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多阶垂直隔断防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036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特别涉及一种隧道防火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火灾由于地形限制,特点是燃烧不彻底,烟雾大、局部温度高、逃生疏散及扑救困难,因而破坏性巨大。譬如,2014年3月1日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境内的晋济高速岩后隧道内发生两辆甲醇车追尾相撞,导致前车甲醇泄漏,在司机处置过程中甲醇起火燃烧,隧道内42台车辆及煤炭等货物被引燃引爆,事故造成31人死亡,9人失踪,人员及财产损失惨重,爆炸引起的隧道大火直到73小时候才被扑灭。目前应对隧道防火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刚性防火门、柔性防火门以及各种防火涂料等。防火涂料能降低被涂材料表面的可燃性、阻滞火灾的迅速蔓,但对隧道火灾而言,不能有效阻止烟气扩散,因此作用有限。刚性防火门在火灾发生后可以为人员转移提供安全通道,防止烟气跟随疏散人员造成伤害,是目前的主要手段,但其一般适用于双洞隧道。刚性防火门具有防爆功能,但通常比较笨重,成本高,且在隧道火灾发生的混乱场景中,容易因关闭时机掌握不好而影响效果。目前新出现的一种柔性隧道防火卷帘,火情发生时,卷帘片在重力作用下下垂形成隔离,成本低,安装方便,隔断烟气的时机较容易掌握,但缺点是密封效果差,对烟气和助燃空气的隔断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隧道多阶垂直隔断防火系统,以有效隔断着火点与周边隧道空间,避免火灾所产生的烟气快速、大量扩散,为隧道内人员疏散和消防设备进入提供安全通道。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多阶垂直隔断防火系统,包括具有可收放防火布帘的柔性隧道防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柔性隧道防火装置在隧道空腔内沿隧道延伸方向连续间隔设置,当相邻多个柔性隧道防火装置的可收放防火布帘对隧道空腔形成横向遮断时,在隧道空腔内形成多个隔断空间,并在该多个隔断空间与其两侧外的隧道空腔之间形成迷宫密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隔断着火点与周边隧道空间,避免火灾所产生的烟气快速、大量扩散,并阻挡大量富氧空气持续进入着火点,为隧道内人员疏散和消防设备进入提供安全通道。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多阶垂直隔断防火系统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多阶垂直隔断防火系统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多阶垂直隔断防火系统隔断着火点烟气示意图。图中构件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可收放防火布帘10、整体构造部11、分片构造部12、柔性配重13、导轨槽20、着火点P、隔断空间V1、隔断空间V2、隔断空间V3、隔断空间V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隧道多阶垂直隔断防火系统,包括具有可收放防火布帘10的柔性隧道防火装置。所述柔性隧道防火装置在隧道空腔内沿隧道延伸方向连续间隔设置,当相邻多个柔性隧道防火装置的可收放防火布帘10对隧道空腔形成横向遮断时,在隧道空腔内形成多个隔断空间,并在该多个隔断空间与其两侧外的隧道空腔之间形成迷宫密封,有效隔断着火点与周边隧道空间,避免火灾所产生的烟气快速、大量扩散,并阻挡大量富氧空气持续进入着火点,为隧道内人员疏散和消防设备进入提供安全通道。参照图1和图2,所述柔性隧道防火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可收放防火布帘10拱顶部的导轨槽20,可收放防火布帘10呈折叠状态收纳于导轨槽20内。火灾发生后,可收放防火布帘10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释放,在重力作用下下垂,对隧道空腔形成垂直隔断。参照图2,所述可收放防火布帘10由上部的整体构造部11和下部的分片构造部12构成,在分片构造部12的下端设置柔性配重13。整体构造部11有利于隔断并改变烟气运动方向,进而降低烟气扩散速率。分片构造部12形成一定的空隙,烟气由此进入相邻隔断空间内,多级隔断空间内形成迷宫式密封。人员逃生时,可掀起分片构造部12中的某一片,人员通过后卷帘在重力作用下会自动恢复原位,保持隔断空气流动状态。可收放防火布帘10通常采用硅酸铝、钛酸铝等防火材料制成,柔性配重13可采用防火沙等。以图3示出的为例,当火灾发生时,放下着火点P两侧的五级可收放防火布帘10,在该段隧道空腔内形成隔断空间V1、隔断空间V2、隔断空间V3和隔断空间V4。着火点P因燃烧导致空气温度和压力升高,烟气遇隔断空间V2两侧可收放防火布帘10阻隔后,沿其缝隙窜入隔断相邻的隔断空间V1、隔断空间V3,其流量由流速和流动缝隙截面积的乘积决定,而流速受到隔断空间V1与隔断空间V2、隔断空间V2与隔断空间V3之间的压力差影响。同理,隔断空间V3和隔断空间V4空间的压力差直接影响烟气窜入隔断空间V4的量,而在隔断空间V3空间烟气窜入量达到高值之前,两者的压力差很小,因此烟气流量会被大量消减,最终形成讲烟气限定在与隔断空间V2紧邻的少量隧道空腔内,因而本方案此具有很好的防止空气助燃效果,并避免火灾所产生的烟气快速、大量扩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