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冷却与吸尘系统的电木台钻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14342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7]底座I上设有立柱11。立柱11的上端设有进给箱12。进给箱12的下方设有主轴13。进给箱12的前侧设有挂钩14。进给箱12的外壳为铁磁体。
[0028]水槽2设有铰接耳21。水槽2通过铰接耳21铰接在进给箱12的左侧面。铰接耳21设有固定环22。固定环22沿水槽的深度方向(即图中上下方向)的投影位于水箱2内、也即该状态时铰接耳21位于水箱2的正上方。
[0029]输液软管3为弹性管,具体为橡胶管。输液软管3穿过固定环21。输液软管3和固定环22之间为紧配合,使得输液软管通过输液软管的弹性变形而同固定环22固定在一起。输液软管3的一端在固定环22的作用下而弯折到位于水槽2内、输液软管3的另一端同喷头8对接在一起。
[0030]喷头8同进给箱12固定在一起。
[0031]吸尘机5的上端设有挂环51。吸尘机5的右侧设有吸口 52。挂环51套在挂钩14上而将吸尘机5悬挂于进给箱12的前表面。
[0032]吸尘管6沿上下方向延伸。吸尘管6的上端同吸口 52对接在一起。吸尘管6的下端同吸头7连接在一起。
[0033]吸头7固定于进给箱12。吸头7以向下倾斜的方式朝向主轴13也即朝向使用时电木的钻孔部位。
[0034]参见图2,喷头8包括外管81和旋流散开器82。外管81为圆形。外管81的一端同输液软管3密封对接在一起、另一端设有喷口 811。喷口 811为圆柱形。喷口 811的进口端设有锥形腔813。喷口 811和锥形腔813同轴。锥形腔813的小径端同喷口 811对接在一起。锥形腔813的小径端的内径同喷口 811的内径相等。旋流散开器82为圆柱形。旋流散开器82密封连接在外管81内。旋流散开器82位于锥形腔813的上方。旋流散开器82设有两个斜孔821。
[0035]参见图3,斜孔821均匀分布在旋流散开器82的上端面上。
[0036]参见图4,斜孔821贯通旋流散开器82的上下端面。
[0037]参见图1,对电木进行钻孔时,将冷却液装在水槽2中,使冷却液从喷头8喷出(使喷头低于水槽、通过虹吸作用喷出的),然后进给箱12驱动主轴13中的钻头转动,钻头在电木上钻出孔,喷头8喷出的冷却液以雾状喷到电木的钻孔部位而进行冷却。启动吸尘机5,吸尘机5产生的吸力使得钻孔所产生的碎肩依次经吸头7、吸尘管6和吸口 52而进入到吸尘机5中的储尘空间中。
[0038]参见图5,喷头喷洒的过程为:冷却液4依次经过斜孔821、锥形腔813后从喷口811上呈锥形喷出。
[0039]参见图6,不需要使用水槽2时,使水槽2以铰接耳21为轴转动到水槽2翻转为底朝上而盖在进给箱12上。此时固定环22位于水槽2的正下方,输液软管3处于伸直状态、避免长期处于弯曲状态而产生塑性变形。
[0040]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0041]参见图7,吸尘管6内壁表面设有定位块62。吸尘管6的侧壁设有颗粒物出口 61。颗粒物出口 61通过抱箍63可拆卸连接有容纳袋64。容纳袋64由柔性材料如橡胶,无纺布制作而成。吸尘管6内设有反射板9。反射板9的上端通过铰轴91同吸尘管6铰接在一起。铰轴91和容纳袋64位于吸尘管6的同一侧。铰轴91上套设有反射板开启弹簧92。反射板开启弹簧92为扭簧。反射板9设有网孔93。网孔的入口方向线L垂直于反射板的反射面S。
[0042]初始状态时,在反射板开启弹簧92的作用下,反射板9合拢在颗粒物出口 61中,当吸尘机起动进行吸尘时,气流按照图中A向流经吸尘管6,此时所有被吸入的物体都会经吸尘管6而进入吸尘机。
[0043]参见图8,当要关闭反射板去阻挡颗粒物进入吸尘机时,按照图中B向挤压容纳袋64,推力克服反射板开启弹簧92的弹力而驱动反射板9以铰轴91为轴朝向吸尘管6内部转动,当转动一定角度后,在气流的推动力作用下,反射板9继续转动而直到同限位块62抵接在一起,此时反射板阻挡在吸尘管6内,气流中所含的颗粒物碰撞到反射板9后被反弹到容纳袋64内。轻物则经网孔93而穿过反射板9后继续前行而到达吸尘机5 (参见图1)中。
【主权项】
1.一种设有冷却与吸尘系统的电木台钻,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的立柱、设置于立柱的进给箱和设置于进给箱下方的主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尘机、吸尘管、朝向电木的钻孔部位的吸头、输液软管、将冷却液喷到电木的钻孔部位的喷头和铰接于所述进给箱且可盖到进给箱上的水槽,所述吸尘机设有吸口和挂环,所述进给箱设有挂钩,所述吸尘机通过所述挂环挂在所述挂钩上而同所述进给箱连接在一起,所述吸尘管的一端同所述吸口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所述吸头连接在一起,所述输液软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水槽内、另一端同所述喂'头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冷却与吸尘系统的电木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设有铰接耳,所述水槽通过所述铰接耳同所述进给箱铰接在一起,所述铰接耳设有固定环,所述输液软管穿过所述固定环,所述输液软管通过所述固定环同所述水槽固定在一起,所述输液软管为弹性管,所述固定环沿所述水槽的深度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水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冷却与吸尘系统的电木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软管通过紧配合的方式同所述固定环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设有冷却与吸尘系统的电木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管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吸尘管的侧壁设有颗粒物出口、连接于颗粒物出口的收纳袋和将颗粒物反弹到所述收纳袋内的反射板,所述反射板设有网孔,所述收纳袋为柔性材料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有冷却与吸尘系统的电木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的入口方向线垂直于所述反射板的反射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有冷却与吸尘系统的电木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袋和所述颗粒物出口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有冷却与吸尘系统的电木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沿所述吸尘管进气方向的一端通过铰轴同所述吸尘管的侧壁铰接在一起,所述吸尘管内还设有使所述反射板保持在拦截在所述吸尘管内的位置的限位块,所述反射板和所述颗粒物出口对齐,所述铰轴和所述颗粒物出口位于所述吸尘管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有冷却与吸尘系统的电木台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反射板朝向所述颗粒物出口转动的反射板开启弹簧,所述反射板开启弹簧为扭簧,所述反射板开启弹簧套设在所述铰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设有冷却与吸尘系统的电木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一端同所述输液软管对接在一起、另一端设有喷口,所述外管内密封连接有旋流散开器,所述旋流散开器为圆柱形,所述旋流散开器设有两个沿旋流散开器轴向贯通旋流散开器的斜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有冷却与吸尘系统的电木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为圆形,所述喷口的进口端设有锥形腔,所述喷口和所述锥形腔同轴,所述锥形腔的小径端同所述喷口对接在一起,所述锥形腔的小径端的内径同所述喷口的内径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木加工用设备。一种设有冷却与吸尘系统的电木台钻,包括底座、进给箱、吸尘机、吸尘管、朝向电木的钻孔部位的吸头、输液软管、将冷却液喷到电木的钻孔部位的喷头和铰接于进给箱且可盖到进给箱上的水槽,吸尘机设有吸口和挂环,吸尘机通过所述挂环挂在进给箱上,吸尘管的一端同吸口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所述吸头连接在一起,输液软管的一端位于水槽内、另一端同喷头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电木进行钻孔作业时能够有效防止电木钻孔处的温度上升的、能够将钻孔时产生的电木碎屑进行自动收集的设有冷却与吸尘系统的电木台钻,解决了台钻不能够自动收集碎屑和需要停机冷却的问题。
【IPC分类】B08B15-00, B26D7-08, B26F1-16
【公开号】CN204322175
【申请号】CN201420656032
【发明人】王晋
【申请人】浙江亚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