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449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供迅速疏散人群逃生使用且构造简单稳固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
一般房屋火灾时,往往夹带浓烟,一旦逃生不及,便容易造成悲剧,所以当火灾发生时,如果能有一方便操作且短时间内即可供较多人迅速脱离火场的紧急逃生装置以供逃生的话,可大大减少人员的伤亡,且该紧急逃生装置如能在平时当物品升降运输使用,将更具有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迅速疏散人群逃生使用且构造简单稳固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包括一可固设在建筑物顶楼外墙上的箱体,在该箱体上方一侧设有一主齿轮组,该主齿轮组前后侧平行设有一第一副齿轮组及一第二副齿轮组,该主齿轮组、第一副齿轮组及一第二副齿轮组二侧的齿轮上并环绕啮合有二传动链条,该传动链条中间平行固设有多数连杆,另有一带动该主齿轮组转动的减速马达、设在建筑物各楼层的阳台上且控制该减速马达启闭或正逆转动的电动开关,及由该传动链条带动升降的一平衡板,其特征在于该箱体具有一顶面透空且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的容置箱,该容置箱固设在顶楼外墙内侧面,且该容置箱向外墙外侧延伸突出形成一外框,该主齿轮组是设在该容置箱与外框中间,该第一副齿轮组固设在该容置箱中段顶面,该第二副齿轮组固设在该外框前端顶面,且该外框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推杆;在该外框中还设有一第三副齿轮组,该第三副齿轮组具有一左右跨置枢设在该外框中段的心轴,以及固设在该心轴二侧且与该传动链条啮合的齿轮;该传动链条在该第二、第三副齿轮组中间呈向下悬垂状,而在该主齿轮组与第一副齿轮组间的传动链条进入容置箱的容置空间内;在该二传动链条间设置有多数踏板组,每一踏板组具有平行设置在二传动链条间的一横杆与一平衡杆,以及与该平衡杆固设的一站板,该横杆是以二可弯折收合的连结件与该站板两侧边连结,而该平衡杆两端各突设有一顶杆,且该二顶杆是以垂直夹角设置,该站板自顶端下降时,其中一顶杆与外框一对应的推杆抵触拨动,该站板摊开,而当该站板上升时,另一顶杆则与该外框另一推杆抵触而收合;在各楼层阳台上设有多数限位轨道组,每一限位轨道组具有二呈左右框限该传动链条的导轨;该平衡板是位于该外框下方,其四角端底面分别枢设一以该第二、第三副齿轮组间的传动链条环绕的辅助轮,且在每一辅助轮外侧向上延伸枢设有二防止传动链条脱落的限位轮,以防止该等传动链条脱落,藉由上述构件,使得该逃生装置更具稳定性,且在火灾发生时可供紧急逃生用,而在平时则运送物品。
所述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其特征在于该限位轨道组包括二枢设在阳台上的延伸架,而该导轨是枢接在延伸架外端。
所述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其特征在于该主齿轮组的二齿轮后侧各设有一限位轮。
所述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箱上半部设有一位于该主齿轮组与第一副齿轮组中间的限位轮组,且该限位轮组于平衡板降下时与该传动链条接触。
所述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其特征在于该平衡板底部向下设有供上下调整的螺栓。
所述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箱前侧面上方设有一倾斜的摩擦板。
所述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箱底部二侧各设有一自该容置箱中段后方向上斜设至容置箱前侧面的导引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其优点如后所述1.由于本实用新型将该传动链条50以直接垂设面对阳台Ⅲ设计,所以人员于逃生时,可踏上该辅助踏板300而直接面对传动链条50以迅速攀附该连杆51及踏上站板103作逃生,具有增进逃生使用的方便性。
2.本实用新型由于操作简单,所以可同时提供各楼层人员,同时逃生,且藉由该踏板组100站板103的设置,以提供人员于逃生时有稳固的站立点,再以手握该连杆51而形成最稳定的状态,使得原为逃生而惊慌的人们自高楼逃生使用时具有更隹的安全感。
3.本实用新型在各楼层阳台Ⅲ上设有该限位轨道组200,在逃生使用时可将该延伸架201向外推伸,并使该导轨202直立且框限传动链条50,藉使该传动链条50更具稳定性而不摇晃。
4.因为本实用新型将收容该传动链条50与踏板组100的容置箱11固设在建筑物Ⅰ顶楼外墙Ⅱ内侧面,因此,该传动链条50与踏板组100具有的重量将不会对整个逃生装置形成负担。
下面通过最隹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隹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隹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隹实施例踏板组与限位轨道的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隹实施例限位轨道组于平时的收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隹实施例平衡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隹实施例于使用时传动链条与踏板组的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隹实施例于收整时传动链条与踏板组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隹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其是在建筑物Ⅰ顶楼外墙Ⅱ上固设有一箱体10,在该箱体10上方一侧设有一主齿轮组20,该主齿轮组20前后侧平行设有一第一副齿轮组30及一第二副齿轮组40,该等齿轮组20、30、40二侧的齿轮21、31、41上并环绕啮合有二传动链条50,该等传动链条50中间平行固设有多数连杆51以供逃生者攀附,该连杆51上并套设有防滑套管52以利握持,另有一减速马达60可带动该主齿轮组20转动,且在建筑物Ⅰ各楼层都设有一电动开关61与一手动开关62(如图8所示),该电动开关61可控制该减速马达60电源的启闭或正逆转作动,在正转作动时,该等传动链条50为构成一输送回路绕行,而在逆转作动时,该等传动链条50可收容于该箱体10内,而该手动开关62为一刹车拉绳,当停电时可供解除该减速马达60的刹车作用,且该传动链条50可带动一平衡板70作升降。而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如后所述。
该主齿轮组20二侧的齿轮21后侧各设有一限位轮22,藉此可防止该传动链条50脱落。
该箱体10具有一顶面透空且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11’的矩形容置箱11,该容置箱11固设于顶楼外墙Ⅱ内侧面,且该容置箱11向外墙Ⅱ外侧延伸突出形成有一外框12,在该容置箱11与外框12中间设置该主齿轮组20及该减速马达60,在该容置箱11中段顶面固设该第一副齿轮组30,在该外框12前端顶面则固设该第二副齿轮组40,且该外框12底部左右侧向内各水平延伸设有一推杆121、122(如图7),另在该容置箱11于上半部设一限位轮组80,该限位轮组80位于主齿轮组20与第一副齿轮组30中间,当该传动链条50因平衡板70降下而绷紧时将接触该限位轮组80,藉此可防止该传动链条50脱落,且该容置箱11前侧面上方设有一倾斜的摩擦板13,而其底部二侧各设有一导引板14,该导引板14自容置箱11中段后方向上斜设至容置箱11前侧面。
在该外框12中还设有一第三副齿轮组90,该第三副齿轮组90具有一心轴91及在该心轴91二侧各固设有一齿轮92,该心轴91左右跨置枢设在该外框12中段,而该等齿轮92是被该等传动链条50所啮合。该等传动链条50是在该第二、第三副齿轮组40、90中间呈向下悬垂,而在该主齿轮组20与第一副齿轮组30间的传动链条50可进入容置箱11的容置空间11’内暂放。
如图3所示,在该二传动链条50间设置有多数踏板组100,每一踏板组100具有平行设置在二传动链条50间的一横杆101与一平衡杆102,以及与该平衡杆102固设的一站板103,该横杆101是以二可弯折收合的连结件104与该站板103两侧边连结,而该平衡杆102两端各突设有一顶杆105、105’,且该二顶杆105、105’以垂直夹角设置,当该站板103自顶端开始下降时,该顶杆105与外框12一对应的推杆121抵触拨动而使该站板103摊开以供逃生者站立(如图6所示),而当该站板103上升欲收整时,另一顶杆105’则与外框12另一推杆122抵触而为收合(如图7所示)。
如图3所示,在各楼层阳台Ⅲ上设有多数限位轨道组200,每一限位轨道组200包括二延伸架201与二适长的导轨202,该延伸架201枢设在阳台Ⅲ上,而该导轨202则枢接在该延伸架201外端,在平时不使用时,该延伸架201与该导轨202呈平行收置平躺于阳台Ⅲ上(如图4所示),而当发生火灾使用时,则将该等延伸架201向外推伸,并将该等导轨202直立而呈左右框限该等传动链条50。
如图5所示,该平衡板70是位于该外框12下方,其四角端底面分别枢设一辅助轮71,且受该第二、第三副齿轮组40、90间的传动链条50环绕,在各辅助轮71外侧并向上延伸枢设有二限位轮72,藉此可防止该传动链条50脱落,该平衡板70底部向下设有可供上下调整的螺栓73,使该平衡板70可藉由调整螺栓73而抵止于地面上,以提高该传动链条50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当发生火灾时,人员可紧急疏散至建筑物Ⅰ的顶楼或各楼层的阳台Ⅲ上,启动任一无线遥控的电动开关61时,使该减速马达60启动并正向转动,而带动该主齿轮组20正转,该容置箱11中的传动链条50会经由该主齿轮组20、第三副齿轮组90而逐渐向外垂下,原本为收折的该站板103,将因该平衡杆102上的顶杆105与固设在该外框12一侧的推杆121抵触而扳动该站板103并使站板103摊开,当该平衡板70降至地面时(如图8所示),该等传动链条50会紧绷而构成一输送回路绕行,此时,该第一、第二副齿轮组30、40开始转动,而该主齿轮组20与第一副齿轮组30间的限位轮组80也与该传动链条50接触并转动,就可防止其松脱,在此同时,疏散人员可将设在阳台Ⅲ的延伸架201向外推伸,并将该等导轨202直立而呈左右框限该等传动链条50(如图3所示),使得该等传动链条50更具稳定性而不摇晃,因此,各楼层的疏散人员可先站上设于阳台Ⅲ上的辅助踏板300,再以双手握住该连杆51,同时将双脚踏上该站板103上,如此经由该传动链条50的带动而缓慢下降,直到可踏抵地面,达到紧急逃生目的,而为提高逃生时的安全性,逃生者也可选择使用安全带或安全篮,以防止摔落。
万一火灾发生时电力系统中断时,则可利用任一楼层的手动开关62以解除该减速马达60的煞车,而逃生者可采上述手握脚踏、系安全带或坐安全篮等方式,利用自重缓缓落下。
如图7所示,当使用完毕而欲收回该传动链条50及平衡板70时,启动该电动开关61使减速马达60逆向转动,而带动该主齿轮组20逆转,此时,该第一、第二副齿轮组30、40及限位轮组80不动,而该传动链条50将因主齿轮组20的带动而被往上带移,使得原为摊开的该站板103上升至外框12底部时,该平衡杆102上另一端的顶杆105’将与固设在该外框12另一侧的推杆122抵触而使得该站板103自动收合,且经由该第三副齿轮组90与主齿轮组20而顺利被收回至容置箱11的容置空间11’内暂放,当该传动链条50进入容置箱11时,该摩擦板13可避免传动链条50、连杆51与站板103直接与容置箱11摩擦,而该导引板14可使传动链条50与站板103如布匹般整齐地由下往上逐层叠收。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平时可做为电动升降运输机,也就是可将物品(图未示)置于该平衡板70上,藉由该传动链条50的升降,达到载运物品升降运输的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包括一可固设在建筑物顶楼外墙上的箱体,在该箱体上方一侧设有一主齿轮组,该主齿轮组前后侧平行设有一第一副齿轮组及一第二副齿轮组,该主齿轮组、第一副齿轮组及一第二副齿轮组二侧的齿轮上并环绕啮合有二传动链条,该传动链条中间平行固设有多数连杆,另有一带动该主齿轮组转动的减速马达、设在建筑物各楼层的阳台上且控制该减速马达启闭或正逆转动的电动开关,及由该传动链条带动升降的一平衡板,其特征在于该箱体具有一顶面透空且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的容置箱,该容置箱固设在顶楼外墙内侧面,且该容置箱向外墙外侧延伸突出形成一外框,该主齿轮组是设在该容置箱与外框中间,该第一副齿轮组固设在该容置箱中段顶面,该第二副齿轮组固设在该外框前端顶面,且该外框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推杆;在该外框中还设有一第三副齿轮组,该第三副齿轮组具有一左右跨置枢设在该外框中段的心轴,以及固设在该心轴二侧且与该传动链条啮合的齿轮;该传动链条在该第二、第三副齿轮组中间呈向下悬垂状,而在该主齿轮组与第一副齿轮组间的传动链条进入容置箱的容置空间内;在该二传动链条间设置有多数踏板组,每一踏板组具有平行设置在二传动链条间的一横杆与一平衡杆,以及与该平衡杆固设的一站板,该横杆是以二可弯折收合的连结件与该站板两侧边连结,而该平衡杆两端各突设有一顶杆,且该二顶杆是以垂直夹角设置,该站板自顶端下降时,其中一顶杆与外框一对应的推杆抵触拨动,该站板摊开,而当该站板上升时,另一顶杆则与该外框另一推杆抵触而收合;在各楼层阳台上设有多数限位轨道组,每一限位轨道组具有二呈左右框限该传动链条的导轨;该平衡板是位于该外框下方,其四角端底面分别枢设一以该第二、第三副齿轮组间的传动链条环绕的辅助轮,且在每一辅助轮外侧向上延伸枢设有二防止传动链条脱落的限位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其特征在于该限位轨道组包括二枢设在阳台上的延伸架,而该导轨是枢接在延伸架外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其特征在于该主齿轮组的二齿轮后侧各设有一限位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箱上半部设有一位于该主齿轮组与第一副齿轮组中间的限位轮组,且该限位轮组于平衡板降下时与该传动链条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其特征在于该平衡板底部向下设有供上下调整的螺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箱前侧面上方设有一倾斜的摩擦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箱底部二侧各设有一自该容置箱中段后方向上斜设至容置箱前侧面的导引板。
专利摘要一种可自动缓降及电动升降的运输机,其具有一箱体,箱体是由一供置放二传动链条且设于建筑物顶楼外墙内侧面的容置箱与一延伸至外墙外侧的外框所组成,在火灾发生时,自外框处可垂设该等传动链条,而该等传动链条中间设有供双手握持的连杆以及供双脚站立的踏板组,另在各楼层阳台上设有一限位轨道组,其具有框限传动链条而使传动链条稳定不摇晃的功效,且使人员可直接面对传动链条以方便迅速攀附,而具有更佳的安全及稳定性。
文档编号A62B1/00GK2417155SQ0020890
公开日2001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9日
发明者蔡登凯 申请人:蔡登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