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干消防水带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31011发布日期:2018-08-21 19:2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吹干消防水带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消防水带是用于消防的输水带,通常由编织层和内衬层构成,内衬层由挤塑机挤出成型,然后经过冷却、上胶后与编织层粘合。在生产过程中,消防水带需要通过高温硫化将内衬层与编织层牢固结合在一起,硫化过程中通常使用水蒸汽进行升温加压,水蒸汽的压力为0.1mpa~0.5mpa,温度为110℃~120℃,硫化完成后需要采用压缩空气将消防水带内部残留的冷凝水全部吹尽。现有的吹干方法是将消防水带直接套在气嘴上进行吹干,但是这种方法效果不是很理想,水带内部仍然会残留大量的水,破坏内衬层,对消防水带的储存和后期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这种排水方式耗时较长,生产过程中存在产品积压的现象,影响了整个产品的生产效率。

据申请人了解,为了将消防水带内部残留的水全部吹尽,需要将消防水带竖直悬挂,利用重力进行排水,但是消防水带长度一般为20至50米,对于厂房建设和车间工人的安全性同样会带来诸多不安全的因素,并且这种排水方式效率极低,无法满足快速大批量化生产的需求。

经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2068529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干燥并收卷消防水带的装置,该装置干燥时采用吸水嘴和吸泵将消防水带表面附着的大部分水分吸收掉,吹气嘴和鼓风机将消防水带表面附着的少量水风干,该装置针对的是使用后的消防水带进行干燥;公开号为cn10103381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消防水带及其制造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在对组成消防水带的橡塑管及筒状骨架进行硫化后,移至烘干台,进行自然风干燥,干燥效率极低;公开号为cn10771850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消防水带生产用水冷装置,该装置是对消防水带生产过程中内衬层成型后水冷、干燥的装置,该装置采用加热和风扇单元对内衬层进行干燥,耗能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吹干消防水带的装置,同时给出了一种吹干消防水带的方法,不仅能够显著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还能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吹干消防水带的装置,包括压紧装置、滚压装置、工作台和吹嘴管路;压紧装置包括气缸、基座、导向块和压紧块,在基座的内部空腔中排列有一组上下对称布置的压紧块,对称布置的压紧块之间设有允许吹嘴管路穿过的空间,压紧块与气缸连接,相邻压紧块之间设置有导向块;滚压装置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立板,在两个立板之间设置有上下布置且间隔一定间距的上部滚轴和下部滚轴,上部滚轴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在立板上的高度调节机构连接,下部滚轴由电机驱动,下部滚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小链轮,小链轮通过环形链条与安装在立板内侧的大链轮传动连接,大链轮通过与从动链轮相连,从动链轮设置在条状链条上并可沿条状链条移动,条状链条安装在轨道支撑上,轨道支撑向下倾斜布置;工作台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支撑件,在两个支撑件之间设置有台面,支撑件向下倾斜布置;吹嘴管路包括气嘴和安装在气嘴上的电动球阀,气嘴通过管线与压缩空气源连接。

本发明针对吹干消防水带的新方法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解决现有消防水带生产方法中无法将消防水带内部残留的水吹尽的难题,还能够显著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优选地,压紧块为方形块体,方形块体的一端具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螺纹连接,在方形块体的两侧位于凹槽一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边缘,相邻方形块体的边缘对接形成可容纳导向块的间隙,上下对称布置的方形块体的凹槽对接形成第一圆孔,气嘴穿过第一圆孔;导向块为条状块体,且导向块固定安装在基座中。

优选地,基座由前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板组成,后板包括上长方形板和下长方形板,上长方形板与顶板固定连接,下长方形板与底板固定连接,上、下长方形板之间具有容纳吹嘴管路的间隔;在顶板、底板上设置有一组竖直朝外的气缸;在左、右侧板上设置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二连接件安装在地面上;前板的中部设置有一组与第一圆孔一一对应布置的第二圆孔,气嘴穿过第二圆孔。

优选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螺纹杆的顶端设有手轮,底端设有限位板;立板的上部边缘设有一沿高度方向延伸的调节槽口,螺纹杆的下部设置在调节槽口中并可沿调节槽口上下移动;上部滚轴的两端内部分别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通过第一连接杆与螺纹杆的下部相连。

优选地,调节槽口由上下连通的螺纹孔和贯穿孔组成,螺纹孔与螺纹杆相配合,贯穿孔为长条状,螺纹杆的下端设置在贯穿孔中并可沿贯穿孔上下移动;螺纹孔的尺寸小于贯穿孔的尺寸。

优选地,下部滚轴的一端与电机输出轴相连,另一端的内部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立板相连;下部滚轴的表面与台面相切;电机安装在立板的外侧,下部滚轴一端的一个小链轮安装在穿过立板的电机输出轴上,另一端的一个小链轮设置在位于立板内侧的第二连接杆上。

优选地,从动链轮设置在立板的前端,立板的后端设置有导向链轮,从动链轮、导向链轮均安装在条状链条上并可沿条状链条前后运动;条状链条安装在固定角钢上,条状链条、固定角钢均呈直线长条状,固定角钢固定安装在轨道支撑上。

优选地,轨道支撑、支撑件的倾斜角度均为0.25~0.5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吹干消防水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套管—将一组消防水带平行放置于工作台上,并将每根消防水带的头部穿过滚压装置的上部滚轴、下部滚轴之间的空隙后,套接于吹嘴管路的气嘴上;

第二步、夹紧—将消防水带的头端套在气嘴上后,采用压紧装置将消防水带的前端与气嘴固定连接在一起,消防水带的尾端直接与空气连通;

第三步、压扁—调节滚压装置的高度调节机构,以调整上部滚轴与下部滚轴之间的空隙,进而对位于上部滚轴与下部滚轴之间的消防水带进行压扁直至其达到合适尺寸;

第四步、吹扫—打开吹嘴管路的电动球阀,连通压缩空气源,利用压缩空气对消防水带内部进行吹扫;

第五步、滚压—在吹扫消防水带时,驱动滚压装置的上部滚轴、下部滚轴向消防水带的尾部滚动,以减少整个消防水带的截面积,提高消防水带内部的压缩空气流速,同时提高前段消防水带的高度使消防水带的前、后段形成高度差,将残留在消防水带内部的水分吹尽;

第六步、复位—水分吹干后,驱动滚压装置返回原点;

第七步、松开、取管—滚压装置返回原点后,松开滚压装置的高度调节机构以及压紧装置的压紧块,将吹干后的消防水带取出。

优选地,第四步中,压缩空气的压力为0.1~1mpa;适用于上述吹干方法的消防水带的管径为25~150mm,管长为20~50m。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显著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压紧装置的前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压紧装置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滚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从中间向电机侧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高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吹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紧装置,2.滚压装置,3.工作台,4.吹嘴管路,101.气缸,102.基座,103.导向块,104.压紧块,105.连接件,201.立板,202.电机,203.高度调节机构,204.上部滚轴,205.下部滚轴,206.小链轮,207.大链轮,208.从动链轮,209.导向链轮,210.环形链条,211.条状链条,212.固定角钢,213.轨道支撑,214.支撑板,215.第一安装孔,301.支撑件,302.台面,303.支撑座,304.角钢,401.气嘴,402.电动球阀,2031.螺纹杆,2032.手轮,2033.限位板,2034.螺纹孔,2035.贯穿孔,2036.第一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干消防水带的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压紧装置1、滚压装置2、工作台3和吹嘴管路4。

如图2和3所示,压紧装置1包括气缸101、基座102、导向块103和压紧块104,在基座102的内部空腔中均匀排列有一组上下对称布置的压紧块104,对称布置的压紧块104之间设有允许吹嘴管路4穿过的空间,压紧块104与气缸101连接,相邻压紧块104之间设置有导向块103。其中,压紧块104为方形块体,方形块体的一端与气嘴401的接触面上具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另一端与气缸101的活塞杆螺纹连接,在方形块体的两侧位于凹槽一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边缘,相邻方形块体的边缘对接形成可容纳导向块103的间隙,上下对称布置的方形块体的凹槽对接形成第一圆孔,第一圆孔的内径与气嘴401外径相同,气嘴401穿过第一圆孔。导向块103为条状块体,且导向块103固定安装在基座102中。基座102为六面体形状,由前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板组成,所述后板包括上长方形板和下长方形板,所述上长方形板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下长方形板与底板固定连接,上、下长方形板不相连并且上、下长方形板之间具有容纳吹嘴管路的间隔,这样基座102由七块长方形钢板制成,其中基座102的后面(即与消防水带相连一侧)由两块钢板组成,呈开口状。在顶板、底板上设置有一组竖直朝外的气缸101,气缸101通过螺栓安装在顶板或底板上。在左、右侧板上设置第一连接件105,第一连接件105由竖板和底板焊接构成,竖板带有加强筋,竖板上设有螺纹孔,与螺纹孔配合设有螺栓,通过该螺栓可将第一连接件105的竖板固定在基座102的左右侧板上,底板也设有与螺栓配合的螺纹孔,通过该螺栓可将第一连接件105的底板固定在第二连接件上,第二连接件安装在地面,这样第一连接件105通过第二连接件安装在地面上。前板的中部设置有一组与第一圆孔一一对应布置的第二圆孔,所述气嘴401穿过第二圆孔。在前板的上下端部以及上、下长方形板上具有与上下对称布置的导向块103相对应的第一螺孔,与第一螺孔配合设置有第一螺钉,通过第一螺钉将上下对称布置的导向块103固定在前、后板上。在顶板(底板)的内侧设有若干个与导向块103相对应的导槽,导槽便于导向块103的定位,导槽中具有第二螺孔,与第二螺孔配合设置有第二螺钉,通过第二螺钉将上导向块(下导向块)固定在顶板(底板)上。综上可知,通过螺钉可将上下导向块安装在基座内部。

如图4至6所示,滚压装置2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立板201,在两个立板201之间设置有上下布置且间隔一定间距的上部滚轴204和下部滚轴205,上部滚轴204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在立板201上的高度调节机构203连接,下部滚轴205由电机202驱动,下部滚轴205的两端分别设有小链轮206,小链轮206通过环形链条210与安装在立板201内侧的大链轮207传动连接,大链轮207通过第五连接杆与从动链轮208相连,第三连接杆与安装在立板201上的第三轴承固定连接,从动链轮208设置在条状链条211上并可带动整个立板结构沿条状链条211移动,条状链条211安装在轨道支撑213上,轨道支撑213从前往后向下倾斜布置,轨道支撑213的前端布置压紧装置1。其中,高度调节机构203包括螺纹杆2031,螺纹杆2031的顶端设有手轮2032,底端设有限位板2033,立板201的上部边缘设有一沿高度方向延伸的调节槽口,螺纹杆2031的下部设置在调节槽口中并可沿调节槽口上下移动,上部滚轴204的两端内部分别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通过其上安装的第一连接杆2036与螺纹杆2031的下部相连。具体地,调节槽口由上下连通的螺纹孔2034和贯穿孔2035组成,螺纹孔2034与螺纹杆2031相配合,贯穿孔2035为长条状,螺纹杆2031的下端设置在贯穿孔2035中并可沿贯穿孔2035上下移动,螺纹孔2034的尺寸(直径、长度等)小于贯穿孔2035的尺寸(直径、长度等),限位板2033的横截面为圆形,且限位板2033的直径略大于螺纹孔2034的直径。另外,下部滚轴205的一端与电机202输出轴相连,另一端的内部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通过其上安装的第二连接杆与立板201相连;下部滚轴205的表面与台面302相切;电机202安装在立板201的外侧,一个小链轮206安装在穿过立板201的电机202输出轴上,另一个小链轮206设置在位于立板201内侧的第二连接杆上。从动链轮208设置在立板201的前端,立板201的后端设置有导向链轮209,导向链轮209通过第四连接杆与固定安装在立板201上的第四轴承相连,从动链轮208、导向链轮209均安装在条状链条211上并可沿条状链条211前后运动,条状链条211安装在固定角钢212上,条状链条211、固定角钢212均呈直线长条状,固定角钢212固定安装在轨道支撑213上,在轨道支撑213的底面上设有支撑板214,支撑板214的两侧分别制有十个第一安装孔215,第一安装孔215中安装有第一支撑腿。

如图7所示,工作台3布置在滚压装置2的两个轨道支撑213之间,工作台3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支撑件301,支撑件301为一横截面为矩形的管,在两个支撑件301之间设置有台面302,台面302包括25根横向排列的第一矩形管,在25根第一矩形管的底部设置有三根沿纵向排列且间隔分布的第二矩形管,第一、第二矩形管的材质为金属或非金属(例如木材),将第一矩形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角钢304的内侧,角钢304的两端设有限位板,角钢304固定在支撑件301的顶面上,支撑件301的底面均匀设有四个间隔分布的支撑座303,支撑座303的底板上制有两个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二支撑腿。支撑件301从前往后向下倾斜布置,且支撑件301的倾斜角度与轨道支撑213相同,都为0.25~0.5度。

如图8所示,吹嘴管路4包括气嘴401和安装在气嘴401上的电动球阀402,气嘴401由等径钢管和位于等径钢管端部的圆环焊接而成,圆环的内径与等径钢管的外径相同,电动球阀402通过法兰或螺纹与气嘴401连接,而气嘴401还通过管线与压缩空气源连接。

本实施例中吹干消防水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套管—将一组消防水带平行放置于工作台3上,并将每根消防水带的头部穿过滚压装置2的上部滚轴204、下部滚轴205之间的空隙后,套接于吹嘴管路4的气嘴401上;

第二步、夹紧—将消防水带的头端套在气嘴401上后,采用压紧装置1将消防水带的前端与气嘴401固定连接在一起,消防水带的尾端直接与空气连通;

第三步、压扁—调节滚压装置2的高度调节机构203,以调整上部滚轴204与下部滚轴205之间的空隙,进而对位于上部滚轴204与下部滚轴205之间的消防水带进行压扁直至其达到合适尺寸;

第四步、吹扫—打开吹嘴管路4的电动球阀402,连通压缩空气源,利用压缩空气对消防水带内部进行吹扫;压缩空气的压力为0.1~1mpa;

第五步、滚压—在吹扫消防水带时,驱动滚压装置2的上部滚轴204、下部滚轴205向消防水带的尾部滚动,以减少整个消防水带的截面积,提高消防水带内部的压缩空气流速,同时提高前段消防水带的高度使消防水带的前、后段形成高度差,将残留在消防水带内部的水分吹尽;

第六步、复位—水分吹干后,驱动滚压装置2返回原点;

第七步、松开、取管—滚压装置2返回原点后,松开滚压装置2的高度调节机构203以及压紧装置1的压紧块104,将吹干后的消防水带取出。

上述方法中消防水带的管径为25~150mm,管长为20~50m。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