易脱滑,非常方便。使用时,将锥杆插入套筒中并旋转,使锥杆上的“横耳”卡入套筒底座的卡槽中,旋紧,螺钉与锥杆成为在一条直线上的一个整体。因为改锥体的长度较长,一般为20cm左右,操作时需要的与操作平面垂直的空间高度至少要等于螺钉加整个保险改锥的长度,空间距离较大。然而在骨科手术中,常遇到操作平面暴露不充分的情况,此时,垂直空间高度不够高,手术操作十分不便。并且,现有的保险改锥其操作时的用力力臂较小,费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省力的新型医用保险改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医用保险改锥,包括手柄、改锥体和套筒,套筒与改锥体相配合,其改锥体的长度为3~8cm,改锥体的底端连接扳手式手柄,扳手式手柄与锥杆成90~135度角。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垂直高度,优选设计为扳手式手柄与锥杆垂直。
所述的保险改锥,其改锥体与扳手式手柄为两体结构,改锥体的底面设有棱柱状插件,扳手式手柄上的套孔与棱柱状插件相配合,棱柱状插件与改锥体的锥杆间设有短柄,短柄的直径大于插件的横向宽度。
操作时,短柄用于持扶和施力。短柄的直径大于插件的横向宽度,对扳手式手柄的套装起限位作用,以保证正确、准确操作。
棱柱状插件可制成通用型,如三棱柱状、四棱柱状、五棱柱状、六棱柱状等,扳手式手柄的末端可加套锥状或圆柱状的把手,以方便把持。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结构示意图,亦为一实施例。
图2、改锥体结构示意图。
图3、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4、扳手式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5、现有改锥体结构示意图。
图6、现有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筒、2锥杆上的横耳、3锥杆、4短柄、5六棱柱状插件、6扳手式手柄、7把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医用保险改锥,包括扳手式手柄6、改锥体和套筒1,套筒1与改锥体相配合,改锥体的长度为4.5cm,改锥体的底端连接扳手式手柄6,扳手式手柄6与改锥体的锥杆3垂直。改锥体与扳手式手柄6为两体结构,改锥体的锥杆下面设有短柄4,短柄4的下面设有六棱柱状插件5,短柄的直径大于插件的横向宽度,扳手式手柄6上的套孔与棱柱状插件5相配合。
使用时,将所需要固定的螺钉装入套筒中,将套筒套装在改锥体上,将两者相对旋转,把锥杆上的“横耳”旋至套筒的卡槽中,旋紧。在需要安装螺钉的位置,放置带螺钉的保险改锥体,再将扳手式手柄的套孔套在改锥体的棱柱状插件上,即可实施操作。操作时,一手扶持改锥体短柄并推压扳手式手柄颈部,一手旋转手柄把手即可。扳手式手柄可自棱柱状插件上反复取、装,重复操作,以缩小操作空间范围。
本实用新型缩短了改锥体及配套套筒的长度,并改变了手柄的连接方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在与操作平面相垂直的空间高度较小的条件下进行,尤其是在不易充分暴露操作平面的情况下可较容易地完成操作,非常方便;同时,因加长了作用力臂,其操作时所需的作用力较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骨科手术。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医用保险改锥,包括手柄、改锥体和套筒,套筒与改锥体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改锥体的长度为3~8cm,改锥体的底端连接扳手式手柄,扳手式手柄与锥杆成90~135度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改锥,其特征在于扳手式手柄与锥杆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改锥,其特征在于改锥体与扳手式手柄为两体结构,改锥体的底面设有棱柱状插件,扳手式手柄上的套孔与棱柱状插件相配合,棱柱状插件与改锥体的锥杆间设有短柄,短柄的直径大于插件的横向宽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医用保险改锥,包括手柄、改锥体和套筒,套筒与改锥体相配合,其改锥体的长度为3~8cm,改锥体的底端连接扳手式手柄,扳手式手柄与锥杆成90~135度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骨科手术。
文档编号B25B13/48GK2357886SQ9922015
公开日2000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6日
发明者赵斌修, 梁少敏 申请人: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