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控速滑袋式高楼逃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5915发布日期:2018-07-13 16:4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控速滑袋式高楼逃生器。



背景技术:

住在高楼人员一旦发生火灾、地震等,不能乘电梯下楼,如果走楼梯下楼,时间长,人员拥挤,楼梯转弯多,所以比较理想的是在高楼上安装逃生器,已有的逃生器包括滑轮式逃生器或管道式逃生器,所述滑轮式逃生器例如专利名称为:高楼逃生器,专利号为2008101208571,包括外壳、滑绳、滚轮等,以及采用棘轮、摩擦片和锅轮等组成的限速刹车装置,该逃生器虽然有较完整的结构,但是逃生器暴露在外面,较多人对该类滑轮逃生器存在着惧怕恐慌心理,不敢使用;所述的管道式逃生器例如专利申请号201610022277.3,专利名称为:一种逃生管道,其包括室内固定框、弯管和直管,直管由多节双壁波纹管组成,双壁波纹管采用两个波纹管套装结构,直管顶部设置安全钩,安全钩上固定连接有缓降器,缓降器上缠绕设置有控速器与安全带连接,但该缓降器却缺少具体的实施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封闭结构,适用于胆怯人员逃生,设置一套自动调速,当下降速度快时,自动减速,当下降速度慢时,自动升速降速,使用安全的液压控速滑袋式高楼逃生器。

本实用新型液压控速滑袋式高楼逃生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逃生器壳体,逃生器壳体的一侧连接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摇动盘,摇动盘的转动杆穿过固定架和平衡压条与墙体相接触,将逃生器壳体设置在窗户外的墙体上,固定架挂在窗口的墙体上,拧紧摇动盘,使平衡压条向墙体压紧,所述的逃生器壳体上设置上盖,在逃生器壳体内设置逃生袋,所述的逃生袋为伸缩的逃生袋,在伸缩的逃生袋中设置通气孔,逃生袋的入口与逃生器壳体的上口固定连接,逃生袋的出口设置在逃生袋的底部,逃生袋的底部连接下盖,所述的下盖上设置缓冲软垫,所述的逃生器配备自动控速调节装置,在自动控速调节装置上设置通气的面罩、肩膀保险带和胸背保险带,面罩、肩膀保险带和胸背保险带穿戴在人体上,所述的自动控速调节装置包括两个油缸,油缸内设置活塞、复位弹簧和油缸伸缩支杆,活塞内有回油孔,油缸伸缩支杆的下头通过轴销连接摩擦轮,摩擦轮外壁与伸缩的逃生袋相接触,轴销上同时安装主齿轮,主齿轮与辅齿轮相啮合,主齿轮与辅齿轮组成齿轮油泵,在油缸伸缩支杆中设置油路管道,油路管道包括甲油道和乙油道,甲、乙油道的下头与主齿轮和辅齿轮组成的齿轮油泵相通,甲油道上头连接甲油室,乙油道的上头连接乙油室,甲油室与乙油室中的压力各自推动油缸中的活塞运行;当人体下滑速度过快时,摩擦轮转速快,摩擦轮带动主齿轮,主齿轮与辅齿轮啮合,使主齿轮和辅齿轮组成的齿轮油泵运动加快,使乙油室中的油经回油孔迅速向甲油室流入,甲油室内的压力增加,推动活塞,活塞带动伸缩支杆向外伸展,复位弹簧受压缩,逃生袋被撑宽,摩擦轮增大摩擦力和阻力,使逃生人员的下滑速度变慢;当人体下滑速度过慢需要加速时,摩擦轮转速慢,摩擦轮带动主齿轮,主齿轮与辅齿轮啮合,使主齿轮与辅齿轮组成齿轮油泵运动变慢,乙油室经回油孔流入甲油室的油减少,甲油室内的压力减小,当压力小于复位弹簧的弹簧力时,复位弹簧复位撑开,带动活塞、油缸伸缩支杆向内收缩,逃生袋收缩,摩擦轮减小摩擦力和阻力,使逃生人员的下滑速度变快,形成一个自动调节缓速下滑。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控速滑袋式高楼逃生器,包括逃生器壳体,逃生器壳体的一侧连接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摇动盘,摇动盘的转动杆穿过固定架和平衡压条与墙体相接触,将逃生器壳体设置在窗户外的墙体上,固定架挂在窗口的墙体上,拧紧摇动盘,使平衡压条向墙体压紧,所述的逃生器壳体上设置上盖,在逃生器壳体内设置逃生袋,所述的逃生袋为伸缩的逃生袋,在伸缩的逃生袋中设置通气孔,逃生袋的入口与逃生器壳体的上口固定连接,逃生袋的出口设置在逃生袋的底部,逃生袋的底部连接下盖,所述的下盖上设置缓冲软垫,所述的逃生器配备自动控速调节装置,在自动控速调节装置上设置通气的面罩、肩膀保险带和胸背保险带,面罩、肩膀保险带和胸背保险带穿戴在人体上,所述的自动控速调节装置包括两个油缸,油缸内设置活塞、复位弹簧和油缸伸缩支杆,活塞内有回油孔,油缸伸缩支杆的下头通过轴销连接摩擦轮,摩擦轮外壁与伸缩的逃生袋相接触,轴销上同时安装主齿轮,主齿轮与辅齿轮相啮合,主齿轮与辅齿轮组成齿轮油泵,在油缸伸缩支杆中设置油路管道,油路管道包括甲油道和乙油道,甲、乙油道的下头与主齿轮和辅齿轮组成的齿轮油泵相通,甲油道上头连接甲油室,乙油道的上头连接乙油室,甲油室与乙油室中的压力各自推动油缸中的活塞运行;当人体下滑速度过快时,摩擦轮转速快,摩擦轮带动主齿轮,主齿轮与辅齿轮啮合,使主齿轮和辅齿轮组成的齿轮油泵运动加快,使乙油室中的油经回油孔迅速向甲油室流入,甲油室内的压力增加,推动活塞,活塞带动伸缩支杆向外伸展,复位弹簧受压缩,逃生袋被撑宽,摩擦轮增大摩擦力和阻力,使逃生人员的下滑速度变慢;当人体下滑速度过慢需要加速时,摩擦轮转速慢,摩擦轮带动主齿轮,主齿轮与辅齿轮啮合,使主齿轮与辅齿轮组成齿轮油泵运动变慢,乙油室经回油孔流入甲油室的油减少,甲油室内的压力减小,当压力小于复位弹簧的弹簧力时,复位弹簧复位撑开,带动活塞、油缸伸缩支杆向内收缩,逃生袋收缩,摩擦轮减小摩擦力和阻力,使逃生人员的下滑速度变快,形成一个自动调节平稳下滑。本技术方案的逃生器一是采用逃生袋,人体进入逃生袋后,消除恐惧心理,适用于胆怯人员、年老或幼小人员使用;二是通过肩膀保险带和胸背保险带对人体与自动控速调节装置进行固定,使人体在逃生袋内处置平稳,又有面罩对面部进行保护,面部不会与逃生袋发生摩擦,十分安全;三是在逃生器壳体下盖内设置缓冲软垫,逃生人员下滑时,有了缓冲软垫,防振防撞,提高安全性;四是在逃生袋内使用自动控速调节装置下滑逃生,自动控速调节装置的油缸伸缩支杆连接摩擦轮,摩擦轮带动主齿轮,主齿轮与辅齿轮啮合,改变主齿轮与辅齿轮组成齿轮油泵的运动速度,改变甲油室内的压力,与复位弹簧组合使用,带动活塞、油缸伸缩支杆向内收缩或向外伸展,从而改变自动控速调节装置的油缸伸缩支杆的长短,改变摩擦轮的摩擦力和阻力,调节逃生人员的下滑速度,形成一个自动调节平稳下滑,使用安全。一个逃生器壳体配备多个自动控速调节装置,当需逃生下滑时,每个人使用一个自动控速调节装置,从逃生袋的入口进入逃生袋下滑逃生,下滑至下盖的缓冲软垫上,从逃生袋的出口走出,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控速滑袋式高楼逃生器,所述的上盖与下盖之间设置锁紧按钮,当逃生器不用时,上盖与下盖处于闭合状态,自动控速调节装置与逃生袋都处于逃生器壳体内,采用锁紧按钮对上盖与下盖进行固定,有利于搬动,当使用时,松开锁紧按钮,下盖与逃生袋就自动下滑落至地面,操作方便。所述的齿轮油泵外设置铃碗,在铃碗内设置响铃挡块,所述的摩擦轮上设置响铃弹簧,响铃弹簧连接响珠,摩擦轮转动带动响铃弹簧和响珠旋转,响铃弹簧和响珠旋转的同时,响珠被响铃挡块挡住,响珠被弹出与铃碗相碰发出响声,有了铃碗,发出响声报警,使地面的救援人员快速作好救护准备。所述的逃生袋为耐火材料编织,在编织的逃生袋内设置纵向钢丝,逃生袋为耐火材料制成,避免起火,钢丝作为加强筋,增加逃生袋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压控速滑袋式高楼逃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油缸伸缩支杆向外伸展,增大摩擦轮的摩擦力和阻力示意图;

图3是摩擦轮与铃碗、弹簧珠、响铃弹簧和响铃挡块配合示意图;

图4是油缸伸缩支杆连接摩擦轮、齿轮油泵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控速滑袋式高楼逃生器,如图1—图4所示,包括逃生器壳体1,逃生器壳体1的一侧连接固定架7,固定架7上设置摇动盘9,摇动盘9的转动杆穿过固定架和平衡压条与墙体相接触,将逃生器壳体1设置在窗户外的墙体上,固定架7挂在窗口的墙体01上,拧紧摇动盘9,使平衡压条8向墙体压紧,所述的逃生器壳体1上设置上盖2,在逃生器壳体1内设置逃生袋30,所述的逃生袋30为伸缩的逃生袋,在伸缩的逃生袋30中设置通气孔,逃生袋30的入口5与逃生器壳体1的上口固定连接,逃生袋30的出口6设置在逃生袋的底部,逃生袋的底部连接下盖3,所述的下盖3上设置缓冲软垫4,所述的逃生器配备自动控速调节装置,在自动控速调节装置上设置通气的面罩22、肩膀保险带23和胸背保险带24,面罩22、肩膀保险带23和胸背保险带24穿戴在人体上,所述的自动控速调节装置包括两个油缸10,油缸10内设置活塞11、复位弹簧12和油缸伸缩支杆15,活塞11内有回油孔16,油缸伸缩支杆15的下头通过轴销连接摩擦轮17,摩擦轮17外壁与伸缩的逃生袋30相接触,轴销上同时安装主齿轮18,主齿轮18与辅齿轮19相啮合,主齿轮18与辅齿轮19组成齿轮油泵,在油缸伸缩支杆15中设置油路管道,油路管道包括甲油道13和乙油道14,甲、乙油道13、14的下头与主齿轮18和辅齿轮19组成的齿轮油泵相通,甲油道13上头连接甲油室20,乙油道14的上头连接乙油室21,甲油室20与乙油室21中的压力各自推动油缸中的活塞运行;当人体下滑速度过快时,摩擦轮17转速快,摩擦轮17带动主齿轮18,主齿轮18与辅齿轮19啮合,使主齿轮18和辅齿轮19组成的齿轮油泵运动加快,使乙油室21中的油经回油孔16迅速向甲油室20流入,甲油室20内的压力增加,推动活塞11,活塞带动伸缩支杆15向外伸展,复位弹簧12受压缩,逃生袋30被撑宽,摩擦轮17增大摩擦力和阻力,使逃生人员的下滑速度变慢;当人体下滑速度过慢需要加速时,摩擦轮17转速慢,摩擦轮17带动主齿轮18,主齿轮18与辅齿轮19啮合,使主齿轮18与辅齿轮19组成齿轮油泵运动变慢,乙油室21经回油孔流入甲油室20的油减少,甲油室20内的压力减小,当压力小于复位弹簧的弹簧力时,复位弹簧12复位撑开,带动活塞11、油缸伸缩支杆15向内收缩,逃生袋30收缩,摩擦轮17减小摩擦力和阻力,使逃生人员的下滑速度变快,形成一个自动调节平稳下滑。本技术方案的逃生器一是采用逃生袋,人体进入逃生袋后,消除恐惧心理,适用于胆怯人员、年老或幼小人员使用;二是通过肩膀保险带和胸背保险带对人体与自动控速调节装置进行固定,使人体在逃生袋内处置平稳,又有面罩对面部进行保护,面部不会与逃生袋发生摩擦,十分安全;三是在逃生器壳体下盖内设置缓冲软垫,逃生人员下滑时,有了缓冲软垫,防振防撞,提高安全性;四是在逃生袋内使用自动控速调节装置下滑逃生,自动控速调节装置的油缸伸缩支杆连接摩擦轮,摩擦轮带动主齿轮,主齿轮与辅齿轮啮合,改变主齿轮与辅齿轮组成齿轮油泵的运动速度,改变甲油室内的压力,与复位弹簧组合使用,带动活塞、油缸伸缩支杆向内收缩或向外伸展,从而改变自动控速调节装置的油缸伸缩支杆的长短,改变摩擦轮的摩擦力和阻力,调节逃生人员的下滑速度,形成一个自动调节平稳下滑,使用安全。一个逃生器壳体配备多个自动控速调节装置,当需逃生下滑时,每个人使用一个自动控速调节装置,从逃生袋的入口进入逃生袋下滑逃生,下滑至下盖的缓冲软垫上,从逃生袋的出口走出,操作方便。所述的上盖2与下盖3之间设置锁紧按钮,当逃生器不用时,上盖与下盖处于闭合状态,自动控速调节装置与逃生袋都处于逃生器壳体内,采用锁紧按钮对上盖与下盖进行固定,有利于搬动,当使用时,松开锁紧按钮,下盖与逃生袋就自动下滑落至地面,操作方便。所述的齿轮油泵外设置铃碗25,在铃碗25内设置响铃挡块28,所述的摩擦轮17上设置响铃弹簧27,响铃弹簧27连接响珠26,摩擦轮17转动带动响铃弹簧27和响珠26旋转,响铃弹簧27和响珠26旋转的同时,响珠26被响铃挡块28挡住,响珠26被弹出与铃碗25相碰发出响声,有了铃碗,发出响声报警,使地面的救援人员快速作好救护准备。所述的逃生袋30为耐火材料编织,在编织的逃生袋内设置纵向钢丝,逃生袋为耐火材料制成,避免起火,钢丝作为加强筋,增加逃生袋的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