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1900发布日期:2018-07-03 23:58阅读:1178来源:国知局
自救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救安全带。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量高空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因身体状况、作业环境、等突发情况,发生高处坠落,被安全带悬吊在空中10-30分钟后将产生悬吊创伤(安全带悬吊综合症)而逐渐失去意识,加上恐惧、受伤等因素使用传统安全带将无法自救。救援时间十分紧迫。如果坠落发生野外高空作业中比如(电力施工、检修,铁塔作业等)或高山、峡谷、河流等大跨越区段,救援难度将更大。输电线路大多位于野外偏远地区,受地形、微气象、线路带电、导线弹性、道路交通等因素限制,常规的作业工器具、高空救援车辆、直升机等救援方式往往受到限制。

安全带悬吊综合症:人在坠落后,由于安全带的作用悬在半空中,因为腿部肌肉受到制约,回流至心脏的血液将会减少。如果一个个人长时间保持这种悬吊状态未能及时获救,伤害或死亡便会发生。即使未受其它伤,伤者最快在3分钟内就可能感觉到眩晕(一般是5到20分钟)。伤者最快在5分钟内就可能失去意识。(一般是5到30分钟)。死亡最短在10分钟之内就能发生,更多的是在悬挂后的15到40分钟之间发生。

高空作业用的安全带,为了不影响作业操作,同时为了减轻坠落创伤,悬挂点都设置在背后。发生坠落被悬挂在安全绳后,无法改变体位,坠落人员根本无法自救,只能等待他人救援,时间一长就无法避免安全带悬吊综合症的发生,非常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自救安全带,能够解决目前背部挂点无法自救、容易产生悬吊创伤的问题。能够为自救或者他救赢得宝贵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救安全带,包括肩带、胸带、腰带、臀带、背带、吊环、吊带、连接带、调节扣,所述肩带一端与腰带连接,肩带另一端与背带连接,肩带有两条,所述胸带的两端分别与两条肩带连接,所述臀带有两条,两条臀带分别与腰带连接,所述吊带一端与腰带的前侧连接,吊带另一端与吊环连接;所述连接带一端与背带的中部连接,连接带穿过吊环,连接带另一端通过调节扣与背带的下部连接。作业人员穿戴好本实用新型后,连接带穿过吊环,吊环被固定在连接带上,位于作业人员的背后,可以在连接带上滑动,此时由于连接带一端与背带的中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扣与背带的下部连接,两端都处于固定状态,吊环无法从连接带上脱落;吊环连接安全绳,在发生意外坠落时,其保护机制与现有的高空作业安全带原理相同,安全绳从背后拖拽自救安全带,能够最大程度减轻坠落创伤;当坠落者悬挂稳定后,即可操作调节扣,慢速松开连接带,当连接带的一端脱离调节扣后,吊环自动从连接带上脱出,转变成吊带受力,着力点就从后背转移到了前腰。悬挂点在前腰后,人体的悬挂姿势就变成了仰躺式,舒适性更高,能够释放腿部压力,而且能够自主调整体位,可以极大延长安全带悬吊综合症的发生时间,为紧急救援提供的更长的时间。

优选的,还包括弹力绳,所述吊带通过弹力绳与腰带连接。弹力绳能够起到两个作用,第一:正常作业未发生坠落时,弹力绳的收紧力使吊带贴在身上,避免影响作业;第二:在发生坠落后,松开连接带改变悬挂体位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二次创伤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肩带上连接有用于固定吊带的尼龙搭扣。吊带被尼龙搭扣固定后,沿着肩带绕到背后,避免嘞到脖子;转变体位时,撕开尼龙搭扣即可消除对吊带的束缚。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扣为目字扣。目字扣摩擦力更大,不易自动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目字扣为活动目字扣。活动目字扣的两根中间轴能够沿外框的长轴方向滑动,具有自锁死功能,而且方便进行主观的松紧调节。

优选的,所述背带的下部连接有用于收纳连接带的松紧圈。连接带的长度越长越是能够满足慢速转变体位的操作,松紧圈能够将预留的连接带收纳起来,避免影响高空作业。

优选的,每条肩带设有一个肩带调节扣;所述胸带设有胸带调节扣;所述腰带设有腰带调节扣;每条臀带设有一个臀带调节扣,能够适用于不同高矮胖瘦的作业人员,适应范围更广。

进一步的,所述腰带设有快卸卡扣,方便进行快速穿戴。

进一步的,所述肩带、胸带、腰带、臀带、背带、吊带和连接带均为尼龙扁带,不进强度高,而且能够减小压强,舒适度高。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目前背部挂点无法自救、容易产生悬吊创伤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能够为自救或者他救赢得宝贵时间;

3、正常作业未发生坠落时,弹力绳的收紧力使吊带贴在身上,避免影响作业;

4、在发生坠落后,松开连接带改变悬挂体位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二次创伤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部挂点体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腰部挂点体位示意图;

图中:肩带1、胸带2、胸带调节扣3、调节扣4、腰带5、腰带调节扣6、臀带调节扣7、臀带8、尼龙搭扣9、吊带10、弹力绳11、连接带12、调节扣13、松紧圈14、背带15、吊环16、安全绳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救安全带,包括肩带1、胸带2、腰带5、臀带8、背带15、吊环16、吊带10、连接带12、调节扣13,肩带1一端与腰带5连接,肩带1另一端与背带15连接,肩带1有两条,胸带2的两端分别与两条肩带1连接,臀带8有两条,两条臀带8分别与腰带5连接,吊带10一端与腰带5的前侧连接,吊带10另一端与吊环16连接;连接带12一端与背带15的中部连接,连接带12穿过吊环16,连接带12另一端通过调节扣13与背带15的下部连接。

如图3-4所示,作业人员穿戴好本实用新型后,连接带12穿过吊环16,吊环16被固定在连接带12上,位于作业人员的背后,可以在连接带12上滑动,此时由于连接带12一端与背带15的中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扣13与背带15的下部连接,两端都处于固定状态,吊环16无法从连接带12上脱落;吊环16连接安全绳17,在发生意外坠落时,其保护机制与现有的高空作业安全带原理相同,安全绳17从背后拖拽自救安全带,能够最大程度减轻坠落创伤;当坠落者悬挂稳定后,即可操作调节扣13,慢速松开连接带12,当连接带12的一端脱离调节扣13后,吊环16自动从连接带12上脱出,转变成吊带10受力,着力点就从后背转移到了前腰。悬挂点在前腰后,人体的悬挂姿势就变成了仰躺式,舒适性更高,能够释放腿部压力,而且能够自主调整体位,可以极大延长安全带悬吊综合症的发生时间,为紧急救援提供的更长的时间。

为了避免改变悬挂体位时二次创伤的发生,还可以增设弹力绳11,吊带10通过弹力绳11与腰带5连接。弹力绳11能够起到两个作用,第一:正常作用未发生坠落时,弹力绳11收紧力使吊带10贴在身上,避免影响作业;第二:在发生坠落后,松开连接带12改变悬挂体位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二次创伤的发生。

为了提高舒适性,肩带1上连接有用于固定吊带10的尼龙搭扣9。吊带10被尼龙搭扣9固定后,沿着肩带1绕到背后,避免嘞到脖子;转变体位时,撕开尼龙搭扣9即可消除对吊带10的束缚。

具体的,调节扣13可选用目字扣。目字扣摩擦力更大,不易自动脱落。

更好的选择是,目字扣为活动目字扣。活动目字扣的两根中间轴能够沿外框的长轴方向滑动,具有自锁死功能,而且方便进行主观的松紧调节。

为了避免影连接带12响高空作业,背带15的下部连接有用于收纳连接带12的松紧圈14。连接带12的长度越长越是能够满足慢速转变体位的操作,松紧圈14能够将预留的连接带12收纳起来,避免影响高空作业。

为了增大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每条肩带1设有一个肩带调节扣4;胸带2设有胸带调节扣3;腰带5设有腰带调节扣6;每条臀带8设有一个臀带调节扣7,能够适用于不同高矮胖瘦的作业人员,适应范围更广。

为了方便进行快速穿戴,腰带5设有快卸卡扣。

具体的,肩带1、胸带2、腰带5、臀带8、背带15、吊带10和连接带12均为尼龙扁带,不进强度高,而且能够减小压强,舒适度高。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