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演习预警用烟雾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5816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演习预警用烟雾发生器,属于消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消防演习或需要烟雾时,以前是通过点燃木材或者燃放烟雾弹来模拟着火的烟雾场景,这种方式显然很不安全又污染环境;尤其是在室内、油田、化工等场所,用点燃木材或是烟雾弹方式更是危险。

目前消防演习中常用烟雾发生器来制造烟雾,通过将液态的烟雾剂加热然后利用鼓风机排出制得烟雾;如申请号为201420749063.2公开了的“消防演习烟雾发生器”,其通过在油壶中加上油,利用微型电磁泵将油打入中空加热丝中,同时中空加热丝通电发热,将油加热为烟雾喷出,模拟出烟雾状态。所述消防演习烟雾发生器虽然提供了安全的烟雾,但是其中空加热丝与油(液态的烟雾剂)之间的接触面积有限,导致该消防演习烟雾发生器的发烟速率较慢,发烟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演习预警用烟雾发生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演习预警用烟雾发生器,包括箱体、储液瓶,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上进风管,上进风管与箱体连通,所述箱体的下部设置有下进风管,下进风管设置在上进风管的下方,下进风管与箱体连通,所述下进风管的内部交错设置有阻风板,相邻的阻风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箱体的内部固设有多个竖直的电热板,相邻的电热板之间设置有多根螺旋形的导热丝,所述电热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一滤网设置在上进风管的下方,所述导热丝的上端与第一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电热板的下方设置有滤板,滤板设置在下进风管的上方,滤板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滤板上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箱体的下部还设置有排烟管,排烟管设置在滤板的下方,排烟管与箱体连通;所述箱体和储液瓶之间设置有连管,连管上设置有隔膜泵和排液阀,所述箱体的内部还固设有螺旋喷嘴,螺旋喷嘴设置在第一滤网的上方,所述连管的尾端设置在储液瓶的内部,所述连管的首端与螺旋喷嘴连通;所述储液瓶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和排空管,进料管与储液瓶连通,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料阀,所述排空管与储液瓶连通,排空管上设置有排空阀;所述箱体的外部设置有竖管,竖管的下端与下进风管连通,竖管的上端设置有风机,所述上进风管与竖管连通,所述上进风管与竖管的连通处设置在风机和下进风管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竖管的内部固设有第二滤网,第二滤网设置在上进风管和下进风管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箱体和储液瓶均设置在推车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演习预警用烟雾发生器操作简单方便,不用明火和火药,即可迅速产生大量的烟雾,发烟速率快,发烟效率高,发烟效果好,安全性高;即使烟雾剂的粘度突然增大,也不会发生堵塞,稳定性强,实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演习预警用烟雾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所述演习预警用烟雾发生器,包括箱体1、储液瓶2,所述箱体1的上部设置有上进风管11,上进风管11与箱体1连通,所述箱体1的下部设置有下进风管12,下进风管12设置在上进风管11的下方,下进风管12与箱体1连通,所述下进风管12的内部交错设置有阻风板121,相邻的阻风板12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设有多个竖直的电热板5,相邻的电热板5之间设置有多根螺旋形的导热丝6,所述电热板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滤网4,第一滤网4设置在上进风管11的下方,所述导热丝6的上端与第一滤网4固定连接,所述导热丝6的下端为自由端;所述电热板5的下方设置有滤板7,滤板7设置在下进风管12的上方,滤板7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滤板7上设置有多个滤孔71;所述箱体1的下部还设置有排烟管13,排烟管13设置在滤板7的下方,排烟管13与箱体1连通;所述箱体1和储液瓶2之间设置有连管3,连管3上设置有隔膜泵31和排液阀32,所述箱体1的内部还固设有螺旋喷嘴33,螺旋喷嘴33设置在第一滤网4的上方,所述连管3的尾端设置在储液瓶2的内部,所述连管3的首端与螺旋喷嘴33连通;所述储液瓶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21和排空管22,进料管21与储液瓶2连通,进料管21上设置有进料阀211,所述排空管22与储液瓶2连通,排空管22上设置有排空阀221;所述箱体1的外部设置有竖管8,竖管8的下端与下进风管12连通,竖管8的上端设置有风机81,风机81的排风口设置在竖管8的内部且风机81的排风口朝下,所述上进风管11与竖管8连通,所述上进风管11与竖管8的连通处设置在风机81和下进风管12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竖管8的内部固设有第二滤网82,第二滤网82设置在上进风管11和下进风管12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和储液瓶2均设置在推车9上。

打开进料阀211,通过进料管21将烟雾剂储存到储液瓶2中,排空管22便于给储液瓶2排气,也可通过排空管22给储液瓶2充气加压,便于后续将储液瓶2中储存的烟雾剂输出。当需要进行消防演习时,利用推车9将箱体1和储液瓶2推到指定位置后,给电热板5通电,然后开启隔膜泵31、排液阀32、风机81,在隔膜泵31的作用下,储液瓶2中的烟雾剂被输送到螺旋喷嘴33处喷出,在第一滤网4的上方形成雾化烟雾剂,此时由于风机81的作用,风机81吹出的风一部分从上进风管11进到到第一滤网4的上方,另一部分的风在经过第二滤网82、阻风板121从下进风管12进到滤板7的下方,由于第二滤网82、阻风板121的阻碍使得上进风管11中的风速要显著大于下进风管12中的风速,也使得第一滤网4上方的气压要大于滤板7下方的气压,由于气压差的存在,在加上重力的作用,会保证雾化烟雾剂能够顺利的通过第一滤网4、电热板5、导热丝6、滤板7,在该过程中,雾化烟雾剂先在第一滤网4处会均匀的分配到电热板5和导热丝6上,导热丝6可用不锈钢丝制成,电热板5上的热量易传递到导热丝6上,使得导热丝6也随之被加热,电热板5的面积已经足够大,再加上螺旋形的导热丝6,雾化烟雾剂被加热的面积显著增大,雾化烟雾剂被迅速加热形成烟雾后穿过滤板7后,在进风管12处吹来的风的吹动下,烟雾会从排烟管13处大量的向外喷出。

其中,由于导热丝6为螺旋形,不但使其具有足够大的表面积;由于导热丝6的下端为自由端,当烟雾剂的粘度增大时,导热丝6上易附着有大量粘度大的烟雾剂,会使得螺旋形的导热丝6被向下拉伸,导热丝6发生变形,导热丝6与电热板5之间的间隙变大,这会促使粘度大的烟雾剂向下流动,不会因为烟雾剂的粘度增大而发生堵塞,保证发烟效率。滤板7会将未来得及反应的烟雾剂聚集起来使其充分反应,滤板7能有效提高烟雾剂与烟雾之间的转化率。阻风板121能够有效避免烟雾倒灌至竖管8中,第二滤网82具有降低竖管8中风速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